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序四 詩歌是一面映照熱情的明鏡——讀作家李家寧詩歌集《初心逐夢》的美學感悟
- 初心逐夢
- 李家寧
- 2576字
- 2024-04-19 17:28:45
宋玉文
那夜,入冬以來最強寒潮席卷閩北大地,隨著寒潮而來的還有美麗的山區雪景,窗外皚皚大雪裝點出一片銀裝素裹的世界。一大早,紅男綠女擁出戶外戲雪,20年不遇的南方大雪點燃了大家的熱情。唯我獨坐窗前,徜徉于李家寧《初心逐夢》為我打開的一個奇妙的精神世界。
詩歌是一門欹嵚磊落、獨有千秋的藝術。在文學作品中,詩歌無疑是最具有審美性的。正因為如此,關于詩歌的美,從她誕生的那一天起,門類繁多的觀點就各執一端。湖南的李元洛先生在《詩學漫筆》中系統探討了詩歌的藝術美,是為通說。他認為包羅萬象的美學感悟不過就是思想美、感情美、意象美、意境美、想象美、時空美、含蓄美、通感美、語言美、自然美。然而,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在他失傳的《論詩的美》中留給后人一句殘存的表述:“一位詩人以熱情并在神圣的靈感之下所寫的一切詩句,當然是美的。”德謨克利特不承認有人可以不充滿熱情而成為一個很有成就的大詩人。
我把歐洲這位偉大的思想先驅的話解讀為詩歌的“熱情美”。如果你問我,讀完李家寧詩歌集《初心逐夢》給我最大的驚喜是什么,我想說,就是讓我感悟到德謨克利特所說的“熱情美”,真真切切、毫無虛言。
整個詩集中,他時時變化角度,把熾熱的情感獻給祖國。“春風是你的笑臉,鴿子為和平舒展/夏花是你的芬芳,麥穗將紅旗漾漾/秋韻是你的新娘,鐮刀為你而歌唱”(《祖國:我選擇潔凈的靈魂將您歌唱》)、“秋,滿懷真情來到了人民身邊/季節的雨珠,敲打著華夏的錦檐/我把最好的詞寫在南海浪花里/身上鐫刻下江山妖嬈的秋卷”(《我在秋天歌唱祖國》)、“你是鋪就道路上的泥沙/你是照亮人間的萬家燈火/你是多災多難的古老大地/你就是這個不離不棄的老水車”(《祖國,欠你一首贊美詩》)……
寫屈原,是家寧最讓我感慨的地方。“有水的地方就有古樂龍舟/有人的地方就有醉人辭章/日夜守望,在秭歸的夢里/聽江風號叫,千帆織網/楚河的波浪,承載著屈子的冤魂”(《汨羅江,流淌著詩歌的光榮與夢想》)、“有人把《楚辭》包成了粽子/讓屈原的名字躺在水上/我把粽子讀成了《離騷》/翻開扉頁,一層層波浪”(《這只粽子在汨羅江里煮過》)、“被江水灌洗的靈魂/猶如江面的粼粼波光/刺痛了后人的視線和思想/深入骨髓的隱痛/來自時間深處的行吟/因為承載了有溫度的夙愿/映照著江邊每一位過客的內心”(《端午忠魂》)。還有諸如《端午,讓一條河流站立起來》《粽葉是中國詩歌最高貴的外衣》等。如果沒有對歷史和家國的博大情懷,怎么會有如此一遍遍深沉的愛和情感的表達。
關于榜樣的力量,喬·格蘭維爾有一段精彩名言:“既然真理和堅貞均告徒勞,既然愛情、痛苦和理智的力量都不能將其說服,那么就讓榜樣作為儆戒吧!”家寧的作品中,歌頌時代楷模占有很足的分量和篇幅。《致敬鐘南山》《緬懷喀喇昆侖戍邊英雄》《敬挽袁隆平》《廖俊波(藏頭詩)》《甘當樵夫,山上尋路》《你蹲在田埂上的姿勢,已化為一座豐碑》。還有寫共產黨人精神風采的作品《紅船賦》《人民是江山(新韻)》《七月,你好》等。家寧是政和一中的語文教師,他的學生許多都是高考生,在這樣一個極其重要的人生成長階段,有這樣一位充滿正能量的引領者,對于這些后輩來說是慶幸的。
