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東方神鳥的后裔
提起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他統一六國的壯舉,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仿佛一座巍峨的豐碑,讓后人仰望。
然而,當我們把目光投向歷史的更深處,追溯到秦始皇所代表的秦國的起源時,卻發現這是一片相對陌生的領域。秦國的遠祖是誰?秦這個國家又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呢?要了解這一段歷史,我們可以從1700多年前的晉武帝時代說起。
那時,西晉剛剛統一了三國,晉武帝司馬炎取代曹魏的統治,滅蜀漢、平孫吳,立下赫赫戰功。然而,西晉卻因昏庸腐敗、短命而臭名昭著。但在文化上,西晉留下了珍貴的歷史遺產,最著名的便是汲冢竹書的發現。
在紙張尚未普及的時代,竹片和絲織品是主要的書寫材料。絲織品便于攜帶,但價格昂貴,而竹書則較為普及。晉武帝時,河南新鄉汲郡一帶有人盜掘戰國魏王陵墓,發現了大量竹片古書,數量多達數十車。朝廷重視文化,立刻組織學者整理,最終收集了75篇寶貴的古代典籍。其中最著名的便是《穆天子傳》。
《穆天子傳》記載了周穆王西行的傳奇故事。西晉學者郭璞曾注解此書,并在《山海經圖贊》中寫道:“天帝之女,蓬發虎顏。穆王執贄,賦詩交歡。”意思是:(她是)天帝的女兒,頭發蓬松,面容像虎。周穆王拿著禮物(去見她),(并與她)作詩互相表達歡悅之情。
這本書自古以來影響深遠,唐代詩人李賀、李商隱等都曾以其為題材創作詩篇。書中描述,周穆王率領官員和七萃之士,駕八匹駿馬,經過多個地方,最終到達西王母的國度。許多學者認為,穆王的西巡可能已遠達中亞的吉爾吉斯草原,甚至有學者猜測他曾到達歐洲。而為穆王駕車的造父,就是秦始皇的祖先。
造父不僅技藝高超,能駕馭“日行三萬里”的八匹駿馬,還代表了古代駕車的特殊技藝,孔子在其六藝中便包括了駕車。秦部族的先祖在歷史上因擅長駕車而聞名,司馬遷在《史記·秦本紀》中提到,秦人祖先曾為商湯、帝太戊等駕車。秦人善于駕車與他們遠遷的經歷密切相關。
根據《史記》記載,秦人祖先的來歷更具神秘色彩。傳說中,秦人始祖女修吞食了燕子遺落的蛋,奇跡般地懷孕并生下名為“大業”的男孩,大業成為秦人的第一位男性祖先。
這一故事與秦人的鳥崇拜文化密切相關。傳說中,秦人的祖先常被描述為“鳥身人言”,即擁有鳥的身體,卻能說人類語言,這也反映了古代中國東方部族的鳥崇拜現象。
后來,大業娶了少典的女兒女華,生下大費,大費和禹一起治理洪水。舜帝贊賞大費的功勞,賜姓為嬴。因為大費擅長調教鳥獸,人們也叫他柏翳。
柏翳有兩個兒子,分別叫大廉和若木。若木的子孫有的在夷狄,有的在中原。若木有個裔孫叫費昌,他生活在夏桀時期。后來,費昌忍受不了夏桀的殘暴,離開夏朝投奔商湯,專門為商湯駕車,輔助商湯滅掉夏朝建立商朝,成為商朝的功臣。
大廉有兩個玄孫,一個叫孟戲,另一個就是中衍。中衍給商王太戊當車夫,他車駕得特別好,太戊王很是賞識他,就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了中衍。就因為這事兒,嬴姓部落一下子就成了商朝的貴族,之后世世代代都輔佐商朝,一直到飛廉、惡來這一代都是如此。
