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曹靖華改書名

1982年夏天,應中央電視臺邀請,我躲在北京工人體育場寫電視連續劇《中國姑娘》。傳達室來電話,說有一位老人找我。我好納悶,急忙下樓,只見曹靖華老先生汗涔涔地站在門外。他家住在工體附近,但也得有一二公里的距離。他是步行過來的。我急忙上前,請他上樓。他說不上樓了,就幾句話。我前幾天去看望他時告訴他,我為中國少兒出版社寫了本西藏游記《在世界屋脊旅行》。他說:“這兩天一直在想,應改個更好的書名,哪怕改成《旅行在世界屋脊》也行。”我感謝他,但書已印好,只好等再版時改了。他頂著烈日走了。當年他已85歲高齡,為改一個書名,竟然這么奔勞操心,我深受感動。我曾寒冬時去拜訪他,他都要送我下樓。他住二層,送到門口還要往樓下送。我把他推進門,不讓他下樓。當我走出單元門,走出一段路,回頭看,他還站在寒風中,揮手送別。這就是中國文化老人的修養。

在廣州從化。中拄拐杖老者為曹靖華(攝于20世紀80年代初)

我頭一回看到他,是“文革”時去北京大學看大字報,他胸前掛著一塊“反動學術權威曹靖華”的紙牌。后來他去廣東從化休養時,我和畫家詹忠效去看望他,向他求了一幅字。他回京后,將字給了我。字是寫在硬紙上的,不好裝裱。他又用宣紙寫了一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說:“你們比我聰明,從前我去魯迅家住過,他又愛寫字,我卻沒有求他留個墨寶,終生遺憾。”

曹靖華是魯迅先生的摯友。魯迅一生只寫過兩篇碑文,其中一篇就是為曹靖華父親寫的。他給曹靖華寫的信有120多封,收入《魯迅全集·書信卷》的就有84件。1936年10月16日,魯迅逝世前三天還寫了《曹靖華譯〈蘇聯作家七人集〉序》。逝世前兩天即10月17日,寫了最后一封信,也是寫給他的。曹靖華是收到魯迅信件最多的人。我說:“您不會遺憾。您是留下魯迅墨寶最多的人。”他說:“可惜有不少散佚了……”

曹靖華與魯迅的情誼,一是建立在介紹蘇俄文學的共同事業上,二是魯迅贊賞曹靖華剛直不阿的人品。1955年,文藝界批胡風,曹靖華一言未發。

中央機關的人,參加中國作家協會需兩位作家推薦。介紹我入作協的,一位是有文藝界“基辛格”之稱的周明,另一位就是曹靖華。這是我此生的榮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彰化市| 兴隆县| 仪征市| 沙河市| 黄龙县| 巴林右旗| 英山县| 宜兰县| 同仁县| 平乡县| 吴江市| 太仓市| 北川| 怀仁县| 桐庐县| 吉林市| 明溪县| 山西省| 刚察县| 永平县| 蓬溪县| 济源市| 额尔古纳市| 贺兰县| 云龙县| 东平县| 婺源县| 浦东新区| 上虞市| 岗巴县| 定远县| 和静县| 通州市| 惠州市| 鸡泽县| 沐川县| 邯郸市| 中卫市| 增城市| 红河县| 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