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淮陰住著一位父母雙亡的窮青年,他就是韓信。韓信只知讀書練武,連生活也無法維持。經常穿著破爛,帶著一把劍,四處流浪。韓信經常到一位亭長親戚家去吃飯,只住幾月便被親戚指桑罵槐氣走。他出來有次幾天沒吃飯,餓暈倒在路邊,幸得一位洗衣婦把自己充饑的飯給他吃,才沒有被餓死。某天,韓信在準陰城遇到一群少年無賴,他們欺負韓信又窮又老實,硬要韓信從褲襠下鉆過去。韓信看向那人,就趴下身子鉆過去。引得惡少哈哈大笑,叫他“韓胯夫”,嘲笑他是個鉆人褲襠的男子。
后來,韓信投奔項梁,當個小兵,有了衣食的基本保證。項梁死后,項羽也只是讓他當個執戟郎中。韓信幾次向項羽獻計,都沒有受到重視。韓信待些時間,知道項羽不是能成大器的人,在他手下沒有出路,又投奔到劉邦的部下。結果,劉邦也只是給他一個小官做。一天,韓信與幾位伙伴喝酒,大發牢騷,消息傳給劉邦。劉邦以為他們要叛變,就命令將他們斬首。韓信說:“你劉邦要奪天下,怎能斬壯士呢。”劉邦知道后,將他釋放,并與他談話,升官一級,但還是沒有重用他。蕭何深知韓信是位帥才,這時劉邦正想找人擔當大將的職位,蕭何向劉邦建議由韓信擔任,劉邦根本不聽。蕭何推薦韓信的次數多了,劉邦才答應要重用韓信,但卻沒有一點實際表示。
韓信見劉邦無重用之心,決定離開劉邦。蕭何知道后,急忙帶隨從追去,直追到月亮高懸半空才追上。蕭何追上韓信,東勸西勸,才將他勸回漢營。回來后,蕭何又向劉邦推薦韓信,說:“你要奪天下,非用韓信不可。”劉邦終于聽信蕭何的勸告,決定拜韓信為大將。拜將那天,跟隨劉邦多年、戰功顯赫的將軍,都以為自己會被拜大將。結果拜的是毫無名聲、沒有戰功的韓信,大家都愣住了。后來,韓信因戰功卓著,被封為齊王,劉邦還將齊地作為封地授給他。飽受饑寒交迫的韓信,得到封王的優厚待遇,便死心為劉邦打天下,立下汗馬功勞。
九貓追月局如何布局呢?誰對誰布局呢?以《狂飆》中情節為引子,布局人是李牧,高官,中央督導組組長,徐忠,正廳級;布局對象是京海市的黑社會保護傘京海市市長趙立冬,布局的目標是挖出黑會保護傘,打擊黑社會組織。
布局第一步:成立專案組,在京海市物色對情況熟悉,沒有被黑化的公安政法人員,安欣被召入;第二步,從歷年的案子查起,看看有沒有明顯的問題;然后再鼓勵群眾舉報,收到線索后展開工作;方法是從最小的案子向上推,從小到大,逐級向上查。第三步,打掉黑社會團隊,證據鏈補足,由黑社會的賬目和供詞,挨個突破,然后轉到公安系統內部;第四步,由公安系統內部,再查到其它部門;第五步,最后證據鏈指向京海市市長趙立冬,逮捕落網,受到法律的制裁,布局目標實現。其實,這些督導組,已經掌握大體的資料,每一步都在計劃中。因此九貓追月理解有兩層意思,一是偵察獲得對方信息,二是司法部門的強力偵察追擊,抓捕。
九貓追月局,屬于司法體系里要做的事情。系統內部有好壞之分,如何進行權力分配,如何抓壞人,如何還民于安,也需要有智慧。具體主要是好人抓壞人,好人升官,壞人被困。有人的地方,就會有好人和壞人。好的地方是好人多壞人少,不好的地方是壞人多好人少。所以九貓追月局,看懂就好。我們要做的是,到好的地方去,而不是到壞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