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年輕人的第一輛火車
- 開著火車去撒野
- 恰巴塔
- 4109字
- 2024-11-23 07:00:00
李鐵要先把車開到報廢堆場那邊走手續,完成掩人耳目的最后環節,再趁著夜色開走——從檢修庫到報廢場的站線調度,對機車而言,約等于一個人從廚房拎著垃圾,開門放進樓道。
本來這段開往報廢場的送別路,按慣例應該由原來的乘務組開過去,但為了避免老車途停(開著開著壞在路上,一輛故障車堵死一條鐵路線),這輛車早在李鐵穿越以前,就不再安排固定車組和計劃,也不跑坡路和遠路,只作為調機在站線范圍內湊合用用。
正常來講,開火車的標配是三個人,司機、副司機和司爐。
司爐活最累,副司機事最雜,司機啥都會——因為司機自己也是從上進的司爐開始,一路掄著鐵鍬,掄分兒掄成司機的。
穿越之前,火車司機在業內被尊稱為“大車”,尤其是蒸汽火車的司機,那是真正的“大車”,連運轉調度都得賠笑臉打商量的存在。
直到李鐵穿越前的高鐵動車時代,職業教育成熟普及,司機不再稀缺,考核緊箍咒層層套疊,新一代大車們的業內威望,才遠遠不及那些煙熏火燎風濕痛、喜歡沒事兒拉汽笛嚇唬大姑娘的業界前輩。
我們全憑自身努力掌握機車駕駛技術的李大車,正在嘗試自己一個人把火車開走——小火車腿短跑得慢,瞭望壓力小,類似平路單機站內調度之類的簡單任務,一個人也不是不行。
上次“大車”特性開啟,雖然灌注的經驗是劍魚號那一型的駕駛專精,但其中的某些通用技巧依舊能發揮作用,讓李大車在小火車上也能繼續撐起大車的排面,不至于抓瞎。
……
被煙霾過濾的夕陽下,管理員馬克西米連站在報廢堆場的道岔旁邊,摘下帽子充當信號旗,遠遠地朝著李鐵揮舞,李鐵拉響風笛回應,隨后兩把閘制動,勉強合格地停在辦公室窗前,進步+1。
又給鍋爐里壓了幾鏟子煤,李鐵才拿起準備好的現金口袋,下車迎向老馬。
“恭喜你,斯塔林,我的朋友!”馬克西米連從煤水車后面追上來,帶著笑意說到。
“雖然我不明白你為什么一定要買下它,但還是要恭喜你。”
“或許對你來說,這確實是個更好的選擇。”
“這個伙計雖然老,但是也很可靠,等我把它徹底修好的時候,它會讓你大吃一驚的”,李鐵拍拍馬克西米連的肩膀,兩人一起朝著辦公室走去,今天要把明面的流程全部搞定。
交車經辦、接收臺賬、拆解外包、殘值處置……會計熟練地清點現金,毫不避諱地分成幾份,一份交給老馬,一份夾進賬本,一份干練利落地揣進自己口袋,并在標注剩余金額的收訖單上簽字蓋章。
這輛車,就徹底的屬于李鐵了。
老馬與會計離開以前,隱晦地指了指一輛蓋著苫布的平板車,李鐵同樣微不可察地點頭回應。
……
傍晚風向悄悄變化,礦渣堆上的塵土,夾在煤煙味兒的風里,漸欲迷人眼。
李鐵站在鍋胴外邊的走板上,目送老馬和會計的背影在煙霾里漸漸隱匿,拉起圍巾蒙住口鼻,李大車按捺殘魂中泛起的興奮說道:“別著急,伙計,這就是你的車,誰也搶不走——你現在有個很重要的事情要做,你得給你的車取個名字。”
殘魂沉寂半晌,傳來一陣波動。
李鐵探手從司機室里拎出早就準備好的一小罐白色油漆,用小刷子重新攪勻后,在煤水車的空白處,用前身最喜歡的海洋字體,鄭重寫下一個單詞。
“命運”。
此時想起劍魚號同樣用海洋字體書寫的名字,李鐵好像有一點明白,曼弗里德對前身的好感從何而來。
借助天黑前最后一絲光亮,李鐵迅速檢查了一遍儀表,掛上蒙著苫布的平板車,然后在越發濃重的暮色和塵藹中,朝著一個窄軌與標準軌交匯的礦渣圍坳開去。
