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川買單
算起來已過去半個多世紀了。1965年,郭小川來采訪中國乒乓球隊,寫《小將們在挑戰》。當時,毛澤東主席對徐寅生在女隊的講話作了批示。郭小川的身份是《人民日報》特約記者。國家體委和《體育報》領導派我陪同采訪,爭取文章寫好后,《體育報》和《人民日報》共同發表。
我和郭小川朝夕相處了十來天。每天中午,我倆就去附近的南崗子小餐館吃飯。那時是先吃后付款,郭小川每次都搶著結賬。他說:“我工資比你高,我來付錢。”其實,我們可以到運動員食堂吃,但那時的我,公私太分明,寧可到街上吃,也不到運動員食堂沾光。我們邊吃邊聊,聊得很上心。有一回,聊著聊著就起身走了,回到家才想起沒有結賬。我趕忙回去結賬。在南崗子胡同口,我碰見了郭小川。他也是匆匆回來結賬的。我們禁不住都笑了起來。

前排左起:李冰、郭小川、傅其芳、徐寅生、李富榮、魯光;后排左起:瑪拉沁夫、周立波、張燮林、康濯、容國團、莊則棟、楊瑞華、吳重遠(攝于1963年)
郭小川是從延安出來的老干部,在中宣部工作過,調中國作家協會當過領導,為人耿直正派。一位中國作協管后勤的朋友告訴我,小川做作協秘書長時,誰有困難找他,他都答應解決,心特善。后來,他被安排到《人民日報》當特約記者。人生有起伏。但他永遠是一位革命斗士。
有一回,我們去他在虎坊橋的家看望他。屋里墻上貼滿了韓美林的動物畫,他與身處危難中的韓美林多有交往。
有一次,我們在前門的一家大眾餐館用餐。人多,擁擠,不占座就吃不上。我和王鼎華占了兩個座位,請郭小川和作家瑪拉沁夫先坐。但他不干,非讓我們坐下,他和老瑪去排隊買單端菜。這是夏日,他們兩位大名家端著飯菜,滿頭大汗。這真正是最后的午餐。此后,直到他去世,再也無緣見他。

郭小川為國家乒乓球隊所作詩歌(196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