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無心之言
- 人在三國,開局盤點天下謀士
- 吾漣仰
- 2132字
- 2024-05-18 23:52:56
豬肉雖是最常見的食材,但在馬良的精心烹調下,卻是變得美味異常,即便是不喜葷腥的徐庶,也是不由大快朵頤,唇齒留香。
三盤菜肴,除了紅燒肉略有剩下,全都被徐庶消滅得一干二凈。
茶足飯飽之后,舟車勞頓的勞累瞬間得到緩解,徐庶感覺異常滿足。
撤走碗筷,三人也就開始飯后閑談。
由于三人都是初涉官場,又是追隨同一位主公,話題自然會不可避免的談及相關事宜。而在眾多話題之中,最令馬謖感到好奇的無疑就是徐庶的具體官職。
畢竟,四百石可并非什么無足輕重的小官,與只有百石的自己之間可是差了比二百石、二百石、比三百石、三百石與比四百石整整五個級別,許多九卿屬官,各州從事乃至縣長這種地方主官都是這一級別。
由于心中覺得有些虧欠,外加這也并非什么秘密,徐庶也沒有任何掩飾,直截了當的告知了自己所擔任官職,以及負責事宜:
“蒙主公信賴,令在下竊居主公府內主簿,負責協助糜竺別駕處理政事,只希望今后能夠不負主公厚望。”
馬謖聞言,更是一驚,主簿可是妥妥的實權官職,哪怕只是作為糜竺的副手,地位也遠在同品秩官員之上。
“元直兄才華橫溢,自然該當這般要職!”馬謖舉起茶杯為徐庶祝賀,語氣頗為真誠,但眼中卻是流露出明顯的向往之情。
不過他卻也明白自己與徐庶之間的差距,再加上二人交好,并沒有產生嫉恨的想法,只是期待有朝一日能夠像徐庶這般被委以重任。
徐庶聞言,卻是看向一旁悠閑品茶似在沉思的馬良,真誠說到:“其實在我心中,季常方才是更適合擔任如此要任的人選。”
馬謖只當徐庶是謙虛,也禮節性回應“主公目光如炬,元直兄實在是過謙了。”
“主公自是有他的考量,但這也的確是我真心之言。”
聽到徐庶的回應,再看他語氣誠懇,神情嚴肅,半點沒有玩笑之意,似乎是發自內心的對馬良推崇備至,讓馬謖不由一驚:
“元直兄為何有此論斷,莫非是兄長暗自做了什么了不得的功績不曾告知于我?”
徐庶聞言,看了一旁的馬良一眼,發現并沒有任何暗示后,索性便也直白講出今日所聞所見。
簡單復述一遍糜竺等人的論斷后,方才一半總結一半感慨到:“季常所造防蛀玉紙,只要順利推廣到新野上下,這份功績怕是十個我也遠遠比不上。”
馬謖自然是知道兄長這幾日忙碌于制造新紙,但他畢竟志不在此,也沒有過多了解,只是以為與往常一樣,卻沒想到這單薄白紙竟有如此大的功效,取代簡牘后所能節省的成本更是堪稱事半功倍。
馬良此前雖然是思索,但隨著二人的交談也是早已結束,此刻聽著馬謖對于自己的感慨,也是沒有多說什么,而是起身暫時離開,這讓馬謖不由有些疑惑。
但很快,馬良便折返了回來,手中還拿著一份圖紙。
這份圖紙自然便是專為造紙所設計的翻車,如今原型機已經造好,只等選個合適的地方拼裝運行。
而由于翻車乃是利用水流來捶打破碎竹子的器械,需要架在徑流量足夠的河道之上。竹木雖然是天然之物,不會造成持久的化學污染,但卻也不可避免的會對下流取水造成影響。
因而,新野附近水流雖多,但對于架設翻車的位置卻也必須審慎,不僅流量要滿足翻車運行需要,更要盡可能遠離人口聚集之處。
馬良原本的打算是明日找糜竺專門商討此事,不過現在得知徐庶擔任主簿之職,算是新野內政的二把手之后,馬良便改變了想法。
不如索性趁著現在,與徐庶商討確定好此事,好為明日省去許多麻煩。
將翻車圖紙推展到徐庶面前,馬良開口介紹道:“此物名為翻車,乃是利用水流捶打竹木造紙的器械,需要架設在水深超過四尺的水流之中,不知以主簿之見,新野附近何處可以為之。”
徐庶正欲端詳,聽到馬良所言,卻是停下動作連連擺手:“我與季常素來平輩相交,季常何故如此生分?”
馬良眼見他情真意切,也沒有多做糾結,索性折中道:“元直雖是我良師益友,卻也不能罔顧官場條規。不如這樣,以后我們身處官邸之時,便以職務相稱,私下相處之際,再以好友相論。”
徐庶見狀,也是當即認同道:“好!那今后我們工作之時,便稱職務。”
達成共識之后,徐庶方才重新端詳起眼前的圖紙。
不知是紙張潔白與筆墨對比明顯的緣故,還是馬良作圖細致講究,明明頗為復雜的設計,但看上去卻是極為整潔清晰,配合標注詳略得當的尺寸,只是看著圖紙,徐庶眼前就仿佛浮現了成品的模樣。
再回想馬良此前談及翻車對水流的要求,徐庶也是不由沉思起來。
他前來投奔劉備之前,除了安置家眷之外,還對新野上下做足了功課。又加之他遠超常人的記憶力,只是回想,新野境內地理水文就清晰展現在他眼前。
新野治下大小河流眾多,不過若是局限在新野城附近,徑深還要超過四尺,這個范圍便瞬間縮小了許多,只剩下了淯水、沘水、湍水、朝水這四條河流。這四條河流流向雖是千差萬別,最終卻都歸于漢水,算是漢水支流。
而淯水乃是新野城最重要的水源,自然是首先排除在外,而剩下的三條河流之中,沘水、朝水下游不遠處也都有村莊傍水而建,若非萬不得已也不在考慮范圍之內,最后便只剩下了以水流湍急得名的湍水這一個選擇。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徐庶還是向馬良要來新野地圖,來配合佐證自己的分析,并進一步確定翻車架設選址。
可是當地圖與翻車圖紙擺到一起時,徐庶卻是突然發現相比馬良繪制清晰明確的圖紙,新野地圖卻是顯得頗為雜亂,代表山川河流的線條也只是繪制出了大致特征,若是沒有熟悉當地的向導領路,還是很容易認錯混淆。
因此,徐庶也是不由感慨一聲:
“若是季常兄能繪制出與這圖紙一般清晰明確的地圖,那該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