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部分 行為矯正方法

第1章 簡介

我們的社會取得了很多出色的成就,從民主政治到幫扶弱勢群體,從偉大的藝術作品到重大的科學發現;但也面臨著很多迫在眉睫的健康和社會方面的挑戰,從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到環境污染問題,從種族主義到恐怖主義。這些成就和問題,無不來源于人類行為。但究竟什么是行為?在嘗試給出答案之前,請思考以下幾個情境:

(1)退縮行為。幼兒園操場上,一群孩子正在做游戲,一個被診斷患有自閉癥的小男孩獨自一人安靜地坐在那兒,絲毫沒有要加入游戲的意思。

(2)學習效率低下。薩姆下周要交出兩篇期末論文,與此同時他還要參加一門學科的期中考試。在這些學業壓力下,薩姆質疑自己是否有完成大一學業的能力。但是,他每天仍然會花費大量時間瀏覽Facebook和YouTube。

(3)對表現的緊張。凱倫是一名14歲的體操運動員,正參加一場錦標賽,準備參加平衡木項目的比賽。她顯得極度緊張,心想:“如果我表現得不好該怎么辦?如果我做直體后空翻的時候摔倒了怎么辦?不敢相信我的心竟然怦怦跳得這么快!”

(4)亂丟垃圾。湯姆和莎莉剛到他們想要露營的地方,就看到之前的露營者們留下的垃圾,他們感覺非常氣憤和厭惡。莎莉問:“難道他們就不關心環境嗎?”湯姆說:“如果人們都這樣亂扔垃圾,那么誰也別想在這里享受大自然的美景了。”

(5)偏頭痛。貝蒂給家人準備晚餐的時候,隱約覺得有股熟悉的感覺正向她襲來。然后,她突然感覺非常惡心。憑借自己以往的經驗,她似乎知道要發生什么。她對正在客廳看電視的兩個兒子說道:“湯姆、喬,你們得自己做晚飯了,我又開始偏頭痛了。”

(6)員工管理。一天早上,杰克和布蘭達在自家的DQ餐廳喝咖啡。布蘭達說:“針對晚班的員工,咱們得采取一些管理措施了。今天早上我到店里的時候,發現冰激凌機沒有清理干凈,杯子和蓋子也沒重新放好。”杰克回答道:“這不過是冰山一角罷了,你應該看看烤架現在是什么樣的!”

(7)非理性思維。瑪麗上大一,第一次考試成績很不理想,她想:“我永遠也成不了好學生了。如果我不能在所有課程中都拿到好成績,那么我導師一定會認為我是個白癡。”

仔細思考一下你就會發現,以上的每一個片段都涉及人類的某些行為。以上所有例子,都是只有受過訓練的行為矯正專家才可以處理的。上面所提及的以及很多其他行為,都會在下文中有所討論。正如你所見,行為矯正適用于人類行為的方方面面。

什么是行為

在討論行為矯正之前,我們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行為?一些含有相似意義的詞語包括:“活動”(activity)、“行動”(action)、“表現”(performance)、“應答”(responding)、“反應”(response)和“反作用”(reaction)。從廣義的角度來說,行為就是一個人所說的話與所做的事。從專業的角度來說,行為是機體產生的肌肉、腺體或者生物電活動。一個人眼睛的顏色是行為嗎?眨眼睛是行為嗎?一個人穿的衣服是行為嗎?穿衣服是行為嗎?如果你對第一個和第三個問題的回答是“否”,并且對第二個和第四個問題的回答是“是”,那么我們持有相同的觀點。這本書的目標之一就是鼓勵你開始明確地思考和討論行為。

你在行為矯正課程的考試中獲得“A”,或者你的體重減掉5公斤,這些是行為嗎?不是。它們代表的是行為的結果。你能得到“A”是有效學習的結果,體重減少的原因是你減少了食物攝入或者進行了更多鍛煉。

走路、大聲說話、扔棒球、對別人大喊大叫,這些都是顯性(可見的)行為,除了行為主體以外,其他人也可以觀察和記錄行為主體的行為。正如后面的章節中所討論的,那些不能被他人輕易觀察到的隱性(心理的、內部的)行為,也包含在行為這個范疇內。在行為矯正領域,這些隱性行為不是指人私下的行為,比如不穿衣服待在鎖好門、關好窗的臥室中;也不是指人偷偷摸摸的行為,比如考試作弊。更確切地說,在行為矯正中,這些隱性行為代表了發生在“身體內部”的活動,因此他人需要使用特殊的儀器或程序才能觀察到這些隱性行為。例如,一個花樣滑冰運動員準備參加一場重要的比賽,他在上場之前可能會想“我希望我不會摔倒”,可能會感到緊張(包括心跳加速等)。想法和感覺是隱性行為,我們將在第15、27和28章中做更深層次的討論。隱性和顯性行為都可以通過行為矯正技術進行干預。

有時,我們用語言來思考,這叫自言自語,就像之前的花樣滑冰運動員的例子那樣。有時,我們用想象來思考,例如你有能力這樣做:閉上眼睛去想象,在清澈湛藍的天空上飄著幾朵蓬松的云。想象和自言自語都被稱為內部行為,有時候又被稱為認知行為。

