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尼祿的母親(37年)
- 尼祿(美國國家圖書館珍藏名傳·古代史10)
- (美)雅各布·阿伯特
- 5443字
- 2024-04-18 17:33:35
Nero's Mother(A.D.37)
在古代,羅馬帝國進入鼎盛時期后,那些名門望族,除了在城里有住宅,和現在大城市里的有錢人一樣,他們通常還擁有鄉村別墅。他們在這里消暑度夏。這些別墅建在離羅馬城不遠又風景優美的地方,有的在內陸,有的在海濱。在羅馬城周邊,像這樣的度假勝地不勝枚舉,其中就包括安提厄姆。
安提厄姆位于臺伯河以南大約三十英里[1]的海邊,一個巨大的海角伸向海中,站在斜坡上極目遠眺,旖旎的風光盡收眼底。從安提厄姆海角沿海岸線一直往北,可以望到臺伯河口,而南邊,景色止于與臺伯河口距離不遠的瑟西海角。瑟西海角是羅馬城以南的意大利海岸上的第二大海角,也叫“岬角”。從安提厄姆向內陸眺望,展現在眼前的是廣袤美麗的大平原,與它接壤的是一直延伸到海岸邊的、樹木蔥蘢的小山丘,遠處是連綿起伏、莽莽蒼蒼的山脈。
在海角南邊,有一個小小的港灣。自古以來,附近海域的船舶習慣將貨物運到這里,或在這里躲避暴風雨。事實上,論及歷史之悠久,安提厄姆或許比羅馬城還古老。
安提厄姆風景優美,有利于健康,成了羅馬人消夏的好去處。隨著時間的推移,羅馬城變得更富有后,羅馬人的生活也變得更奢靡。貴族們就在安提厄姆修建別墅,有的把地點選在海角上能夠俯瞰大海的平坦的空地上;有的選在陸地上;有的選在山谷中涼爽、偏僻的隱蔽處。尼祿就出生在這樣的一座別墅里。
在羅馬貴族中,尼祿父親的家族屬于名門世家,盡管他們的姓氏——布瑞贊貝爾德聽起來有點兒古怪。說得具體一點兒,就是“阿赫諾巴爾伯斯”,這是“布瑞贊貝爾德”在拉丁文中對應的詞。現在,當我們用英語談到尼祿的父親時,是應該用他真實的拉丁名字,還是翻譯過來的英語對應詞,也就是說,是該叫他“阿赫諾巴爾伯斯”,還是“布瑞贊貝爾德”,真的很難決定。前者似乎和羅馬輝煌的歷史更和諧一致,而后者,盡管不那么優美,但或許能讓我們更清楚地了解它在羅馬社會中表達的含義和重要性。當然了,盡管這一家族通過賦予它一個神奇的起源而讓它變得更威嚴,但這一姓氏本身并不動聽。據說,古時,有一位先知出現在該家族的一個祖先面前。在預告未來某一時間將會發生特定的不同尋常的事件后,先知用手捋了捋這位祖先的胡須,并把它變成了青銅色,以此證明這條預言百分之百可信。這位祖先也因此得到了“布瑞贊貝爾德”(意為“青銅色的胡須”)這個姓氏。從那以后,他的子孫后代一直沿用它。
盡管在尼祿出生時,布瑞贊貝爾德家族和其他顯赫的羅馬家族一樣,極盡奢靡浪費,腐化墮落,但依然是一個名門望族。尼祿的父親是個惡貫滿盈的男人,被控犯了非常嚴重的罪行,后來一直在懺悔、擔驚受怕中艱難度日。據說,當信使前來向他道喜,說他的孩子,也就是本書的主人公尼祿,已經降生時,他竟然大發脾氣,輕蔑地說不管他和阿格里皮娜生出個什么玩意兒,都只會給羅馬帶來毀滅。他的妻子阿格里皮娜,也就是尼祿的母親,跟丈夫一樣作惡多端。
阿格里皮娜在羅馬帝國的社會地位甚至比她丈夫還要高。她是皇帝的妹妹,這位皇帝,也就是她哥哥,叫卡利古拉,他是羅馬帝國的第三任君主。愷撒的繼任者屋大維,是羅馬帝國的第一任君主。不過,“君主”這個詞,那時的意義和現在有著天壤之別?,F在,它是指至高無上的統治者,正式地行使整個國家和政府的大權;而在古羅馬時期,它只行使軍事指揮權。imperator一詞,即“羅馬皇帝”,意為指揮官,僅僅是指羅馬軍隊的主帥。
