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6章

在陳浩為找飛行員和機長發愁的時候,有一名全能機長主動找上門來。

根據我國民航法的規定,一個機長一個月的飛行時間不能超過100小時。以機長飛行補助最高標準800元計算,再加上3~4萬元的基本工資,以及其它一些林林總總的補助,最高等級的民航機長每月收入10多萬不成問題。

陳浩說:“我一個民企老板可給不了你那么多的工作,我的‘小廟’盛不下你這尊大佛,你還是另謀高就吧,不要在我這里浪費時間。”

“陳大哥,你把我想的太勢利了,雖然10多年沒有聯系您,但是我時刻關注您,從您助學到現在您購買直升機和公務機,我都知道,稱不上了若指掌,可對您上善若水的愛心很尊敬。”池卓穎說。

“你是怎么找到這里的?”陳浩問池卓穎。

池卓穎說:“我時刻關注您,我們20多年就認識,再說您招機長的啟事網上點擊率不低,我自然也是其中之一,但是我與他們不一樣。”

“有什么不一樣?”陳浩又問池卓穎。

池卓穎說:“當初如果沒有您的資助,那我圓不了飛行夢。”

“我怎么不記得有你。”陳浩說。

“您幫助的人太多了,記不著我也正常。”池卓穎微笑著拿出二十多年的信說。

陳浩看著自己寫的信件說:“有印象了。”

“陳大哥,那我這個機長您收不收?”池卓穎笑著問陳浩。

陳浩說:“求之不得。”

“我什么時候可以飛?”陳忠云又問陳浩。

陳浩是:“隨時。”

“武直我也駕駛過,飛EC155和貝爾206直升機不是問題。”池卓穎說。

“好,那現在咱們就飛一圈。”陳浩高興地說。

“可以。”池卓穎答道。

“走,咱們去機庫。”陳浩說。

根據官方給出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為止,持有中國民航局頒布的有效民航駕駛員執照的女性駕駛員共1011人,其中中國籍的女性駕駛員數量為982人。

這個數據看起來似乎還可以,但其實是非常不足的。且不說我國整個行業內對飛行員的需求到底有多大,單與男性飛行員的相比就可以看出,截至2015年為止,我國的飛行員總數已經過萬,除了這1011人,剩下的都是男性飛行員。

女性飛行員的數量之所以這么少,原因是多方面的,最突出的原因有二。

一是因為傳統觀念的影響,從有“飛行員”這個行業開始,就一直是男性的主場,很少有人會考慮到原來女孩子也可以駕駛著“鋼鐵巨鳥”,翱翔于藍天。

二是因為身體素質,不可否認的是,女性與男性之間的身體的確有著較大的鴻溝,而飛行員作為危險系數較大的一個職業,對從業人員的要求也非常之高。能夠克服這個問題而翱翔于天空的,都是不折不扣的“空中女神”——池卓穎正是這樣的一位“女神”。

池卓穎1997年畢業于長春飛行基礎學院,是中國國內首批本科畢業的女飛行員;她從1995年開始執飛,退役之后從空軍轉業至東航,是東航首位女機長。

作為我國眾多傳奇女機長之一,池卓穎加入東航之后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人們迫切地想知道是什么促使著池卓穎成為一名英姿颯爽的飛行員,她又是如何克服困難成就自己傳奇的一生的。

首先,想要了解池卓穎為什么會選擇“飛行員”這一職業,就必須得先了解她的家庭。

一個人是很難掙脫他的血統以及成長環境的,個人與家庭幾乎是相互成就、相輔相成的,當你想知道一個人為什么會長成這個樣子,只需看看她的家庭,便可見一斑。

向往藍天的池卓穎,生長在太行山腳下,紅色革命地的女孩意志堅強,認定目標不放棄,從不言敗的陳忠云立志當一名飛行員。如果你現在問她為什么會選擇這一行業,她大概會回答是因為喜歡翱翔于藍天的感覺或者是其他的答案。

但如果你問20多年前的池卓穎為什么想當飛行員,她的答案可能只有一個:“因為熱愛飛行,我不飛對不起國家,對不起自己。”

當時的空軍學校雖然是面向全國招生,卻也只招150人,錄取幾率與現在的全國公務員考試有一拼。

另外,對比起考其他學校只需要考理論知識,理論在空軍學校中只占極小的一個比例,更多的是體能測試、校內能力測試、航校能力測試等實操測試。

這對于從來沒有接觸過這行的女孩來說無疑是個極大的挑戰。果然,最后能夠留下的只有包括池卓穎在內的24人,而這24人正是我國空軍史上第二批女飛行員。

池卓穎在空軍部隊駕駛著飛機飛遍了中國的每一個角落,她在佳木斯迎接過最早的太陽,也看過海南島的日落;人工降雨、空降空投等運輸工作她也做過不少。水災她負責空投發放食品;大地震她負責運送傷員。

空軍招考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池卓穎平時文化課的成績不錯,所以并不需要怎么擔心,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她的體能。說句老實話,出生在貧苦家庭的池卓穎比起普通人,她的體能其實已經很不錯了。每日晨跑從家出發,跑到1500米外的野外再跑回來,來回就是一個3000米。

