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他醒來時,母親已經在喊他吃午飯了。他們習慣了圍繞著一張膝蓋高的小桌子吃飯,桌椅都是多年前找村里的木匠師傅做的,上面鮮紅色的油漆已經幾乎褪去,顯示出木材的原色。在家里吃飯時不常見到肉,一方面是烹飪比較費時,另一方面也是父母他們節(jié)儉慣了。作為代替,他們相信雞蛋和肉是一樣的,而且西紅柿炒雞蛋材料便宜,做起來也非常簡單,甚至在農忙時,將黃瓜和辣椒一起拌個涼菜,就著饅頭一起吃便是一頓午飯了。
他由于昨天大量的體力勞動,胃口格外的好。
父親若無其事地問起他的工作,“你現(xiàn)在一個月掙多少錢?”
他說道:“兩千塊!”
父親沉默了一會兒,說:“剛開始嘛,好好跟著師傅學習一門技術。”
他覺得無話可說,回了句:“哦!”
父親繼續(xù)千篇一律地說教,“你這脾氣不行,出門在外要多說好話,要好好巴結師傅,要不然從家里給你拿些蘋果,回頭送給人家。”
他想起上次去城里,被背包勒得肩膀疼,便說道:“不用了,拿起來太沉了,而且店旁邊就有水果攤。”
父親說:“那可不一樣,這蘋果是自己種的。”
他繼續(xù)說道:“不用了!”
父親被拒絕后像是個孩子一樣,過了好一會兒,才繼續(xù)說道:“一會兒和我一起去你姑姑家里探望一下,她的腿摔傷了。”
他說道:“行!”
姑姑一家在離縣城五公里之外的王家莊,夫妻倆在縣城附近討生活。姑父在附近的工地上做臨時工,他是任勞任怨的老實人,不愛言語,辛苦的工作往往使他回到家便沒了好脾氣。姑姑是傳統(tǒng)的農村婦女,她照顧兩個孩子的同時,還要兼顧著地里的莊稼,是逆來順受的性子。
家里的收入本就不高,還要供養(yǎng)兩個孩子上學就更加困難。于是從小學開始表哥和表姐一下了學便要和姑姑一起上地里干農活。在兩個孩子看來,田里的草日日割,卻似乎總有割不完的草,他們蹲伏著身子跟在母親身后,一遍又一遍地揮舞鐮刀割著草,一直到太陽下了山,他們才能提著鐮刀開開心心地回家。表姐初中上完便回了家,整日里在姑姑身邊幫忙做活,成年后在媒人的介紹下,嫁給了鄰村一位開包子鋪的年輕人,沒過兩年便生下了一位男孩兒,小名取為樂樂,經常由姑姑幫忙照顧。表哥是正經上了大學的,從設計專業(yè)畢業(yè)的美術生,在當?shù)厥欣镆患已b修公司里工作,和大部分打工人一樣一年里也難得能回家?guī)状巍?
