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四世三公!只剩一個小獨苗
- 劇透子嗣六維圖,老爹們坐不住了
- 冷泡泡不加冰
- 2277字
- 2024-05-11 22:38:00
“沒想到啊,昔日嬴政之事,居然會出現在我的身上。”
對于袁譚的所作所為,袁紹又氣憤又無奈。
因為不立繼嗣,以袁譚好強的性格,肯定不服。
而且他本就不是袁尚和袁熙的親哥哥,是很有可能做出反目之事的。
當年他和袁術也是如此。
對于袁譚的能力,立其為繼嗣,未免也不是曹操的對手。
可支持他的是郭圖等人,兩面三刀之徒。
光幕上的仙人說了,袁尚敗退后都主動示好了,袁譚也感動了,可郭圖等人就是要斬盡殺絕!
如此一來,若是袁譚上位,定不能容袁尚和袁熙。
到頭來,還是會出現子嗣互相殘殺的下場。
甚至因為黨爭問題,郭圖還會趁機殺了審配和逢紀,虛弱袁家勢力。
那么該不該立袁尚?
袁紹繼續聽講。
……
曹操認為,無論是袁家的哪個兒子繼位,他都能贏。
錯在袁紹本人。
當年袁紹分立子嗣,官渡敗退后,也沒有及時立嗣。
昔日劉啟為了幫劉徹鋪路殺了劉榮。
……
咸陽宮里。
嬴政細思極恐。
仙人曾說劉徹之子劉據像扶蘇領兵攻打胡亥的情況。。
但這袁家二子互相攻伐才最像。
如今關外六國遺黨虎視眈眈,胡亥繼位,扶蘇造反,會有很多人借機割地自立。
扶蘇有蒙恬又如何?
保不準會出現像曹操一樣的人,要是胡亥胳膊肘再往外拐,后果不堪設想!
……
李淵很后怕。
若是袁尚和袁譚像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爭斗,以當前的局勢,會被其他人坐收漁翁之利。
要是李建成或者李世民,真的聯合外人互相攻伐,他攢下來的家業會被敗光。
……
楊堅笑了,好在天下一統,楊勇和楊廣都在都城內,不可能割據,自己還是很好處理的,就算兩人對抗,最多也只是小打小鬧而已,不會出什么大事。
……
【擁有冀州兵的袁尚的實力是強過袁譚的,但親自領兵救援射殺曹將同張遼單挑等足以能見他的勇猛。后來連續擊敗袁譚,守住鄴城,如果不是袁譚背刺,曹操不會輕易攻入。更何況就算面對包圍,曹操也圍了鄴城好幾個月。】
【后來逃亡幽州,再入遼東,同遼東太守公孫康和鮮卑單于在白狼山同曹操作戰,也能差點翻盤。】
【所以在軍事上,袁尚比袁譚要強,5分。】
【在政治上,他很明白不能借兵給袁譚壯大袁譚的勢力的行為,也能見其政治敏感度,明白緊握兵權的重要性。多次救援哥哥,聯手抗曹,也見其格局,后來敗亡,也能主動示弱。】
【冀州派的核心人物之一審配以及元老派的逢紀,兩人都是袁紹的能臣,他們支持袁尚。派出沮授和田豐,他們只忠于袁紹,袁尚和袁譚哪個為繼嗣就會支持哪個。袁尚又掌管冀州事,勢力廣大。】
【在袁尚死后,曹操曾下令不準祭祀,田疇卻不顧性命前往祭奠,可見其也得人心。】
【但雖然如,他的政治敏感度卻不高,知道抓住兵權的重要性,但在最后被殺之前,信任遼東太守公孫康,不聽哥哥袁熙勸阻,而后兩人被殺。據《魏書》記載,袁尚率領上千騎兵逃入遼東投靠遼東太守的,又得到烏桓單于支持,故而自信,認為公孫康不敢動手。】
【所以他的政治分在袁譚之上,但不高,只能得4分。】
【文化和經濟沒有記載,不打分。在影響上,他死后,袁家勢力徹底敗亡,5分。】
【在品行上,多次救援袁譚,雖然可能是想要得哥哥支持,但是在退入鄴城后,趁袁譚兵少將少,借機殺掉,所以也在袁譚之上,4分。】
【當然,這些都是根據史料進行的打分。因為袁家的幾個兒子都死得太早,沒有過多作為,史書對他們的事跡也很少。】
【那么袁紹該立誰為繼嗣?】
【可能在袁紹看來,分立子嗣能讓他安心。畢竟在亂世,他的地盤又大,保不準哪個臣子自立山頭。也可能因為他真的很喜歡袁尚,可臣子又反對,準備出戰官渡,要穩住政局,穩住袁譚。】
【袁尚有才能,能領軍,格局大,品行也好。而且袁尚的勢力更大,得到審配和逢紀等元老的支持,家中又有劉夫人撐腰,哥哥袁熙鎮守北方。】
【袁譚的勢力非常薄弱,不得不依靠郭圖等人。可從事后諸葛亮的視角來看,郭圖等人能力不夠,袁譚又不懂用人。】
【以事后諸葛亮的角度來看,袁尚是好過袁譚的。可袁尚占據的是冀州核心地區,優勢很大,而且還搶了原本屬于袁譚的位置,袁譚自尊心和好勝心都很強,反復背刺袁尚也是能夠理解的。】
【所以啊,罪魁禍首還是袁紹。】
【做事猶豫不定。你想立袁尚,就果斷一些,大膽給位置,大膽削弱袁譚的力量。袁紹在世,袁譚造反又如何?反自己的爹,或者清君側,聯合曹操,會遭到勢力內部的大多數人反對,很容易被壓下來。】
【安撫朝中大臣?沮授、田豐的話你又不聽,后來也不用,算什么安撫?難道是看在郭圖的面子上不立袁尚?】
【要立袁譚的話,你也早立,讓他從青州回到冀州,掌軍掌政,而不是讓下面的臣子各自支持各自的主子。】
【如果是劉夫人的耳邊風,只能說袁紹在這一點是完全比不過曹操了。曹操是好色,可很少被女人左右。】
【可憐他袁紹,子嗣們幾乎死絕。】
【袁譚被梟首,袁尚也袁熙也被梟首。曹操曾經為了拉攏袁譚,讓自己的一個兒子娶袁譚的女兒,后來袁譚借機占領土地,激怒了曹操,便將那個女兒送回去了,從此消失在歷史之中。】
【在袁紹死后,袁熙和袁尚的母親劉夫人,把袁紹的其他小妾和孩子全殺了。】
【唯一留下來的是袁熙的長子袁謙,在甄氏的力保下活了下來,后來成為了高涼太守,據說還是袁天罡的祖宗。】
“我袁家,之后只剩一個獨苗了嗎?”
袁紹心痛不已,看著光幕,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四世三公,竟然淪落于此?”
“這……”
差點沒有一口老血吐出來,袁紹如同提線木偶一樣失魂落魄。
有些時候,必須果決,哪怕做錯,也好過不做、
不做就是把命交到別人手里,就像他袁紹把袁家的未來寄托在幾個兒子身上,結果滿盤皆輸。
如果是他袁紹讓其中某個兒子接位導致袁家敗亡,他還服氣,如此這番,他是真不服。
【好了,袁紹的故事大抵就講到這里了。以他和三個兒子的經歷為對比講解,會更清楚玄武門之變為何那么經典。】
【下一期,進入大唐故事。】
【玄武門!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