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在官莊村里流蕩至晌午,感到腹中饑腸難耐,尋摸著找個地方吃飯。忽然一個熟悉的身影映入眼簾,定睛一看是宋玉嬌,她身著淡藍色的布衣,秀發輕挽,身材纖細,面容清秀,給人一種淳樸自然的感覺。他想上前打招呼,可是腿腳不聽使喚。
這時也看到陳浩的宋玉嬌,可身邊的小女孩鬧著要回家吃飯,不得已只能扭頭領著她回家。
宋玉嬌可是十里八鄉出了名的漂亮妹子,皮膚白白嫩嫩的就像剛出鍋的嫩豆腐,一張俊俏的瓜子臉上點綴著一雙黑亮黑亮的大眼睛,這雙眼睛要是掃誰一眼呀,保準叫他十天半月的覺睡不著,飯吃不香。
不用說,這么漂亮的妹子到談婚論嫁的年齡后,上門提親的肯定排了一大隊,看那陣勢簡直要把宋家的門檻磨下去兩寸,可玉嬌挑來看去就是一個也相不中,你道為嘛,她心里有人了,對陳家莊村的陳浩芳心暗許了。有一次玉嬌到陳家莊村她二姨家走親戚,正好和陳浩走了個迎面,文質彬彬的陳一下子鉆到她心窩里去了。
陳浩家窮,但陳浩志不短,努力學習,以知識改變命運,在滄源城讀完高中如愿考到濱海市高等技工學校。但是為了他求學,陳忠泰賣了家中所有值錢的東西,最后家徒四壁。這時安心讀書的陳浩心無旁騖,把全部心思用在學習上,根本不敢分心。
苦等了陳浩三年的宋玉嬌,準備在陳浩畢業后公開兩個人的戀情,誰知她的父親宋慎儉為了豐厚的彩禮和兒子的前途,強制宋玉嬌同意和供電局楊副局長兒子楊濤的婚事。
宋玉嬌苦苦哀求父親同意她與陳浩的婚事,宋慎儉生氣地說:“一個普通‘技工’怎么能夠和國家干部比較,再說他們家窮得叮當響,我不同意?!?
宋玉嬌說:“無論是要飯還是受窮我都認了。”
宋慎儉說:“不行,如果你答應這門婚事,楊副局長能夠讓你哥到供電所‘脫產’,這樣我和你娘老了以后就有依靠了?!?
“爹,我也能夠養您老?!彼斡駤煽奁卣f。
“我有兒子不指望你個丫頭片子。”宋慎儉氣急敗壞地說。
宋玉嬌最后向固執的父親低頭了,在陳浩參加工作不到三個月嫁給了楊濤。
九十年代中國正處于經濟體制改革的關鍵時期,在這個大背景下,許多國有企業因為無法適應新的市場環境,面臨經營困難和虧損,不得不進行重組甚至倒閉,而大量的員工因此而下崗再就業,對當時的工人來說,很多人在廠里工作了很多年,有很深厚的感情,所以會格外的難受。但是,在多年培養教育下的員工們,在大局觀念和愛國愛企的思想覺悟下,用默默無聞的言行支持了企業的改革。
陳浩把自己的留廠名額留給師傅褚友蘭,自愿下崗外出打工,在濱海市一家私人建筑公司做了一名水電工。多年以后遇上心地善良、仙姿佚貌的朱紅,后來二人終于結為伉儷,在與朱紅共同的奮斗下成就了一番事業。
正在陳浩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時候,楊志偉找到他,拉著他回去喝酒。
陳浩來到楊志偉家里,楊志偉的妻子岳紅秀已經整好四個涼菜,楊志偉拿出一瓶菊花老鄉酒倒了兩杯。
楊志偉端起酒杯說:“陳總,歡迎您來我們家,薄酒一杯不成敬意?!?
“楊書記,您太客氣了,我受寵若驚?!标惡普f。
“咱們一口到中央,兩口到地方如何?”楊志偉問陳浩。
陳浩說:“行,客隨主便。”
兩杯酒下肚,陳浩拿出玉溪煙給楊志偉抽,楊志偉笑著說:“還是陳總檔次高。”
“楊書記,別拿我打趣了?!标惡普f。
“這是真心話?!睏钪緜フf。
“哎,問你一事,宋慎儉的閨女怎么回村里來了?”陳浩問楊志偉。
楊志偉說:“她離婚了,凈身出戶不回村里怎么辦?”
“她現在干什么?”陳浩又問楊志偉。
楊志偉說:“種她爹留下的地?!?
