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他耿炳文算是個什么東西?!
- 大明遼東王,建文求著讓位
- 聽風落畫
- 2121字
- 2024-05-11 10:00:00
朱元璋看到這里,不禁感嘆道:“你十五叔年紀尚輕便早早就藩,而今才十八歲。遼東貧瘠苦困,不同于你其他幾位王叔有富庶的封地,只要待在王府享樂就行。”
“雖然年紀尚輕,但咱給他的擔子卻是最重的。換作他人,在遼東早就待不住了,懇求咱給換一塊封地。”
“但植兒并沒有,全心全意的發展遼東,為咱守好大明之邊疆,迄今為止連自己的王府都尚未建好。”
“即便再艱苦,卻是幾個藩王中做的最好的,當真是苦了植兒啊。”
對朱植,老朱的內心一直覺得有虧欠。
他給其他藩王的封地,都是早就穩定根基的,地廣物博。
可給朱植的,不過是一個貧瘠苦寒的遼東。
然而遼東有著“京師左臂,西拱神州,北連胡寇,東鄰朝鮮”的邊鎮作用,盡管再怎么艱苦,朱植也只能咬牙堅持下去。
未曾想,朱植用這個極盡貧瘠的底子,為大明打造出了一個軍事要塞,遼東能有今日這般鼎盛的局面,都是他的功勞。
遼王朱植,不愧是咱的好兒子啊!
老朱的眼中多了幾分欣慰,順著繼續往下讀:
“遼東能有今日這般欣欣向榮的局面,兒臣不敢貪功,多為遼東都司都指揮使耿炳文大將軍的指點。”
“耿將軍坐鎮遼東,治軍嚴明,兒臣常向耿將軍討教,受益匪淺,遼東此番盛景,均為耿將軍一人之功勞.....“
朱允炆見狀,暗道不好,連忙看向了朱元璋。
只見剛才還一臉和善的朱元璋,早已是冷若冰霜。
怎么個意思?
遼東能有今日的局面,都是他耿炳文一人的功勞?
耿炳文算是個什么東西?!
若非遼王朱植盡心盡力的發展遼東、清除隱患,他耿炳文能在遼東睡的安穩?!
歸根結底,耿炳文待在遼東,除了礙手礙腳,還有其他的作用么?!
并且,遼東邊境這兩年的仗哪個不是遼王衛打的,與耿炳文何干?
遠的不說,就前兩個月的那一仗,宋晟率領廣寧中護衛北上,將女真部殺的聞風喪膽,這可都是遼王府的功勞,和耿炳文有半毛錢關系嗎?
只能說,朱植的這記捧殺,效果顯著。
倘若他說遼東能有今日的局面皆為他一人之功,朱元璋可能只會象征性的夸贊幾句。
可他在信中大肆的贊揚耿炳文,這無疑激起了老朱的怒氣。
要知道,朱元璋對親人以外的人,就沒有一個真正信任的。
怎么回事,耿炳文難道已經在遼東一人獨大了?
索性咱直接把這個皇位也拱手讓給你好了!
朱植的捧殺,可謂是一記損招!
臨了,朱植的家書中還有這么一段話。
“思來想去,兒臣決定量力而為,懇請父皇將遼東大權盡皆轉交耿將軍之手。”
“耿將軍乃是曠世奇才,有他鎮守遼東,可保我大明邊疆無虞,兒臣只需待在廣寧屯田就行,望父皇容許。”
“祝父皇洪福齊天,諸事順意,吾皇萬歲萬萬歲。”
“兒臣朱植奉上。”
看完整篇家書,朱元璋胸前劇烈地起伏著。
什么意思,將遼東大權盡皆轉交耿炳文之手?
讓一個外人掌控二十萬遼東軍?
朱元璋暴跳如雷道:“耿炳文這個混帳,咱讓他去遼東是為了輔佐植兒的,他可好,竟然想要把控遼東大權,將咱的兒子逼到如此境地!”
“他耿炳文是當咱老糊涂了嗎!”
“就他的功勞哪里比得上植兒的分毫。”
“植兒是有能力的,但就是太年輕了!”
朱元璋拍案而起道:“尚不通人情世故,被耿炳文這個混帳給欺負了竟然還幫著他說話,苦了我的植兒啦!”
朱允炆連忙寬慰道:“爺爺,您可不要氣傷了龍體啊。”
“咱能不生氣嘛!“
朱元璋看著朱允炆,痛心疾首道:“昔日你遼王叔和你爹的關系是最為親近的?”
“允炆,你要知道,遼王是為咱鎮守遼東的,以后也會為你鎮守遼東!”
“他耿炳文只是個外人,而你遼王叔卻是自家人。”
“咱讓耿炳文任遼東都司都指揮使,那是為了讓他輔佐你遼王叔管轄遼東,但咱怎么也沒有想到如今竟然讓這個外人騎到了自家人的頭上!”
“允炆啊,你遼王叔才是你未來的左膀右臂!”
“啊?”
朱允炆愕然,未曾想朱元璋會對遼王朱植這般重視,竟然直言遼王會是他未來的左膀右臂。
“來人,給耿炳文帶一道口諭。”
朱元璋喚來了影侍,紅著眼睛道:“奉告耿炳文,讓他時刻記住,這天下是咱朱家的天下,可不是他耿炳文的天下!”
“遼東由遼王朱植主事,什么時候輪到他耿炳文了?”
當日,朱元璋雷霆震怒,差點就將耿炳文免職下獄,最后還是皇太孫朱允炆出面求情,這才將老朱給拉住了。
··········
“圣上口諭,遼東都司都指揮使耿炳文接旨。”
“這天下是咱朱家的天下,不是你耿炳文的天下!”
影侍將朱元璋的話一字不落的帶到,耿炳文聞聽此言,如坐針氈。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為何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朱元璋已經數次給他下達口諭了。
第一次是用大白話責罵他,第二次更是毫不掩飾話中的威脅之意。
而耿炳文大概已經猜到了朱元璋的意思,倘若他再不放權給遼王,怕是命不久矣!
這位洪武大帝向來心狠手辣。
盡管他耿炳文是大明朝正二品大員,可那又如何?
朱元璋殺起來毫不手軟!
就在今年,開國勛貴中的最后一位國公馮勝因朱元璋的猜忌而被無故賜死,并下令馮勝諸子都不得繼其嗣。
就連那位名震天下的宋國公,七十余歲的馮老將軍都被朱元璋毫不留情的殺了,區區一個長興侯,朱元璋自然是照殺不誤?
耿炳文臉色煞白,顫聲道:“臣耿炳文謹遵皇命!”
上首的影侍審視了一眼耿炳文,冷聲道:“耿將軍,好自為之吧。”
言盡于此,影侍直接就離開了。
楞在原地的耿炳文深吸了一口氣,露出一絲苦澀的笑容,向遼王府門前的郭銘抱拳道:“還望郭典寶前去通稟一聲,就說耿炳文求見。”
郭銘掃了他一眼,語氣平淡的說道:“好,在這等著吧。”
此時此刻的耿炳文內心可謂是一片凄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