第26章 圣人
- 漢祚承唐
- 一色彩羽Aak
- 2279字
- 2024-06-02 23:59:12
“怎么能說是慷慨陳詞之語……”劉備無奈搖頭,說道:“其實我都不知我犯了何錯,韋相卻又打算怎么幫我?”
韋見素拍了拍他,道:“你不知這朝堂險惡啊,你我都曾受過楊相的……好處,楊相疑有謀逆之舉,有人欲拿此事做文章,但我自會替你擔當此事,等會你應和我就好?!?
劉備皺眉,他確是信不過韋見素這人。
其實楊國忠給了他什么好處了,只是帶給了他眾多麻煩。
而且楊國忠就是他親手所殺,只不過最后鍋甩給了亂兵。
“韋相英明!”劉備拱手奉承道。
“哈哈哈。”
韋見素帶著朝臣先進去了,劉備也欲行,但此時他又被人喊住了,李星鸞披了一件皮毛大氅,擋住了他。
“劉將軍?”
“見過公主,公主金安?!?
李星鸞做了一個萬福禮,然后輕聲問道:“劉將軍,圣駕出了這等大事,我一直琢磨卻只猜了個大概,猶不清楚,將軍可否能為我解惑?”
“我卻也是一知半解,公主如此倚仗我的答案,未必是好事?!?
“將軍不肯說?”
“我確也是糊涂,怕給公主說錯了?!?
李星鸞一雙眼睛清清楚楚地看著他,突然說道:“將軍是對我有怨?”
“何意?”
劉備滿腹心事,他一抬頭,卻直接李星鸞的眼睛,李星鸞連忙羞澀轉頭。
劉備也自知失禮,也同樣低頭。
沉默了一會,李星鸞先開口說道:“那就不說那事了,但將軍可聽過千里送荔枝之事?”
“知道?!?
“貴妃嗜荔枝,圣人乃置專騎運送,快馬加鞭數千里,味未變已至長安?!?
“我雖曾與貴妃極為要好,但……”李星鸞沒有掩飾表態道:“現在想想,此乃驕奢之舉。”
劉備沉聲道:“的確如此?!?
李星鸞立即低聲道:“我愿父皇明鑒,罷黜此等耗民傷財之舉。勵精圖治,再振我大唐萬里之江山,將軍可愿與我一起……”
劉備搖了搖頭,說道:“禁軍中武備尚未充足,我等武將雖極力做事,但現在底子尚薄。但今日竟還有御宴,且這都是圣人的主張……”
他說了一堆廢話,李星鸞卻聽懂了,劉備在責怪李隆基鋪張浪費,沉吟道:“貴妃若先厲行節約,也必能規勸圣人。”
劉備沉默一會,然后拱手態度恭謹道:“公主用心良苦,在下佩服?!?
但劉備這話好像不在意她的努力,理解但不愿參與,這讓李星鸞有些生氣。
“劉將軍是覺得規勸圣人是白用功?”
“臣沒有?!眲涞皖^退讓,語態卻依然不卑不亢。
這種態度卻讓李星鸞越發惱怒。
“本公主猜,你是之前受了楊國忠的好處,此時也怕得罪貴妃,因此不愿說話?”
“公主誤會了,我無此意。”
“還敢狡辯!”李星鸞怒叱道:“當我不知你和那嚴天石交往甚密?”
“本公主只看見了那人現在愈發迷惑君王,只要她不在,父皇定能……”
“我卻有一事要問公主”劉備她邁步上前,幾乎已經離得李星鸞極近,因為這行為已近逾禮。
劉備輕聲快速語道:“公主是覺得貴妃也薨在馬嵬驛,圣人就會振作!安祿山就會羞愧自殺!?”
劉備不認為李隆基能悔改。
他眼中隱有惱意:“天下已經大亂,行此小道,公主幻想靠嘴皮子勸出天下太平來嗎?!”
“……”
李星鸞呆呆看著劉備,臉上浮現出一絲紅暈,但這不是因為羞怯,而是因為憤怒。
……
劉備已經甩袖而去。
“驗,飛龍軍果毅都尉,準入!”
劉備邁入了大廳,不禁微微駐足望上方。上方是一塊華麗的屏風,只有一個座位高高地在那屏風后面。
韋見素見了劉備進來,連忙呼喚他。
等劉備走近,韋見素面露長輩的和藹之色,但總覺眼神有些奇怪。
他帶著笑意道:“劉將軍啊,圣人有二十九女,這萬春公主生性大方伶俐,是最深受圣人恩寵的,公主曾與貴妃共編《羽衣曲》,也極其受貴妃疼愛啊,劉將軍眼光不錯!“
劉備一愣,馬上知道韋見素誤會了什么,韋見素卻繼續說道:“萬春公主能詩能舞,眼界又高,天下男人沒有入她眼的,你若想要攀這青云梯,卻可得賣些力氣啊?!?
劉備拱手苦笑道:“多謝韋相好意,我生性寡言少語,應是沒指望了?!?
“唉,此言差矣,將軍不宜妄自菲薄……”
“我剛才是在與公主爭吵,我斥責于她,想必公主已極其厭惡我了……”
“啊。這……”韋見素也驚了一下,他思索片刻,想起這劉備今日與那吐蕃使者斗毆,公主也恰好分管此事。
既然如此,他也不好說話了,只是埋怨著劉備:“你呀,太心急了啊,這可是簡在帝心的大好事?!?
韋見素繼續絮絮叨叨念道:“等會楊相之事,你看我怎么做,記得須隨聲附和,我們共渡難關。”
劉備沉默應對。
……
“圣人至!”
一時之間,滿廳皆寂……
沒有人再說話了,眾人紛紛起身,整齊劃一,向上方行禮。
“圣人至!”
“伏惟吾皇,萬壽無疆!”
“伏惟吾皇,萬壽無疆!”
聲音一層層傳開,而屏風后已響起了一個蒼老而爽朗的聲音。
“眾卿安康。”
屏風后的御座上,李隆基沐浴在眾臣的恭賀聲中,略滿意地點了點頭。
他已經七十歲了,歲月在他的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皺紋,如同溝壑縱橫。
即使頭發已經花白,但依舊梳理得整整齊齊,用一根玉質的發簪束起,顯得干凈利落。
自古以來,日月輪轉,晝夜更替,此乃天地之常理,非人力所能干預。
但他不一樣,他是古往今來首屈一指的大圣君!
他永遠精力充沛,永遠年輕,連太子都不需要!
這盛世之景,猶如日月光輝,照耀寰宇,令萬民景仰,百世傳頌。
這一切,獨屬于他!
即使凡夫俗子們絮絮叨叨說安祿山反叛,他離開長安……見識短淺于螻蟻一般。
他們不知道,他有多么的英明睿智,雄才大略,而現在的困難,只是暫時的挫折而已!
屏風旁邊,高力士緩緩走出,看著韋見素問道:“韋相,你不是說你有事稟告嗎?”
韋見素聽到此言,干脆利落地徑直跪倒在地,干脆利落地全身趴在了地上,開始磕頭。
“嘭!”
“嘭!”
磕到腦袋通紅,韋見素方才雙膝脆地向前往挪了兩步,哭喊著道:
“圣人,臣冤枉啊,請圣人勿要錯怪于我啊!楊國忠所干之事,我一概不知??!”
劉備目光一滯,心中只涌起一股無力感。
楊國忠一死,門下這群碌碌鉆營之輩立馬背叛,這也并不讓他感到意外。
只是這種人,是怎么混到披紅帶紫的位置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