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好意思說,自己都遲到了。”副院長怒懟道。
“我不是在查房么,和病人多說了幾句。”
“說你一句有十局等著,咱們倆到底誰是院長。”
江川喜笑顏開地說:“您是,您是。”
院長撇了江川一眼,接著開始說院里的規定和訓話。會議結束后,實習生去各個科室報到。按照規矩每個實習生都在醫院的所有科室里走一遍,當然這些實習生不會一起去一個科室,醫生也沒辦法帶這么多的學生。
劉馨和另一個女孩羅薇月一起去了內科實習,內科主任張華平是一個古板嚴肅的人。將近五十歲的年紀,頭發幾乎全部掉光了,這種地中海發型在醫生這個行業司空見慣。
張主任看了看兩個小姑娘,一個木訥,一個活潑,兩種全然相反的性格。劉馨面無表情地拿著筆記本站在原地,羅薇月大眼睛忽閃忽閃地到處看。
“跟我走吧。”不光人是冷的,聲音都是冷的,就像是從冷庫里蹦出來的字一樣。走到三樓的時候,他突然轉身對劉馨說:“你今天遲到了。”
“對不起,對不起主任。我不該遲到,其實……”
“和我道什么歉,以后不要遲到了。”
“知道了,以后一定不會的,主任。”
羅薇月蹦蹦跳跳地跟在張主任的后面,路過的每一個醫護人員,她都會跟人家打招呼。劉馨打心眼里佩服她,這才上班第一天,她們之前連,面都沒見過,怎么就可以這么自然地和人家說話。
“以后有的是機會打招呼,趕緊走吧。”張主任似乎不喜歡活潑的,但是對木訥的好像也看不慣。羅薇月在心里總結,張主任不喜歡所有的實習生。
她也沒氣餒,反倒是俏皮地說:“哎呀主任,我這不是上班第一天要搞好同事關系么,不一定哪天就到人家的部門輪崗了,提前打個招呼,以后對我能好點嗎?”
“人不大,心眼不少。”
“嘿嘿,關公面前舞大刀,自不量力唄。”
來到內科辦公室,主任推開門接著問:“你這成語體育老師教的吧,胡說八道。”
“逗主任開心嘛,管不了那么多了。”
這一路上,羅薇月一點都不緊張,能和嚴肅的主任開玩笑,還能和陌生的同事打招呼,劉馨心里羨慕,自己什么時候也能像她一眼落落大方。
張主任隨意地給他們安排了辦公桌,其實就是兩張小桌子,和兩把椅子。她們要跟著張主任學習,這么小的辦公室,能有他們的容身之處就不錯了。
早上九點就來了一個病人,是一個小男孩。母親帶著他來的,張主任很平靜的詢問:“叫什么名字,多大年齡,哪里不舒服。”
母親一一答復了,男孩總說自己肚子疼,胃口也不好。
“有過敏史么?”
“沒有。”
“拉肚子么?”
“這個也沒有。”
張主任在電腦上開了單子說:“先去抽血驗一下,看看到底是什么情況。”
羅薇月一直站在張主任的身后,小心翼翼地學著怎么在系統上開單子,怎么做病歷本。真正工作后才會發現,在醫生這個行業實踐遠遠比理論知識更重要。
劉馨也在學,可是她腦子沒有羅薇月快,尤其是電腦應用不純熟。她上學的時候一直是優等生,可是這不代表著她就可以成為一個好醫生,當然這一點劉馨現在還不明白。
她從一個很貧困的山村走出來,父母都在她很小的時候因病出世。她是奶奶養大的孩子,奶奶靠著家里僅有的薄田,加上撿垃圾勉強過活。
上高中的時候拿不出學費,學校知道她的情況,還特意免了學費。盡管是這樣,劉馨的求學生涯一樣艱苦。
每天只能吃饅頭喝咸菜,盡管生活很苦,可是學業上她一點都不敢懈怠,每次考試都能夠名列前茅。
因為父母都是因病去世的,所以劉馨立志要學醫。醫學院的學費貴,她只能辦理助學貸款,想著畢業之后再還學費。
可是畢業之后,她發現醫生這個行業必須要考研。考上研究生后,她一邊學習,一邊打工。國家給發的補助金,加上她打工賺來的錢勉強度日。
這中間還有好心人資助她,每個月給她五百塊錢。一路磕磕絆絆地走到了今天,劉馨萬分感激。
劉馨不是天賦型的選手,她一直是努力型的。能考上研究生,全靠她拼命地學習。
“主任,我發現劉馨的頭發特別好,我建議您問問她是用什么方法保養的,也免得您的頭發掉光了。”明明是一個人的痛處,可是從羅薇月的嘴里說出來只有俏皮。
可能是因為她長得嬌俏,可能是她說話的語氣讓人生不起氣來。羅薇月梳著剛及肩的短發,燙著微卷。鼻子微挺,嘴唇上涂著最流行的口紅顏色,精致中透著少女獨有的青春氣息。
劉馨的頭發的確是最亮眼的地方,烏黑柔順,從小到大不知道有多少人說過羨慕劉馨頭發好的話。經常有人問她用的是什么洗發水,怎么保養頭發的。
她哪里有時間去保養頭發,那里有錢去買什么大牌子的洗發水。都是超市里最便宜的洗發水,頭發臟了就洗一次。
“我,我的頭發就是這樣的,從一出生就這樣,我沒保養過。”劉馨還是那一套說辭。
“主任你看看,人家還保密呢,不想告訴你秘方。”
張主任看了一眼羅薇月,臉上的表情看不出是喜是悲,“什么話都敢說,真是膽子肥了,學校的老師沒告訴你要尊師重道嗎?”
“說了啊,可是老師還說要我們實話實說呢。”
“你這個小姑娘,說你蠢吧,你還說得頭頭是道,說你聰明吧,你還敢頂嘴你的領導。”
羅薇月脫口而出:“我讓主任保養頭發那是因為美觀,現在這個發型卻是充滿了智慧,反正不管怎么說,主任都占了一頭。”
“牙尖嘴利,我看看你的病歷寫的什么。”張主任很自然地拿過羅薇月的病歷本,字跡工整。把詢問的問題,還有一些癥狀都寫在了上面。嘴皮子厲害,腦子也不差,這是張主任對羅薇月的印象。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很好的照顧,張主任每天那么忙,要開會要學論文,要給病人看病。所以不可能面面俱到,他只會幫助自己在意的學生。
劉馨這個腦子不太靈光,做事不太靈活的人,漸漸地成了邊緣人物。
男孩的母親帶著驗血單回來了,主任看了一下,沒有任何問題,孩子的身體非常健康。可是男孩堅持說自己肚子疼,張主任讓他躺在病床上,用手指按壓腹部,并問道:“這個地方疼不疼?”
“疼。”
“這個地方呢?”
“也疼。”
張主任接連著按了四五個地方,男孩的回答都是一樣的,就是一個疼字。
行醫多年的張主任斷定這不是生理上的疼,男孩不存在病因,能夠造成現在這個情況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心理因素。
在這種情況下張主任委婉地說:“孩子最近是不是壓力太大了,休息不好啊?”
“最近他要準備鋼琴考試,還總說肚子疼,我心里都要急出病來了。”
“誒呦,這就難怪了,孩子的肚子疼不是生理性的,應該是壓力太大了,心理原因導致的。”
“心理原因導致的,怎么可能呢?”
張主任繼續解釋說:“人在壓力大的時候會失眠,會頭疼,同樣的道理也會肚子疼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