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熱如湯”與“冷如漿”

爭斗是悄然進行的,不到最后攤牌的對決時刻,看不見刀光劍影。這是因為爭斗的雙方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其中一方是隱忍,有如當時兩句韻語所說:曹爽之勢熱如湯,太傅父子冷如漿。

“湯”是開水,它滾燙、沸揚,正可比擬曹爽一伙急急切切、炙手可熱的情景。

曹爽是宗室,他與皇家的關系非同一般。當年天下大亂,群雄競起,曹操也趁勢起兵,他的祖父募眾響應,成為曹操的親信,并為保護曹操而被殺害。曹操收養了他的兒子,即曹爽的父親曹真,讓他與曹丕等人同起同坐,行若兄弟。曹丕即位后,他屢立戰功,官至大將軍。

這樣,曹爽與曹叡便屬同輩人,在曹叡尚為太子時,兩人就很親密。所以盡管司馬懿與曹爽同受顧命,盡管曹爽以大將軍、司馬懿以太尉同錄尚書事,盡管司馬懿是勞苦功高的元老重臣,但在歷來的官場上,“功”總是拼不過“親”,因而曹爽在朝廷上的位次排在司馬懿前面,大權也主要掌握在他手里。曹芳剛一即位,他就安排了二弟曹羲為中領軍,三弟曹訓為武衛將軍,把機要軍權進一步抓在手中。其他三個弟弟也都位居要津。

對此,司馬懿保持沉默。

更有甚者,曹叡是在正月去世的,二月,曹爽就迫不及待起用了一批親信,如何晏、鄧飏、丁謐、李勝、畢軌、夏侯玄、李豐、毌丘儉等。這些人曾經受到曹叡的貶抑,說他們“浮華”,搞“浮華交會”,常常湊在一起夸夸其談,互相標榜。

這里有深刻的政治思想背景。原來,曹叡覺得隨著時勢推移,祖父曹操實行的偏重法家的政治路線應當有所改變,需要吸取儒家的東西。他在太和四年(230年)二月的一篇反“浮華”的詔書中說,戰亂以來,“經學廢絕”,現在應予振興和鼓勵,那些“浮華不務道本者,皆罷退之”。被罷退者就是上面一些人。這里所謂“道本”,顯然指儒家思想。曹爽起用的何晏那批人,都是本章要寫的正始清談名士,那么他們的所謂“浮華交會”,很可能就是早期的清談玄學。他們的政治思想既不同于儒家,也不同于法家,而是主張用老莊道家的清靜無為之術。何晏則是他們的組織者和領袖。曹爽本就與這些人氣味相投,喜好玄學,在后來的正始清談中,他與弟弟曹羲也常附庸風雅。現在一旦權在手,便立刻把他們安排在重要職位,掌管朝廷的要害部門。這樣一來,這些名士一開始就綁在了權力斗爭的戰車上。

司馬懿還是隱忍不發。他有心機,“性深阻有如城府”,像猜不破的謎,測不透的海。他卻把對手看得很透:哼,一幫書生而已!

司馬懿年高德劭,曹爽表面上對他很尊重,極盡晚輩之禮,暗地里卻想削弱他的權力。根據曹叡的遺囑,他倆共同錄尚書事,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職務,因為朝廷的大政方針和文件詔令多從尚書臺出。曹爽采納了尚書丁謐的計策,上書說自己資歷短淺,卻“位冠朝首”,排在朝廷百官的最前頭,實在非常愧怍,也難免使朝廷蒙受用人唯親之嫌。這個位次應當歸于司馬懿,才算名正言順。

小皇帝曹芳原就控制在曹爽等人手中,自然言聽計從,下詔表彰司馬懿的豐功偉業,將他的職位由太尉升為太傅,不再過問尚書臺的事情。太傅是國師,名義上位居朝端,卻沒有實權,其實是明升暗降,名崇實貶。

司馬懿當然明白,但他還是隱忍了,于是就有了“太傅父子冷如漿”之說。“漿”,據說是淡酒,這里比喻司馬懿的淡定、冷靜。他深知,決定最后勝負的不在于地位的高低,以及與皇家關系的遠近,而在于實力。這實力包括個人的決策能力、手段和經驗,更包括真正擁有的人脈,如門生故吏人數的多寡,朝廷重臣心思的向背,以及社會上大族巨室態度的好惡。在這些方面,他是完全自信的。

但他也并不大意,而是“密為之備”。既“密”,當然不會透露給我們。我們只知道他的長子司馬師暗中養活著三千“死士”,即敢死隊員,散布民間,一旦急需,召之即來。我們還知道,當時許多人都看出了一個公開的秘密,說司馬懿不過是“獸睡”罷了。“獸睡”,說得真形象!其實何曾睡呢?你在電視上看過《動物世界》里的獵豹嗎?它隱在灌木叢里,瞇著眼睛,屏息窺伺,等到最佳時機,便會朝斑馬或羚羊箭一般猛撲過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东县| 博乐市| 南阳市| 宣汉县| 定南县| 体育| 金坛市| 赤壁市| 萨迦县| 平定县| 晋江市| 汝南县| 新邵县| 青神县| 贵州省| 镇雄县| 华蓥市| 正阳县| 天门市| 永善县| 安庆市| 广灵县| 开远市| 涪陵区| 分宜县| 凤台县| 瑞丽市| 苏尼特右旗| 多伦县| 贵德县| 开封县| 维西| 久治县| 静乐县| 兴海县| 牙克石市| 仁怀市| 长白| 巴彦县| 广水市| 普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