在羅馬早期,人們采取非常嚴格的規章制度及任何可能的預防措施,來保證軍隊絕對服從行政長官和法律。除了像禁衛軍這樣的小隊伍,其他軍隊不允許接近羅馬城。凱旋的大將軍,必須先在離城門還有一段距離的地方安營扎寨,在那里等待羅馬元老院的命令。理論上來講,政權掌握在元老院手中。雖然古代的元老院與現在的參議院在英語中共用一詞,但兩者的意義完全不同。參議院是由一群被正式任命的立法委員組成的責權明確、組織嚴密的政府機構;而元老院的成員則是一群數量眾多的世襲貴族,他們的權力既來自古老的慣例,也來自勞苦大眾對地位穩固的,特別是代代相傳的貴族階層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敬畏和仰慕。元老院會定期集會,有時集會比較正式有序,有時則比較喧鬧混亂。然而,無論是依例行使,還是有違常規,他們的權力都是至高無上的。他們頒布法令,制定法律,分派行省官吏,議和、宣戰。軍隊及指揮官是被他們利用的工具,對他們唯命是從。
羅馬軍隊兵多將廣,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作戰任務時,就駐扎在固定的軍營里。這些軍營被修建在帝國中任何被認為有必要駐軍的地區。這些龐大的軍隊就是著名的羅馬軍團。羅馬軍團之所以聞名于世,是因為它們擁有嚴明的紀律、有序的組織、迅速的反應及將士們一往無前的勇氣和不屈不撓的精神。事實上,每一個軍團構成了一個獨立自主的社區,它的營地就是它的城市,它的將軍就是它的君主。當然了,在戰時,軍團因作戰任務的要求而轉戰南北;但在和平時期,它會按照嚴格的程序駐扎在寬廣、固定的營地里。營地的設計整齊劃一,周圍用城墻和塹壕加以保護。在營地內部,帳篷整齊排列;在帳篷和帳篷之間,有寬闊的街道;在營地的中心位置,在一個開闊的廣場前,是軍團的最高指揮官和其他將領們那裝飾得富麗堂皇的大帳。這些大帳,就像城市中的大廈一樣,高于其他帳篷。羅馬軍團的營地,事實上就是一個地域寬廣、人口眾多的城市,只不過城市的住宅是帳篷,而不是堅固耐用的石頭房子和木頭房子。
就這樣,羅馬軍團在元老院認為全國適合駐軍的各地安營扎寨。有的在敘利亞和東方,有的在意大利,有的在萊茵河岸邊……正是通過如此部署的龐大的軍隊,羅馬人才能將整個歐洲納入自己的版圖。軍隊絕對服從指揮官的命令,因為士兵從指揮官那里得到充足的食品和衣物,通常過著衣食無憂、舒適安逸的生活?;诖?,他們愿意服從命令,轉戰南北,奮勇殺敵。在戰時,在被攻克的地方,指揮官通過征收貢品、洗劫城市為他們謀求衣食??偟膩碚f,這些軍隊很愿意維持占領區的社會秩序,維護法律尊嚴,因為沒有法律和秩序,人們的生產就不能繼續。他們當然很清楚,如果一個國家停止了生產,貢品自然很快就交不出來了。
通過閱讀歷史,事實上我們發現,盡管在對古代軍隊打了勝仗的描述中,充滿了暴力、掠奪和犯罪的可怕細節,但我們不能就此推斷,這些大軍給當地帶來的影響完全是有害的。在羅馬時期,對分散在歐洲和亞洲的廣大地區的各色族群,只有通過非常強硬的手段,才能使其遵守一定的社會秩序。羅馬元老院建立的軍團駐扎在羅馬帝國廣袤的國土上,這股強大的軍事力量恰恰成了這樣的手段。然而,在大多數時間里,軍團起的作用都是靜態的。也就是說,只要它威風凜凜地出現,人們心中就會充滿敬畏,它管轄的國家和部落就能相安無事。人們都會感到很安全,因為羅馬軍隊就在附近。因此,羅馬軍隊起到了震懾作用。駐守在此的軍團,像飄浮在地平線上的一團烏云,但當地人心知肚明,這團看似無聲無息、安靜閑適的烏云,卻潛藏著隨時可能在他們頭頂炸響的驚雷。因此,在平常的行動中,軍團的影響是積極的。但當它的行動過于殘忍暴戾時,偶爾會引發騷亂。
