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朝闡史官:碎片里的兩宋
- 趙大胖
- 1750字
- 2024-04-24 15:40:29
宋徽宗最荒唐的一次醉酒
北宋的皇帝里面,最不靠譜的恐怕就是宋徽宗了。這人擅長寫詩、填詞、畫畫、寫字,酒品又好,說話也好聽,即便是擱到現在,隨便在哪個城市,都能成為交際達人。
事實上,宋徽宗在經過了即位之初的崇寧、大觀之后,到了政和年間,就已經開始把自己的重心轉向了玩樂方向,謀求自己在行為藝術方面的更高發展。
具體的操作是這樣的:
宋徽宗寵幸的大臣先組一個酒局,名為“行幸局”,布置好了之后,徽宗就在宦官的簇擁下,乘著小轎子,借著夜幕的掩護溜出皇宮,喝得爛醉。第二天一早,能上朝就上朝,不能上朝就讓宦官傳旨,說陛下皮膚病發作,讓群臣自己辦公。
徽宗一直采用這樣的操作方式,瞞了大臣們很久。那段時間,大家伙發現徽宗動不動就要皮膚病發作,都準備彈劾御醫了,然后這件事情就露餡兒了。
導致露餡兒的人是宰相蔡京。
《宋史·曹輔傳》中說,蔡京不知道是想炫耀,還是沒留神,在一封謝表里寫了八個字:“輕車小輦,七賜臨幸?!币馑己苊靼?,徽宗微服私訪,至少七次悄悄到蔡京家里去玩兒。
謝表是公開文件,是要拿出來給大家傳閱的。群臣一看,光是蔡京家就去了七次,更不用說其他寵臣了,這還得了!
于是就有不怕死的言官上疏批評徽宗,讓他端莊一點。
徽宗已經“玩嗨”了,他的應對措施也是八個字:不聽不聽,王八念經。雖然并沒有處理言官,但是依然故我。不過,徽宗還是有一條底線:即便是出去喝酒,也不能讓群臣知道。
這條底線,跟職業道德無關,跟他的政權安穩有關。稍微有點分析能力的人都知道,假如有臣子(尤其是武將)知道他不在宮里,趁機發動一次宮廷政變,他失去的恐怕就不僅僅是工作崗位了,腦袋能不能保住都難說。
但是,據《三朝北盟會編》記載,還是有一次,徽宗把事情鬧大了。
那是宣和年間,他當時最寵幸的大臣王黼拜相之后的事兒。
王黼這人,形象氣質還算過得去,史書上說他“面潔白若美婦人,而目睛須發盡金黃,且豺聲”。我斗膽翻譯一下,王黼就是一個頭發金黃、有著黃色美瞳、操著一口煙熏嗓的偽娘小鮮肉——可能正好符合徽宗的審美,再加上有一定的藝術修養和文學修養,深得徽宗的青睞。
王黼拜相之后,徽宗就賜了他一個城西的大宅子。
宣和五年(1123年)八月,借著朝廷收復了燕山地區的喜訊,王黼跟徽宗說:“我家的屏風生了兩朵靈芝,一朵像虬龍,一朵像祥云,這是天下的祥瑞,陛下你要不要來欣賞一下?”
徽宗正巧酒癮犯了,一大早就輕車熟路地到了王黼家,再加上梁師成、譚稹兩個大宦官一起,喝得大醉。這一醉就醉得有點嚴重,直到下午都還不省人事。
當天可能正巧是朝會的日子,百官在宮門外聚集,等著上朝奏事。
王黼膨脹了,他不知道是要展示自己跟皇帝的親密程度,還是自己也喝醉失去理智了,竟然私自傳旨,告訴大家陛下喝醉了,今天不能上朝,讓百官和侍衛解散。
消息一出,大家驚恐萬分。
徽宗不上朝的案例很多,但是這種由某一個大臣出來通知,并且明確表示徽宗在他家里喝醉了的情況,實在是太離譜了。且不說擔心皇帝的安全,百官都是讀過書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事兒人人都知道,王黼現在可以傳旨讓大家今天不上朝,明天就能傳旨解除某人的職務,甚至廢掉太子、殺掉重臣。后果簡直不堪設想。
于是,從侍衛到百官,大家齊刷刷地聚集到了王黼的門前,強烈要求見皇帝一面,第一確定皇帝在王黼家里,第二確定皇帝能夠獨立自主。王黼當然不愿意讓醉醺醺的皇帝出來見人,于是雙方僵持不下,甚至鬧到了快要撕破臉的地步。
實在沒辦法的時候,還是王黼妥協了。
于是,徽宗在梁師成和譚稹的攙扶下走了出來,跟大家見了一面。但是徽宗的狀態已經非常不好了,不但站不穩,連語言功能都已經暫時喪失(上醉不得語矣)。
見了徽宗之后,守在門外的百官和侍衛才勉強相信,徽宗確實活著,只是喝醉了而已,于是散去?;兆诨氐酵蹴氲募依锢^續睡覺,一直睡到凌晨才稍微清醒一點,在十多個宦官的接引下,從暗道回到了皇宮——《水滸傳》里說宋徽宗臨幸李師師走的地道,是有歷史依據的。
當天晚上,所有在開封值班的禁軍全部進入緊急狀態,都在校場上集合,防備意外情況的發生。
徽宗這場酒醉得如此之厲害,第二天白天都沒能上朝,直到午后酒醒,能夠正常跟人交流,手下們才開始安心。
史書上是這么評價宋徽宗這次荒唐之舉的:祖宗以來,臨幸未之有也。也就是說,大宋建立以來,這么不靠譜的皇帝,徽宗算是頭一份了。
他不亡國,真的是天理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