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前有周瑜打黃蓋,今有遼王坑富商!
- 大明遼東王,建文求著讓位
- 聽風落畫
- 2098字
- 2024-05-16 10:00:00
“唉,諸位不必如此,本王這里共有五十件玻璃器,且本王對商人十分器重,不愿肆意抬高價錢,這該如何是好啊......”
朱植佯裝苦惱道。
“王爺,我們知道您寬容大度,我們也不好占您的便宜?”
有人慷慨陳詞道:“王爺盡管將價錢往高處報,如若讓王爺您虧了,我們內心過意不去啊!”
“沒錯,如此珍寶,我們皆想得之,既如此,那便價高者得!“
“總之,我是絕對不會放棄的,就來比比誰的家當更為富裕吧!”
“我沒意見,咱就來比誰更有錢!“
對于這般情況,朱植也是始料未及。
原本他就是想賣個五十萬兩不虛此行,待明年再來收割韭菜。
然而,未曾想這些商人的反應竟然如此之大,為了玻璃差點就打了起來。
朱植曾料想過玻璃加上饑餓營銷會有多大的反應,可他沒想到反應會如此瘋狂,這才剛開始,就將價錢抬高了一倍。
一百萬兩銀子?
這確定不是搶錢嗎?!
要知道,朝廷撥給遼東的軍費,一年也就一百萬兩啊!
這其中自然是有朱植打出感情牌的原因,但商人唯利是圖,只有情分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給出讓他們心動的利益才行。
“諸位不必爭論,本王已經想出了一個辦法。”
朱植見眾人的反應如此之大,索性推波助瀾。
“王爺請講,我們聽您的。”
“無論如何,這玻璃必須得有我的一份!”
“白日做夢,今天的玻璃全都是我的!”
“便是散盡家財,我也要求得一件!”
往日平靜的永平府商會,被朱植拋出的“玻璃”激起千層浪,如今好似街頭小販一般嘈雜,一心只想將競爭對手的囂張氣焰打壓下去。
他們對玻璃可謂勢在必得!
朱植朗聲道:“本王思來想去,決定以拍賣的形式售于諸位?“
眾人聞言,一臉茫然:“拍賣?拍賣是什么玩意?”
“我也從未聽說過,難道是什么新奇的交易方式?”
“王爺,何為拍賣?”
朱植輕咳一聲,說道:“所謂拍賣,便是價高者得。”
“這一件玻璃器的底價為一萬兩,每次加價不能低于一千兩。”
“諸位可以自行加價,假設甲出一萬一千兩,乙出一萬兩千兩,無人再給出比乙更高的價錢,這件玻璃器就由乙所得。”
“事先聲明,每一件玻璃器的售價都不得低于一萬兩,即第一次叫價的人不能讓售價低于一萬兩,與他競拍的人,也不能在他的叫價上低于一千兩。“
聞聽此言,眾人拍案叫絕:“此計甚妙!”
“這個方法好,王爺英明!”
“王爺真乃神人,如此方法,我便是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
“這等新奇的法子,唯有王爺這般人物才能想的出來。”
“是極,是極。”
“廢話不多說了,我們直接開始吧。”
朱植正色道:“郭銘,由你來記錄競拍價。”
“諸位,第一件玻璃器的底價為一萬兩,每次加價不能低于一千兩,開始競拍!”
下一刻,有人舉手喊道:“我出兩萬兩!”
“兩萬兩?看不清誰呢?”有人撇了撇嘴道:“我出五萬兩!”
“哼,就五萬兩你也有臉叫囂,我出七萬兩!”
“我出十萬兩!”
轉眼間,他們就將價格抬高了十倍!
··········
“我出五十五萬兩!”
一陣焦灼的競拍之中,有人失去理智,喊出了這個驚人的數字。
霎那間,全場一片寂靜。
五十五萬兩!
這是何其驚人的數字!
郭銘聽到這個叫價的時候,險些興奮的暈了過去。
一件玻璃杯賣出五十五萬兩,真是太瘋狂了!
要知道,這一批玻璃器連帶建造玻璃工廠,滿打滿算他們也不過才耗費了五千兩。
一件造價還不到一兩銀子的玻璃杯,賣出了五十五萬兩白銀的高價,他有些難以置信?!
“五十五萬兩一次。”
“五十五萬兩二次。”
“五十五萬兩三次。”
“恭喜,第一件玻璃器,被這位閣下以五十五萬兩的成交價競拍所得!”
“接下來,開始拍賣第二件玻璃器,底價為一萬兩,每次加價不能低于一千兩,開始競拍!”
“我出一萬三千兩!”
“我出一萬五千兩!”
“我出一萬七千兩!”
“我出一萬九千兩!”
拍賣第二件玻璃器,顯然已經沒有第一件玻璃器那么激烈。
這些商人的加價開始放緩,最終的成交價遠低于第一只玻璃器,僅僅賣出了十九萬兩的價錢。
由此可見,這些商人們已經冷靜下來了。
畢竟這種競拍方式還是首次出現,不禁讓這些商人心潮澎湃,此前他們從來沒有見過如此瘋狂的交易方式,因此出價有些隨意。
在第一件玻璃器競拍結束之后,商人們平復了情緒,漸漸適應這種競拍方式,叫價也開始緩和下來。
這些商人都是無利不起早的人物,對金錢的流動可謂十分敏感。
即便如此,第二件玻璃器還是賣出了十九萬兩的高價。
與第一件玻璃器的成交價相比起來,雖然相差甚遠,但這已經是底價的十九倍。
此前,朱植單純就是想將這五十件玻璃器賣個五十萬兩銀子。
本以為,這個定價已經很高了,沒想到這些商人們反而不同意了。
如此珍寶,竟然只賣五十萬兩,太便宜了,得加錢!
前有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今有遼王坑富商,一個順水推舟,一個甘之如飴。
五十件玻璃器一一拍賣,從白天競拍到了晚上。
“現在,拍賣本場最后一件玻璃器,底價為一萬兩,每次加價不能低于一千兩,開始競拍!”
“我出一萬五千兩!”
“我出一萬八千兩!”
“我出兩萬五千兩!”
“我出三萬七千兩!”
··········
“我出四十七萬兩!”
“四十七萬兩一次。”
“四十七萬二次。”
“四十七萬兩三次。”
“恭喜,這位閣下以四十七萬兩的價格拍下了本次拍賣會最后一件玻璃器!”
對于本次拍賣的最后一件玻璃器,眾人都不想輕易放棄,最終居然賣出了四十七萬兩的高價。
從開始的狂熱,到中途的緩和,再到最后的瘋狂,無疑是一場出乎意料的拍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