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燭龍之邀
- 山海神戰(zhàn):天命
- 維C茶多酚
- 3379字
- 2024-04-13 13:09:44
鐘,古樂器也。
鐘山,原名章尾之山,因其形似古鐘,得名鐘山。此古鐘內(nèi)含焚天炎火,為燭陰棲居之地。
燭陰,創(chuàng)世之火行。
混沌初開之際,照九幽之陰,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fēng)雨是謁。
后燧人氏鉆燧取火,點(diǎn)燃山海界第一把火炬。燭陰助燧皇擊敗昆侖古神,歸隱于鐘山長眠。
鐘山有神人,名曰逴(chuò)龍,因燭陰居于鐘山,更名燭龍,為昆侖之客卿。
燭龍于鐘山之頂建燭九陰之臺,以供火行燭陰,祭臺之后是鐘山神府邸之所在。
玉朝云與廩君登臨鐘山之頂,見燭九陰之臺,其上供有燭陰之像。
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
祭臺之下,有一老叟,鶴發(fā)銀髯,著龍紋赤衣。
見來人,老叟便背手微笑向前,但玉朝云和廩君都能隱約看到,他的身后常人難以察覺的氣息變化。
“昆侖開明軍團(tuán)十夫長巴務(wù)相,見過鐘山之神燭龍大人!”
“有熊國玉朝云,見過鐘山之神燭龍大人!”
玉朝云不識燭龍,但見其衣著和身后威壓,便猜得此人定是燭龍。
燭龍若有所思:“方才天降光束,應(yīng)為你二人所至之跡。開明軍團(tuán)?有熊國?昆侖與有熊,其間何事乎?”
廩君答曰:“回燭龍大人,玉朝云為伏羲大人預(yù)言之人,受神兵指引至昆侖,將見天帝陛下。不曾想,開明軍團(tuán)葆江從中阻攔,濫用神權(quán),召神光將我等傳送至鐘山。”
“葆江,有印象,那小子不怎么樣。”燭龍聞言,眼中浮現(xiàn)出一抹厲色,但眨眼間消失。
隨后,燭龍招呼玉朝云、廩君跟隨自己前往祭臺之后的府邸先行休息。
一路上燭龍時不時打量著他們,突然說道:“朝云小友,老夫觀你不凡,你可愿拜老夫?yàn)閹焼幔俊?
啊?
玉朝云和廩君甚是驚訝,一時竟不知說些什么。
燭龍見二人無措,便開口解釋。
燭龍育有一子,名曰鼓,甚是頑劣,自視天生神人擁有法相,不屑鐘山之法,出走山海。
“老夫萬年歲月,竟無傳承,豈不唏噓!”言罷,一陣苦笑。
“燭龍大人,我玉朝云,敬仰山海界中大能,昔日便早已聽聞鐘山之神大名。火行燭陰傳我人族薪火,我輩更不勝感恩。但拜師之事,我心有愿,但請恕我不能。”
“為何?你既然心中有所想,為何不能?”燭龍不解。
“燭龍大人,我為有熊國國主少典之子,傳承神龍之法,而護(hù)國神龍出自創(chuàng)世水行祖龍,所以……”
燭龍臉色微變,遺憾道:“啊,是祖龍之傳人。那可惜了,老夫理解,不強(qiáng)求與你。”
然后看向廩君,搖了搖頭:“開明小友,老夫不問你,只因你行兵戈之舉,身附開明之息,金氣太盛。”
廩君連忙謝禮:“晚輩謝過燭龍大人。”
“兩位小友,天色將晚,老夫已經(jīng)備好宴席,且與我講講山海界之異聞趣事。
鐘山之地,鮮有人往,老夫居此萬年,不肖子放浪遠(yuǎn)走,無人與我為伴,苦生無聊。
待明日,我擒兩只火鴉,送你二人充當(dāng)腳力,再往昆侖。二位,請!”
“燭龍大人,多有打擾!”
