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破甲彈(下)
- 捷克崛起,從造槍到軍工巨頭
- 今天也要不做人
- 2149字
- 2024-10-02 23:58:29
隨著一行行公式和符號出現在黑板上,眾人已經聽得一頭霧水,戴金表的男士打斷比安卡問道:
“所以您的意思是,只要我們生產這種新炮彈,就能打動軍方和政府,吸引到更多的訂單?”
“不,這種炮彈尚未成熟,距離投入實戰至少還有兩個大的技術問題亟待解決。”
比安卡搖搖頭,給阿爾特納武器制造公司眾人潑了盆冷水,
“首先,當今大部分火炮都是線膛炮,炮彈旋轉產生的離心力會影響金屬射流的匯聚,導致炮彈的動穿深低于靜穿深;
其次,現有的引信不適合這種新炮彈,它需要一種靈敏度高、響應速度快、且不在炮彈頭部的新引信。
我來貴公司尋求合作,就是想解決這兩個問題,開發它需要的資金超出了我的承擔范圍。”
比安卡翻起空空如也的褲袋,幽默地笑笑,“前期的研究耗盡了我們工廠的流動資金,為了完成破甲彈的研發,我不得不尋找合作伙伴。”
“等一下,所以說你不是柏林工業大學的教授。所以你是誰?為什么會進會議室?“
面對眾人的質問,比安卡更加疑惑。
“拜訪貴公司前,我早已進行了預約。來這里也是前臺指引。我沒說我是什么教授啊?”
“真是豈有此理!安保人員是干什么的?讓這樣一個無關人員浪費我們寶貴的時間……”
一名對比安卡演講不耐煩的家伙,立刻開始大聲嚷嚷。
“好了,阿爾特納公司的諸位,不要為難一個小姑娘。”
古斯塔夫·馮·席拉赫教授緩緩地站起身,臉上帶著他一貫的和煦笑容,仿佛冬日午后溫暖的陽光,讓人如沐春風。
他環視了一下會議室,目光在比安卡身上稍作停留,帶著一絲探究的意味,最后落在了阿爾特納身上。
“一切都是誤會,”
他溫和的聲音中透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我是古斯塔夫·馮·席拉赫,在柏林理工大學工作,受邀來給各位講解新型火炮技術。”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將那些質疑和不滿的表情盡收眼底,“按理來說,上臺演講的人應該是我。”
他帶著歉意地笑了笑,“不過有一說一,這位小姑娘講得還是蠻有趣的,至少比我的開場白要吸引人。”
他眨了眨眼睛,語氣中帶著一絲調侃,會議室里的緊張氣氛頓時消散了不少。
“卡爾,幫我看一下下午的行程。”席拉赫教授對身邊一位年輕的助理招了招手。
跟隨席拉赫的一名青年翻動文件,“老師,下午你還有一場研討會,之后和博克先生約好晚餐……”
“還行,那還有時間。”
席拉赫沉吟了片刻,再次看向金表男,“奧古斯都先生,不如我們先給這位小姑娘一個機會?”他溫和地提議,“答應你的資料我已經帶來了,也不差這一點時間。”
“席拉赫教授,難道她說的是真的?”奧古斯都皺著眉頭,顯然對這個突發狀況有些不滿,但礙于席拉赫教授的面子,他還是耐著性子問道。
“以我的學識判斷,她并沒有說謊。”席拉赫教授肯定地說道,同時向比安卡招招手,示意她走近一些。“至少,她所講的理論知識是真實可信的。”他補充了一句。
席拉赫教授的舉動無疑是給比安卡解了圍,也讓那些叫囂著要把她趕出去的家伙閉上了嘴。阿爾特鈉雖然有些不滿,但看在自家請來的教授面子上,揮手示意眾人安靜下來。
“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這項技術,是你自己研究出來的嗎?有沒有實物?”席拉赫教授溫和地問道,語氣中充滿了鼓勵和好奇。
“有的,這次來柏林,我們攜帶了三顆樣品,隨時可以上靶場實驗。”
“我行程很緊、時間有限。不如我們上靶場測試一下?”
“謝謝您,教授先生。”比安卡大喜過望。
靶場上,阿爾特鈉公司的人已經準備就緒,他們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低聲議論著,目光不時不耐煩地瞟向比安卡,等著鬧劇結束后得到席拉赫帶來的資料。
“來吧,30表面滲碳鋼mm。”負責靶場的工作人員將一塊厚重的鋼板立在測試區域中央,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傲慢,仿佛在暗示比安卡的驗證彈根本不可能對這塊鋼板造成任何威脅。
比安卡沒有說話,她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著內心復雜的情緒。
40mm的炮彈只有小小一顆,比安卡小心翼翼地將驗證彈固定到鋼板前側的支架上,調節好炸高和入射角等參數后,她又仔細檢查了一遍電激發引信,確保每一個細節都萬無一失。
時間仿佛在這一刻靜止了,周圍的一切都變得模糊起來,只有那枚驗證彈靜靜地躺在那里。
“起爆!”
“砰!”
那塊原本堅不可摧的30毫米表面滲碳鋼板,此刻竟然出現了一個手指大小的破洞。破洞邊緣光滑,仿佛是被高溫熔化后再冷卻凝固一般。在鋼板背面,地面上,放射狀散落著星星點點的金屬碎屑,那是被高溫熔化后飛濺出來的鋼水。
“上帝啊!”“這怎么可能?!”“我沒看錯吧?”人群中爆發出陣陣驚呼,之前那些質疑、嘲諷比安卡的人,此刻全都目瞪口呆,臉上寫滿了震驚和難以置信。
席拉赫快步走到鋼板前,彎下腰,仔細觀察著那個破洞,激動得幾乎說不出話來,驗證彈在靶場上的表現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期,金屬射流穿透裝甲后,飛濺的碎屑將會對車內成員和設備造成進一步的破壞和殺傷。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著自己激動的心情,轉過身,緊緊握住比安卡的手,問道:“比安卡,你之前所說的那些技術細節,你是從哪里知道的?據我所知,即便是整個德國,也鮮有課題組在研究這些。”
“明斯克航空航天大學的安東·尤丁采夫教授,他被內務部以叛國罪帶走后,巴蘭尼科夫教授接手了他的項目組。”比安卡言簡意賅地回答道,并不想在這個問題上過多糾纏。
她停頓了一下,裝出左顧右盼的樣子,壓低聲音,在席拉赫耳邊悄悄補充道:“席拉赫先生,這些消息來源并不可靠,它來自我認識的一名蘇聯軍官索科洛夫,我并不確定真偽,請不要透露給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