疫情牽動著所有人的心,在醫護人員們向著疫情第一線逆行時,家寧作為一個正直、善良的作家,在《春天會在不遠的地方微笑》中,他無法言喻自己對白衣天使的一片深情,便把思念躍上心頭:“請原諒,我不能用抒情的文字/來描述這場惡魔病毒的侵襲/雨夜的武漢就像流淚的眼睛/在為每一個凋零的生命哭泣/我含著眼淚寫下愛你的句子/每闋詞、每首詩都情愿為愛而死/天空雖然陰霾,依然有黃鶴在飛翔/雪盡管在下,誰來鐫刻白衣戰士墓碑/……/向你們這群守護生命的天使致敬/默默為你們祈禱:好好守護自己/冰雪消融,櫻花綻放/讓我們在春天里相會。”
北宋大文豪蘇軾說:“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能堅持長期積淀和勤奮創作是源于家寧對詩歌充滿靈光的激情、熱愛和旺盛的生命力。他在很短的時間連續在《中國詩歌網》刊登了50多首各類詩詞作品。其中,現代詩《我想輕輕撫摸這個世界,又怕觸及它的靈魂》《紅梅給白雪獻上紅唇》《江河繞彎,流淌著永世的不舍》《把詩寫得像夢一樣可靠》《原來愛情是一本本厚厚的詩集》等被網絡詩界高度評價,成為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
他的現代詩也曾受過質疑,被認為修辭太多,文字太長,不遵詩格,而應當向隱晦的朦朧詩中尋真諦。講到朦朧詩,就必須回到20世紀80年代初。當時,一批年輕詩人開始崛起于中國詩壇,給詩歌帶來了一股新風,如北島、顧城、梁小斌等。這批年輕詩人所引發的新詩潮之所以在那個年代傲立中國詩壇,是由特定的時代所造就的。如今,新的時代已經翻開了全新的篇章,人民富裕、國家昌盛,文學要引領新的時代精神。因此我恰恰認為,家寧的詩風符合這個時代的感覺。家寧正走在人生的深秋時節,內心是一片碩果飄香的金黃,以他深厚的文學底蘊和師大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底蘊專業水平,早已沖破了格式籬欄。
每次閱讀家寧的詩,宛如策馬奔馳在遼闊的草原,又如飛翔在無垠藍天之下。他常常讓文字自由馳騁,在散文詩與意象詩之間來回切換,行文不拘一格。他用博大的愛國情懷、深沉的感情力量直抒胸臆,熱情贊美祖國的海河山川。有時就在一首詩中,讀者一會兒被引領到遠古徽州,一會兒又遨游在夜色闌珊的城市燈火中。從彩云之南的西雙版納,到北國風光的風情北疆,處處洋溢著家寧熱情似火的精神品質。他的詩歌意境穿越時空,有時前句還在唐詩宋詞的故事中,后一句又出現了今人追夢的腳步,作者思緒暢游在遼遠的時空經緯,不分古今,不分地域,全詩思維跳躍,意象重疊,展盡古今之人間煙火,美不勝收。
我始終認為,有遼闊的內心世界才能放眼于文學的自由,作家必須有性格才有風格。家寧正闊步行走在一條屬于自己風格的浪漫主義色彩的創作之路上,腳步鏗鏘有力。
寫完這則文字,已是春在枝頭、桃花盛開的時節了。
深深祝福家寧!
宋玉文,廈門大學法學本科、碩士,浙江某集團公司簽約律師兼高管。南平市音協流行音樂學會副會長、政和縣文聯副主席、政和縣音樂家協會主席。創作涉及詩歌、散文、足球評論、文學評論、小說、法學論文等多個領域,文學作品散見于各省市級純文學刊物。在音樂領域,創作了68首原創音樂作品,被省級春晚、《放歌中國》欄目現場演唱,有些收入全國卡拉OK曲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