除此之外,每天睡前池卓穎還會在自己房間里轉上50圈左右,在這樣高強度的訓練下,她收到了飛行學院招飛的錄取通知書。

有意思的是,除了飛行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外,北航的錄取通知書也一并寄到了她手上。

于是,池卓穎便要面對一個艱難的選擇:到底是選擇光明坦蕩的空姐,還是艱難的飛行員。

在當年,空姐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行業,在外界人看來這更是一個體面又高端的行業,而且收入又高,幾乎是飛行員的三倍甚至是四倍。

面對如此大的誘惑,池卓穎還是選擇堅定自己的夢想,毅然決然地成為了一名空軍飛行員,而當時的池卓穎不過才18歲。

飛行學院里的訓練無疑是枯燥且艱苦的,有不少人因為扛不住高壓的訓練而離開飛行學院,但池卓穎堅持了下來,并在最后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空軍飛行員。

值得一提的是,在學校訓練期間,池卓穎認識了一個人,此人名叫龍云飛,是她的學長,也是她未來的丈夫。

兩人因機緣巧合在學校認識,在一次演講比賽中,頗具氣度的龍云飛讓池卓穎眼前一亮,也讓愛情的種子在這兩個年輕人中生根發芽。

1993年,龍云飛結束在學校的學習,被分配到四川某飛行院,開始成為真正的飛行員。

雖然兩人分隔兩地,但龍云飛并未斷了與池卓穎的聯系,他一直在給池卓穎寫信,在信中他描述得最多的是他平時的飛行生活,是飛行中看到的藍天、白云。

通過龍云飛的信件,池卓穎對自己未來的飛行生活越來越向往,她想象著未來能與龍云飛在同一片藍天下飛翔——他們會是最好的戰友,也會是最好的戀人。

然而,池卓穎結束學習后,被分配到青島,這下子,一個在南一個在北,真正的天各一方。

不過,距離并不能阻止兩個年輕人心靈上的溝通與交往,兩年下來,龍云飛和池卓穎這對異地戀戀人的感情已經十分牢固,并在不久之后結成連理。

2010年,池卓穎結束了15年的飛行生涯,從空軍處退役,一家人分隔兩地的情況也終于結束。

不過,從空軍處退役并不代表池卓穎要離開這片廣闊的天空,尚且未到停飛年齡,又怎么甘心就此退下!于是,她決定從空軍轉業成為一名機長。

我國民航發展比較晚,對民航機長的培訓更晚,所以就導致盡管我國現在的民航機長已經有一萬四千余人,但其中絕大部分是外籍機長,屬于我國本國國籍的機長非常少。

池卓穎有心成為一名機長,國內多家航空公司都發來了邀請,最終她選定了東航。東航作為我國最大的一家民航公司,其對飛行人員的要求也是最嚴格的,為了達到東航的要求,池卓穎又開始了負重訓練。

池卓穎以前駕駛的是軍用機,現在要駕駛的是大型民航客機,前者她需要為自己的生命負責,而后者要為全飛機的人的生命負責,這需要極大的心理素質。

除此之外,因為需要滿世界飛,所以對飛行員的外語也有一定的要求,而池卓穎已經有好幾年沒有接觸過比較專業的外語了,為了考取這方面的資格證,她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

還有民航知識、轉機型訓練等等一系列問題,池卓穎都以堅韌不拔的精神一一克服,最終站在了2010年的機長考評會上。

2010年11月24日,在機長考評會上,池卓穎以沉穩淡定的態度、優秀的駕駛能力征服了在場的評委,順利受聘為東航的機長。

她是東航史上首位女性機長,也是“最貴”的民航機長,從此以后,中國民航事業又多了一位女機長來添磚加瓦。

誠然在外界人看來,無論是空軍飛行員還是民航的機長,都是一份光鮮靚麗的工作,但只有身處其中的人才明白,這不僅僅只是工作,更是他們畢生追求的理想。

為了這份理想,池卓穎放棄了坦蕩的前途、放棄了與愛人共處的機會、放棄了陪伴孩子成長的機會······

她放棄了很多,也付出了很多。要知道,如飛行這樣的傳統行業,人們總覺得女性的能力不如男性,而女性要在這些領域中成就一番事業、獲得他人的肯定、實現自己的野心,總要付出比男性更多的努力。她們要跨越體能上的差距,將周遭的質疑化為向上的動力——這就是女性的力量。

池卓穎正是萬千女性的代表,從一個普通的貧困學生,到空軍飛行員再到民航女機長,她的職業生涯堪稱傳奇。而這些“傳奇”正是池卓穎靠著堅韌不拔的毅力以及堅強不屈的精神鍛造而成的,她的精神值得人們學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皮县| 信丰县| 呼玛县| 甘南县| 梓潼县| 阿尔山市| 上栗县| 思茅市| 永和县| 扎赉特旗| 松阳县| 增城市| 牟定县| 丰宁| 吐鲁番市| 周至县| 德昌县| 郑州市| 漠河县| 五台县| 陇西县| 临桂县| 古田县| 清河县| 罗山县| 西充县| 建瓯市| 克拉玛依市| 元阳县| 临汾市| 汝阳县| 中卫市| 竹山县| 金昌市| 射阳县| 普宁市| 海淀区| 平湖市| 安化县| 攀枝花市| 舞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