小火車大燈刺破黑暗,排障器壓覆成片頑強生長的荒草,相似的道路在窄小視野中循環往復,既像游戲設計師偷懶的場景貼圖,又像普通人不停奔波又毫無驚喜的人生。
在某個貼圖變化的終點,小火車一頭開進濃霧。
進入折疊場站的瞬間,李鐵的視角突然沖破了司機室的限制,向上無限拉高,在上帝視角下俯瞰整個空間,就像在前世界的家里,俯身觀看姥爺做的場站沙盤。
視角拉高后,又圍繞沙盤中間那輛小小的蒸汽機車,低回盤旋了一周。
那盤旋的畫面里,有機車逸出的蒸汽和煙霧,有單臂搭在司機室窗口的蒙面年輕人,有煤水車上用白色油漆涂寫的車名“命運”。
李鐵能感受這個視角中浸染的那些復雜情緒,有喜悅,有自戀,有不甘和解脫,也有悵然和遺憾。
再次盤旋一周后,這種上帝視角就在持續拔高的過程里開始模糊彌散。
再一恍惚,視角回歸正常。
穿越以來身體與靈魂之間若有若無的隔膜感消失不見,頭腦變得輕靈迅捷,對環境的感知更加清晰——就像九塊九的樹脂魚缸,材質升級成水晶,還順便換了一缸新水。
原身殘留的最后一絲執念,在心愿得償后煙消云散,只留下純凈無主的精神能量,迅速融入新房客的靈魂,反哺自身。
對此本來就有所預期的李鐵拉下面巾,抬頭看向夜空,用自己才能聽到的感喟道別:“再見,斯塔林,從此以后,我是原世界的我,我也是新世界的你。”
這一番變化看似漫長,現實中其實只有短短幾息。
隨著機車前端的車鉤緩沖器,輕輕撞擊防溜狀態的宿營車車尾,腦海中一聲清亮縹緲的風笛聲響起,神秘刺青也將一道信息適時投送腦海,也開始給李鐵灌注這輛接近五十年車齡的老車中,被“大車”特性萃取的駕駛記憶。
……
【始發站】:你在哪里,哪里就是你狀態滿格的始發站。原世界的諸多遺憾,化為一處靈魂伴生的折疊車站,與你在遙遠的新世界同生共死,共赴云山與海的彼端。
解鎖特性:自動接駁、勝利余暉(1)、質能守恒、認知偏轉(new!)
本務里程:22/100
撒野值:1
冷卻時間:00:00:00
車站建筑:站房Lv1、補給站、機修車間Lv1
待建建筑:暫無
本務機車:劍魚號(發現IV改型 1147)已綁定/解綁
……
認知偏轉(new!):來自職場透明人的臨別饋贈。
1、隱匿:在外部觀察者的思維中,持續淡化車站的存在感。
2、干擾:未標記人員距離車站越近,思覺侵蝕的強度越高。
3、自洽:調和觀察者認知邏輯,將站內的超常現象合理化。
……
不知道該說些什么,才能表達此刻所想。
前身執念前腳剛從靈魂中抽離消散,隨后就被烙印刺青的神秘力量,搓成了一條不太禮貌的車站特性,就像本應靜靜躺在盒子里接受追思的對象,突然在吃席的賓客中間冒出來,甩出一條超市塑料袋挨桌打包,搞得別人情緒都不太連貫。
雖然這條特性確實很實用,可總覺得,這空間背后的促狹意志,似乎有點不正經……但再不正經也是現在最大的依仗,絲毫沒有影響這份促狹帶來的驚人效果。
新特性效果拔群。
一條細枝三個果,“你看不見我”、“離近了就走神”和“站內大忽悠”,后兩條沒有外人在場無法確認,第一條卻可以馬上得到驗證。
“在車站外部,持續淡化車站的存在感。”
李鐵也不嫌麻煩,走出折疊場站很遠后回頭看,浮現在地表的已經不再是簡單粗暴的一片迷霧——原來的迷霧雖然能遮蔽視線,但這種違反常理的現象,總歸還是會引發某些一探究竟的心思。
而現在,一片與周圍環境高度吻合的廢棄建筑無中生有,就像它本來就該存在于那里,是荒草地和礦渣堆的一部分……可如果要描述這個建筑群的詳細模樣時,又什么都想不起來,仿佛過于平常、毫無述說的價值。
