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蘭驅車繼續前行,不日來到一世外仙境,古詩說:“深山藏古寺”。其實,在人跡罕至的大山深處,往往藏著許多遺世秘境。它位于太行山腹地,背后是大山,腳下是懸崖。懸崖之上還掛著一條瀑布,更增添了幾分奇幻色彩。第一眼見到它,像極了仙俠劇中的修仙地,美到失真。
整個村落位于斷崖之上,三面環山。虹霓河從村腳穿行而過時,到了斷崖處被生生“折斷”,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瀑布。從而造就了這座掛在瀑布上的古村美景。雨季來臨時,虹霓瀑布飛流直下,水勢磅礴,聲音震耳。讓人恍惚有種身處仙俠劇里的世外修仙地一般。
太行山綿延千里,百嶺互連。古時晉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來有八條咽喉通道,故人們稱之為“太行八陘”,不僅成為三省重要關隘所,也留下了眾多人文遺跡。其中,有一條穿越河南、山西的千年古道,文物專家在此發現了我國“最早的男面觀音”。
阿蘭沿著太行山一路逛了好幾個市縣,最后一站來到了青天河景區。這是一個AAA級景區,不過名氣并不大。最主要是因為云臺山景區太有名了,看過了中國首批“世界自然遺產”云臺山的山水,青天河似乎就被“忽略”了。其實青天河景區除了自然美景,更多的看點還在其深厚的人文底蘊。
青天河位于河南、山西兩省交界之處,這可是真正的交界,穿過一道淺淺的人工瀑布,就從河南到了山西。這里也是古丹道的必經之地。
古丹道又名“丹徑”,是古時連通晉豫的重要軍事通道。古丹道北通山西上黨(CZ市),南經孟津渡口進入伊洛平原與古都洛陽相連,長約六十里。曹操北上壺關(CZ市東)征討叛將高干時,就曾走過這條古道。其《苦寒行》一詩中“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的羊腸指的就是丹道。
如今景區之內保留著三處重要的古道遺址其中最珍貴的是一處重要的北魏摩崖石刻,在考古界一度引發了轟動。這是一塊長約2.5米、寬約2.0米的長方形摩崖石刻,因為位于古丹道旁丹水河邊石佛山的半山腰上,所以直到2002年才被人們發現。發現之后立刻引起了文物部門的多方關注,2006年這塊石頭也被列入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是塊怎樣神奇的石頭呢?根據石刻落款顯示,這塊石頭刻于北魏永平二年,距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石頭中間有一尊線刻的觀音菩薩像,周邊刻有432個字,記錄了當年修筑古丹道的情況。
無論從歷史或文物的價值來看,都意義非凡。它的珍貴之處有主要兩點:第一,它是我國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北魏摩崖石刻,堪稱中國之最;第二,石刻中間的觀音像,是我國現存的最早的男面觀音。
因為位于半山腰上,普通游客是無法看到石刻真容的,只能在古丹道上遠遠地望一眼石佛山。不過在摩崖石刻的對面有一座小廣場,復刻了石刻的內容,還是能感受一下的。
青天河分為好幾個景區,大多數游人印象深刻的一是大泉湖,一是靳家嶺。這條古丹道因為位于景區深處,常常被忽略。一條太行山腹地的千年古道,還有一塊珍貴的石刻,這里的人文底蘊,還是值得來看看的。
走走停停,陳浩等人來到位于太行山腹地,地處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的林州市,一直被譽為“驢友的天堂”。林州境內收藏著雄奇壯美的太行風光,其中以大峽谷、紅旗渠等景區最為知名。除了景區,更多深藏于太行山角角落落的不知名的美景,更讓許多游人為之神往。
邂逅朝陽村,純屬意外。原本陳浩他們是在太行大峽谷景區游覽的,走的常規的游覽線路,坐著景區擺渡車欣賞“太行天路”的壯美風光。無意間朋友看到懸崖邊上似乎有一座村落,于是便停車準備去一探究竟。這才走進了這座崖上古村。
朝陽村位于太行天路的中心地段,整個村莊依行就勢、錯落分布在懸崖峭壁之上,沿著村子邊緣行走,腳下就是萬丈深淵,讓人心驚膽戰。