……
西昆侖,瑤池外。
巫辛驅(qū)猰貐而至,石夷則繼續(xù)飛往三青鳥所居之山。
“娘娘,罪臣巫辛求見。”
巫辛下猰貐,于瑤池玉門外躬身行禮。未過多時,玉門緩開,跑出一玲瓏少女,撲向巫辛懷中。
“大哥哥,瑤兒好想你!”
巫辛神情復(fù)雜,些許緊張,些許欣喜。
只聽玉門之內(nèi)傳音:“瑤兒,不得無禮,邀你巫辛哥哥至桃林。”
“好的,母上!大哥哥,我們走!”瑤兒拉住巫辛的右手,歡快地邁向玉門。
再看巫辛,反倒羞紅了臉,欲語,卻不知如何開口,但右手拉的很緊。
瑤池,西昆侖主峰玉山之天池玉泉,西王母頤養(yǎng)之所。
瑤池之后,玉山之巔,生有一參天古桃靈根,其下為蟠桃之林。
巫辛與瑤兒快步過瑤池之苑,來到參天古桃之下。
靈根之下,一曼妙女神棲身倚靠于一只威嚴(yán)神獸。
女神身著赤金色綾羅,繡以錦豹之長尾,長發(fā)散然,配以玉勝,戴一虎相面具,不露真容。
那神獸其狀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名曰狡。
巫辛上前拜服施禮:“罪臣昆侖弱水守將窫窳族巫辛,拜見西昆侖之主西王母娘娘!”
“巫辛,快五百年了吧?”
“回娘娘,五百一十二年。”
“本宮不是在問你族之難,至今幾何?本宮問你的是,有多少年未曾來看過瑤兒了?”
西王母語氣未起波瀾,但其后的神獸狡卻厲聲犬吠。
空谷傳響,回蕩不休。
“五百……一十二年……”巫辛低首。
狡獸停止狂吠,西王母不語,看向巫辛身側(cè)的瑤兒。瑤兒依舊笑顏如花,笑聲如水晶一般。
“母上,不要嚇唬大哥哥了,哈哈哈哈!”
“巫辛,你此次來瑤池,本宮已知曉緣由,事關(guān)重大。至于你與瑤兒的事,暫且置后,等那天命之人回歸昆侖,你再重回瑤池,與本宮交代。”
“是……”
“倘若你膽敢躲回弱水之底,那本宮就直接將瑤兒沉入弱水之中,陪你。”
西王母柔音言畢,西昆侖玉山之上晴空驚雷,傳音萬里。
神獸狡卻俯首于地,巫辛連連叩首,瑤兒也收起笑容,望著巫辛。
驚雷之音,休矣。
只見西王母已褪去綾羅,身披甲胄,左手持鞭,右手操戈。
再一聲驚雷,西王母與巫辛同出瑤池玉門。
西王母乘神獸狡于前,巫辛乘神獸猰貐緊隨其后,直奔昆侖天門。
參天古桃之下,瑤兒望向東方,笑顏如桃花。
……
鐘山之神府邸,聚火廳。
燭龍宴請玉朝云與廩君,主菜為上等的鹿肉和文瑤魚,配以峚(mì)山丹果和玉膏。
鐘山的火精靈于廳中篝火之中獻(xiàn)舞助興,燭龍興致高漲召喚出一火紋銅鐘擊之,其音悅耳通明。
樂畢舞止。
玉朝云起身謝過燭龍熱情款待,便看向廩君,后再次向燭龍介紹起廩君之過往。
玉朝云還是想將廩君的英雄事跡,講與燭龍。
他意識到燭龍應(yīng)看出廩君不凡,但或許只是認(rèn)為開明軍團(tuán)出人才,同時他也知曉,廩君自然是不會自說過往之事,那就由自己代之。
廩君之先,伏羲之后,有五姓,巴、樊、曋、相、鄭,皆出于鐘離之山。
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
未有君長,俱敬鬼神。
巴氏有子,名曰務(wù)相,與四氏爭君。
乃共擲劍于石,若能擊中者,奉以為君;又令各乘土船,雕文畫之,而浮于水中,如能浮者,當(dāng)以為君。
惟巴務(wù)相擲劍中石、雕船浮水,余四氏皆敗服。
共立之,是為廩君。
廩君攜其族乘土船,自夷水過鹽陽,遇蟲妖,謂之鹽水神女。
鹽神慕廩君,愿留共居。
廩君不許,鹽神即化飛蟲群飛,掩蔽日光,天地晦冥。
廩君遂遣族人,以青絲獻(xiàn)鹽神,詐稱定情之物,謊與神女俱生。
鹽神受而纓之,廩君即立于陽石之上,應(yīng)青絲而射殺之。
鹽神死,天乃大開。
廩君立巴國于夷城,傳二百年,今為大炎方國之一。
百年前,廩君死。魂魄化為白虎,開明召至昆侖……
燭龍聽后甚喜,一揮袖便遣離火精靈。神目大開,詳觀廩君。
玉朝云見燭龍之舉,忙問其因。
燭龍笑曰:“看來昆侖長生之術(shù)不只是那不死神藥,哈哈!”
