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這樣的盛世,不要也罷
- 我,大漢使臣,請萬邦赴死
- 漢武帝的大火箭
- 2591字
- 2024-06-20 00:01:00
劉徹看著一名身著繡衣的小吏疾走進宮中,將一卷帛書遞給春陀。
這一幕劉徹看的有些羨慕。
自己雖然是天子,但皇家大部分的隱秘力量,依然掌握在太皇太后手里。
比如這監察天下的繡衣密使。
春陀打開帛書,立刻神情巨變,顫聲道:“太皇太后,陛下,安國少季與大牢內與寧成,廷尉瑕辯論法家精要。”
這話一出,劉徹和竇漪房都變了臉色。
寧成與廷尉瑕的矛盾他們是知道的。
或者說,他們的矛盾甚至有皇家鼓動的影子。畢竟朝堂之上,法家也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分割法家,不讓其擰成一團是帝王的基本操作。
只是,安國少季和寧成與廷尉瑕辯駁法家精要?
一個十六歲的少年,與法家扛鼎人物辯經?
“結果呢?誰輸誰贏?”
劉徹沒想到,安國少季除了軍略與勇武外,居然在法家之術上,能與當世兩名頂尖的商君門徒辯論。
難怪韓安國稱贊安國少季軍政雙絕。
既然有辯論,那就有輸有贏。而劉徹從小到大,最關心的就是輸贏。
春陀對著帛書,難以置信的讀道:
“寧成跪伏稱師,廷尉瑕吐血昏迷。”
此言一說,劉徹和竇漪房都不由自主的站了起來。
一臉震驚。
寧成什么人?商君門徒,大漢第一酷吏,讓所有權貴聞之喪膽。戰戰兢兢。
廷尉瑕雖然在法家理論建樹上不如寧成,可也是皇家第一忠犬。連戰功赫赫的周亞夫都能逼死。
這樣的人,居然一個稱師,一個吐血?
“安國少季與寧成,廷尉瑕辯論了什么內容。”
春陀仔細閱讀了書吏記載的內容,豆大的冷汗不斷往下滴落。“其間言語,多有不敬。臣不敢讀。”
“讀”
劉徹和竇漪房倒是一齊開口。
春陀顫顫巍巍的將幾人的對話一一復述。
“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高祖也好,項王也好。世間根本沒有所謂的天命,誰能借的最多的萬民之力,誰就能定鼎天下。”
“你們這些商君門徒從來不知道。”
“從來不是商君成全了這天下,而是天下萬民給了商君機會。”
....
安國少季的理論,融合了后世理論和九世輪回的經驗。
在不同人耳中,卻是有著不同的理解。同樣在不同的立場下,竇漪房和劉徹更是產生了不同的反應。
“廷尉瑕呢?”
“在太醫丞處接受救治。”
“沒有死就去做事,用最快的速度,將安國少季的罪名定下,擇日處斬。”
雙眼雖然不再清明,但竇漪房臉上的殺意卻是絲毫不加掩飾。
“皇祖母勿要動怒。”劉徹一把攔住了春陀,隨后跪倒在了竇漪房面前,“安國少季此人,堪稱生而知之,洞悉世事,有大氣運,是為漢家祥瑞,萬萬不可斬殺。”
“糊涂!”竇漪房此刻卻是一點面子都沒給劉徹留,“你當祖母看不到安國少季之才嗎?這種人太過可怕,不是你能駕馭的了的。”
“昔日父皇能駕馭故安侯,能駕馭晁錯,能駕馭周亞夫,此皆國士,朕也可以。”安國少季的辯論,似乎一道亮光,串聯起了劉徹從皇家學習的帝王之術,儒家之法,以及自己的思考。
劉徹從這幾句話中,似乎看到了萬事萬物運行的一角道理。
劉徹的志向,比天高,比海闊。要創造萬古未有之功業。
而這份功業,必然需要萬古未有之人才。
安國少季這樣的人物,絕對不能斬殺。
“安國少季不是故安侯。”皇帝的忤逆,讓竇漪房此刻有些惱怒,“無論故安侯如何批判先帝,甚至攻訐老身,但他對劉氏的忠誠卻是昭昭在天。在任何時刻,故安侯都會守護我劉氏江山。”
