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蕩寇將軍
- 三國:我的詞條無限刷新
- 常知塢
- 2305字
- 2024-04-16 10:01:00
時間回溯到三日前,齊河河畔。
陸塵對著眼前滿臉郁色的張角,開口道:
“不懂如何救世,我教你啊!”
老道人張角自是求解,洗耳恭聽。
“首先,你需要視他人之疑目如盞盞鬼火……”
欺騙,永遠是這個世上最高效、投入最少,回報又最高的手段!
陸塵雖然不懂政治,但也知道用后世的意識形態,去代入眼下的世界。
只是部分理論或許可行,但實際終究與這片土地格格不入!
王莽新政為何失敗?
因為這片土地根本沒有培育新政的土壤!
其中關鍵因素是士族,是生產力,是民眾開化程度、文化……
諸多因素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個復雜而難以撼動的體系。
陸塵手中的系統雖能蕩平許多障礙,但他不能輕易暴露其存在。
所以,所有的救世的言論,都不過是一份精心包裝,留給這位青史留名的起義軍首領的,屬于他的慰藉。
當然,陸塵也是為了自己能夠活命。
而張角受限于時代的認知,無法洞察這些言論的深意,但其中的邏輯閉環,卻是后世幾千年智慧的結晶。
于是,這位赫赫有名的天公將軍,竟就這么成為了跨越兩千年的一名忠誠的社會主義信徒……
與此同時,濮陽縣縣軍一路北上,沿途又收納了近萬黃巾俘虜。
陸塵一如既往將他們收編進入軍隊,而后拿著黃巾軍首領的頭顱送往冀州州牧手中。
一連的捷報,很快層層遞交到了朝堂之上。
朝會上。
漢靈帝高座龍椅,手中翻閱著十余篇戰報。
戰報皆來自于冀州州牧。
上面詳細記錄了濮陽縣令陸塵領義軍先后平叛十余支黃巾賊戰績!
漢靈帝查看戰報時,眼中異彩連連。
看完后更是拍案大笑。
“好一個濮陽縣令!”
“好一個陸塵!”
“來人,傳詔,封濮陽縣令為蕩寇將軍!兼任濮陽縣令,待到平亂后進京覲見!”
蕩寇將軍,雖為將軍之職,倒也并非高官厚祿的差事,一個封號不曾有爵位,且不過正五品,只能說中規中矩。
……
除去陸塵一路捷報外,盧植與皇莆嵩也領兵分別大破黃巾軍主力。
黃巾之亂舉事不過一年光陰,這場轟轟烈烈,謀劃十數載的農民起義便逐漸接近尾聲……
月余轉眼而過,寒冬臘月上旬。
陸塵領兵一路自小道、山地進軍,并且由樂進和陳仲錄分兵三股潛行。
不知不覺中,已然橫跨冀州,穿過了大半益州地接。
再往北走上三百余里,便已然是匈奴地界!
又三日,三人各自領兵按照陸塵吩咐,將軍營駐扎云中城以北地界百余里后,自云中城碰頭。
陳仲錄與樂進二人一早便等候在城門口一處不起眼的茶攤上。
寒冬凜冽,一碗熱茶,能讓人身心舒暢。
熱茶下肚,卻化不開樂進臉上憂慮:
“眼下如何是好?主公自冀州起便下令繞開城鎮,一路潛行,眼下已然到了九原郡邊界處,再往前,可就是匈奴了!”
陳仲錄不以為然道:“我打聽過了,月前陛下得知大人冀州捷報,封賞大人蕩寇將軍,令其與朝廷軍隊聯合平叛后進京覲見!”
“封賞又如何!?朝堂不知主公如何連戰連勝,你我豈會不知?那黃巾軍在主公手底下,驅如臂使,無不俯首帖耳!”
正如樂進所言,黃巾軍在歸降后迅速被陸塵整編入軍。
本來憂心忡忡的樂進二人,卻驚奇發現軍中一片祥和!
