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黑馬過河一片黑
- 逆轉天機,我獨自成仙
- 兩面刺兒
- 2545字
- 2024-05-03 23:06:03
齊草黃再度睜眼。
那層灰蒙蒙的霧散了,淡了的色彩再次富麗起來,包括眾人望向自己的眼神都變的清晰生動。
詫異者睜大眼睛,驚駭者張開嘴巴,懷疑者緊皺眉頭,不敢置信者失神搖頭。
“他...他怎么剛跪坐便起來了!”
“失敗了?!”
“不,應該是成功了,我看見他吐出濁氣。”
“不可能,怎么會這么快。”
齊草黃仰頭觀察著盤旋在空中的金銅虎油燈。
突然想念起西牛賀洲黃蠻一族的虎醫,那些憨頭憨腦的大貓兒有著遠超人類的醫術和草藥知識。
這一瞬,他覺得眼前這群蟑螂吵鬧至極。
于是。
齊草黃露出向日葵一般燦爛的笑容,沖著眾人歉意滿滿:
“抱歉,讓你們失望了。”
四下登時靜默。
時間淌過幾個呼吸,呵斥、咒罵聲好似火山爆發騰空,齊齊奔向齊草黃。
如果說之前只是大部分人排擠齊草黃,現在則是所有人看不慣他。
齊草黃施施然向后撤一步,站在了齊度古的身后,毫無顧忌地將思緒擲向虛空,臉上帶著微笑,獨立于噪雜之外。
齊度古也是愣神。
這小子結束的確實飛快,剛坐下,便吐出喉頭風吹開蒙面紙,靈氣也沒能吸納多少,想來應是真精存續不多。
資質或許一般,靈性之活潑,絕對一等一。
“某不知你這是深思熟慮的挑釁還是臨場的一時愚勇,某忠告你一句,還是低調一些的好。”
齊度古看著齊草黃,表情不動,宛如一條沉寂的蛇。
這話......有些意思。
“看來我把自己賣賤了。”齊草黃笑著說道。
.......
.......
馬日。
所有揭開蒙面紙的人,齊聚藏經閣門口。
齊草黃眼前,十三個根花巖石柱高聳呈扇形分布,表面彎彎曲曲的天然紋路閃爍著金色光芒。
中間的祭臺上擺放著各種祭品。
窖藏的秋黃杏堆成一堆,一對黑毛豬的肥大前腳被紅繩綁著,最邊上是十來只生長在懸崖峭壁上,采摘不易的血毛丹。
清晨的冷風從縫隙中飄涌出來時,拂過這些珍貴的祭品,帶著些許清甜的味道。
來自占卜室的祭師齊促織站在祭臺前,切開一只血毛丹,將鮮紅的汁水灑向空中:
“奉貢時不要小氣,神明喜歡大方的信徒,祖靈也會憐愛慷慨的兒孫。”
齊促織身材嬌小,臉龐輪廓柔和,說話也慢吞吞的。
“我少時矢志占卜一道,一日問師。”
“若不知兇吉,占卜何為?若知兇吉,為何總有命途崩殂之人?
“師曰占卜數命,二十八星道三十六骨卜浩如煙海,各人各路,時運似行路乘馬,乘勢而行,事在人為也。”
“修行也是如此,你們能揭開蒙面紙已是命歲有運,毋以卦兇而不往,毋以卦吉而不為。
“命數之道,沒有人能說得清,算的準,但要記著一點。”
“強者,在知其可為,也在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潛龍在淵,其勢在天,行則將至。”
“鵲橋練氣,是水磨工夫,少年人好似雨露吹青草,春風動白萍,心性難定,往往耐不住寂寞枯坐。”
“但你們也要明白,族中的祭師哪一位沒有經受過來自光陰的摧殘?榮耀、地位、我們的力量每一分都源自勤懇與汗水。”
“每一部法經,都是經過千次萬次的練習,才得以掌握。”
“想要收獲心上人的青睞?青棚之中展示歌舞、才藝并不夠,能讓你真正脫穎而出的是超越他人的力量。”
“為了家族的繁榮,也為了自己的未來,爾等務必勤勉。”
齊促織頓了頓。
看著這些年輕到令人嫉妒的臉,忍不住感慨。
雖是一家之言,但道理不歪,能聽進去多少,便看他們各自造化了。
“今日選經,乃重中之重,只有學會運用法經,你們體內的靈力才有用武之地,如猛虎之爪牙,鷹隼之勁翅。”
“藏經閣一層,將對你們開放,自行成隊,依次進入。”
“攻、防、閃、輔四大類經文應有盡有,但每人只可選一部帶出,切記。”
言罷。
齊促織素手輕揮,口中念念有詞。
最右側四根花石柱發出隆隆響動合并在一起,其上的金色花紋不再斷續,反而嚴絲合縫的連接在一起時,一道波光粼粼的水門出現在石柱表面。
這畫面神奇有趣,無論是齊謝豹這種早有聽聞的貴胄子弟還是齊草玄此類少年人都驚嘆不已。
“進,經閣之內,嚴禁交頭接耳,大聲喧嘩,違者剝奪挑選資格!”
