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渾水摸魚
- 寧郎毒計安天下
- 接笏
- 2040字
- 2024-09-19 12:00:00
“子旭,朕聽張讓所言,你似乎有收權尚書臺的打算?”
聞言,寧澈絲毫不慌,理直氣壯的說道。
“回陛下,這天下大權怎能讓三公九卿獨攬?”
“臣既然要為陛下治理天下,自然應當認真對待,絕不能敷衍了事,若無實權,還怎能助陛下一臂之力?”
聽罷,漢靈帝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贊同道。
“不錯,那幫家伙朕早就看不順眼了,還是只有賢弟你真心啊。”
見此,寧澈便知曉時機已至,連忙說道。
“臣想向陛下舉薦一人,不知當講不當講。”
此言一出,漢靈帝眉頭一挑,片刻后才徐徐說道。
“誰?”
得到漢靈帝許可后,寧澈毫不猶豫的拱手說道。
“潁川荀氏,荀彧荀文若。”
漢靈帝聽的一臉疑惑,不解的看向寧澈,而寧澈也像早有預料一般的解釋道。
“此人乃荀淑之孫,荀緄之子,有王佐之才。”
“陛下可令其入尚書臺,委以重任。”
聞言,漢靈帝這才點了點頭,隨后滿不在意的笑著說道。
“以后這些小事子旭可自行處理,無須來過問朕了。”
寧澈拱手應是,在又好生吹捧了一會兒漢靈帝后,才請命回家。
......
如今雖然寧澈收回權力還沒受到阻礙,但這并不代表未來也會同樣一帆風順。
若是真有一些頭鐵的找上門來,或者是下面的人故意怠慢政令的話,那對于寧澈來說也算個麻煩。
而關于邊境的那個燙手山芋,除了著急收回權力的寧澈,也沒人會愿意主動去接手。
畢竟有關于胡人的事,無一都不是個吃力不討好的事,在這種情況下大鴻臚也樂得把權力還給尚書臺。
還有清查人口和丈量土地的事,這本就是尚書臺的分內之事,因此也沒有產生什么問題。
至于財政方面的問題,其實尚書臺也干預不了多少,因為主要的負責人和尚書臺沒什么關系。
能握住皇帝錢袋子的人,那都是和皇帝本人直接對接的,就算是尚書臺也沒法去插足。
剩下的那些權力,如果寧澈能讓張讓他們出面的話,收回來應該也不會有什么問題,真正讓寧澈頭疼還是選官察官以及終考課州郡事。
換句話來說,也就是罷黜和錄取官員的這兩項權力,而這兩項權力目前是分別在皇帝和三公九卿手里攥著。
像是選官察官就在西苑,不過除了受到朝官舉薦并且天子同意的官員以外,天下大部分官職都在那掛牌出售。
而終考課州郡事則是由三公主導,九卿為輔,檢查各自隸屬官員,對他們進行考核來淘汰掉一部分不合格官吏。
到地方上則是由刺史和各郡太守分別主導考核,再往下的話,刺史便會派遣別駕從事,而太守那邊則會派遣督郵。
太守檢查各縣官吏,刺史檢查太守和縣令,中央檢查太守和刺史,如此層層遞進,形成了一個較為完善的監察體系。
寧澈要是想在這兩個方面下手的話,那難度自然不低。
如果寧澈只是在那其中安插進幾個人手還好,可要是想將各地發來的任免文書截留,利用尚書令的權力來任免官員,那無疑是動了所有人的蛋糕,包括漢靈帝。
故而這對于寧澈來說也是一場不小的考驗,若是他想要擅自罷黜貪官污吏或者利用裙帶關系上位的無為官員,那遇到的阻礙肯定極大。
不過寧澈當然不會去干這種得罪所有人的事,畢竟他又不是包拯,眼里還是容得下沙子的,平白無故得罪皇帝加上滿朝官員也沒什么好處。
因此寧澈對于這兩方面的事的態度,其實也就準備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會去搞什么大動作。
就這樣一連十幾日,在寧澈的推動下,尚書臺的權力也在慢慢收攏,政務處理的也是井井有條。
而受到寧澈舉薦的荀彧也來到了尚書臺,被寧澈任命為了秩比二百石的尚書令吏。
對于寧澈,荀彧即使沒有與其見過面,也對其的名聲如雷貫耳。
雖然荀彧并不明白為什么自己這樣的小人物能入得了寧澈這樣的大人物眼中,但既然有這樣一個機會,荀彧肯定還是欣然愿往。
此時,在處理完一起案件后,寧澈便面色溫和的看著身旁正一臉認真記錄的荀彧說道。
“文若啊,你來尚書臺也有些時日了,都有些什么收獲啊?”
聞言,荀彧沉思了片刻,徐徐說道。
“要忍。”
此言一出,寧澈很是意外的看向荀彧,連忙又說道。
“你從何得來?”
聽罷,荀彧不緊不慢的沉聲說道。
“廷尉應當是協助尚書臺辦案,可如今卻敢頻頻跑來尚書臺質問大人,而大人卻并未動怒。”
荀彧并沒有把話說全,只是點到為止。
而寧澈也很是贊賞的點了點頭,接著輕嘆了一口氣。
“不錯,如今我要收權,有些人自然是不會心甘情愿的。”
故而寧澈現在只能一步一步的去試探三公九卿那邊的反應,要是觸及了他們的底線,尚書臺自然要把手縮回來。
之所以寧澈不打算硬剛,不是因為他慫,而是因為那得先看漢靈帝以后會是什么情況。
對于漢靈帝,寧澈現在只知道在中平六年,也就是大概一年半以后,漢靈帝便會一命嗚呼。
至于漢靈帝的死因,寧澈并不了解。
不過從前些日子寧澈對漢靈帝的觀察來看,他大抵便是縱欲而死。
而對于一個為了貪圖享樂連自己命都不在乎的人,要是寧澈去勸阻的話,那就跟滿朝的官員沒什么區別了,反而會被漢靈帝厭惡。
這種人是無可救藥的,既然如此,寧澈當然不需要去累死累活的搞什么權力斗爭,幫漢靈帝去治理天下。
故而寧澈目前的打算就是渾水摸魚,尚書臺的權力得收回來,畢竟他得做出政績,讓漢靈帝相信他有能力。
可寧澈也不能用力過猛,免得引起其他勢力的不滿,從而陷入無止盡的權力斗爭中。
當然,要是別人想把寧澈當成軟柿子來捏的話,那寧澈也不介意扎他們滿手的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