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尚書臺在做什么?!”
寧澈厲聲喝道,神色陰沉。
胖子愣了一下,隨即與一個瘦高的中年男子相視一眼后才沉聲回道。
“我等專司國計民生之清算,厘定文書脈絡(luò),按州域與事務(wù)精細分類,上呈天子以決大事,下傳詔令于四海,經(jīng)緯國家之治。”
聞言,寧澈冷笑一聲。
“這么說本官還得替天子和百姓感謝你們嘍?”
見此,胖子紅潤的臉色立馬變的煞白,連忙躬身說道。
“趙盛失言,還望尚書息怒。”
寧澈瞪了一眼趙盛,徐徐起身,隨后掃視一眼眾人后,才徐徐說道。
“好端端的一個尚書臺竟然成了這副模樣,爾等當真問心無愧嗎?!”
眾人面面相覷,隨后一個個低著頭不敢說話。
上一任尚書令只醉心書畫,對于尚書臺繁多的政務(wù)很是嫌棄,于是他便把屬于尚書臺的權(quán)力一股腦的丟了出去,以圖輕松。
可這水潑出去容易,想收回來就難的多了。
如今寧澈要是想把那些屬于尚書臺的權(quán)力再收回來的話,已經(jīng)得到了權(quán)力的勢力恐怕不會那么輕易放手歸還。
看著眾人的頭縮的和鵪鶉似的,寧澈眉頭緊皺,沉聲說道。
“以前是怎么樣我不管,可從今日起,那些推脫出去的政務(wù)全都給我收回,再交由我來查閱,爾等明白了嗎?”
聞言,眾人的眼睛都瞪的和銅鈴似的,很是驚訝。
“這.......”
要知道全國每日往來的公文不知繁幾,全尚書臺上下近二百人忙得團團轉(zhuǎn)才能勉強弄好不出亂子。
若是光靠寧澈一個人去處理,恐怕數(shù)日不眠不休也很難處理好一天的政務(wù),屆時尚書臺肯定會出大問題。
見眾人像是見了鬼似的表情,寧澈無語的說道。
“只是交由我查閱,等我查閱之后,具體事務(wù)再交由爾等與其他部門合作。”
聽罷,眾人才松了口氣拱手應(yīng)是。
接下來,在寧澈交代了各方面的要求以及規(guī)矩后,才讓眾人正式開始了工作。
......
尚書臺與各部門的關(guān)系其實更類似于合作關(guān)系,比如在刑獄一事上,尚書臺與延尉的關(guān)系便是如此。
在漢朝的普通案件一般都由當?shù)乜たh處理,只有涉及謀逆之類的大案,才會由各州的刺史上奏朝廷,鬧到尚書臺這里。
而尚書臺或者延尉在審查某個案件的時候,若是發(fā)現(xiàn)這其中有什么問題的話,便可將其打回,并且派人重新審理。
總之天下所有的事,尚書臺都可以插足,甚至控制走向。
“曲建岳。”
“在!”
“這案子有問題,讓王刺史再派人去調(diào)查。”
“大人,不用去延尉那通報一聲嗎?”
曲建岳有些猶豫,而寧澈當即便厲聲喝道。
“你拉個屎是不是還得去和他們通報?!”
曲建岳被寧澈吼的打了個激靈,連忙拱手回道。
“是,屬下這就去辦!”
隨后,曲建岳便連滾帶爬的向外跑去。
接著,寧澈又沉聲說道。
“霍方明。”
“在!”
“萬復在當?shù)貦M征暴斂,死有余辜,給張津發(fā)回信,讓他安撫蠻族,減少稅收,好生治理地方。”
聞言,霍方明雖然畏懼寧澈,但還是遲疑的說道。
“大人,陛下可是想派兵征服南蠻啊。”
聽罷,寧澈斜視了一眼霍方明,面無表情的說道。
“你只管照辦便是。”
這兩年由于漢靈帝的錢袋子鼓了,他的底氣也硬了不少。
在漢靈帝知道南蠻人殺死了刺史萬復后,當即就準備下令出兵教育一下南蠻人。
不過寧澈對于漢靈帝的想法并不認可,要知道交州山林茂密,地形復雜,不僅蛇蟲鼠蟻無數(shù),更是瘴氣叢生。
漢靈帝就算派百萬大軍,那都只是勞民傷財,沒有什么意義。
因此在這件事上,寧澈自然會勸阻漢靈帝。
寧澈發(fā)話,霍方明也只得領(lǐng)命離去。
“潘舉。”
“在!”
“把這批公文送去延尉,再派人過去和他們一起審理。”
“是!”
有了前車之鑒,潘舉很是聰明的麻溜領(lǐng)命離去,而寧澈又接著喊道。
“賈西。”
“在!”
“........”
在寧澈上任之后,整個尚書臺便陷入忙碌之中。
以前的尚書臺只負責整理公文,重要的公文就呈給天子批閱,普通的就按照職責劃分,送往其它部門。
可現(xiàn)在寧澈大權(quán)獨攬,什么事情都要插一手,所以才弄得尚書臺四處都有事情做。
而各方勢力見寧澈的所作所為都有些不知所措,一時間都不敢有動作。
通常新官上任要么三把火,要么步步為營,穩(wěn)字當頭。
聰明人當然都會選擇穩(wěn)健,在摸清楚情況后,才會決定下一步該如何去走。
像寧澈這樣四處點火的,各方勢力還是頭一回見,再加上漢靈帝對寧澈的寵信,壓根沒人敢對寧澈使絆子。
......
在忙碌了一天后,寧澈才總算將所有的政務(wù)查閱處理掉。
而時間也已經(jīng)來到了傍晚,可寧澈又被漢靈帝召入了宮中。
“賢弟啊。”
“臣在。”
“這尚書令當?shù)娜绾危俊?
“回陛下,尚可。”
聞言,漢靈帝的表情變的有些復雜,欲言又止。
見狀,寧澈淡然一笑,拱手說道。
“陛下但說無妨。”
聽罷,漢靈帝才有些猶豫的說道。
“朕聽說你給張津發(fā)回執(zhí)公文,讓他安撫蠻族?”
寧澈點了點頭,坦然承認。
“沒錯。”
“那賢弟你難道不知道朕打算出兵南蠻么?”
“回陛下,臣自然知曉,只是臣認為大可不必,此事百害而無一利。”
聞言,漢靈帝的眉頭便皺了來,不解的問道。
“這是何道理?”
接著,寧澈便不緊不慢的娓娓回道。
“交州地處偏遠,不僅蛇蟲鼠蟻無數(shù),更是瘴氣叢生。”
“若陛下強行攻伐,只會勞民傷財,無功而返。”
“陛下不如先待其他地方平定之后,再慢慢處理他們。”
聽罷,漢靈帝思索一會兒后,便認可的點了點頭。
“原來如此,那便依賢弟所言吧。”
交州其實并沒有那么重要,因為南方一來不是經(jīng)濟重地,二來離洛陽這個政治中心又遠。
因此不管漢靈帝打不打南蠻,其實都沒太大意義。
而漢靈帝又是一個懶鬼,一般的叛亂他壓根都不會去關(guān)心。
除非是像黃巾起義那樣威脅到了漢靈帝的帝位和天下,不然就算地方再鬧騰,漢靈帝都懶得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