聽到這里,有些心思活泛的人,頓時噤若寒蟬,熄了歪心思。
等所有人都進去之后。
齊草黃看向齊促織:“大人,我是第二層。”
齊促織微微一怔,然后深深的看了一眼,表情古怪。
“這就是他們允諾你的好處?與你所經受的相比...有些薄了。”
齊草黃向齊促織招手,示意她附耳過來,悄悄的說:
“你說的在理,不如....你幫我給齊蠅虎遞個話。”
“占卜室都是一些守著一畝三分田的老古董,能夠于曠野中仰望著群星便已經很滿足了,你說的...我聽不懂。”
“你的心里憎恨著那些人的無情與險惡,哪怕你贏了,但最終會變得和他們一樣....人世間沒有任何事情值得以此代價。”
齊促織眼波搖晃好似風前燭火。
“抬頭望天,也要低頭吃飯,吃著人家鍋里的,還想獨善其身、超然物外,這難道不是一種虛偽?”
見她還想說些什么,齊草黃擺了擺手:
“戲破了,就別繼續演,徒惹臺下觀眾發笑。”
“開門吧,大人。”
齊促織轉過身,嘆氣,幽幽長長。
.......
經閣內,另是一方天地。
一道的山溪輕輕拍打著齊草黃的雙腿,流動的水呈水銀色,蕩起層層波浪,兩岸邊燃著一堆堆火焰。
細看其中一堆火焰,焰苗上跳動著密密麻麻的文字即經文,焰心也同樣懸浮的是三個字。
【化影經】
齊蛛往日用的便是此經,融身于影,穿行黑暗,適合趕路、潛伏等等。
算得上一部不錯的生花期法經。
往前看,【霜箭經】【沼澤經】【巖盾經】等等經文火焰均鮮亮熾熱,奪人眼球,略微數數,足有數百部之多。
如果說修行者的數量可以界定一個組織的大小,那么法經的存量則可以證明一個組織的底蘊。
法經的等級與修行者的境界相對應,共劃分十二等,等級越高的法經使用要求和限制越多,但也不是等級高就好用,需要修行者根據當下境況自己選擇。
合適——最重要。
同時,境界低微者無法催動超出自身境界的法經,比如鵲橋期修行者無法使用生花等級的法經,哪怕已經熟記于心。
但凡事總有例外。
齊草黃按壓著手背上蠢蠢欲動的原始文字,心中火熱。
單是出世時掀起的腥風血雨,那些滾滾人頭,無不說明著原始文字的寶貴。
法經,由先民觀大道之韻后用文字書就,任憑后人經緯之才無法增刪半個字。
究其根本,眾說紛紜。
最值得信服的說法便是文字組合間蘊藏的某種玄之又玄的法則。
賈湖石刻,十七個原始文字。
皆有【一字代全經】的逆天能力。
你誦百字方顯威能,而我念一字即可。
這便是齊草黃重生以來的最大依仗。
他記憶中法經存數不比齊家寨經閣少,均是紫府時為了觸類旁通收集而來,種類繁多,各有特色。
真應了那句老話,酒陳味道醇,人老見識廣。
此次進入藏經閣,僅是為了掩他人耳目罷了。
于是。
隨意挑了三部,便果斷回頭涉溪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