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陳卓龍一進車間,就收獲了所有人的目光。
他感覺自己像是進了狼窩的綿羊。
這眼神看得陳卓龍一陣發毛,尷尬地抬起手給大家打了個招呼。
“早。”
工友們互相看了一眼,只是敷衍地回應了一下陳卓龍。
“怎么搞的?大家今天看我像怪物一樣。”
“我臉上有東西。”
陳卓龍還好奇地摸了一下自己的臉,明明是干凈的。
就這樣,陳卓龍稀里糊涂地干了一上午。
中午去食堂打飯的時候,陳卓龍剛進餐廳。
周圍緊盯著食堂窗口的人紛紛回過頭,交頭接耳地議論著。
陳卓龍走到排隊的地方僅僅只有五六米,卻壓抑得不行。
大家明顯是在議論自己,可陳卓龍連發生了什么也不清楚,搞得他抓耳撓腮的。
忽然陳卓龍感覺有人扯了扯自己的衣角,回頭一看,是兵子。
兵子將陳卓龍拉到食堂的一角。
“龍哥,你別參加那個文藝表演了。”
“昨天廠里領導開大會,把你要參加表演的事情公布了出來。”
“現在大家都知道了。”
“廠里的人都議論你不自量力。”
“小心引火上身。”
兵子躊躇片刻,怯生生地說。
“龍哥要我說,咱就老老實實當工人,別參加什么表演。”
“我媽也讓我這幾天少跟你接觸。”
“我媽沒有壞心思,就是怕……”
兵子把腦袋低了下去,有點不敢看陳卓龍。
“怕我連累你?”
陳卓龍干脆把兵子不敢說的話,搬到了臺面上。
兵子像是被人戳中了心事,整個人慌亂得不行,臉又漲成了猴子腚。
“不是的,不是的……”
陳卓龍看著兵子窘迫的樣子,莫名地想起了滿山猴子,我腚最紅這個梗,不由得輕輕笑出了聲。
“龍哥,你還笑。”
陳卓龍胸有成竹地拍了拍兵子的肩膀。
“相信你龍哥不。”
“必須滴。”
兵子低下去的腦袋抬了起來,眼神堅定的回答陳卓龍。
“那你就放心,等我亮瞎他們的狗眼。”
中午吃完飯,陳卓龍一進車間,就聽見有人說話不陰不陽的。
“喲,這不是咱們的大明星來了嘛。”
“聽說要去表演節目。”
“小龍,我記得你上炕都費勁,怎么還上臺表演呢。”
“你自己丟人不怕,別連累咱們車間也招人笑話啊。”
“要我說你還不如在車間給咱們唱個小寡婦報喪。”
“別去臺上丟人現眼了。”
大家一人一句地嘲諷著,現在陳卓龍成了整個車間最大的笑話,誰都能過來踩他兩腳。
昨天還叫著龍哥的幾個小徒弟,現在也不敢說話了,只能同情的看著陳卓龍。
陳卓龍聽著幾個老工人的嘲笑,卻并不生氣。
他一開始做抖音的時候,親戚朋友都不看好,對他也是這般冷嘲熱諷。
嘲笑他不務正業,整天想著天上掉餡餅。
當陳卓龍擁有幾百萬粉絲的時候,他們又過來求陳卓龍帶帶他們。
正所謂事以密成,言以泄敗,不與傻瓜爭長短,才是陳卓龍的做事風格。
既然決定要做,縱然前方千難萬險,吾亦往矣。
所以陳卓龍只是臉上帶著微笑,平靜地回復幾個老工人。
“什么表演節目,不過是逗大家一笑罷了。”
“大家過幾天來捧個場啊。”
要是陳卓龍生氣,大家只會覺得這件事好玩,嘲諷起來更是變本加厲。
可現在他這副寵辱不驚的態度,倒是讓老工人不知該怎么辦了,只能悻悻地閉了嘴,忙著手頭的活計。
陳卓龍下午正想著從哪里搞布票,突然前方出現兩根跳躍的麻花辮。
又黑又亮,亮得晃眼。
陳卓龍一眼就認出來這是趙大寶。
趙大寶攬著她小姐妹吳根花的胳膊,二人邊往前走邊聊。
“大寶你聽說了嗎,咱們廠有一個工人要表演節目。”
“真的呀,我聽那些樣板戲都快聽煩了,翻來覆去就那么幾句話。”
“要我說這人也是不務正業,咱們工人還是要搞生產,整那些花里胡哨的干啥。”
前方的趙大寶摸了摸自己的兩條麻花辮,語帶嬌俏地說。
“我倒是覺得他挺厲害的,人家都不敢干,他去干。”
“我感覺他挺不一樣的。”
“大家都是覺得一樣才好,我覺得不一樣才有意思。”
“就像咱們車間都是齊耳短發,我就想扎兩條大辮子。”
“咱們廠里的工人整天就是叮叮當當的,我也想聽點不一樣的聲音。”
“根花,到時候咱們早點去占位子。”
兩個女孩子像是兩只嘰嘰喳喳的小麻雀,蹦蹦跳跳地消失在陳卓龍眼前。
果然每個時代總有一些跳脫的人,他們擁有著和這個時代不一樣的想法。
只可惜失敗的人只會被當作神經病,成為所有人的談資。
成功了,人們才會稱呼他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隨后便紛紛效仿。
趙大寶的一番話倒是讓他對這個女孩子有了幾分興趣。
可也僅僅是興趣。
陳卓龍立志要做這個時代的第一位大明星,怎能把心思放在這些兒女情長上。
陳卓龍甩了甩腦袋,將這些不切實際的想法拋之腦后,往家里走。
走到半路,一輛自行車停在了他旁邊,王琴從自行車上下來,用手捋了捋鬢邊的碎發,露出一截陶瓷般的脖頸,朝著陳卓龍甜甜一笑。
“龍哥,聽說過幾天你要表演節目?”
“不知道你有什么需要的嗎?”
“需不需要我給你當個女主角,”
王琴這話說完,兩頰飛出一抹紅霞,腦袋也低了下去。
大家都不看好陳卓龍表演節目這件事,都抱著看笑話的心態。
關系差的冷嘲熱諷,關系好的好言相勸。
不過沒有一個人提出要跟陳卓龍并肩作戰。
王琴提出做女主角,不過是在開玩笑。
她是真的支持陳卓龍作出的決定,就算是丟人,也愿意跟陳卓龍一塊。
陳卓龍也不愿辜負王琴的好心,便將布票的難題告訴了王琴。
王琴眉頭微皺,也是陷入了思考。
畢竟在這個時代,布票太難得了,廠里面即使發了一些,也被各家各戶換成了肉票糧票。
比起穿得好,人們更在乎吃得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