然而,不幸的是,后世的人們為了頌揚現行的體制,對羅馬軍團給當地帶來的好處閉口不談,卻把它的暴力和罪行當作素材編成有趣又刺激的故事。它帶來的好處或許貫穿了一段很長的安定時期;它帶來的危害短暫并伴隨著一系列急劇發生的事件,這些數不勝數的小事件帶來的危害各不相同。史學家習慣了對它的好處輕描淡寫、一筆帶過,而不遺余力、濃墨重彩地詳盡描述它的危害。因此,盡管古代雄霸天下的軍事統帥們雖然暴虐嚴酷,但本質上并沒有歷史中描述的那樣暴虐嚴酷。他們因鎮壓騷亂和暴力行為而產生的普遍的積極影響,至少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補償了他們犯下的罪行。
幾個世紀以來,羅馬軍團對元老院的當權者們唯命是從,但隨著自己日漸強大,羅馬軍團越來越意識到自己是多么有力量。每一位凱旋并名揚四海的指揮官,都增強了軍隊在軍政關系中的影響力和重要性。與龐培和其他國內外對手漫長又可怕的戰爭中,愷撒極大地增強了軍隊的實力,鞏固了軍隊的地位。每當他率領勝利之師回到羅馬城時,他都會讓元老院惶恐不已。愷撒的繼任者屋大維,史上一般稱為“奧古斯都”,完成了其養父,也就是愷撒剛剛起步的事業,即讓軍隊掌管國家政權。他雖然名義上服從元老院,實際上卻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事實上,元老院依舊定期集會發揮它通常的功能;執政官和其他地方官員依然被選出并被授予象征著最高權力的證章;國家事務的管理形式和方法還在繼續沿用,其中規定了軍隊必須絕對服從于政權。然而,政府真正的當權者受到了威懾和壓制,傲慢的羅馬皇帝,即最高軍事首腦,對元老院發號施令、頤指氣使。
指揮官要有曠世奇才,才能讓軍隊有如此顯赫的權勢,不過,一旦登上高位,要維持權勢則不再需要任何能力或高尚的品質。事實上,閱讀史書的人常常會發現,當某種形式的政權一旦確立,人們對其個別代表人物的蠢行的忍耐真的令人吃驚。無論當權者是朝代更替的國王、世襲的貴族,還是軍事世家出身的將軍,都無關緊要,重要的是他的能力出色,而一旦登上高位,一些當權者的蠢行和罪行似乎不足以耗盡人們對已經確立的政權的服從精神——這種服從精神是如此的普遍、如此的耐心、如此的持久,超越了利益和理智的界限,以至看上去就像是造物主根植在人類靈魂深處的盲目的本能。它是人類作為群居動物天性中的一個必要的組成部分。事實上,沒有這樣的本能,那些地域廣闊的社區似乎也不可能被建成并維持;沒有這樣的本能,即便人類能夠生存下去,也絕對不可能充分發揮人類的才能。
理論上無論如何,實際上可以肯定的是,古羅馬的軍事力量之所以如此強大以至凌駕于政府之上,是因為那些能力非凡的人。馬略和蘇拉、龐培和愷撒、安東尼和奧古斯都通過行動,證明他們具有遠見卓識、旺盛的精力和強大的靈魂。人們可能會譴責他們的惡習和罪行,也會由衷地欽佩他們的凌云壯志,欣賞他們宏偉壯麗的、周密詳盡的、卓有成效的行動計劃。整個已知的世界是他們博弈的戰場,他們建立的、訓練的并最終成功受中央集權控制的軍隊,形成了有史以來最威武雄壯、氣貫長虹的軍事力量。軍隊不僅聲勢浩大,而且持久穩定、自謀生路。一套全面復雜又行之有效的體制被用來管理軍隊。這支軍隊紀律嚴明,組織健全。士兵們接受同樣的訓練。和平時期,他們安靜地待在國內城市般的營地里;戰時則行軍、露營或打仗。這樣的體制,只能由有著強大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的人逐漸建立并形成。體制一旦形成,軍隊不久就能自謀生路。不僅如此,它還能通過自己固有的能力,扶植最無能的人作為其名義上的統治者。
