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燒窯
- 重生1980:發家致富
- 其路悠然
- 2809字
- 2024-05-06 12:00:00
養殖場現階段進展順利,就等小豬崽們到來了。
跟廖志祥告別后,林正陽和陸宗勇開始前往磚瓦廠。
磚瓦廠經過這幾天的建設,成功建好了一個瓦爐窯,已經可以使用了,所以磚瓦廠決定開始試窯。
林正陽就是去看他們試窯的。
瓦片作為一種常見的建筑材料,在當前的時代是常用于室外的房屋屋頂使用的,不像后世那樣有多種用途。
而制作它需要的土壤是有學問的,根據不同的生產工藝和材料能制作成有不同性質的產品來。
他們村的黏土是紅黏土,具有較高的粘性和塑性,是非常理想的建筑材料,能夠制作磚塊,瓦片,陶器等。
只要制作工藝正確,林正陽對磚瓦廠燒出來瓦片質量很有信心的。
制作方法表面是很簡單,選土,和泥,制坯,陰干,入窯煅燒。
但里面還是有很多門道的。
挖出來的土并不能直接拿來就用,里面有些小石頭之類的顆粒物,必須濾過之后才能用。
然后是和泥,水的比例要適合,太多了在制坯時會攤掉,太少塑坯會不成形。
瓦坯要在陰涼處自然陰干,不能放太陽下曬,否則瓦坯會干裂。
最后就是入窯煅燒了,可以用煤炭燒,也可以用木材,但是在燒制結束后還要滲水,而這個滲水的過程要慢要有耐心。
滲水這一項技術被稱為“澆水轉釉”,是自戰國時期就擁有的技術,而使用這個技術后燒出來的瓦就會變成青灰色。
在滲水時,如果滲入得過快,就會造成瓦片碎裂,同時也會有瓦窯爆炸的危險。
水如果滲得過慢,就會使瓦片生熟不均勻,影響質量。
等水滲好后,就可能等待窯自然冷卻后開窯取瓦了。
當然也可以不滲水,這樣燒出來的瓦片就會是紅色。
這些步驟下來,燒一次窯要花費十天時間,所以時間成本很重。
當然這都是使用了傳統的燒制方式,后世加入機械工具后就可以大大的降低了時間。
林正陽趕到磚瓦廠后,發現那個雜草叢生的小山包變了個樣。
一個個簡易的木棚建了起來,用來放置要陰干瓦坯。
朝修建的瓦窯走去,他發現大隊的干部們大都在,他阿爸和豐田叔也在,磚瓦廠的人員正在把陰干的瓦坯搬進窯里。
已經是搬到了最后階段了。
當最后一塊瓦坯放進窯里后,開始搬燃燒用的木頭。
本來在燒窯前是要搞一些儀式的,備上豐盛的祭品、酒菜,放鞭炮,祭拜神靈。
不過大隊商議一下后,覺得還是算了,點上三根香,在場的人鞠躬三次祭拜一下就算可以了。
木頭全部放進窯里后,磚瓦廠負責人陸宗賢讓人用泥和磚封死窯門,確保不留縫隙,再三檢查確認無誤后,就可以開始點火了。
這點火的任務交給了支書林國進!
當林國進點燃火后,看著出煙口方向逐漸升騰起來的濃煙,現場所有人都情不自禁的鼓掌起來!
雖然現在還不知道這口窯能不能燒出合格的瓦來,但是大家伙卻是毫不吝嗇自己的掌聲。
因為走到這一步已經是一個成功的開始了。
這次燒窯一共燒了5000片瓦片,需要燒五天五夜,才能完成。
接下來燒窯是個技術活兒,村里沒有熟練的窯工,為此陸宗賢特意請了一個老師傅來幫忙,然后從村民當中挑選了十幾個年輕力壯的過來幫工,同時也是學習技術。
點火開燒結束后,人群漸漸散去,林正陽也跟著阿爸一起回家了。
當然磚瓦廠的工作還沒有結束,接下來他們就是修更多的窯,制作更多瓦坯。
這次磚瓦廠燒這一窯瓦片成本有些高,5000片瓦片賣出去才能賣到5至10塊錢,平均每一片瓦才1分到2分錢。
為了降低成本,就需要轉窯,分批分窯的燒,每天都要有一窯開始燒,然后是有裝窯的,燒窯的,冷卻的,出窯的,這樣就能減少時間周期,不用等很長的時間。
不過想要達成這樣的規模,磚瓦廠還需要慢慢來。
……
回去的路上,林正陽跟阿爸說了豬崽的事。
林國進點點頭,表示知道了,說會讓人注意的。
剛走到選院子門口時,就聽到阿媽,素華和大嫂在跟人搭話,聲音很大。
林正陽聽聲音,有些熟悉,伸頭透過圍欄后看到陸云亮和陸云海倆堂兄弟在幫著家人剝花生,聊著天。
他們倆是陸家做云字輩的,他們爺爺是親兄弟,真就是堂兄弟。
回陸村好幾天了,因為有些忙,沒有能去找他這些發小們,沒想到今天居然上門來了,真不賴。
“你們倆都是有老婆孩子了,都不照看一下家里,幫忙干點活,怎么還整天這樣到處玩。”
按照輩分,正陽阿媽算是陸云亮和陸云海的堂姑,是有訓話資格的。
“你們兩個真的不是親兄弟,勝是親兄弟,怎么每天都湊在一起呢,這么喜歡湊一起,那還娶老婆干什么?”
