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茅山弟子
- 從九叔開始逆煉陰陽
- 明之傷
- 2432字
- 2024-05-13 17:11:19
“陳師弟?陳師弟?”
一名帶著眼鏡的道士,晃了晃躺著的少年,眼里有些羨慕。
師弟就是舒服,不用下山,待在山里不愁吃喝。
曾經,他也在山上修道,但是此時修道已將近結束,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他已是完成了一樁獨立的趕尸任務,足以獨當一面,也是時候下山入世了。
陳時睜開眼睛,看著面前的道長,身體有些疲憊,艱難起身。
“四目師兄,你回來了?”
“廢話,人都站在你面前了,還沒回來!”
四目道長伸出手,陳時頓時知曉了他的來意。
“還錢!”
陳時感到有些頭疼,在四目道長凌厲的眼神下,無奈走回身后的屋子,從自家師父的靴子里取出了幾塊大洋。
“算你識相,這借錢嘛,自當是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咳咳,本來師兄也不差這點,可是呢,師兄就要下山了,急需一點小財的幫忙。不然呢,你晚點還,師兄也不會說什么。”
四目道長收回借款,頓時松了口氣,又不愿在小師弟面前失了風范,為自己辯解了幾句。
主要是他下山之后,再想向陳時討債,可就麻煩了。
入世修行的弟子,沒有什么重大的事,是不能回茅山的。
即使等到陳時入世,天下之大,雙方也未必碰得到。
“我知道,我知道。”
陳時伸了個懶腰,這個師兄拿完錢不該走了嗎?
“咳咳,師弟,你就不想問問入世的事?趁著師兄還在山上,再不問,可就沒這個機會了。”
四目道長知道,陳時沒怎么下過山,和他們這些半路出家的不同,陳時自幼就被師叔撿回來,之后便一直在山上修行,鮮少外出。
于是,四目道長便想在師弟面前,裝裝高人的風范,逗逗小師弟。
陳時見狀無奈,知道四目師兄的性格,只好隨便問了幾句。
“師兄這次下山趕尸,收了多少,山上抽了多少,最終到手的有多少?”
四目道長聞言一滯,這是能說的嗎?
“咳咳,這個......涉及山上,不好明說,師弟難道不好奇師兄途中的遭遇?”
陳時撇了一眼他,淡淡開口。
“觀師兄這副模樣,莫不是趕尸途中碰上了什么好事,莫非遇見了狐貍精?”
“哈哈,沒錯,真......你怎么知道!”
四目道長剛想吹噓自己的神勇,順便點評幾句狐貍精的深淺,卻不曾想被陳時一語命中。
一時,竟是忘了吹噓。
“猜的,準不準?”
陳時輕笑一聲,弄得四目一陣好沒意思,隨口交代了幾句經過,便是轉身離開,臨走前不忘透露自己此行趕尸的收獲。
他也知道,這是陳時最敢興趣的問題。反正他快走了,山上就算知道了,也拿他沒轍。
“果然是山上拿大頭。”
陳時搖了搖頭,不知自己何時方能同師兄們一樣,得以入世。
“鬼知道,一個夢想成為影帝的家伙,竟會莫名其妙來到這個世界,成了一個道士。”
陳時一手撐著下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穿過來了也就算了,自己居然還年輕了近十歲,還是原來的身體,來到這個世界時穿著的正是拍戲時,沒來得及換下的民國服飾。
就是身體縮小了,衣服不再合身,師父給自己換了一身衣裳,從此他便拜入茅山,入山修行。
茅山上下,皆是以為,自己是被邪修綁架、擄掠的無辜孩童,村中幾乎被屠戮一空,僅剩的幾個村民早已遠遁他鄉,難覓尋蹤。
陳時這個身份也沒人愿意細究,于是便這樣定了下來。
穿越,莫名其妙的,陳時一開始不太適應,后面倒是放開了,反正也回不去,他孤家寡人一個,那邊也沒啥掛念的。
兜里沒幾個錢,拍完戲,劇組要是還不發錢,自己還真不知道要去哪。
過來這邊,好歹吃住暫時不愁。
四目道長下山之后,又有幾個師兄、師姐相繼入世,茅山上的女弟子并不多。
陳時來到正殿,看見一臉得以解脫模樣的師姐——蔗姑,正同身著紫色道袍的掌門一陣商量,后者耐不住向日葵一般的騷擾,無奈答應。
“好耶!多謝掌門!林鳳嬌,你以為你能逃出我蔗姑的五指山?做夢吧你!”
“哈哈哈!”
瞧見這個腦子有些問題的蔗姑師姐,大搖大擺的離開正殿,應是準備回去收拾東西,下山去找九師兄林鳳嬌。
蔗姑明戀九師兄,這在茅山不是什么隱秘,此瓜已不新鮮,沒什么好磕的。只有當事人,一直不愿直面這個問題。
陳時上山比較晚,算是這一代入門最晚的弟子,與九師兄相處的時間不多。
但是,對于這位九師兄,陳時還是很尊敬的,因為他真的跟電影里長的一模一樣。
不,還要年輕些,比起僵尸先生里的模樣年輕許多。
九師兄武藝很高,據說上山前,便是一名俠客,山上不少師兄弟的武藝,都受過九師兄的點撥。
道法方面,陳時上山之前,一般是各自的師父教授,但是除魔之戰后,一些師叔伯相繼隕落,由大師兄石堅代為傳授一段時日。
因此,大師兄石堅在一眾師兄弟之中地位極高,不過卻是因為一些瑣事,被掌門罰下山門,說是提前入世。
也是自大師兄開始,茅山當代弟子,開始了入世修行的大潮。
“看什么?今天的功課完成了?”
掌門回頭看了一眼陳時等人,似乎因為被蔗姑氣到了,沒待多久便是走了出去。
正殿之中些許騷亂后,便開始了誦經之聲。
山上的修行,其實并不如人們想象的那般有趣,修行本就講究清心寡性,要耐得住寂寞。
砍柴,采藥,生火,做飯,研習經書,繪制符箓,修習武功和劍法。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開始覺得還有些意思,時間一長便成了煩悶,再長一些已是習慣。
有的人選擇偷懶,花錢請別人為其代為完成幾項工作,如砍柴、采藥等。
陳時平日里就沒少接這種活,對于沒有什么收入來源的他,接這種活,成了他唯一的收入。
好在,這也是師門的潛規則,只要按時完成課業,不論是何種方法,只要不做的太過火,掌門、長老基本都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這是他們自己的選擇,決定著他們自己今后的方向。
一時的偷懶,可能會造就一世的悔恨。
但愿那時,他們能夠不后悔自己當初的選擇。
陳時忙完回屋,脫下汗衫,取香拜了拜自家師父。
自家師父救了自己,卻是中了邪修的手段,事后倒也及時救治,不影響性命。
只是,在一次下山執行任務時,被三教九流之輩纏住,這些三教九流連同馬賊,妄圖殺死師父,為兄弟報仇。
陳時師父道法和武功還是很強的,一開始占據上風,只是上了年紀,加之舊傷復發,沒有援兵,孤木難支。
最終,雙拳不敵四手,力竭而死。
尸身被那些不入流的術士,分成了大小不一的部位,丟棄在荒郊野嶺之中。
掌門發現后,悲痛欲絕,親自出手率領長老和幾位師兄,滅殺殘余的魔孽。
然后,他們找齊陳時師父的尸身,將之好生安葬,道壇方面也稱其為先鋒,茅山大將,稟告上蒼,計入功德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