重新進站上車,李大車現在已經有五十年的小火車駕駛閱歷了,如臂使指地啟車開進機修車間,意念溝通神秘刺青查看機車信息。
……
命運號(查普曼II型 2606):查普曼機車工廠主打產品的第二代,小型礦用機車/調車機車,內置式汽機使該系列機車布局更加緊湊。該系列產品以優秀的牽引力、通過性能與廣泛的燃料適應性著稱,深受世界各地礦山業主喜愛。
本車由查普曼財團布朗尼亞王國本部工廠第七號總裝車間出品。
機械完整度:87%
改裝部件:無
狀態評價:金屬疲勞,嚴重磨損,多處銹蝕,已接近報廢
可選操作:整備/修復/改造/解析/拆解/分解
……
“修復。”
“請選擇修復項目”,待修機車的三維透視圖,徐徐呈現在李鐵眼前的虛空之中。
各個機械部位按照紅橙黃綠的通用顏色方案,標注了機械健康度,結果也毫不令人失望,開門紅。
鍋爐部和機械部是重災區,觸目驚心的一片紅海。
不知道從哪里拖來湊數的煤水車外觀凄慘,整體橙色偏紅,服役期限應該也不短。
轉向架作為這個系列產品的通用部件,應該是整體更換過,橙黃交雜。
全車罕見的幾絲綠意,都在動輪外圈——架修時剛換了一茬輪箍,還在鏇床上精削了蹄子。
李鐵點選“全車修復”。
“已選擇全車修復,計算中……根據當前車況,全車修復共需消耗鋼鐵4.6噸,銅11千克,漆料12組,標準煤換算能耗28噸,核準工時25”
“添加以下列表中的合格工件,可減少相應能耗與工時”(列表已折疊/展開)
……
李鐵知道這車情況挺糟糕,但沒想到會這么糟。
重新調整維修計劃,按照待修部件的健康程度和緊要程度,重新調整優先級、分批排序,先把全車的健康度從紅色削減到橙色,然后漸次達成黃色和綠色。
仔細琢磨了一會,反復湊單對比,選擇了幾個時間可以控制在一晚之內完成的項目——除了比較緊要的閥裝置和機械部磨損修復,其他都是些耗時不怎么多,卻能讓機車最大化改變外觀氣質的高性價比醫美項目。
比如添加一對從報廢場找出來的、低速小火車基本用不上、但是虛榮在線的擋煙板什么的……狗狗祟祟,跟那些地下修配廠的行為藝術家如出一轍。
一共十個多小時,付賬開工。
安排完老車修復改造的工作序列,轉頭繼續打量仍舊空曠的場站空間。
目前這個空間范圍,作為安全屋或者避難所來說,已經足夠大,自帶迷魂陣和機修車間等種種不科學。
但不能自己改造永久性的生活設施,還是有些不方便的地方,或許一直給站房升級,能出現老場站后來配套的公寓和食堂,而升級的前提——李鐵把目光轉向了至今為止變動不大的兩個欄目上。
“本務里程:22/100”
“撒野值:1”
意識關注詞條,注釋信息自動浮現
“本務里程——值乘本務機車實際行駛的里程,每次達成特定里程碑,可解鎖特定選項。”
“撒野值:通過冒犯他人獲得,可用于倒計時抵扣,或指定特性的臨時強化。”
冒犯他人——“這個系統不太正經”的想法再次閃過——算了,先做飯吧,一邊做一邊等,今天約了皮爾曼三人在這聚齊。
……
大多數食材是在遠離礦區的農莊集市囤的,牛奶是每天從配送站買回來的,一成不變的懶人吃法和操作。
胡蘿卜、雞蛋和土豆蒸熟,牛奶殺菌。
準備一個比臉還大的沙拉盆,胡蘿卜搞里頭,用叉子懟成泥。
蒸熟的土豆扒皮搞里頭,懟成泥。
蒸熟的雞蛋剝殼搞里頭,懟成泥。
洋蔥、生蒜和香菜切碎搞里頭。
撒鹽,擰胡椒,淋上油醋。
攪拌均勻。
客觀來說味道還行——來自原世界的清潔食譜就是這樣,對身體的負擔極小,營養素也很全面,就是食材花樣少,吃多了難免會覺得寡淡無趣。
食色性也,如果沒有美食,活著的樂趣至少減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