“安國少季有經世之才,守家國大義,心懷天下蒼生,洞徹世間大勢,一如當初商山四皓。但他這種人,唯獨不會對天子盡忠。”
“你若為明君,他能輔佐你開創前所未有之盛世。”
“但你若為昏君,他也能起兵伐天,屠戮我劉氏滿門。”
竇漪房一口氣說了許多。
她這一生見過許多人。
哪怕身具絕世才華,卻遺世獨立,如商山四皓的人物,她也見過數人。
而安國少季這種人比這些世外高人都要可怕。
因為安國少季不僅才華卓著,而且沒有底線。
原本,竇漪房以為,安國少季只是一柄寶劍,傷人傷己,能用就用,用斷則棄。
現在看來,這那里是寶劍,明明是一柄神劍。
用的不好,劉氏滿門堪憂。
竇漪房雖然年輕時犯過許多錯,但她心中最重的,永遠是自己的血脈。
蒼鷹郅都逼死景帝的皇長子劉榮。
所有人不敢觸景帝的眉頭時,是竇漪房,頂著壓力,頂著朝野的辱罵,逼著景帝殺死了視為左膀右臂的郅都。
這件事對她來說,沒有任何政治上的好處,但她依然做了。
她竇漪房,不會讓自己子孫,死在外人手上。
安國少季和廷尉瑕辯論的話,讓竇漪房徹底看清了這個人。
沒有安國少季,漢匈之戰只是勝算低了些,家國治理差了些,百姓苦了些。
一旦啟用安國少季,或許天下極盛,但這盛世,可能與劉家沒有關系。
竇漪房絕對不會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
太皇太后的話,讓劉徹陷入了沉默。
儒生的背叛,讓劉徹的自信,不似剛剛上位時那么的膨脹。
如果是來甘泉宮之前,劉徹對自己能夠收服安國少季,沒有任何疑問。
不過現在看到了安國少季與寧成,廷尉瑕的辯經。
這樣的絕世大才,讓劉徹激動之余,也不得不思考其可能的威脅。
劉徹想要擊敗匈奴,開創前所未有之盛世,為此不惜付出任何代價。在這一宏偉的目標性,安國少季堪稱自己的絕世助力。
但侯公活了一百多歲,安國少季萬一像侯公那么能活。
日后若是自己不在了,后世子孫昏聵,安國少季再為民請命,威脅到劉家后世子孫的帝位,又該如何?
劉徹百轉千結了好久,最終還是開口道:“高祖擊布時,為流矢所中,行道病。病甚,呂后迎良醫,醫入見,高祖問醫,醫曰:'病可治。'於是高祖嫚罵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
“若能開創前古未有之盛世,即便天命不在劉氏,又有何妨。”
聽到劉徹的回答,竇漪房顫抖著抬起了手,指著劉徹道:“你在胡言些什么。這天下,是我劉家的天下。”
“世世代代,萬古不易”
“春陀,送陛下回去。我不想看到這個劉氏逆子。”
........
甘泉宮,天子殿。
劉徹坐在臥榻上,想到太皇太后殿中發生的事情,依然有些恍惚。
這是他第一次見到太皇太后這么憤怒。
這也是太皇太后第一次直接辱罵他。
劉徹知道,自己是沖動了。
但安國少季的才華,對任何一個有著雄心壯志的帝王來說,是必然要出手保全的。
“韓安國,李當戶,朕已經盡力了。”
劉徹被憤怒的太皇太后趕出去后,一時間也有些無可奈何。
將自己和太皇太后的對話,復述給了等待消息的韓安國與李當戶。
聽到安國少季將寧成辯服稱師,將廷尉瑕氣到吐血時,韓安國和李當戶紛紛口中滿是贊嘆。
然而,等天子將太皇太后對安國少季的看法和殺心都說完后,整個天子殿都陷入了寂靜。
李當戶面如死灰,連智計百出的韓安國都眉頭不展,想不出任何辦法。
過了許久,韓安國才開口道:“所以,安國少季是死定了?”
劉徹點了點頭。
沒辦法,連他這個天子都救不了的人,可不是死定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