和太行山深處的村子一樣,朝陽村也是一個石頭村。目之所及所有建筑物全部由石頭建造的石板屋頂,石頭壘墻,石頭鋪路······層層疊疊的石頭壘在一起,構成了一種原汁原味的美,這正是他們心中最動人的原生態之美。
他們在村中隨意行走,見到了許多廢棄的老屋,也遇一些生活于此的老人。想必和大多數古村落一樣,年輕人外出打工,留下了老屋和曾經的舊日時光。人走了,老屋里的杜鵑花依然年年開著,時光仿佛在此停駐······
陳浩原本以為這里一座普通村落,雖然它格外美麗,猶如一個石頭壘砌的世外桃源。但是導游告訴他,朝陽村兩千年后入選“國家傳統村落”,是一座國家重點保護村落。返程后陳浩查詢關于朝陽村更多資料,發現除了導游告訴他的情況外,再沒有其他信息了?;蛟S,古村落不需要太多介紹,它就立于太行之巔,靜靜等待游人造訪。
朝陽村是一座原始的石頭村,至今已700多年歷史,是一避世古村,如霧如仙!徜徉山重古村水云間,青石筑就,生態古樸,美成了一幅油畫,是石頭壘砌的世外桃源。其實這幾年朝陽村附近新建了很多景區,例如詩經里小鎮、中國荷苑、灃河濕地公園等等。
根據史料記載,朝陽廟始建唐貞元十四年,距今千多年。雖然歷經千年,但是這座寺廟是近代重新修復的,就寺廟建筑本身來說,觀賞性并不高。但來石婆廟,看的可不是建筑,而是供奉其中的織女的原型——石婆。
“石婆”是一尊石像,據稱也是我國最大的石雕藝術品?!笆拧敝膺€有一位“石爺”,這兩尊石像在西漢武帝時期被立于西安昆明池兩岸,最初是為了對應天象星宿之說。后來民間由這兩尊石像演繹出了牛郎織女的故事,并成為國內七夕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或許有朋友還知道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做七夕公園,園內還有很多愛情元素的雕像等等,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建國后不久這兩尊石像就被列入了陜西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石婆廟相對應的還有一座石爺廟,不過規模較小。陳浩他們來游覽時,甚至沒能找到石爺廟的導航。只能等下次專門再去探訪“祖師爺爺”了。
跟著導航抵達石婆廟,只見大門上一副對聯寫得十足浪漫:金梭穿機杼巧織世上錦繡,銀河渡鵲橋締結人間情緣。
走入廟內,可以看到四座大殿,分別為玉皇殿、觀音送子殿、財神殿和石婆殿。石婆石像被供奉于最石婆殿內,不僅頭戴金冠、披紅掛彩,供桌的案臺之上還滿滿當當擺滿了貢品。周圍則懸掛著很多香客還愿的錦旗,一看就知道寺廟香火十分旺盛。
陳浩來參觀石婆廟時,遇到一位在廟內做義工的阿姨。阿姨告訴他,每年七夕節石婆廟都會舉辦廟會,那場面可以用“人山人海、鑼鼓齊鳴”來形容,是了解七夕文化、石婆文化的最好時機。
在村中隨意行走,見到了許多廢棄的老屋,也遇一些生活于此的老人。想必和大多數古村落是一樣,年輕人外出打工,留下了老屋和曾經的舊日時光。人走了,老屋里的杜鵑花依然年年開著,時光仿佛在此停駐。
古村享譽盛名,來之前便念念不忘,因此南太行游玩時專門去了幾個古村看看。郭亮村去了,可能是名氣太大而變得過于商業化了,倒是有一個古村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它懸掛于懸崖之上,危險性不輸郭亮幾分,它就是朝陽村。
朝陽村的名字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陳浩也是在坐車路過時偶然發現它的身影,便叫導游停下車來游覽一番,這一看便是一個多小時,最后在導游姐姐頗有怨言的呼喊中,才不情愿的上了車。
古村位于懸崖邊的一面平地上,村下便是萬丈深淵,阿蘭踩在一塊巨石上向下看,有一種眩暈的感覺。朝陽村幾經荒廢,在古村內部漫步時,已經看不到人了,大多數房屋都處于破敗狀態,如果是一個人,斷然是不敢前行的。
問導游朝陽村有多少年了,她搖搖頭說也不知道,只是說至少有幾百年了,我回頭看看斑駁發青的房屋,歲月給這里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痕跡。太行古村因為交通閉塞,大都處于與世隔絕的狀態,默默無聞的生活在大山深處,朝陽村也不例外,低調寧靜,如同一位久經滄桑的老人,被時代拋棄在身后。
