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離開
書名: 大宋武皇作者名: 風雪蛇本章字數: 3049字更新時間: 2014-04-07 20:10:19
“淳化四年九月甲申,太宗以外域存有華夏遺民為由,命吳越王趙惟吉帶隊前往外域尋找華夏遺民,促使中華道統在外域能與中原相連,使我華夏子孫能盡早團圓。”
——《資治通鑒》
沒有人知道趙惟吉與趙光義達成了如何的協議,只知道第二天趙惟吉帶著一個奇特的人在朝堂之上出現了。
據吳越王趙惟吉自己的說法是他帶來的此人乃是上古時期遠走域外的華夏遺民,如今有大量的華夏遺民生活在海的那邊,作為中原王朝的正統,大宋有必要找到這些華夏遺民,將他們納入我大宋的治下保護,以彰顯中華道統和禮儀的傳承有序。
而趙惟吉帶來的那個人也將他們一族代代相傳的傳說在朝堂之上訴說了一遍,引起了朝中大臣們的一片驚嘆。
當即就有明白的大臣果斷站了出來,上疏請求趙光義同意吳越王的所請,派出船隊去到他們生活的土地,將他們納入大宋子民之中。
說白了就是以此為借口趕快去海外占領土地,這一條也是前一晚趙惟吉和趙光義談判之中趙惟吉向趙光義拋出的最大的誘惑,那就是開疆拓土。
那邊地方現在是無主之地,誰占了就是誰的,在中原這一畝三分地里,你趙光義是沒啥新東西能夠弄的出來了,不再丟失就算對得起祖宗了。但是海外就不一樣了,現在有本事跑到那個地方的也就是我大宋了。只要把那邊的地盤一占,史書上會怎樣寫?你趙光義就是秦皇,漢武級別的皇帝了。
可問題是土地不是說占就能占的,華夏禮儀最講一個師出有名,總要有個理由吧。
而現在朝堂上的這一幕就是趙惟吉為趙光義提供的理由。海外有咱們漢人的遺民,作為中原王朝你總不能不管吧?怎么管呢?那就是過去將那片土地劃歸成為大宋疆域,承認那些當地的居民是大宋子民不就完了。
這個時候趙惟吉已經把理由給找好了,大臣也有人贊同了,一切就水到渠成了,于是趙光義下詔,派趙惟吉率領船隊前往那里宣告皇帝圣旨,使他們能夠回歸大宋懷抱。
朝堂之上的事情完了以后,趙惟吉就要開始準備離開的事宜了。
離開中原并沒有想象中的那樣簡單,雖然利用種種因素換得了趙光義的默許和一定意義上的支持。仍然有許多讓趙惟吉頭痛的事情要做。
首先是北美那邊什么都沒有,出于對全局的考慮,趙惟吉最后還是決定將他們即將在北美建立的第一個城市定位在后來的舊金山附近。因為那里有平地,有內海灣,有河流最重要的是有金子。
中原其實對于貴重金屬是相當缺乏的,而舊金山的金礦恰恰可以提供給趙惟吉相當多的金子用來日后對于中原的貨幣體系產生沖擊,從而達到他控制中原經濟的目的。
想的是挺好,但問題是那里現在什么都沒有,連印第安人都沒有。美洲更多的印第安人主要集中居住于中東部和南部。西部如今很少,畢竟美國尚未建國,印第安人還沒有被往西部趕。
什么都沒有就意味著一切都得從頭開始,開墾荒地,營造城市。這樣一來初期將非常艱苦。出于這個原因,趙惟吉決定將老母岳母兩個妻子和孩子暫時都先留在中原。
一是不想讓她們一起去忍受那種拓荒的艱苦,還是也是讓趙光義暫時的安心,我出去真的是去拓荒的,老婆兒子都在中原,你可以幫我看住,有那么一個留質的意思。
因為拓荒,所以老婆孩子是不帶了,但是勞動力總得有吧,雖然說趙光義那邊是不會對趙惟吉帶走一些勞動力進行阻攔了,但是他也沒有給予太多的支持。
趙光義說了:“你要一些人口遷移出去可以,但是朕不會利用朝廷的力量幫助你。一切都靠你自己,你能說服多少人跟你去,就帶多少人。”
這回趙惟吉瞎了,沒有國家的強制力幫助的話,真的很難忽悠到那么多的勞動力跟他出海。安土重遷是華夏人的傳統,讓人背井離鄉改換一州一縣尚且不易,更何況是離開養育自己的這片土地去大洋彼岸那個未知的世界了。
不過,萬幸的是剛結束了一場農民戰爭,有很多本該被流放的人,趙惟吉向趙光義將這些人要到手了。
