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格:激蕩年代的小城大事
- 吳國方
- 589字
- 2024-04-02 11:12:10
03 橋邊菜場
20世紀70年代,我曾沿著環城西路以西的松艮路走去松木場,路上有一個很大的蕩,是竹木交易的集散地和香客登岸到昭慶寺、靈隱寺燒香的落腳地,由此形成了一個集鎮式的商業中心,再過去就很荒涼了,是鐵路林場和牛奶場等?,F在友誼新村、黃龍飯店一帶,原來是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一·二八”淞滬抗戰陣亡將士的墓地。如今后面的西溪路上還有題有“浩氣長存”的紀念牌坊,以紀念杭州赴上海馳援十九路軍抗擊日軍而犧牲的一千四百多名官兵。八十八師是當時國民黨中央軍的王牌“德械師”,在“一·二八”淞滬抗戰的“廟行戰役”中擊敗了日軍,打破了當時“日軍不敗”的神話。我小時候到黃龍洞去時,還看到大批排列整齊的西式小墓碑和墓。

20世紀70年代末,松木場流水橋邊的菜市場熙熙攘攘(1979年)。
這里除了墓地,過去也是槍斃(處決)人的刑場。一些老杭州人罵行為較壞的人時,常會說:“你這個槍斃鬼,把你拉到松木場去才會得好!”
當時要去松木場,一條是經周公橋的小路,路正對的是飲食店,飲食店北面是糕團店,糕團店轉彎向西是菜場。還有一條路是從流水橋向北進來,經過紅光豆腐店、供銷社,隔壁周公橋邊是肉店,再過去好像是理發店。原來的松木場菜場很簡陋,1973年新建了菜場后,把肉店放在菜場西側。松木場菜場不大,但這里的供應很重要,因為省政府就在旁邊,省級機關的很多人都在這里買菜,一有問題馬上會反映到市政府,所以杭州市貿易辦對這里很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