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胡適贊吳虞“打孔家店”

  • 文事敘舊
  • 龔明德
  • 1490字
  • 2024-03-13 16:41:36

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五年三月印行的《吳虞集》,卷首有該書編者趙清和鄭城聯名寫的“前言”,其第二部分末尾部分有“五四時期在四川站在斗爭前列與遺老們直接交鋒對壘的,正是在成都幾個學校任教的‘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吳虞”。引述的《吳虞集》的“前言”文句中,打了引號的“只手打孔家店”,沒有注文來指明這六字斷語的出處。

但凡受過中國現代文學史訓練的讀者,應該都熟悉這“只手打孔家店”的典故。然而去查無論哪部《中國現代文學史》或這一類的著述、文章,這“只手打孔家店”幾乎全被訛為“只手打倒孔家店”。像《吳虞集》編者的“前言”中只用引號引住“只手打孔家店”而把“的老英雄”放在引號外的,極少見到。一位還算嚴謹的作者出版了一部《吳虞和他生活的民國時代》,在引語標符上也是糊涂的。

這個對吳虞的贊語“‘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出自胡適兩千字的《〈吳虞文錄〉序》。該文分兩次發表于一九二一年六月二十日第五版和次日第七版的《晨報》。在該文最末一段,也只一句:“我給各位中國少年介紹這位‘四川省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吳又陵先生!”吳又陵即吳虞。吳虞字又陵,有時他也寫作幼陵。胡適說吳虞是“老英雄”,其實一九二一年吳虞才四十九歲。胡適比吳虞年幼十九歲,是晚輩。三十歲的胡適給四十九歲的吳虞的書寫序,不僅平起平坐,而且有高屋建瓴的氣派,也是那個時代的好風尚。

查吳虞日記,胡適《〈吳虞文錄〉序》一發表完,吳虞趕緊“買《晨報》四張,錢二百文,將所登胡適之《〈吳虞文錄〉序》裁下,寄余嘯風、汪原放”,自然是認可胡適序文論斷的意思。其實更早,胡適寫完此序的次日即一九二一年六月十七日,吳虞在日記上已記下了“十一時,胡適之來,交還《文錄》一本,為予作《〈吳虞文錄〉序》,謂予為‘中國思想界之清道夫’”。查胡適日記,這一天有“去看吳又陵先生(西老胡同21),談了一會”的載錄,可與吳虞日記相互參證。

然而估計吳虞和胡適都沒有想到,胡適的序文發表和《吳虞文錄》出版三年后,一九二四年四月二十九日的《晨報副刊》發表了署名XY的《孔家店里的老伙計》,對胡適三年前贊賞的吳虞和《吳虞文錄》進行全方位的攻擊。該文認為吳虞不配稱“打孔家店的老英雄”,而是“孔家店里的老伙計”,XY的具體指證是:“至于冒牌的孔家店里的貨物,真是光怪陸離,什么都有。例如古文、駢文、八股、試帖、扶乩、求仙、狎優、狎娼,……三天三夜也數說不盡。自己做兒子的時候,想打老子,便來主張毀棄禮教,一旦自己做了老子,又來剝奪兒子的自由了,便又來陰護禮教。”

吳虞立即于該期《晨報副刊》出版的當日寫了長信《致〈晨報〉記者》,逐條反駁XY的指控,吳虞的書信體反駁文章發表在一九二四年五月二日《晨報副刊》。反駁文章開頭的第一條,就是從來就沒有接受過三年前胡適“四川省‘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這個冠呼:“我的《文錄》……來京時友人為錄成一冊,胡適之先生為撰序,介紹付印。時適之先生閱《水滸》,故有打孔家店之戲言。其實我并未嘗自居于打孔家店者,淺陋昏亂,我原不必辭。不過蔡孑民、陳獨秀、胡適之、吳稚暉他們稱許我皆謬矣。”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黃山書社影印的《胡適遺稿及秘藏書信》第十五卷收有《〈吳虞文錄〉序》的手稿,“老英雄”原為“老將”,“四川省”在引號內,還有“中國少年”的“中國”是后來補加的。但其后幾乎所有引述胡適此語的都弄錯了,胡適贊吳虞為“‘四川省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該記住:“四川省”這個地域名詞限定語不能丟掉、是“打”不是“打倒”。以胡適的科研立場,他肯定知道“孔家店”是打不倒的,他更清楚與“四川省只手打孔家店”的吳虞同時的全國各地和京城“打孔家店”的都實有人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子长县| 朝阳县| 汝城县| 宁阳县| 四子王旗| 诸城市| 定陶县| 南昌县| 张家界市| 高青县| 安溪县| 甘德县| 合作市| 东城区| 本溪| 克什克腾旗| 阜阳市| 扶绥县| 三明市| 长泰县| 清新县| 高邑县| 灵武市| 红河县| 宣汉县| 赤峰市| 仁化县| 左权县| 贞丰县| 大连市| 凭祥市| 莎车县| 淮阳县| 察隅县| 临清市| 兴宁市| 台北市| 和平区| 遂平县| 泸州市| 图木舒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