在兩個孩子尚未自立前,姑姑一家人的生活一直過得艱難。村里家家戶戶都翻修了房子,他們一家四口仍然生活在兩間老房子里,破舊的大頭電視機壞了以后,他們也沒有添過新電視,連空調、洗衣機家里也沒有買過。
直到兩個孩子的人生大事有了著落,他們才籌錢蓋了新房子,換上了液晶電視,給屋里也裝上了空調。這次再見到姑姑,她的聲音因為虛弱變得顫抖了,談話時她的眼神中經常表露出想法受限于行動的焦急和無助。這些年姑父的脾氣似乎好了許多,在父親和姑姑說話間他抽空拿了貓糧來喂皮皮——表哥養(yǎng)的一只英短貓。表姐在廚房內外來回忙碌著,自顧自地說著和姑姑之間未吵完的話題,見姑姑不和她搭話了,她便進了廚房里。樂樂繼承了表姐紅潤的臉蛋和炯炯有神的眼睛,母子倆像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他正在電視上看喜羊羊與灰太狼,對外面正在進行的人和事充耳不聞,仿佛進入了一種將外界一切與他個人精神相隔離的狀態(tài)。
劉澤偉的心忽然被震撼,因為在樂樂的身上,他放佛看到了自己小時候。他同樣是懷抱著天真的想法,將一切都不放在心上,一邊毫無理由地走著大人和外界規(guī)定的路,一邊瘋狂地投身于對事物的自我發(fā)現(xiàn)中。身邊的親人和老師只是以規(guī)矩和禮儀約束他,卻無法了解他的精神里有一片自由寬廣的世界。這個世界是旁人無法進入的,里面沒有規(guī)則的束縛,也沒有道德的約束,像一張白紙一樣等待著被他用畫筆一點一點地填滿。
在這個過程中,鮮少遇到能指導他將這幅畫描繪得又美又好的人。更多的人教會了他如何錯誤地揮筆,于是他對身邊的大部分人嗤之以鼻,對一切事物保持著一種謙遜的、不可知的態(tài)度。他是這樣的倔強和不相信一切。沒有人對他說這是一個美麗的世界,他時常覺得只有自己孤獨地相信著這一點。于是他決定讓他們都滾蛋吧,他不會再輕易相信他們說的話,也不會再輕易地屈服于他們的暴力和強迫。
可是他太弱小了,無力與他們抗衡。周圍的一切像牢籠一樣將他囚禁,壓迫他做著無意義的事,所有他喜歡的都得不到他們的允許,于是只有反抗才能夠令他得到暫時的滿足,然而他們因此便把他看作傻瓜并強迫他承認,這對他實在是一種莫大的侮辱了。
好在后來他發(fā)現(xiàn)自己并不是一個人,有一群人和他站在一起。他們共同把權威踩在腳下,憑著內心真實的感覺看待周圍的人和事,因為他們實在無法接受生活在一個滿目瘡痍的世界上,還要把這種生活當作是一種幸福。他們明明不甘心這樣,于是他們不再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嘗試用心去體會事物的本質。這時侯一切仿佛都變得那么清晰,而真相有時又令他們感到無法承受。可是對于企圖控制他們的人,他們知道唯有通過反抗才能獲得自由,盡管他們的身體被人鞭打了無數(shù)次,精神卻始終沒有屈服過,當有一天他們的眼神令對方感到了害怕,不再以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待他們時,只有他們知道這權利是多么來之不易。
他感到有一個獨立的精神在體內孕育成形了。這顆精神的種子從懵懂時便被種下,和他共同歷經了成長路上的無數(shù)磨難,在風雨飄搖的世界里,它仍然長成了一顆漂亮的小樹苗。他對發(fā)現(xiàn)它是如此的欣喜,并且完全沉浸其中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自信心將他包裹,使他感到從此以后有了獨自對抗風雨的力量。
他能感受得到它還不夠強壯,渴求陽光和雨露。他不惜一切地從外界汲取能量,維持著能夠照亮它的光茫,而最甘美的雨露莫過于由心中的愛與美好催生出的。在他的細心呵護下,盡管還有許多不如意的事情,可他和它最終都長得十分茁壯。
這時的他做好了準備,也期待著它開花結果了。在他的內心里一切都像是煥發(fā)了新生,他的情感和全部的力量準備好投身于一場考驗中。他初次嘗試以自己的意志把握一切,伴隨著在風浪里隨時傾覆的危險,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刺激和興奮。然而當一切生命的體驗蜂擁而至時,他表現(xiàn)出的是一副無所適從的樣子。他重新認識到自己的無知和弱小,過去的經驗像是一個個可悲的笑話,他必須以一種全新的視角面對生活,和以前一樣他感到沒有人能夠告訴他該怎樣做,不同的是他的世界里不再是一片空白,而是有了一顆屹立不倒的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