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籠絡右軍
- 罰晉
- 閩南愚客
- 2009字
- 2024-05-03 00:02:29
阿妙點了點頭,先行離了客室。
不多時,阿妙牽著一名十一、二歲的“金釵”少女來到客室。
陳平立刻認出,那阿妙和這不足歲的小女娃,皆是當日孟超親點的女子,得益于孟超臨走前的命令,二人尚是玉身。
“金釵”少女仍十分膽怯,藏在阿妙身后,不敢見人。
“瑯瑯,這位可是阿翁好友士衡伯伯的大郎君,就是他派來的兵抓走了那些壞人,保護了我們。”阿妙蹲下身,小聲的向瑯瑯說道。
“士衡伯伯……”陸機在洛都時,小女孩恐怕還是半大,哪里會認得父親的友人,不過既有阿姊提醒,她也臨時在記憶里幻想出了有這么一位伯伯。
阿妙拉著瑯瑯,向陸蔚施了一禮。
“阿妙見過大郎君?!?
“瑯瑯也……也見過大郎君?!?
瑯瑯仍有些害窘,弱弱地仿著阿姊諸葛妙的樣子,向陸蔚行了禮。她眼睛不算大,烏溜溜的,這會兒看著陸蔚時少了幾分驚恐,多了幾分好奇。
陸蔚還禮,對二人報以微笑,旋又客套詢問了一二諸葛詮的近況。
旁側的諸葛禧見陸蔚為人正直、儒雅有禮,又有其令尊陸機士衡公的名聲背書,不由自主的徹底放下了心防。
“茂元郎君,阿妙年芳十七,去歲本是說了一門婚事,可惜尚未過門,夫家陷了齊王之事,戰死于千秋門,于是……”她尋了一話機,喏著聲音,小心的說道。
過去一二年里,家中長者們常有言,洛都兵亂不止,世家女子務必要求得一位合適的夫君,方才能立足于亂世。
身為已出嫁的女子,又是此間最年長者,一想到前幾日家門不幸,她一時心急,禁不住便想起了自家姊妹們的終身大事。
此言一出,阿妙立刻俏臉浮了一抹緋色,當即揮動小粉拳,輕輕擊打了一下諸葛禧。
“阿姊,作何說這些……”她難為情極了,暗惱阿姊說這話也不分時間、場合。
陸蔚看得出來,阿妙有著世家女子碧玉小巧的身姿,又是豆蔻初成的年華,猶如蜜果初熟,正待品嘗。
只是,眼下兩軍交戰之際,別說他現在沒有心思談婚論嫁,即便有,自己父親陸機和阿妙的父親諸葛詮,短時之內也顯然處置不了此事。
于是,他說了一些客氣話,暫時回避了這個話題。
爾后,又作一二寒暄,陸蔚與陳平便告辭離去了。
送走陸蔚一行人,阿妙呆呆地立在客室外的橋廊上,心神憂傷。盡管禧阿姊適才提起婚事,使得她落了窘,可聽了這位茂元大郎君出言婉拒,自己的心里又生出了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難過……
茂元郎君英姿雄偉,器宇陽剛,兼之還儒雅有禮,若能托付終身,一定會比那些浮臃子弟要好的不止一丁點。
她一度擔心,會不會是茂元郎君誤以為自己于四日之前,被賊人辱過玉身?可事實上,那日雖然兇險,可自己終究只是與瑯瑯一起被鎖在內屋里,不曾失身。
然而這番話,她一個女孩子,又當如何去向茂元郎君解釋呢?
左思右想,心中生懊,她咬著朱唇,欲哭無淚。
陸蔚出了諸葛府后,陳平笑嘻嘻的湊上前來。
“大郎君,大郎君,”被扣中營那幾日,他觀陸蔚親兵都作這般稱謂,自己為諂親近,故意也跟著這般稱道了。
“有事?”陸蔚問道。
“末將有一事不得不說。大郎君,其實孟都……呸,那超賊侵擾諸葛府時,阿妙和瑯瑯兩位小娘被關了起來,并未絲毫傷害的?!?
“哦?”
陳平遂將那日之事,簡作了轉述。
“陳將軍,這是要做媒人么?”陸蔚故意玩笑的說道。
“末將何德何能,豈敢這般僭越?!标惼蕉研Χ裕爸皇?,素聞瑯琊諸葛是高第名門,當然,比起吳郡陸氏肯定還是要遜上一籌的,不過,末將觀這幾位小娘,好賴都是有幾分天香色的,美女配英雄,大郎君當得?!?
陸蔚當然知道陳平只是為了諂媚自己,瑯琊諸葛氏的門第,可不必吳郡陸氏差。
“陳將軍可有成婚?”在此一事上,他不欲與陳平深談,反問了道。
“嗐,我等行伍,常駐軍營,家中僅有一位侍妾,正待建功立業之日,再風風光光尋一門合適的親事呢?!标惼綋狭藫项^,不好意思的笑道。
“適才那位阿禧夫人,貌秀端莊,其夫新喪,今后日子恐不好過呢?!?
“?。堪??大郎君,這……這是何意?在下一介匹夫,哪里攀得上諸葛家的高檻。”
“陳將軍,今次攻洛,你我齊心,踔厲成就一份功業,事后,陸某定會為陳將軍表功,亦會請家君出面,幫陳將軍你說定這門親事?!?
陸蔚故作信誓之姿,對陳平說道。
他很清楚,以陳平目下身段與家世,除非是在衣冠南渡時,機緣巧合從流賊、塢寇手中,救下了某一位高第家主,否則這輩子都不太可能攀附到公卿世貴。
諸葛禧雖是諸葛玫的從親,但今日既然能代替家門出來迎客,可見其至少也是一位嫡親出身。經攻洛之戰“錘煉”資歷,再由陸氏出面做媒,十之八九,還是能促成這門婚事。
陳平一旦依附瑯琊諸葛家,品第一躍青云,其凡用心經營,趁著永嘉大亂之前,還是能謀得一次階級躍遷的機會。
到時候別說他本人今后仕途通暢,就連陳氏其他族親,都有機會附蔭沾光。
“這,這,末將何德何能呢?”陳平聽了,當真歡喜不已,連連說道,“這這,末將粉身碎骨,定要報效大郎君栽培!”
對于他來說,能夠聯姻諸葛家還是其次,陸大郎君既然對自己做出了這樣的“?!?,已然是在有心拉攏。
再合之前諸葛府上,陸大郎君幫自己“撥正身份”的說辭,他不得不嘆,比起孟超,這位陸大郎君當真更顯明君風范。
在這個度制已壞的世道下,能遇明君,已屬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