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不做清流
- 都重生了,誰還不是學閥
- 我思故我菜
- 2209字
- 2024-06-10 21:22:24
這些題目是真的不難,一些題目還跟高考壓軸題差不多。
可能第二天的難度要直線上升。
不過再難,又能難到哪里去。
后世的新高考壓軸題,不也跟CMO壓軸題差不多。
對于數學思維的要求很高。
前世學了七年的數學,對于數學素養與思維早就塑造到了一個極高的水平。
重生之后,天賦進一步加強,李易都一度覺得自己這天賦,未來多半是有機會參與到菲爾茲獎的評選之中的。
離開教室之后,李易又到處逛了起來,這份試卷對于周文鴻來說,估計考試時間耗完都做不完。
要去參加晚上的數論研討會,只能等他出來才行。
而林仕哲,好像去找他的大學本科同學了,在P大做博后。
三十歲這個樣子,也差不多是做博后的年齡。
普通人一般來說,本科畢業是22歲。
碩士畢業時25-26歲,博士差不多是29-30歲。
林仕哲才30歲,本科同學在做博后也正常。
只是沒想到竟然在P大做博后。
想著要與林仕哲聯系還要借別人的手機打電話,李易就覺得該給自己買個智能機了。
不過現在智能機貴,只能等CMO決賽之后拿到獎學金再說。
李易提前交卷的消息雖然震撼了一個考場的學生,但是對于監考老師來說,已經見怪不怪了。
每年都有不會做或者亂做的學生提前交卷。
李易等了很久才終于等到他們考完。
周文鴻一臉垂頭喪氣的走了出來,一邊走一邊對著李易說道:
“李哥,你做得如何?今年的金秋營的題目好難。”
李易說道:
“還行,半小時左右就做完了吧,估計明天才會正兒八經的上難度。”
周文鴻:...。
不愧是李神。
“先去吃飯吧,然后去參加數論研討會。”
李易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了,想看看目前P大在孿生素數猜想的進展。
P大在解析數論領域的大咖基本沒啥人。
黃金一代回來的劉若川研究領域是代數幾何與代數數論,許晨陽也是代數幾何方向。
解析數論也就山大的劉建亞與中科院的田野比較有點成就。
李易并不會抱很大的期望。
不得不說,P大的食堂很不錯。
吃完飯,李易與周文鴻左拐右拐,終于找到了大階梯教室。
此時報告廳已經來了很多人。
甚至今天來參加金秋營的一些高中生。
其中有人還認出了李易,今天半個小時交卷,讓不少人印象深刻。
其中一個是來自江蘇金陵師范大學附中的學生,
看到李易一臉風輕云淡,忍不住罵了一句裝逼犯。
他們通過金陵師范大學附中已經畢業來到P大學習的學長的人脈也來到了這里,聽目前世界最前沿的數學成果匯報。
“那個裝逼犯我敢肯定,他連降30分錄取的資格都沒有。”
一旁的一個漂亮女生忍不住問道:
“咋啦?”
“這貨就做了三十分鐘交卷。你說他不是來打醬油的是來干嘛的。”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三十歲左右的中年人走了上去,拍了拍麥克風說道:
“好了,大家安靜一下,今天關于孿生素數猜想間距的研討會正式開始。
其中有來自帝都各個大學數院的學生,也有我們P大數院的本碩博學生,還有前來參加金秋營的中學生。”
“我是這次的主持人,劉若川。”
隨后PPT開始播放了起來。
是關于劉若川本人的一些介紹。
第40屆IMO金牌得主,本碩都是P大的,師從田剛院士,也就是丘成桐的最得意的大弟子。
嚴格來說,算是丘成桐這一脈。
博士是在MIT,博后在巴黎第七大學。
一路都是名師教導。
去年回到了P大,不過真正出名的時間還是后世他2020年左右發了兩篇四大。
現在的他還不是很出名,在P大來說,只能說普普通通。
所以作為這次的主持人出席。
全場的學生都已經安靜了下來,靜靜的等著劉若川的報告。
劉若川此刻緩緩說道:
“孿生素數就是指相差2的素數對,例如3和5,5和7,11和13…。
這個猜想正式由希爾伯特在1900年國際數學家大會的報告上第8個問題中提出。
可以這樣描述:存在無窮多個素數p,使得p + 2是素數。素數對(p,p+2)稱為孿生素數。
其更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49年。
數學家阿爾方·德·波利尼亞克提出了一般的猜想:對所有自然數k,存在無窮多個素數對(p, p + 2k)。k = 1的情況就是孿生素數猜想。”
“著名數學家克隆尼克說過:‘自然數是上帝給的,而其他全是人造的。’
如此說來,孿生素數猜想無疑是‘上帝的猜想’。”
“波利尼亞克猜想一度難倒人們160多年,今年,在我們p大校友張益唐的努力之下,終于把無窮變成了7000萬,這是一個劃時代的記錄,也是一個里程碑式的記錄,是對孿生素數猜想決定性的貢獻,必將銘記于數學史。
更是我們p大校友的榮耀!”
聽到這里,李易好像明白了什么,這不就是變相給p大宣傳招生嗎。
今天這里的金秋營學生可不少,來自全國各地,可以說是整個大龍朝最有數學天賦的一批人,一些人甚至是大龍朝數學界未來的希望。
想著張益唐說出寧愿在丑國端盤子也不愿意回國那種話都還能在p大作為榮譽校友,作為成功人士宣傳,讓李易覺得,這世界還是挺魔幻的。
只要你有實力,有本事,有的是人來給你洗。
這讓李易的道德底線再次下降了一些。
有實力,掌握一個領域的命脈,后世的那位直播課被女博后親的院士不也最后輕輕放下?
沒辦法改變這些規則之前,只有適應,李易也不想改變,他未來是既得利益者,為什么要去改變。
享受這一切不就好了。
至于做個清流,那一言一行都會被無限放大,在顯微鏡下看。
一點做不好就是無數的攻訐與謾罵。
而且還會被同行記恨,你清高,你了不起,不得想辦法給你下絆子?
得不償失。
這時候不少中學生與外校生都發出了感嘆,P大不愧是大龍朝數學領袖,張益唐竟然曾經也是他們P大的。
不少的中學生此刻眼中冒著光。
李易撇了撇嘴,聽著劉若川的后續。
“張益唐借鑒了古德斯通-品茨-伊爾狄瑞姆的篩法思路,
但是呢他在素數在算術級數中的均勻分布方面做出了重要的創新。
目前全世界的解析數論高手都在不斷地縮短7000萬這個數字,力求縮短到2,徹底證明孿生素數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