這其中自然不乏行軍每日兩餐,餐餐白面燒餅與粟米厚粥管飽的緣由。
但黃巾軍歸降后,并未掀起任何風波,實屬太過異常了!
“即便是大人要反,你又當如何?”陳仲錄肥碩的臉上露出了一個瘆人的笑容。
樂進看著這張臉,渾身雞皮疙瘩掉了一地,但還是沉聲道:
“與黃巾賊勾結,一旦敗露,天下共誅之!”
樂進并未正面回答,但答案已經昭然若揭。
的確,黃巾起義后,各方勢力不但將其視作戰功、政績。
到后來,更是成了擴充軍隊、募兵募糧的最佳借口!
加之黃巾軍沒有后勤,后期以戰養戰,燒殺擄掠無惡不作。
若這時候被傳出與黃巾賊有勾連,怕是兵仙韓信轉世也逃不過整座天下的圍剿!
陳仲錄聽聞此言,臉上依舊掛著那抹瘆人的笑容,右手卻悄然握住了刀柄。
“與黃巾賊勾結,自然天下共誅之,不過誰說本府與黃巾賊勾結了?”
忽的,兩人身后一道熟悉的聲音傳來,陳仲錄當即便放下了握住刀柄的手。
兩人一齊起身,朝著陸塵行禮:“見過大人。”
陸塵不假辭色,揮了揮手:“城內不必多禮,隨我來。”
清晨霧氣厚重,街道上行人稀疏。
陸塵走在前方,二人緊跟其后。
“路是自己選的,但本府且送你二人一言。”
陸塵聲音冷冽,有如清晨冷風。
“不要只盯著眼前的局勢,更要看人!!”
身后陳仲錄率先應是,樂進長出一口氣后也咬牙應了聲是。
“大人,可曾用過早膳?”陳仲錄不緊不慢跟著,出聲問道。
陸塵微微搖頭:“不急,先去找城內售賣糧食的鋪子,你二人分頭行動,切記,此刻爾等身份乃關內糧商,務必謹言慎行,莫露破綻。”
兩人心中皆有疑惑,卻默契的沒有開口詢問。
“你們需挨家詢問糧食售價,隨即再去尋售賣布匹、貂絨的鋪子,打探布料、皮草、貂絨價格幾何。
務必詳細記錄,打探完午間城門處集合。”
二人領命離去,陸塵則獨自站在十字路口,目光深邃地望向遠方。
匈奴、鮮卑,這一次可沒有五胡亂華了。
我陸塵既然來了,就等著爾等女眷全都能歌善舞吧!
自濮陽查看堪輿圖時選中北匈奴,陸塵便早有打算。
剿黃巾受封顯然與他這個家道中落、沒有背景財力的窮縣令毫無關系。
而距離董卓進京誅十常侍、靈帝駕崩,還有近兩年之期。
倘若想要埋頭搞發育,又顯然不切實際。
不說平叛后私自募兵會引起朝廷重視,就算是朝廷沒工夫管,也會與地方勢力產生沖突。
兗州州牧可不是擺設,要是陸塵直接開倉放糧去募兵,不出五日功夫,兗州州牧方向就會問罪上門。
更別說在董卓進京前叛亂,那無疑變成了出頭鳥。
要是小打小鬧就算了,可若是如眼下陸塵這般三萬余兵卒在手,只怕難免重蹈黃巾軍之覆轍!
因此,陸塵深思熟慮,決定將力量囤積于北方。
他手中糧食充盈,亂世流民又皆是潛在兵源,壓根不用擔心。
唯有揣著足夠的資本,折返關內時,方才能和袁紹、袁術、曹操、劉備……等諸侯一較高下,逐鹿中原!
陸塵負手而立,遙望北方。
不知為何,突然開始隱隱期待起自己的大纛豎立在中原大地的那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