然后再加上戰爭導致的流離失所之人,這兩部分人加起來趙惟吉大概忽悠到了有兩萬人左右。
趙惟吉準備先期帶兩千人過去,先做開荒,然后在陸陸續續的將人都運過去,最后形成一定規模的城市。
人有了,計劃也做好了,接下來就該出發了。
出發之前,趙惟吉將他留在中原的東西都做了安排。
商會基本上進入正軌了,只要有汪斌操持著,一切都會按照趙惟吉當初的藍圖一直發展下去。
而吳越王府旗下的產業由于和趙光義達成了協議,所以以后大部分的利潤都將變作商稅上交給朝廷,而剩下的出了留有維持運作的資金以外全部都投入到書院和鴿子的運轉里面。書院的運行趙惟吉無論如何都要保證,只有書院存在,他才能源源不斷的能夠得到他需要的人才。
吳越王府旗下的產業現階段暫時還是由柴鈺維持的運作,以后會交由趙惟吉的弟弟趙惟固來接管。
這小子目前在書院的商學院里學習,相當有經商的天賦,來汪斌這種老商賈了都對他贊不絕口。
書院也已基本上完善了,只要一直有著資金的供應,就能繼續下去。為了能夠保留書院,趙惟吉將整個浮梁縣的窯口都給了朝廷,那里以后將變成官窯。
最后的鴿子是一個極大的問題,為了能夠了解中原的變化,鴿子的存在肯定是必要的,但是交給誰才能放心這讓趙惟吉非常的頭疼。
最值得他信賴的人要不然就要跟他走,要不然因為自身的原因也沒法將鴿子托付。最后實在是沒招了只能將趙信留了下來接管了鴿子。
終于把一切安排妥當以后,趙惟吉真的要離開中原了。這次再度出發去北美大陸就不只是海神號一艘了,而是一個巨大的船隊。趙惟吉這么長時間一來攢了十艘海神號級別的大船。如今全都需要出發,帶著足夠的物資前往大洋的彼岸。
出發當天的碼頭之上。
“真的不帶我們了嗎?”柴鈺的眼睛有點紅腫。
趙惟吉撫摸了一下柴鈺的臉龐說:“現在那邊什么都沒有,所有都得從零開始,你們現在過去會有數不盡的苦頭要吃,孩子還小,你們先留在中原,等到那邊的建設初步達成了,再將你們接過去。”
本來還想反駁趙惟吉說自己不怕吃苦的柴鈺一看到三個孩子就說不出話了,就像趙惟吉所說的那樣,大人可以吃苦,但是孩子怎么辦。
向柴鈺訴說完了以后,趙惟吉有轉向了李念:“小念,苦了你了,成親沒多久,我又要走了。”
聽到趙惟吉的話,李念什么都沒說,但是從她緊咬著嘴唇的表情可以看得出她的心里還是有著相當的不舍與怨氣的。可是她知道,這一切都是為了這個家,所以她才一言不發,努力的裝作沒事。
趙惟吉知道自己對不起兩位妻子,多說只能多錯,于是再也沒說什么,只是用力的擁抱了二人。
然后他蹲了下來,看住了自己的大女兒趙靈兒說:“靈兒,你是家里的姐姐,弟弟妹妹都交給你照顧了,聽兩位媽媽的話,爹爹很快就會回來接你們的。”
然后他又親了親自己的兒子和小女兒,轉身便上了海神號。
就這樣趙惟吉算是正式的離開了中原,暫時性的告別了大宋皇位的爭奪。
……
“皇上,吳越王已經乘船離開了。”趙惟吉的船隊離開中原后的第二天,趙光義便從太監口中得知了這個消息。
“父皇,這樣真的好嗎?這樣會不會有人說咱們故意放逐惟吉啊”正在與趙光義下棋的趙恒有些擔心的問到。
“你啊,你有時候就是有些懦弱。離開中原是惟吉自己和我提出來的,根本不用管他人說什么。再說了,如果他留在中原,你怎么辦?”聽到兒子這樣說,趙光義還是有些生氣。
“我……。”
“行了,別說這么多了,既然惟吉主動退出,那么你成為太子的障礙就基本掃除了。這段時間你低調一些,過不了太久我就會在朝廷上宣布。”
“好的,謝父皇。”
淳化五年正月,也就是公元994年,趙光義正是冊立三子趙恒為皇太子。從此以后大宋朝空虛多年的儲君之位終于有了定論。金匱之盟也暫時再沒有人提及了,大宋的繼承順序又重新回到了父死子繼上來。
與此同時,趙惟吉帶領著的第一批人也在北美登陸了,縱然是在正月里,但是西海岸溫暖的氣候還是讓這次開荒的旅程有了一個好的開始。
而少了宋廷的掣肘以后的趙惟吉終于可以瘋狂的開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