“他哥現在干什么?家庭生活怎么樣?”朱紅再問楊志偉。
楊志偉說:“他哥已經因公殉職了,老婆帶著補償款和孩子跑了?!?
“那宋慎儉夫婦現在怎么樣?”陳浩接著問楊志偉。
楊志偉說:“宋慎儉的老板受不了兒子的事情打擊就患病癱了,兒媳婦跑了沒多久就死了,宋慎儉沒過兩年也撒手西去找老伴了,如今連三年墳都上了?!?
“這么說宋家她們家就只剩下宋玉嬌她們母女相依為命了?”陳浩默默地問楊志偉。
楊志偉說:“開始,玉嬌并沒有感到生活太難,可漸漸地就不行了,光地里的農活就累得她快直不起腰來了,回到家還要照顧孩子,趕上農忙的時候,她經常連飯也吃不上。”
岳紅秀上菜時看了看陳浩說:“這是報應,誰叫他們嫌貧愛富的?!?
“你怎么能夠這樣說你表舅,一點同情心都沒有?!睏钪緜ド鷼獾卣f。
“沒有我給撐腰,玉嬌還不讓村里人給戳斷了脊梁骨,她們娘倆能夠留在村里生活,也算是村民們給你面子,要不早被唾沫星子給淹死了?!痹兰t秀說。
聽完岳紅秀的話,陳浩沒有再問關于宋玉嬌的事情,而是與楊志偉探討修復再現官渡口。以渡頭遺跡舊石復制、舊涵洞改造修復、觀景臺、自然生態駁岸、河岸鵝卵石砌筑等為主。
楊志偉思忖后說:“咱們‘古渡口’作為曾經的商貿交通要沖,在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今它們雖然漸漸湮沒在鄉村老路上,但是它們曾經的榮光,它們在歷史上留下的故事,依然在當地代代流傳著。直至民國時期,這些渡口還是本地的水上交通樞紐之一,沿岸曾設有不少商鋪。
根據《官莊李氏族譜》記載,明代窯村上游‘宿船潭’附近有瓷窯。民國以前蒼云山‘蕓瓷’碗粗坯做好后,皆轉到窯村瓷窯再進行燒制,再經泗陽港、青口港等向海外運輸。窯村現在還保存有兩處古瓷窯址:一是窯村大橋橋亭下的古瓷窯址;二是東關的古瓷窯址?!?
陳浩遞給楊志偉煙后說:“隨著新時代的交通發展,‘古渡口’繁華落盡,但我們可以另一種方式煥發它的生機。一是推進生態水系建設項目,盡量保持它的地理原貌,進而將這些古渡口的歷史文化挖掘出來,讓滄源的‘義水古鎮、槐花之鄉’重現新貌;二是將官莊和桃園規劃建設成形成旅游休閑打卡地,如‘鄉村親水平臺’、渡口濕地公園等,讓歷史說話,讓義水文化煥發新生。”
楊志偉說:“走官馬大道,好運自然來。古溪、古渡口,自然也就有‘古道’,三者相互依存、相互成就。古道連接瑯琊、東海等地,南下經窯村過白塔埠入新浦,北上瑯琊、德州入京,是一條千年古官道。離古道不遠處有古橋遺址,橋墩孔邊上的溪底至今還有大松木臥樁,又稱睡木沉基,至于古橋建于何時,毀于何時,則不得而知,我推測,這座橋的歷史要比東關橋久遠?!薄?
陳浩說:“去年考古工作者在渡頭村發掘發現古代渡口遺跡,平面呈T字形,均用不規則、大小不等的青石條板、卵石鋪墊砌筑而成,并出土少量古瓷器、瓦片等。據從出土的遺址、遺物特征來判斷的話,該遺址為宋代古渡口碼頭,古時屬當地百姓和往來商旅進入滄山縣城所必經之地?!?
