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荸薺實在好,養生又治病
荸薺,很多地方又叫馬蹄,為了驗明正身,放張照片:

荸薺一般在10月寒露節氣以后陸續上市,是秋冬季節的時令蔬菜。
很多人喜歡吃荸薺,一般都是炒著吃,比如荸薺炒肉片。但殊不知,荸薺煮成甜品,味道極佳,還有很多養生功效,能治療不少疾病。

荸薺性味甘寒,入肺、胃經,有清熱、利咽、化痰、止渴、開胃、消食、益氣、明目的功能。
1.荸薺止咳化痰
荸薺甘寒,色白入肺,可以清肺熱,宣肺氣,化痰止咳。秋冬季節本身就很干燥,再加上北方房間里都有暖氣,很容易肺熱傷津,引起干咳。
此時用荸薺幾顆,去皮后切成小塊,和適量冰糖一起煮水飲,不但好喝,而且止咳化痰。
即使沒有咳嗽,單純只是口干津少,鼻子里熱烘烘的,都可以常煮荸薺水當飲料。潤肺生津,預防咳嗽。
2.荸薺利大小便
秋冬季節得熱證的人不少,究其原因就是吃得多、穿得暖、房間熱。
此時若出現小便黃、澀痛(急性尿道炎),或者單純只是小便少,都可以用荸薺利小便。
尤其是很多生病發燒的患者,很容易出現小便少、黃,更是適合飲用荸薺水來利小便,退高熱。因為肺與膀胱相別通,小便順暢可以幫助散肺熱,退燒。
另外,由于荸薺甘寒生津,因此它還是通利大便的好食物。對于腸燥津虧導致的便秘,多吃荸薺療效很好。

3.荸薺消積食
很多人都知道山楂、白蘿卜可以消食,但絕想不到荸薺也可以消食。
當小兒有積食時,可以用荸薺煮水,吃荸薺喝湯汁。也可以用荸薺加水榨成荸薺汁,煮沸后飲服。
尤其是那些口有熱氣、舌苔比較厚膩的小朋友,每日服用一杯熟荸薺汁,可以有效地除積食,消胃熱,生胃津。
除了以上的功用外,荸薺最大的藥用在于透發麻疹。由于現在小孩子都打了預防針,所以出現麻疹的概率很小,這里就不再多說。
荸薺雖好,但還是有食用注意:荸薺屬于寒性食物,且生長于地下沼澤或水田中,表皮多有細菌、寄生蟲附著,因此不宜生食。另外對于脾胃虛寒者,也不可以一次性食用太多,以免引起腹瀉。
大自然是最智慧的,在秋冬這樣干燥、容易生內熱的季節,它就會給人類送上甘寒生津的食物,供養生命。而中醫更是沒有辜負這樣的智慧,把大自然的恩賜利用到了極致。
養生,就是順應時節的生活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