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逆轉!
- 完了,法官被我送進去了
- 風起的日食
- 2054字
- 2024-05-19 20:29:00
白木在陳述完畢后,被告方席位上的方強和王宇都是一愣。
甚至還有些震驚。
什么鬼?!
這個案子不是民事經濟糾紛嗎?
怎么突然搞上了一個什么非法經營的刑事責任問題?
不是....原告方委托律師陳述的是什么意思啊?
王宇看向方強,想要確認這件事情是不是真實的。
他雖然是民事經濟糾紛律師,但是王宇曾經選讀過刑事責任。
并且對于經濟犯罪,有著一定的了解。
在白木陳述非法經營的時候,王宇就詢問方強。
“方總...公司發放貸款業務沒有辦理相關的資質證明嗎?”
方強皺了皺眉,隨后搖頭:
“當初是公司想要借款給員工,然后以員工的借款來向銀行進行抵押。”
“員工沒有說過什么,我也沒有過這方面的了解,所以就沒有注意過,也沒有辦過什么資質。”
“沒有辦理這個資質,問題很大嗎?”
“沒有辦理這個資質,一旦被認定了,那就是刑事責任的問題。”
王宇點了點頭,這才意識到,對方在整場庭審上完完全全的屬于在給他們挖坑!
對方的目的根本不在于民事糾紛上!
而是就在于員工借款的認定上!
如果認定為貸款,貸款給那么多人,已經屬于非法的發放貸款業務。
而且貸款業務已經實現,并且要求索取相關利息以及本金,這已經屬于牟利的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金融貸款的資質,那么就屬于非法經營。
非法經營這可是刑事責任問題,相應的負責人如果因為非法經營,而進行牟利,那可是要被送進去的!
這個案子...原本王宇覺得已經勝券在握了,可是現在來看,這都是對方放的一個大套子!
很有可能一開始就想以非法經營罪來進行官司。
艸!!
合著在法庭上辯訴這么長時間,對方一直在下套子?
王宇想到這一點兒,突然覺得對面的律師似乎就是一個訟棍!
方強在聽到是刑事責任的問題,臉色微變:
“那王律師...咱們現在應該怎么辦?”
“現在...不著急,就算是對方提出來了非法經營罪這一個概念,但是也不一定能夠認定非法經營。”
“不用擔心的。”
“我對于這種刑事責任也比較了解。”
“嗯!”
聽到王宇的話,方強才稍稍的安定下來。
不過心里面還是有些擔心。
因為如果是民事糾紛的話那還好辦,真的涉及到刑事責任,那他不得進去?
這是方強最擔心和害怕的。
....
而另一邊,審判臺席位上,作為審判長的楊成。
在聽到原告方委托律師以非法經營罪來對被告方當事人進行定罪,愣了一下。
這場案件原本屬于民事責任問題,可是現在呢?
現在原告方委托律師硬生生的把這場民事經濟糾紛的責任問題搞成了被告方的刑事責任問題。
好家伙!
這么生猛的嗎?
原本,作為審判長的楊成,覺得這個案件,原告方不可能勝訴了。
可是現在呢?
現在轉變成被告方的刑事責任問題,攻防關系一下子就轉變了。
原告方勝訴的可能性和概率一下子就上來了!
一旦被告方當事人的刑事責任確認,那么原告方當事人的款項就會被定義成違規貸款。
這個時候被告方當事人就要提供相關的發放貸款的證明。
提供不出來那么這個貸款就會被取消。
并且依舊落實了非法經營罪的這個罪名。
可以說是一石二鳥。
原告方委托律師想出來的這個辦法,還真是不錯。
這是連他都沒有考慮到的一個角度。
想到這里,楊成不由的笑了笑,心里默念,原告方的這個律師挺有意思的。
但庭審還在進行當中,于是開口:
“被告方委托律師和被告當事人。”
“現在原告方提出被告當事人在當初的借款中具有違規放貸并且沒有資質進行放貸的情況。”
“觸犯了刑法中的相關規定,非法經營罪。”
“對于原告方委托律師提出來的控告,被告方委托律師和被告方委托當事人有什么要說的嗎?”
非法經營罪是刑法中第二百二十五條——
違反了相關規定并且沒有在市場規劃中進行報案而從事經營的活動,可以看作是非法經營。
在原告方的控告當中,方強向員工發放貸款,這一點是事實。
剛才方強也承認了。
同時,發放貸款并且收取利息,這一點也沒有經過相關部門的批準。
說的直白一點就是沒有資質去發放貸款,可是卻去發放貸款的業務。
如果認定,的確可以認定為非法經營。
但是,在這件事情當中,還是有著回旋的余地的。
王宇作為被告方委托人,面對審判長的詢問開口道:
“審判長。”
“關于原告方提出來的非法經營的問題。”
“我方認為,方強并不屬于非法經營,雖然說原告方提供了證據。”
“可是方強在主觀上并沒有進行經營的行為。”
“剛才方當事人方強也陳述了,貸款給原告方當事人的金額屬于一定的借款。”
“公司借給員工錢,這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屬于經營的事項。”
“這只能夠說是公司給予員工們一定的關懷事項。”
“所以基于這一點,并不能夠認定為非法經營。”
???
從主觀上借給員工錢不屬于經營的事項?
這種言論在扯什么淡呢?
什么叫做在主觀上?
非法經營罪這是客觀的事實,非法經營罪基本上沒有存在主觀意向的情況。
當然如果硬要說主觀,可是你發放貸款還是多人,并且有一定的利息,這一點怎么算?
你說是主觀存在幫助,不存在惡意貸款,就是這樣了?
法律會認可你這種說法?
肯定不會呀!
法律指認定相關的實施條件并不會認可在主觀上是不是幫助。
而且在刑事責任問題上,主觀是否具有惡意性,并不能否認一個罪名。
只能夠通過這個主觀性減緩刑事責任的判罰。
所以說被告方委托律師在陳述這一點上,在說法上就有問題。
聽到被告方委托律師的陳述,白木笑了笑。
現在算是攻防逆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