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數論研討會(求追讀)
- 都重生了,誰還不是學閥
- 我思故我菜
- 2484字
- 2024-06-09 22:45:29
林仕哲很識趣,知道周文鴻是富二代之后,直接與他換了個座位,讓周文鴻與李易待在了一起。
與這種家世很好的富二代且成績很好的富二代多交流,對于李易未來的事業或多或少都有幫助。
越往上走,認識的人就越厲害。
總有人說認識不到富二代,你自己的階層就決定了你不可能認識什么頂級富二代。
談話之后,李易也拐彎抹角的問了問周文鴻家里干嘛的。
在帝都都還有酒店。
結果這貨家里房地產、餐飲、酒店等各種生意遍布全國。
李易粗略估算了一下,少說也有百億以上的身家。
不折不扣的富二代。
“我這次去希望拿個降分30分這個檔次,努力沖一沖降分60。”
周文鴻說著自己的計劃。
今天已經是10月12日,明天報到,就算是李易想要教他也沒機會了。
只能說可惜。
要是給他輔導幾天,降分60分這個檔次應該輕而易舉。
到時候人情就欠了下來,后面找他幫忙就容易多了。
對此李易感到十分可惜。
“這次來了很多高手啊,全國各地的都來了,畢竟誰也無法保證自己穩進國集。”
周文鴻情報工作做得很到位,給李易說道。
他此刻也一臉愁容。
“也許我去水木那邊金秋營比較合適,可是未來我想學數學,唉,有點后悔了。”
李易對此只是笑了笑,說了句加油。
很快飛機就到了京城,下了飛機,李易算是認識到了什么是富二代出行。
直接是家里管家開車接送。
車子的價錢李易也不懂,到了酒店之后,周文鴻準備安排幾個豪華房間,李易與林仕哲拒絕了,有個落腳的地方就行了。
欠太多人情不好還。
就普通房間,給了一個7折。
熟人之間給的一個折扣。
所以,學競賽家里沒錢是真不行。
到處考試的住宿、往返的機票動車票費用以及食宿,聘請競賽老師,各種內部資料,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也只有小資家庭有條件把競賽從小學到大。
第二天一早,李易等人前往P大報到。
周文鴻說道:
“本來我們是跟著巴蜀中學一起去的,但是有點麻煩,所以單獨行動了。”
此刻來P大的人比較多,P大校園也確實美。
那種歷史底蘊積攢下來的氛圍,確實不是西京大學可以比擬的。
想著前世種種,李易有一種恍隔如夢的錯覺。
這一世,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命運。
報到,一系列流程之后。
下午就要開始開始考試。
第二天也要考一天。
只能說時間緊,任務重,考試的壓力很大。
李易也沒能見到院士,可能要第三天宣傳的時候才有機會見到吧。
來這里的誰還不是個天才少年了。
高中數學聯賽滿分估計是一抓一大把。
李易也不會有什么特殊待遇。
“李哥,這個時間安排得好緊啊,連續考兩天,這誰受得了。”
關系熟悉了之后,周文鴻對李易的稱呼也從李神變成了李哥。
李易比較無語,自己比他小三歲,這不是喊老了?
關鍵這貨還不改口。
“好好休息,好好考。”
李易說道,
“中午我不回去了,準備轉轉。”
該帶的東西都帶了,李易打算先到處看看。
第一次踏入P大,竟然是來參加金秋營。
“李哥,我跟你一起。”
周文鴻一副小弟模樣。
“你說下午與明天的考試難度會不會很難?”
李易說道:
“聽說介于CMO與IMO之間,應該不會很難才對。”
周文鴻:?。
這尼瑪還不難,什么叫難?
就在這個時候,周文鴻手機響了起來,接了電話沒多久之后,他說道:
“李哥,晚上有P大的一場數論研討會,好像是關于孿生素數猜想的。我們巴蜀中學的學長邀請我們去。你去不去?”
李易眉毛一挑,現在2013年10月,全世界基本上都在討論孿生素數猜想與哥德巴赫猜想。
弱哥德巴赫猜想在巴黎高師被人證明,其證明者是哈洛德·賀歐夫各特。
而張益唐的論文也是火遍了全球數學界。
這時期全球高校解析數論領域基本都在研究如何進一步推進間距的問題。
P大作為龍國學術前沿,肯定少不了相關的討論。
李易說道:
“去,一起去,我也想去看看數學的學術前沿。”
“好。我們巴蜀中學有個競賽省隊校友群,有這方面的聯系,晚上就會有人來帶我們。”
李易不得不感嘆頂尖中學把人脈資源這塊利用得很好。
每個大學內部都有中學校友圈,利用起來就是一個龐大的人脈。
一屆累積一屆,積累起來的人脈可想而知。
這些人未來都從事著各行各業,在各自的領域都堪稱精英。
這種人脈資源,確實是小縣城中學無法比擬的。
也就頂級中學才有。
當然想要進入這種圈子,前提是你得自己牛逼,能夠考進清北復交等超級名校。
“張益唐可真是個傳奇人物,快60歲還能搞出這種大手筆。”
“可是他又說寧愿在小丑國端盤子都不愿意回來,還真是挺操蛋的。”
周文鴻一邊走一邊吐槽。
李易說道:
“張益唐本科是P大的,想要苛責他,很難。當時的環境也確實比較爛,前二十年大龍朝百廢待興,人各有志罷了。”
周文鴻問道:
“那李哥你呢,未來打算怎么選?”
李易愣了一下,隨后說道:
“當然是選擇回國啊。”
瑪德,在哪里當學閥不是當,肯定選一個最有潛力的啊。
有P大嫡系這個身份,回來國內想怎么作威作福就怎么作威作福。
在國外,P大的招牌就不好使了。
P大數學的水平,十年后在國外頂多也算個二流。
現在估計算個三流水平。
甚至還比不上隔壁島國。
越南都有菲爾茲獎得主,大龍朝這么多年硬是一個都沒有。
而未來的軍事潛力與國家潛力,也毋庸置疑是大龍朝最強。
出國讀書是鍍金,留外面是為了做學術撈錢,回來是為了權勢。
重生一世的李易自然知道權勢是多么重要。
權勢>錢財。
要是李易自己能夠帶領一個數學方向前進,也就不用在國外與同行交流了。
但在此之前,肯定要出國讀碩博,不然根本沒有機會留在P大任教。
想要留在國內985211任教,你沒海外經歷是不行的。
到時候回來,自己就是國內數論領域的真神,國內數論的水平,簡直是一言難盡。
綜合來看,回來當老大,不香嗎。
控制數論領域的大學閥!
李易二人到處逛了逛,P大校園很美,不知不覺就到了下午。
李易二人直接去參加考試。
考生基本上都來自全國各地,是各個省的頂級選手。
稱得上全國的天才云集。
但是面對金秋營的考核,很多人也不免忐忑。
P大題難,高手多,都是讓他們緊張的因素。
很快李易找到了自己的考場,分發試卷、準許做題之后,李易就動筆做了起來。
就是如李易所說的那樣,試卷難度介于CMO與IMO之間,還有一些涉及到了大學數分高代解析幾何的知識。
很少,不多。
半個小時左右,李易就做完了。
檢查了三遍之后,李易在各省天才震驚的表情下交卷離開。
不少人內心浮現出一個想法,這人是來裝逼的吧?
半個小時就做完了?
這要能做完,他們直接吃。
來這里考試的誰還不是個數學天才?
什么水平誰不是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