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試點名額
書名: 重生1986:從收養小姑媽開始作者名: 毒舌隊員本章字數: 2461字更新時間: 2024-05-18 01:14:43
“是嗎?”鄧縣抬起二郎腿反問,風輕云淡的臉上潛藏著不信任。
謀大事者,藏于心,行于事,無論目標大小,通過實際行動才能實現,走到臨門一腳,陳陽不可能半途而廢。
“天地昭昭。”陳陽違心道,不過很快切入正題,“有了公司,可以解決一部分人的就業問題,拉高縣里GDP。”
曲書記一旁說和:“鄧縣長,縣里的繁榮可是與咱們當干部息息相關,一言一行都要慎重考慮和選擇。”
對于曲書記和呂局長,鄧縣有很大的意見,而且是關于陳硯知的,全縣這么多人,為什么非的是他,你們到底看中他什么?
曲書記他能猜測一點,是看中他這個人和背后潛藏的那些家伙。
呂局又是為什么?
想不通,為什么昨天呂局和黃副廠長對他推崇備至,正當他是孫悟空,上天入地無所不能?
一顆被丟棄的棋子,連入局的資格都沒有,何德何能?
什么齊天大圣,沒聽說過,小小的弼馬溫,一個管桃園的猴頭,妄想去瑤池赴會,真是做夢……
“你想開公司?你憑什么?你有什么資格?”
隆和縣除開國營企業,個人公司沒有一家,84到86年,哪怕是特區也只開始選擇了少數幾個國營大中型企業進行股份制試點。
全國的情況而言,這個時期國營企業的股份制改革仍然限于中小型企業,不僅數量很少,分布零散,而且并不是規范的股份制。
幾乎是把陳陽貶低的一文不值,呂梁參與討論,直接搶過話語權:
“隆和縣經濟發展太慢了,陳硯知的提議未嘗不可,你看特區和周邊的身份,如火如荼的改革,你不羨慕?!
咱們可以先給他一個試點名額。
改革春風都吹到南省,估摸最多兩年,紅頭文件會來到咱們西津。”
鄧縣沒有說話,沉思默想,轉頭問陳陽道:“你怎么看改革開放?”
這種大佬的會談,不能憑口亂說,而且鄧縣對我意見非常大,羞辱并不感覺,臉不重要,陳陽想了想:
“財務嚴重赤字,外債的高壓力,不能擴大再生產,造成嚴重的失業壓力,資金和外匯儲備不足。
通過減少外資準入門檻、提供稅收優惠等手段,引進外資企業。
不僅帶來了先進的技術、管理經驗和市場渠道,還促進國際貿易推動經濟發展。
讓中國的國際地位被提高和國際社會的聯系更加緊密。
奠定了中國發展堅實的基礎,推動了中國的現代化建設。”
對于陳陽的一針見血,鄧縣沒有絲毫意外,如果這點見識都沒有,開什么公司?
讓我們拿政治前途陪你賭嗎?
“所以這一切是朝有益的方向發展。”
想到后世,科技大國,五常副本,陳陽點頭:“沒錯。”
“難道對國內的經濟不會造成沖擊?”總算是將話語引導回來,見鄧縣沒有繼續發難,看在自己的面子上,不枉同事一場,曲書記接著問了一個刁鉆的問題,想聽聽他未來的遠瞻性。
陳陽回答道:“會被吞噬市場份額,并購國內企業,成為某支柱的寡頭,控制價格,收割市場。”
“有沒有辦法控制?”
陳陽搖頭,不過還是說道:“中央干預,控制、調控。”
對于這個話題,陳陽不想深入談論,大勢不可違,資本如果不資本還叫資本嗎?
社畜人,社畜魂,社畜都是人上人。
改開本來是再走一條未走過的路,資本市場某種程度來講和分析,大幅度解決了當前再就業的問題。
帶來了經濟的滕飛,有錢才有更多的機會發展科技力量,未來中國是超級大國,和中國掰手腕屈指可數。
一頭沉睡的巨龍在逐漸蘇醒。
資本永遠無法裹挾國家命運的走向。
無法左右局勢,這不是鄧縣該思考的問題,他的政治現在只是縣里,未來的規劃不急于一時。
問了一個最直觀的問題,“縣需要一臺發電站。”
你心里還想著你這臺發電機?還是說你想讓人知難而圖?……曲書記蹙眉。
“沒錢。”我和你好好談,你出個刁難人的問題給我,陳陽雙手一攤,這個條件太苛刻,沒政策扶持,你把我買了我也建不起來。
“我覺得開公司這件事重中之重,還需要認真商榷。”鄧縣起身準備離開。
陳陽也不惱怒,已經預料到這種結果,于是說道:“我們葫蘆村莊快山體滑坡了,我想鄧縣體察民情,轉移災民,會得到上級領導的重視。
你現在走了,恐怕是對他們的不負責,而且,葫蘆村的土地、房屋、墳頭,都是不可割舍的。
我不介意幫鄧縣長說服村民。”
曲書記和呂局不可置信望著一臉淡定的陳陽,徹底刷新了他們的認知,為了目的什么都敢當籌碼。
已經走到門口的鄧縣放開了握住門把手的手掌,“你可真不是東西。”
陳陽繼續開口:“改革開放的勢頭強勁,開公司未來是大勢,滿足市場發展的需求,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
不僅解決了一部分人的勞動就業問題,個人有了收入,減輕了國家負擔。
而且他們通過勞動,為社會創造財富,給國家提供稅收,增加國家收入。
為什么要讓外企搶占分割市場,而不是咱們打開銷路收割資本市場?”
“你口氣真大,我倒是小瞧你了。”
“過段時間我會帶地質學家去葫蘆村莊看看。”鄧縣指了指外面道:“那些商販的道路市容管理,給我出一個章程文件,工商局周日放假。”
說要,鄧縣大步離開,“砰”的一聲巨響門被關上。
“謝謝鄧縣。”陳陽對著已經關閉的門道謝,繼而對著辦公室的兩位領導:“謝謝曲書記和呂局。”
“希望你能讓縣里變得繁榮,不要辜負期望。”曲書記微笑,不過眼中帶著一絲探究和內懼。
“是。”
“早點把鄧縣要的材料準備齊全,他給你爭取幾份試點名額,包括我們……”曲書記淺淺微笑,拍了拍陳陽的肩頭,負手離開。
“我知道,感謝領導賞識,不會辜負期望的。”
坐在呂梁的摩托車后排,今天的事沒有風波,一切水到渠成,陳陽知道背后的人在下場和觀望。
“你為什么不等兩年?”呂梁問道,如果他做的是小生意,溫飽自足,不會牽扯太深,但陳陽能看到他的野心勃勃,將來和其他龍頭打對壘。
每個人的身份不同,所求不同,各自的立場不同,陳陽不懂呂局為何要這么問?
是朋友間關心?還是樂樂手術費的報恩?還是廳里的責問?
“我不喜歡被動等,機會來了,就要爭取。”
這個世界的游戲規則不允許出現大面積的富豪。
“祝你好運,如果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來和我商量。”對于生意場上的事他沒有任何建議,但做生意始終繞不開權力,沒有人保駕護航,遲早被其他吃干抹凈。
“胡同小院沒有必要存在,你說呢?”
“再等等吧,縣里想要繁榮,離不開胡同小院。”
“一共三個試點名額,你準備怎么分配?”
“都是我的?”
“不然嘞。”
這算是唯一的好消息,陳陽以為這些名額他們會優先他們的親朋好友,而他只有一個名額,能做的基礎產業變得有操作性和選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