中衍有個玄孫叫中潏,他住在西戎族聚居的地方,承擔著為商朝守護西部邊疆的職責。中潏生了蜚廉,蜚廉育有二子,一個名叫惡來,另一個是季勝。蜚廉和惡來都在商紂王手下任職。后來周武王興兵討伐紂王,惡來在這場戰爭中被周武王殺掉了。
西周剛剛建立不久,周武王就離世了,隨后周成王繼位。但成王年紀尚幼,于是國家政務就由周公旦來打理。就在這個時候,紂王之子武庚帶領著商朝的殘余勢力,聯合周武王的三弟,發動了一場叛亂,這就是著名的“三監之亂”,嬴氏部族也有人參與其中。
當時,奄國等嬴姓的東方國族起來反抗周朝統治,蜚廉參與其中,還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這場叛亂失敗后,周朝把周公旦的長子伯禽分封到原來奄國所在之處,建立魯國,讓伯禽來統治“商奄之民”。這些“商奄之民”被周人強行遷往西邊,而他們正是秦人的祖先。
奄國的國君和一部分子民被遷徙到齊國的蒲姑,由齊國負責監管他們。惡來的兒子女防,則和一部分奄地的百姓被遠遠地遷到了汧水和渭水之間的地方。
惡來的弟弟季勝是趙國的祖先,秦和趙原本出自同一個先祖,有著一脈相承的關系。季勝有個兒子叫孟增,受到周成王的寵愛信任。孟增之子叫橫父,橫父育有造父。造父非常擅長駕馭馬車,他不但為周穆王駕車,而且在周穆王平定徐國徐偃王造反的時候立下大功,周穆王因此賞賜給他趙城,即今天的山西洪洞,造父一族從此就以趙為氏。
周孝王時期,造父的侄子大駱居住在犬丘。大駱的次子非子在位長達五十年之久,被安排在汧、渭之間管理馬匹,馬匹繁殖得很好。秦非子因為養馬有功,于公元前905年被周孝王分封到秦地,即今天的甘肅天水,非子就以封地為氏。于是,“秦”就成了他們的族稱,秦國也由此建立,歷史上稱為“嬴秦”。
此后,秦人世代為周王室養馬,并且在戍守邊疆、對抗西戎方面發揮作用。秦國最初的領地在甘肅東南部,后來在陜西關中一帶興盛起來。不過當時的秦國僅僅是西周的附庸國。
公元前858年,秦非子去世。秦非子的曾孫秦仲在位三年之時,周厲王昏庸無道,致使許多諸侯紛紛背離周王室,然而秦仲卻始終忠心耿耿,未曾背叛。就在這個時期,西戎族起兵反叛周王朝,并且將居住在犬丘的大駱全族剿滅。
周宣王登基之后,鑒于秦仲的忠誠,封其為大夫,并派遣他去征伐西戎。公元前822年,秦仲擔任大夫的第二十三年,不幸被西戎人殺害。
秦仲有五個兒子,長子被立為太子,也就是秦莊公。當時,周宣王召見莊公和他的四個兄弟,給了他們七千士兵,讓他們去征討西戎。莊公打敗了西戎,收復了犬丘。于是,周宣王把土地重新賞賜給秦仲的子孫,包括他們祖先大駱的封地犬丘,一并歸他們所有,還任命他們為西垂大夫。這樣一來,秦國就擁有了兩個封邑,一個在秦,即今天的甘肅天水,另一個在犬丘,即今天的陜西咸陽興平。
秦莊公有三個兒子,長子名叫世父。世父說:“西戎殺害了我的祖父秦仲,我不殺死戎王就絕不回家。”說完,他就率領軍隊去攻打西戎,并且把繼承人的位置讓給了弟弟秦襄公,秦襄公便成為了太子。
世父這一去,生死未卜,他放棄太子之位的舉動又是否會在秦國埋下隱患?他在西戎的征戰將會給秦國帶來何種命運的轉折呢?請聽下回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