比如,尼祿出生時在位的君主、阿格里皮娜的哥哥卡利古拉,就是一個完全不適合行使任何最高權力的人。他就是在軍隊的扶持下,才得以坐上皇帝的寶座的。因為他是皇位繼承人中最有名望的那一個,所以自然是軍隊最愿意扶植為首領的人選。因此,他被嚴密地保護起來。然而,雖然機遇將他抬舉到如此高位,他的生活卻充斥著不斷的蠢行、惡習和犯罪。他通常住在羅馬城,在那里花費由他支配的巨額財政收入,鋪張浪費,肆意揮霍。在他統治初期,他的很多奢靡浪費的行為是為了讓人民生活得更好,但過了一段時間,他的所作所為只是為了滿足個人私欲。后來,他惡毒的本性暴露無遺,恣意妄為地殘害生靈。最后,他似乎對整個人類充滿仇恨,無論何時,一有機會,他就以戲弄人、折磨人為樂。
那時,人們習慣于在巨大的圓形露天劇場觀看表演。驕陽如火時,人們會給頂上搭建篷布。當露天劇場擠滿觀眾,赤日炎炎時,卡利古拉就會命人將篷布撤走,將大門關上,以防止人們出去,然后觀看這么多人擠在狹小的空間里,忍受烈日的暴曬,表現出不適與痛苦的場景。他以此為消遣。他養了許多野獸,用來在圓形露天劇場里打斗。當沒有新鮮的牛羊肉時,他便命人將罪犯和戰俘扔進獸穴來喂養野獸。一旦有人冒犯他,他會命人用燒紅的烙鐵在他們臉上燙上烙印。這樣一來,他們不僅當時會遭受殘忍的折磨,日后也會面目全非,樣子非常嚇人,遭受精神上的痛苦。有時,當貴族或身份尊貴的人的兒子惹惱了他,或者由于他本人反復無常、心狠手辣,對他們懷恨在心時,他就會命人公開處決他們,并要求他們的父母到場觀看。有一次,處決完一個他懷恨在心的人之后,他要求受害者的父親來到皇宮與他共進晚餐。晚餐桌上,他一直輕松愉快、幽默詼諧地與這位客人交談,故意無視這位父親心中的悲痛,對其進行精神上的折磨。還有一次,他命令一位受人尊敬的元老到現場看自己的兒子遭受極刑。這位元老說自己會遵照皇帝的命令到達現場,但謙恭地請求在行刑的那一瞬間閉上眼睛,以免因看到兒子臨死前的掙扎而傷心難過?;实哿⒖套龀雠鷱?,宣判這位元老死刑,理由是他竟敢提出如此膽大妄為的請求。
當然了,尼祿的母親阿格里皮娜與這樣一位君主的親屬關系,雖然能讓她在羅馬帝國享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卻并不能給她帶來絲毫的快樂。事實上,伴君如伴虎,所有和卡利古拉有關系的人無不整日提心吊膽,因為他荒唐殘忍的行為總是反復無常,讓人捉摸不定,任何可能被他注意到的人都會有無休無止的危險。阿格里皮娜本人有一次就惹得她哥哥很不高興。幸好,她逃過了一劫??ɡ爬l現,也有可能是假裝發現了一場反對他的陰謀,他控告阿格里皮娜和他另一個妹妹麗維拉參與了這場陰謀。卡利古拉派一名士兵去主犯家里,砍下了他的腦袋,然后將他的兩個妹妹從羅馬城流放到龐提亞島。當她們離開時,他警告她們小心點兒,他給她們準備了刀劍和荒島以備她們隨時“享用”。
最終,卡利古拉被暗殺,他殘酷的暴政也因此突然結束。阿格里皮娜則因為這件事,不僅被釋放,地位變得比以前更顯赫。
注釋
[1]1英里≈1609.34米?!g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