這里是真正意義上的生態村莊,甚至沒辦法再原生態了。所有房屋全由青石板筑成,放眼全村找不到一塊磚頭,屋頂都是由一塊塊的青石板疊成的,石板,石凳,石桌,無處不在的石頭建筑成為朝陽村一道亮麗的風景。
房屋的青石板都是取自于太行山,就地取材而建,雖然簡陋一點,倒也是獨具民俗風情,況且冬暖夏涼,住起來要比普通房屋舒服多了。這個村莊依著山勢而建,順著青石鋪成的村間小道可以游覽全村,在遠處觀望有幾分層次感。
朝陽村很多房屋已經沒人居住,為了維護,當地便在墻壁外表用黃色泥土涂成了黃色,陳浩去的時候已經臨近黃昏,夕陽灑在墻壁上美成了一幅太行油畫。村內很安靜,巷道旁有一條排水通道,是村內排水用的,只是太行山一向干旱,排水通道早已干枯了。
在游玩最后,陳浩遇到了一個依舊有人居住的人家,只有一個老人在院里生火做飯,升起了裊裊炊煙,柴火想必是從附近山上撿來的。這里就像是真正的“天上人家”,與世隔絕、不問世事,雙手觸摸著青石板,有一種忘卻時光的美好。
古村位于峽谷景區內,想要去看的話需要景區門票才可,沒有指示牌,需要在導游或者當地人的指引下才可以找到。如果想要品味古村的生態與寧靜,這里是一個好地方。
最近幾年,去太行休閑度假的熱潮是愈演愈烈,很多本來默默無聞的小山村都成了知名景點,不僅僅是郭亮村,像它附近的羅姐寨也開始大幅增加人流量,每逢節假日更是人山人海,本來就為圖一個清凈之地,現在也成了商業的喧鬧場所,客棧、餐食的價格也水漲船高,很多驢友都選擇了尋找新的目的地。
這座古村位于懸崖峭壁之上,風景絕美,有著太行古村特有的險峻山勢,它海拔千多米,遠處崇山峻嶺連綿起伏,被譽為美麗的“崖山人家”;它低調冷門,在近鄰村莊都相繼迎來驢友演變成休閑度假村時,依然保持著原生態的特色,不問世事;它坐落于半山腰懷抱之中,四周奇石林立,陡峭山峰如被雷電劈開般聳立,氣勢恢宏磅礴;它還有一個極其響亮的名字“金牛寺村”。
從字面上意義看,這是一個寺廟的名字,事實上也大概如此。金牛寺村前身是一座寺廟,當地的村民是后期看到寺廟后不斷遷入進來的,是先有寺廟后有古村的典型代表。但在歲月的演變中,寺廟被逐漸破壞,現在已經很難找尋到當年的蹤影了,只留下金牛寺村依舊保留著這座寺廟的名稱。想要抵達金牛寺村也需要費一番功夫,需要開車經過一段盤旋山路,山路狹窄陡峭,只能容下一車經過,但隨著海拔逐漸抬升,這里的風景也是變得迤邐遼闊,彰顯著金牛寺村的秀麗美景。
很多驢友稱金牛寺村為被景區遺忘的角落,是因為此處被三座著名的景區環環圍繞。在金牛寺村的對面是有著龍脈長城的轎頂山,而在它的身后則是大名鼎鼎的的萬仙山,看完這兩座景區再把目光轉移到西邊,則會看到一片巍峨的山峰,那便是被譽為太行之巔的王莽嶺,因此有這樣景區加持,金牛寺村的風景即使算不上頂級,也不會太差。這里還有著山西張家凹村典型的山色,猶如刀斧劈開般的山頭陡峭聳立,有的像仙人拜佛,有的似神龜探頭,倘若在遇到煙霧繚繞的天氣,則有增添幾分朦朧的美感。
金牛寺村同太行大部分山村一樣,也是由石頭建成,青石板堆疊構成了房屋的大體建構,但在大部分房屋上都會有一兩朵野菊花,在青石板構成的畫卷中格外突出。很難想象為什么這里長著這么多野菊花,嫩綠明黃,為這片古樸滄桑的老屋增添了幾絲生機。到金牛寺村的最佳季節是夏秋兩季,夏天這里十分清涼,微風不斷,氣溫比市區里低上個七八度,適合假期里到這里休閑避暑。
秋季的金牛寺村則是金色遍野,這里有著漫山遍野的野生柿子樹,金燦燦的十分誘人。如果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在柿子樹中間總有那么幾朵艷紅,那是野生山楂樹,紅色的山楂樹夾雜在金色的柿子樹中間,構成最美的一幅山間金秋畫卷。摘下一顆放在嘴里面,酸甜可口,這種味道是在城市里購買不到的,當然也有一些是苦澀的,需要你憑借運氣去品嘗了。
金牛寺村的住宿也不用擔心,這里有很多農家樂,消費水平在南太行屬于偏低的。在很多農家樂都上漲價格的情況下,這里的農家樂吃住一天僅需五六十元,已是十分難得可貴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