性格比較跳脫的陸云海嘻嘻哈哈的道:“老婆是老婆,兄弟是兄弟,怎么能比較呢!”
陸云亮也說道:“沒辦法啊,不和他湊一起還能和誰,正陽現在都不和我們一起玩了!”
“那當然,正陽現在都成熟穩重了!”林家大嫂不客氣的道。
“所以嘛,正陽這小子不來找我們,那我們就來找他的啰!”陸云海笑嘻嘻的說。
李素華聽后,差點翻了個白眼,她不怎么喜歡丈夫一直跟倆堂兄弟湊到一起,偶爾喝喝酒還行,天天一起那還了得。
“正陽怎么還不回來?”陸云海不耐煩的道。
“回來了,在這呢!”林正陽推開院門出聲道。
人這一生,多多少少有幾個談得來的朋友,上輩子雖然他過得平凡了一點,但是在當朋友和交朋友上面,他還是很成功的。
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他的這些朋友們都沒有什么出息,一輩子都在這個小小的山村里生活。
這輩子,他也不知道自己的將來會有什么樣成就,但是他并不打算和他們不再來往。
“我說正陽,你現在見一面真是太難了,前幾天竟然還跑去省城,真出息了!”
陸云海正跟林正陽打趣著,才剛說完話,突然看見了跟在林正陽身后走進院子的林國進。
嚇的他立刻站起來,恭恭敬敬的打了招呼:“林叔,回來啦!”
陸云亮也同樣站起來,畢恭畢敬的跟著打招呼。
林國進雖然時常會板著臉的,看起來很嚴苛,但還是很好說話的,即使是訓人也不會說得太過分。
但是,林正陽也不知道為什么村里有些人會怕他,估摸著跟他是支書有關吧。
林國進面對兩個小輩的問候,淡淡的回應了一聲:“哦,是來找正陽啊?”
“嗯。”
“嗯。”
林國進點點頭,然后一邊往里屋走,一邊說道:“別玩太晚了。”
聽到林國進說讓他們別玩太晚了,陸云海和陸云亮瘋狂點頭答應。
然后陸云海好奇的問起林正陽:“這開窯有什么好看,你怎么搞的這么晚才回來?我們都等你半天了!”
“這可是磚瓦廠的第一次燒窯,那么大的事,我作為顧問,當然要到場的!”
“真就是一段時間不見,你變化挺大的呀!當聽到我阿媽說你寫了一份計劃書,讓村里發展產業,我還覺得你是寫著玩的,沒想到第二天直接開大會了,驚得我半天都說不出話來!”
陸云海邊說邊感慨著。
這時,陸云亮也開口說道:“我也是,想著你不是要考大學嗎?怎么還當村里的顧問了,是真虎啊!”
“沒辦法,我阿爸直接幫我答應了,不當不行,再說也是為了村里能富裕起來。”
“對了,今晚吃什么,黃鱔,還是田螺?”
作為多年的老友,他們很有默契,林正陽都不用問他倆來找他去做什么!
這個時間點肯定是因為整了點下酒菜,來喝一杯的節奏!
“阿亮搞來的兩只野雞,挺大個的,就等你了。”
陸云海興奮的勾著林正陽跟陸云亮的肩膀要朝他家走去!
林正陽可沒急著走,而是停住了,先跟阿媽說了句:“不在家吃晚飯了”,然后又對媳婦說,自己出去一趟。
李素華沒有冷臉,而是叮囑他,讓他別回來太晚!
跟家里說了后,他就與陸云海和陸云亮出了院子,朝陸云海家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