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高尚之心的鬼魂
- 冰與火之風(fēng)暴再起
- 王世山
- 2185字
- 2024-05-21 23:58:19
宴會結(jié)束,萊莎將父親送回房間。
又帶著羅倫和女兒,參觀奔流城砂巖筑成的城墻,爬滿藤蔓的水車塔,錦繡花園中的七星圣堂。
直到最后,來到城中的一片樹林,這里溪流清澈,鳥兒輕鳴,紅木樹影斑駁。
羅倫將戴麗莎放在花草柔軟的地上。
小女孩追著一只蝴蝶,兩人跟在后面。
萊莎向他講述年少時的趣事與蠢事。
慢慢向前走著。
戴麗莎跑過一顆粗大的紅木,突然停住,望向前方。
羅倫走了過去,和一張蒼老的臉龐四目相對。
“原來……奔流城也有魚梁木。”
“徒利家族傳襲自先民時期,雖然信仰七神,但并不厭惡舊神信仰。”萊莎將女兒抱起,為羅倫解釋著。
“媽媽,我不喜歡這里。”
戴麗莎歪著腦袋看了眼心樹。
羅倫也難言喜歡,和他種下的魚梁木不同,這棵樹讓他心生警覺。
不知道是不是那張面無表情的蒼老面容的緣故。
“我那時候常常在神木林玩耍,直到有一天艾德慕爬上了心樹,從樹上掉下兩只烏鴉的尸體,那些鳥似乎將這里作為最后的歸宿。”
萊莎不再留戀這里,抱著女兒向外走去,還在講述著從前的事情。
羅倫突然想到,魚梁木的生長,龍的孵化,甚至光之王信徒施行的復(fù)活與暗影術(shù)都需要血祭。
如果這個世界的魔法源于所謂神的力量,除了從未顯露神跡的七神,新舊諸神似乎都有殘酷的一面。
他們向外走去,羅倫并未注意到魚梁木浸出的汁液慢慢染紅了那張蒼老臉龐上的雙眼。
如同一千只手掌的樹葉沙沙作響,幾只烏鴉嘶叫著盤旋離開。
……
接下來的幾天,羅倫每天和奔流城的騎士比武訓(xùn)練,或者翻閱這里的圖書。
長夏中,白晝也長了許多。
天剛放亮,羅倫已經(jīng)來到藏書塔。
他昨天在這里發(fā)現(xiàn)一本《海洋之歌:大陸的斷裂》。
書中記錄了卡山德博士的觀點,他認為多恩臂的斷裂和森林之子的大地之錘魔法無關(guān),而是因為海面的上升。并試圖論證多變的氣候和海洋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
羅倫對他毫無邏輯的觀點沒有太大興趣,只是書中這位作者還猜測,海面的緩慢上升帶來溫暖的夏天,還造成顫抖海北部的陸地解凍。
顫抖海是位于狹海和厄斯索斯大陸北部浩渺無垠的大洋。
以捕鯨為生的伊班人的島嶼位于顫抖海之中。
但伊班島也只是厄斯索斯大陸的一塊離岸島嶼,難言顫抖海的北部。
所以這個北面的陸地是指的哪里?
從海怪襲擊之后,羅倫迫切的想知道關(guān)于這個世界更多的信息。
但學(xué)士們的著作,對世界邊緣著墨甚少,僅有的記錄也多為猜想,而且多有矛盾。
顫抖海的北部若是也有一塊大陸,和長城以外的永冬之地是否相連,這個問題事關(guān)異鬼甚至寒神所能動用多大的力量。
況且羅倫也沒想著坐以待斃,他一直想在凜冬來臨之前,組織一次人手北上永冬之地。
穿越塞外各部落不切實際,最好的辦法還是沿著絕境長城以北,顫抖海西側(cè)的海岸航行。
可惜顫抖海是一片比狹海更加危險莫測的海域。
關(guān)于人魚與海怪、冰龍與惡魔的傳說流傳不休。
更有倏忽而起的冰霧、無序漂流的冰山,讓所有的航海者對那里避之不及。
除了厄斯索斯北部沿岸有伊班人和羅拉斯的捕魚船,以及來往來此的商船,顫抖海的絕大多數(shù)海域都從未有人探索。
新贈地的開拓讓金龍如流水一般被花了出去,但羅倫還是決定回去君臨后贊助一些有志于探索世界邊緣的探險家。
書里能提供的信息有限,羅倫放下書走出藏書樓。
他還有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
城堡里的仆人已經(jīng)忙碌著準備早餐。
羅倫取了幾條面包,在鄰水階梯登船,離開了奔流城。
在紅叉河南岸的馬廄里牽出黑風(fēng),翻身上馬,向著東南方向疾馳而去。
當(dāng)日暮西斜,終于看見一座高山。
這里是高尚之心,森林之子的圣地。
傳說中千年以前的安達爾國王“弒親者”艾瑞格,將駐守在這里的先民與森林之子屠戮殆盡。
河間地居民至今依舊堅信山上有鬼魂縈繞。
山路崎嶇,羅倫牽著黑風(fēng),直到明月高懸,才來到山頂。
三十一顆灰白色的魚梁木樹樁環(huán)繞其上,猶如一座座沐浴在月光中的祭壇。
羅倫站在最高的一個樹樁之上,他舉目遙望,山下的平原籠罩在夜幕之中,山上雜草遍布,荊棘叢生,絲毫不像有人生活過。
“冒昧前來拜訪,我可以見您一面嗎?”
他高喊。
但四周依舊一片靜默。
羅倫感受周邊水汽,卻依舊一無所獲。
他只好從黑風(fēng)背上取下在奔流城準備的一把豎琴。
輕輕彈了幾個音符,試了下音。
接著羅倫就在這夜幕籠罩的山頭開始輕輕吟唱。
“高高的廳堂內(nèi)……
簡妮與伴著她的游魂們起舞游蕩……
那些離去已久的人們……
難以再記起他們的名字……
……”
雖然有些樂曲基礎(chǔ),但練習(xí)的時間并不算太長。
彈奏有些生澀,聲音有些喑啞。
好在《荒石城的簡妮》并不算太難的曲子,羅倫還是完整的演奏了出來。
隨著最后一個樂符落下。
一個沙啞的聲音突然響起。
“孩子,你不該來到這里。”
羅倫猛地轉(zhuǎn)過身。
在他左手邊第四顆魚梁木樹樁上,站著一個低矮而且蒼老的婦人。
山風(fēng)吹過,揚起她垂在地上的白發(fā)。
在月光下一雙暗紅的眼睛正注視著羅倫。
“除了這里,我想不到哪里能找到想要的答案。”
“我沒有什么可以告訴你的。”老婦人說著。
“可是,我知道你的夢……”
“人人都會做夢。”老人打斷了他的話,蒼白的面容望向山下,“而夢境總會照進現(xiàn)實,小心那些夢境,孩子。”
“小心?是那些關(guān)于預(yù)言的夢嗎?我從來沒有做過。”
“預(yù)言?”婦人褶皺的臉上露出笑容,“孩子,沒有什么預(yù)言。你不做夢卻會擾亂別人的夢。”
羅倫還要追問,老人卻繼續(xù)說道:
“擾亂夢境是要付出代價的,你該走了孩子,小心一些,走遠一些。越遠越好,黑夜不久就要降臨,那將比你想象的更加寒冷和黑暗。”
老婦人拄著拐杖敲了敲腳下,那碩大的樹樁緩緩張口一張大口,露出一個洞穴。
她沿階梯走下,消失在羅倫視線中。
魚梁木樹樁也恢復(fù)了原本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