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智能網聯汽車研究現狀
1.2.1 國外智能網聯汽車研究現狀
1.國外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歷程
在智能駕駛技術的研究方面,國外起步較早,已經論證了技術的可行性并進行了實際道路測試。早在1939年紐約世界博覽會上,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就首次展出了無人駕駛概念車Futurama。自20世紀80年代起,掀起了新一輪智能車技術研究熱潮。
美國DARPA(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在2004年和2005年舉辦了Grand Challenge挑戰賽;于2007年舉辦了Urban Challenge挑戰賽,檢驗并促進智能駕駛技術的發展水平。2004年的比賽,要求參賽車輛在10h內成功地穿越200mile(1mile=1609.344m,下同)長的崎嶇多變的地形,但是沒有一支隊伍跑完全程。2005年的比賽,在美國西南部的內華達沙漠中舉行,與上屆規則一致,要求無人駕駛車輛在規定的10h內完成比賽規定的路線,整個比賽路線除了自然的地形之外,還人為地增加了一些障礙。來自斯坦福大學的“Stanley”無人駕駛車輛(圖1-4a)最終以9h55min的成績成功穿越了132mile的崎嶇沙漠,成為本屆大賽的冠軍;來自卡耐基梅隆大學的兩個參賽隊伍Red Team及Red Team Too,分別以9h59min和10h4min的成績位居第二和第三。另外一支成功穿越的隊伍是Terra Max,他們參賽車輛的成績是27h15min。2007年的比賽,要求參賽車輛能夠完全自動地在城市道路環境中行駛,并自動遵守交通規則,做到紅燈停、綠燈行,最終卡耐基梅隆大學的“Boss”無人駕駛車輛(圖1-4b)奪得冠軍。

圖1-4 Grand Challenge挑戰賽冠軍車輛
2.國外主要公司智能網聯汽車研究情況
圖1-5所示為谷歌公司研發的智能車“Google Driverless Car”,其安裝了攝像頭、雷達等傳感器,置于車頂的激光雷達能夠全方位掃描半徑約70m范圍內的環境,采用貝葉斯方法實現對移動目標的檢測與追蹤,具備良好的越障能力。

圖1-5 谷歌公司研發的智能車“Google Driverless Car”
3.歐洲和美國對智能網聯車輛的相關政策
2012年5月8日,谷歌的智能車輛開始在美國內華達州上路測試。內華達州是美國允許智能車輛上路測試的第一個州,該州的機動車輛管理局(DMV)向谷歌發出首張許可證,測試的內容是檢測智能車輛如何在擁擠的街道和高速公路上行駛及做出各種反應。內華達州一直領導著有關智能車輛上路測試的立法工作。2011年,內華達州立法委員會通過了美國第一部允許測試智能車輛的法案。據該法案規定:在對智能車輛進行測試時,車內必須搭載兩名測試人員,一人坐在駕駛位,另一人坐在副駕駛位。2012年9月,谷歌公司的無人駕駛車輛已獲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法通過,2015年起可以在加利福尼亞州范圍內的道路上行駛,這標志著智能車輛已被合法化。
德國作為大眾、奔馳和寶馬等多家全球知名車輛廠商的發源地,也是世界上較早重視無人駕駛車輛并進行測試實驗的國家之一。早在2013年,德國就允許博世公司的無人駕駛汽車在國內進行路試,之后又有梅賽德斯-奔馳等公司相繼得到政府批準,在德國高速公路、城市交通和鄉間道路等多種環境下開展無人駕駛汽車的實地測試。2017年5月,德國聯邦參議院通過了首個無人駕駛相關法律,允許無人駕駛技術在特定條件下代替人類駕駛。
2015年,英國政府創建了聯網和自動駕駛車輛中心(Centre for Connected and Autonomous Vehicles, CCAV),并且英國在格林威治(Greenwich)、布里斯托爾(Bristol)、考文垂(Coventry)和米爾頓·凱恩斯(Milton Keynes)進行的三項總價值達3200萬英鎊(包括1900萬英鎊政府撥款)的“無人駕駛車”試驗項目。英國政府于2017年批準在高速公路上測試無人駕駛車輛。2016年7月11日,英國商務部和運輸部大臣公開表示,英國將清除束縛自動駕駛車的法規,其中包括交通規則以及駕駛員必須遵守的政策法規。同時,英國政府還指出,高速交通法律法規將得到適當的修改,以確保在高速路上改變車道、遠程遙控停泊車輛的先進的駕駛輔助系統被安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