廩君起身請燭龍解惑,眼中有神。
“開明小友,我還疑惑你的金氣為何如此之盛?想必自你入昆侖這些年來,應(yīng)也有些疑惑吧!
有生就有死,山海界萬族生靈皆逃不開死亡。無非是活的長些,活的短些。
那不死神藥,也不過是一種延年益壽的補(bǔ)品。百萬年后,終要再續(xù)上一顆。
死亡之后,魂魄離體,不可久留山海界,或上九天,或下幽冥,而九天界非凡靈可入得。
自上古神戰(zhàn)后,昆侖古神遁逃九天界,斬?cái)嗔送鶃韮山绲耐ǖ馈G昵埃k們強(qiáng)行破開兩界壁壘,致使大荒穹頂有缺,災(zāi)洪降世。
后幸得伏羲與女媧救世補(bǔ)天,遂借建木登天,率眾始祖神獸攻入九天界,斬滅古神余孽。
自此,九天界為始祖神獸居所,可往來兩界,而人族無論生死,若想入得九天界,仍需建木。
建木之稀,常人難得。但幽冥界與山海界暢通,又有黃泉招魂,故一般靈魂會自發(fā)前往。”
燭龍言畢,將杯中玉膏一飲而盡。
“而我死后,魂魄卻入了昆侖。可我現(xiàn)在并非靈體,而是實(shí)軀,我的肉身本應(yīng)早已化為塵土。所以,我現(xiàn)在是什么?”廩君有些震驚地自言道。
“息壤之軀。”玉朝云不經(jīng)意間道出。
燭龍轉(zhuǎn)眼看向玉朝云,手撫銀髯,眼中多是贊許。
“朝云小友,你連息壤都聽聞過?那可是九天界的神物!”
“我……我見過!”
玉朝云亮出丈天尺,些許無措不解。
“我突然間竟回想起,幼時神龍召我至九天界。我到了一處神宮,我的丈天尺就是取自那里。神宮里有息壤……但我為何突然想起此事?我又為何會知息壤之神奇?”
玉朝云言畢,只見燭龍已開神目。神目所視,正是丈天尺。燭龍眉頭緊鎖,所思良久。
“此神器,老夫看不透。那神宮應(yīng)是古神遺跡,而你與之關(guān)系,應(yīng)是只有伏羲才能解惑。朝云小友,無須疑神,自有答案。
開明小友,你的靈魂已被天帝以九天之法封為神格。開明神獸取九天之息壤塑以神軀,灌以開明金氣,使二者相容,為長生之態(tài)。
故老夫所言,昆侖長生之他法。不過,未來待息壤神力褪去,仍需再尋息壤,重塑神軀。”
玉朝云與廩君共舉玉膏敬燭龍,謝其解惑,繼續(xù)暢談山海界舊事傳說。
燭龍大喜,舉杯暢飲,廳中篝火大旺。
盡興之余,不曾想,突然一人踹門而入,懷里還抱著個美人。
“老爹,速取些藥來!啊?你們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