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意外收獲
- 大宋:瘋批少帝,開局誅殺張弘范
- 酒凜夜
- 2179字
- 2024-05-17 16:05:40
這些倭人駕駛的船只快如游蝦,在海面上時進時退,靈活異常。他們并不急于與宋軍正面交戰(zhàn),而是采取了一種游而不斗的戰(zhàn)術(shù),似乎只想拖住張士杰,讓他無法追擊南山王。
南山王見狀,當即下令船隊全速撤退,朝著大理安司的方向駛?cè)ァK闹猩写嬉唤z僥幸,期望大理安司還沒有落入文天祥之手。只要能夠逃回老巢,他還有重整旗鼓的機會。
然而,當他抵達大理安司的時候,眼前的一幕卻讓他如墜冰窖。只見城墻上早已經(jīng)插滿了宋軍旗幟,雉堞后面更是列滿了軍士。
這些軍士頭戴鳳翅盔,紅色盔纓在風中搖曳,尤為顯眼。軍士們神情肅穆,嚴陣以待,仿佛正等著他自投羅網(wǎng)。
南山王一聲長嘆,此刻,身后還有張士杰的追兵,而那些倭人游而不斗,終究拖不了太久。他心知大勢已去,只能下令船隊向小流求方向撤離。
另一邊,張士杰被倭人拖住,心中暴怒不已。他不知道這些倭人為何會突然出現(xiàn),也不知道他們和南山王之間到底有著什么勾當。他只能眼睜睜看著南山王帶著殘兵敗將逃離戰(zhàn)場。
倭人船隊見南山王已經(jīng)逃遠,也不戀戰(zhàn),草草收兵撤離戰(zhàn)場,似乎并不愿意與宋軍正面交鋒。
張士杰心中憤懣難平,他親自控制投石機朝一艘落后的倭人船投擲飛石。經(jīng)過一番激戰(zhàn),終于抓了幾個落水的倭寇。
這些被抓的倭人被帶到張士杰面前,面對張士杰的審問,倭人顯得頗為恭順。
他們紛紛表示,倭國與大宋交往素來密切,倭人對大宋充滿了敬仰。
鐮倉幕府得知大宋滅亡的消息后,舉國上下無不為之哀悼。此次他們之所以出現(xiàn)在戰(zhàn)場上,并非真心助紂為虐,而是受南山王重金所誘,且誤以為宋軍已亡,才不得已而為之。
在得知大宋皇帝尚存于世時,這些倭人心中更是欣喜不已。他們紛紛表示,愿意臣服于大宋皇帝,加入流庭,共同抵御外敵。
那倭人頭目更是直言不諱,稱流庭應盡快與鐮倉幕府的征夷大將軍源奈山取得聯(lián)系,共同謀劃抵御元軍之策。
他解釋道,自大宋國土盡失后,倭國也斷了與中原的貿(mào)易往來,財政受損嚴重,民間一片哀嚎。
元朝曾多次派遣使者前往倭國詔諭,但均被鐮倉幕府拒絕。源奈山認為忽必烈得國不正,并非中華正統(tǒng),心中對其充滿了鄙夷。
張士杰原本對南山王的逃跑感到憤慨,但此刻聽聞這一番話后,立刻轉(zhuǎn)憂為喜。
他意識到,這些倭人雖然數(shù)量不多,但他們的加入無疑為流庭增添了一股有生力量。更重要的是,他們與鐮倉幕府的聯(lián)系,或許能為流庭帶來更多的支持。
當下,張士杰決定返回鹿耳門,與少帝趙昺匯合,共同商議下一步謀劃。
與此同時,文天祥的捷報也傳回鹿耳門,少帝趙昺聞訊后喜出望外,現(xiàn)在收復了鹿耳門和大理安司,也讓大宋流民們多了一片棲身之地。
稍后,文天祥、張士杰與少帝在鹿耳門匯合,百姓們聽說流庭擊敗南山王后紛紛上街夾道歡迎他們的歸來。
少帝趙昺走上前去,乘機向鹿耳門民眾承諾,將來只要是大宋的領(lǐng)土,都無需再繳納人頭稅,只征收商稅中的過稅與住稅。流庭還會在各地建立巡查司,維護治安、組織生產(chǎn),保護對外貿(mào)易。同時建立鄉(xiāng)塾村校,在大理安司建立地方官學,聚賢納才。
接著,他們計劃將雞籠山的數(shù)萬名百姓接應到大理安司,把南山王曾經(jīng)的私人領(lǐng)土統(tǒng)統(tǒng)都交由百姓自理。
同時,在流庭與百姓之間建立一種財東與財東之的關(guān)系,共同持有土地使用權(quán),利益與風險共擔。
文天祥聽完少帝這一系列政策后,大感意外。雖然少帝沒有與大臣們商議,便做出決定,但當他聽到這些政策后,卻覺得并無不妥。
只是這財東與財東之間的關(guān)系,流庭與百姓共享土地所有權(quán),卻是他聞所未聞的。
看到文天祥臉上不解的神情,少帝知道大宋還沒有股權(quán)概念,便解釋道:“這叫做股權(quán)。簡單來說,土地使用權(quán)不再是某一方的獨享,而是變成一種共享權(quán)益。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是財東們共同擁有的財產(chǎn),而每一個財東都享有相應的權(quán)益和風險。”
文天祥對這種新政大為震驚,自古以來,土地所有權(quán)就是一方獨享的,要不然控制在國家手中,要不然控制在私人手中。而這共享該如何實現(xiàn)?又有什么好處?
少帝看著文天祥臉上的疑惑,微笑著解釋道:“財東們通過向國家繳納稅收或是服勞役的方式,取得一定的土地使用權(quán)。在這個過程中,國家對土地的管理和使用也有一定的權(quán)力,例如:國家可以在不改變土地所有權(quán)的情況下進行合理的征用、轉(zhuǎn)包、劃撥。這種權(quán)力的下放,不僅方便了國家對土地的管理,也給了百姓更多的選擇權(quán)。
至于這種新政的好處,那就多了。首先,它能夠促進國家與百姓之間的互動和交流,讓國家更加了解百姓的需求和意愿,從而制定出更加符合國計民生的政策。其次,這種新政能夠讓百姓與流庭之間建立一種合作關(guān)系,形成一種利益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其次,這種新政也能夠讓土地資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和分配,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促進經(jīng)濟的發(fā)展。
當然,這種新政的實施也需要一定的條件和基礎(chǔ)。例如:需要有一定的律法保障,需要有一定的財政支持,需要民心所向。”
文天祥聽完少帝的解釋后,心中震驚不已,他暗道:“陛下到底如何知道這些的?自己雖飽讀詩書卻是聞所未聞!”
“陛下,你年少聰穎,臣自愧不如,自愧不如啊!”文天祥躬身道。
于此同時,陸秀夫也從雞鳴山匆匆趕來,對于少帝這一決定,除了震驚之余,也少不了一番諫言。
他提出,土地使用權(quán)(田面)不能一成不變,應當視行業(yè)不同劃分準則。他認為應該分為耕種權(quán)、養(yǎng)殖權(quán)、經(jīng)商權(quán)等不同類型,以適應不同的行業(yè)需求。
少帝點了點頭,表示贊同。他解釋道:“陸大人所言極是。我們要根據(jù)不同的行作所需,制定不同的土地使用權(quán)劃分準則。這樣既能滿足大家的實際所需,又能避免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