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訓完賈珍后,賈敬深吸了一口氣,隨即對著門外高聲喊道:“清風、明月,速去祠堂,將那把大槍抬來!”
清風和明月,乃是當年跟隨寧國公征戰的親兵后代,他們深受寧國公的影響,對賈家忠誠無比。
賈敬決定出家時,他們便跟隨其一同前往。多年來,不僅照顧著賈敬的起居,還協助他管理著其他事務,是賈敬身邊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聽到傳喚,兩名道童應聲而出,疾步往祠堂方向疾去。
在旁的賈赦與賈政見狀,不禁面露驚訝之色,對視一眼后,賈赦率先開口,疑惑地問向賈敬:“敬大哥,你這是何意?難道……”
賈敬沒有立即回答,而是面色平靜地注視著門外,待道童離去的背影消失在視線中后,他才緩緩開口:“那把大槍放在祠堂多年,無人問津,反正放那也是吃灰,如今家里好不容易出了個習武的,倒還不如拿出來用了!”
賈政、賈赦兩人聞言,沉默片刻,最終還是點了點頭,表示贊同。賈環、賈琮二人則是有些摸不著頭腦,不曉得那把大槍有什么特殊之處。
良久,就在賈環、賈琮二人等得有些納悶時,兩道童終于是回來了,兩人抬著把大槍,緩緩走進屋內。賈環這才明白為何剛剛賈敬要說將那把大槍“抬”進來:
那是把通體漆黑,不知是何材質打造而成的大槍,莫約三四米長,手臂大小粗,最吸人眼球的是那把槍頭,中間分為二叉,周邊環繞著鋒利的倒刺,顯得威猛無比。
清風和明月二人吃力地將大槍放在地上,動作小心翼翼,生怕一個不小心就砸到自己。待他們拿了兩個椅子架住大槍,確保它穩固后,便恭敬地行禮離開了。
賈敬目光深邃,注視著賈琮那充滿好奇與灼熱的眼神,微笑著緩緩開口:“這把大槍,承載著寧國公往昔的榮耀與輝煌。曾是寧國公馳騁疆場、征戰四方的得力兵器。據傳,乃由天外隕石精心鍛造而成,重達三百六十八斤。每當寧國公揮舞此槍,那些異族之敵無不聞風喪膽。”
賈環望著地上的大槍,心中升起一股好奇心。那槍看起來并不似賈敬所說的那般沉重,忍不住伸出手,想要試試是否真的如賈敬所言那般夸張。
“環兒不可!”
“快住手!”
這時,賈赦無意間看到了賈環的舉動,見他似乎想要抬起那把大槍,立刻驚呼出聲,迅速起身,離席而去,試圖阻止賈環的魯莽行為。與此同時,旁邊的賈政也察覺到了異樣,趕忙出聲警示。
“環兒,小心別砸到手!”
正和賈琮交談的賈敬,聽到動靜后轉頭一看,頓時冷汗直冒,剛想沖到賈環身邊,卻被眼前的一幕驚得呆立原地。
身后的賈赦、賈政兩人也是被這一幕驚得愣在原地,滿臉不可置信。
賈環先是伸出手指輕輕敲了敲大槍,隨后將手穩穩地放在槍桿中央,深吸一口氣后,緩緩發力,竟將整支大槍給拎了起來。
賈環嘗試著揮舞了幾下,大槍在空中劃過一道道凌厲的弧線,發出陣陣呼嘯聲,仿佛一頭覺醒的猛獸在咆哮。
這一幕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到震驚,他們從未想過,被賈政稱為賈家文華之種、即將踏入科舉考場、展露讀書才華的賈環,竟然能夠如此輕松地操控這把重達三百六十八斤的大槍。
“這,這……”
“什么情況?”
賈敬、賈赦、賈政幾人面面相覷,都是一副難以置信的表情。他們怎么也想不到,看似有些瘦弱的賈環,竟然隱藏著如此驚人的力量。
賈環將手中的大槍穩穩地立在地上,興奮地對賈琮喊道:“琮哥兒,快來試試這把槍!好使的很!”
賈琮聞言,立刻從賈敬身邊走過,接過這把昔日寧國公威震四方的武器,學著賈環的樣子揮舞起來,看上去竟然是比賈環還要流暢自如,得心應手。
若是往常,賈敬定會因賈琮能駕馭這把槍而感到欣慰,但此時,他卻是面色凝重,目光緊緊盯著賈環,眼中的怒氣漸漸升騰,怒喝道:“賈恩侯!”
“你做的好事!”
“你將琮兒藏著掖著也就罷了,為何連環兒的事也不肯跟我說?”
賈赦見賈敬那滿臉怒氣的樣子,心中也是納悶不已,給賈琮測試根骨時,雖然給瞞了下來,但他是知曉其有習武之資的。
然而,對于賈環,他明明也親自測試過,記得那時不過是個普通人的根骨,如今卻能與賈琮相提并論,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敬大哥,這…我確實毫不知情啊!”
賈赦聲音中充滿了無辜與困惑,認真地回憶著,緩緩道:“我記得很清楚,榮國府這邊原本只有琮兒一個適合習武的后輩子弟,至于環兒……”他搖了搖頭,似乎也想不通這其中的緣由。
賈敬此時已經覺得賈赦有些不靠譜,不太相信其說的話,他轉向賈環,語氣中透露出一絲期待:“環兒,你曾經也跟隨焦大學習武藝?”
賈環搖搖頭,道:“未曾,焦大爺那邊只教了琮哥兒,我是沒去的。”
聽到這個回答,賈敬的臉上頓時浮現出興奮之色,對著賈環道:“日后可有習武的打算?”
賈環被賈敬突如其來的問題問得有些愣住,他站在那里,一時不知如何回答。
賈敬見狀,便繼續勸說道:“我們賈家本就是武勛之家,府中的后輩子弟從武事上更容易有所成就。你自己也清楚,我雖也是科舉入仕,但因武勛的身份,始終難以被那些文官所接納。”
這的確是事實,賈敬自己雖科舉入仕,卻因家族的武勛背景,始終難以融入那些純粹的文人圈子,遭受著排斥。
賈環沉思片刻,最終搖了搖頭,堅定地說:“我還是覺得,武事有琮哥兒就足夠了,我還是做個文官更適合些。”
賈敬聽后,沉默良久,似乎在權衡利弊。他輕嘆一聲,緩緩道:“你說得也有道理,一文一武,日后也的確需要互相照應。當今陛下雖有意平衡文武,但朝堂上仍是文官占據主導地位。”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不過,現今的局勢已不似十幾年前那般對武勛充滿偏見。你看你那林姑父,他娶了你敏姑姑,還能擔任巡鹽御史,這便是最好的例子。”
最后,賈敬看著賈環,語重心長地說:“但無論如何,武藝也是不可或缺的,即便你不打算以武立身,習得一些防身之術,也能在日后為自己增添幾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