“看來你的功課做得很足?!睏钪緜フf。
“不做足功課怎么敢與你談。”陳浩說。
“咱們鎮區域總面積300多平方千米,耕地面積5.76萬畝,林業用地42萬畝。轄2個社區、36個行政村,453個村民小組,9個居民小組,總人口5.45萬人。我們村是少數沒有脫貧的村之一,我這個村支書汗顏,真是無臉面對鄉親們,如果有人能夠幫助我們脫貧,那么我愿傾盡全力滿足他的一切合理要求。”楊志偉說。
“很好,既然你表態了,那我答應你在你的任期內讓宋官莊脫貧。”陳浩說。
“我們村兩千人任你調動?!睏钪緜フf。
“下一步,將探索傳統村落的保護和活化利用,‘守護文物古跡,傳承古風遺韻’,不斷增強傳統村落的內生發展動力,讓傳統村落文化惠及當下、服務未來?!标惡普f。
“修復再現古渡口需要多長時間?”楊志偉問陳浩。
陳浩說:“得6個月,通過保護、恢復、整治和提升等舉措,真實還原古渡口、古道、古厝等特色景觀,呵護與傳承好滄源鄉愁記憶,打造充滿魅力的鄉村風韻和深厚底蘊的名村聚落。”
在與楊志偉定下計劃以后,陳浩告辭回嘉禾公司,特意從上游河口村碇步橋過河。碇步橋也稱石碇步,算不上真正意義的橋,是由一組間隔插建在溪水中的方形石碇串聯而成,有高矮兩個石道。矮道建于清道光年間,高道成于六十年代,旁各有避人石磴。
河口碇步橋東西走向,為石梁、石礅結合橋。橋東段為十丈長的石梁漫水橋,漫水橋部分分三段,每段有寬兩尺米左右的石梁架于頂成凹狀的石礅上,石呈板狀。露出溪底部分高約三尺,石梁剛好嵌入其頂部凹槽內。橋西段為百個石礅組成的長約二十丈的碇步橋。橋由西河口村通向東河口村的河灘上。近來,人們為方便步行,在碇步橋邊架起混凝土漫水橋,以接東段的漫水橋。
碇步橋是橋梁的原始形態學術上稱堤梁橋因形狀酷似琴鍵,又名“琴橋”,一眼望去,兩排石碇若鋼琴上的黑白按鍵錯落有致。碰撞和跌落,在此形成獨特的樂章。水量充盈時,遠處便可望見激起老高的水花,近些充耳是“嘩嘩嘩”的水聲。
碇步橋也稱矴步橋、踏步橋,民間稱之為跳礅,或雅稱琴橋。建造碇步橋,通常挑選比較規整的鵝卵石(溪石)或青石,把它打制成上大下尖、長度在0.5~1米的方塊狀,多選擇在河床淺而窄的地段(根據實際需要)鋪設而成。這種橋通常是一步一塊母碇,相隔六七步在母碇旁附設一塊子碇(或稱旁碇),以便于來往行人的避讓暢通。這種橋既經濟實惠又便于維修,常常附建在攔水坡上,堅固耐用。相對于廊橋,碇步橋比較簡單實用,是當地村民出行的便捷通道,它貫通了河東西兩岸,通往外面更寬廣的世界。
在鄉間,行走在碇步橋上,鄉民們自覺形成“長讓幼、男讓女、空手讓挑擔、輕擔讓重擔”的良好風尚。過碇步橋還是頗能感受到一些沖擊力的,百多個石碇同時間激起的水流會讓人莫名眩暈,有些游人就在中途呆若木雞,進退兩難。對于走慣石碇步的當地人,一天里可能就不知多少來回,提氣縱身,起起落落,不過片刻之間。
過了碇步橋,陳浩沿著西河沿土路南行,約一千五百步就到了邰官莊石板橋。石板橋由簡易兩條長石板鋪設而成,方便勞作耕牧由邰官莊村民自建,寬約一丈,距興福大橋上游約五六百米,與陳家莊漫水橋是同時代產物。
石板橋所處河道平緩,河灘清淺,水流充盈時,淺浪彌彌,與石碇步是兩種風格,石碇步需要馬不停蹄而過,石板橋上盡可緩步而行。楊柳散和風,青山澹吾慮,還頗得幾分韋蘇州的情致。青溪中鵝卵石清晰可辨,水沚處牛羊悠閑徜徉。
興福大橋的建成,村民們才擁有了真正意義上的橋。由陳浩捐資,政府與民眾合力,耗資數百萬院,冬始夏訖,一座鋼筋混凝土拱橋橫亙在翠微河面。遠望若長虹落水中,猶帶靜美之姿。近觀若一條長龍臥水面,頗有雄渾之勢。從此不分寒暑,無論車馬,商旅無虞,學子無憂。過橋北行百余步是官莊小學,溯溪南下十公里之遙則至蘭云路。
立于興福大橋上,盡攬石板橋、石碇步于眼底。水流充沛時,溪流或平緩或幽深或激越,不舍晝夜,如同精力充沛愛折騰的青少年。雨量不充沛時,石板橋和石碇步下游是淺灘,最先感知,露出大片大片鵝卵石,溪底朝天,無奈望天天不語,有種黃土高原的蒼涼感。每個季節都有前來游玩的年輕人?!澳阍跇蛏峡达L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人生似橋,每個人都是每個人的過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