那些可被測量的行為特征,叫作行為維度。我們可以通過描述一個行為持續的時間來定義這個行為的持續性(例如瑪麗學習了1小時)。行為的頻率是在單位時間內該行為發生的次數(例如在30分鐘內,弗蘭克在他的花園里種了5株西紅柿幼苗)。行為的強度或程度指的是產生該行為所付出的體力或精力(例如瑪麗在握手的時候握得很緊)。我們將在第21章中討論測量行為維度的策略。

思考題

(注意:為了幫助你更好地學習,我們會在每個章節后面都設置一些思考題,我們希望你能:①在此章節結束時,先暫停下一章節的閱讀;②準備回答這些思考題;③借助思考題的答案回顧學習到的內容。這樣做將幫助你更扎實地掌握本書的內容。)

1.從廣義和專業兩個角度該如何定義行為?請說出三個行為的同義詞。

2.區分行為以及行為的結果。除了本章中涉及的行為和行為結果的案例外,請你舉一對其他的行為以及該行為的結果的例子。

3.區分隱性和顯性行為。除了本章中列舉的隱性行為和顯性行為外,請你分別舉出兩個隱性行為和顯性行為的例子。

4.什么是認知行為?試舉兩例說明。

5.描述行為的兩個維度并舉例說明。

行為的概括性標簽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已經學會了很多描述行為的詞語。一般情況下,這些描述行為的詞語是籠統的,例如:誠實、無憂無慮、勤奮、不可靠、獨立、自私、無能、善良、優雅、不善于社交的或者緊張的。人們經常使用的這些描述行為的詞語,都是對人類行為的概括性總結,但這些概括性總結并不指稱具體行為。舉例來說,當你用“緊張”這個詞描述一個人的時候,大部分人都可以理解你的意思,但是他人無法理解你所描述的緊張到底代表這個人的哪些具體行為——緊張是代表這個人會經常出現啃咬指甲的行為,還是代表這個人坐在椅子上時顯得坐立不安、非常焦慮,還是代表這個人在與異性交談時經常左眼肌肉抽搐,抑或是代表這個人出現的其他行為?以上的猜測都可能是這個男人因為緊張而出現的行為,所以,僅僅用緊張來描述一個人的具體行為顯然是不夠的。在后面的章節中,我們將討論有哪些行為維度可以定義一個人的具體行為,以及對每個行為維度該如何進行測量。

智力、態度和創造力這些術語不僅為很多心理學家所常用,也受到行為矯正專家的關注。它們都是行為的概括性標簽。那么,當我們說一個人有智慧的時候,是什么意思呢?很多人都認為智力是與生俱來的,是一種“遺傳的腦力”,或者是一種先天的學習能力。我們無法觀察和直接測量“智力”這種“東西”。就拿智力測驗來說,我們會根據某個人參加測試的得分來測量這個人的智力。因而,智力測驗只是一種間接測量某人智力的方式。那么,我們使用智力的形容詞形式(例如“他是一個聰明的演說家”“他的演講是充滿智慧的”)或者副詞形式(例如“她巧妙地寫道”)來描述人們在某些環境下表現出的行為會更加合適,也就是說,我們通常不會把智力當作描述“事物”的名詞使用。我們之所以說一個人很有智慧,或許是因為這個人解決了別人感覺困難的問題,或許是因為這個人大部分考試成績比別人高,或許是因為這個人博覽群書,或許是因為這個人有見地地談論過一些話題,又或許是因為這個人在智力測驗中得分很高。這個例子說明,智力可以指以上所有方面或者僅僅其中的某些方面,但不論智力指代哪些方面,都指的是行為的方式。因此,在本書中,我們會避免把智力這個詞當成名詞使用。(想進一步了解智力的行為取向探討,請參閱Williams, Myerson, & Hale, 2008)。

態度指的是什么呢?假如約翰尼的老師史密斯女士報告說,約翰尼對上學的態度不端正。那么她說的話是什么意思呢?也許她是指約翰尼經常逃學、上課的時候不做課堂練習或者辱罵老師。不管“態度不端正”指的是什么,我們都可以清楚地知道,她真正關心的是約翰尼的行為。

創造力也涉及一個人在某種情景下可能進行的各種行為。有創造力的個體經常表現出新奇而不尋常的行為,與此同時還可以得到讓人滿意的結果。(想了解創造力的行為取向探討,請參閱Marr, 2003)。

通常用于心理問題的行為概括性標簽包含:自閉癥譜系障礙、注意力缺陷與多動綜合征、焦慮、抑郁、低自尊、路怒癥、人際交往困難和性功能障礙等。在心理學專業領域和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會使用行為的概括性標簽來標記一個人的行為模式,這種做法有很多便利之處。首先,使用這種方法,我們可以快速獲知關于這個人行為表現的一般信息。舉個例子,當我們給一個10歲的孩子標記上嚴重發展性障礙的標簽后,我們就可以推測這個孩子在讀完一年級后依然不能閱讀。其次,這些標簽可以幫助我們選擇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例如,我們可以使用憤怒情緒管理計劃來幫助路怒癥患者調節情緒。再比如,我們可以使用肯定性訓練來幫助不自信的人建立信心。

用行為概括性標簽來標記一個人的行為模式也有缺點。第一個缺點是,采用這種方式可能導致對行為的虛假解釋。例如,一個孩子在閱讀單詞時顛倒字母的順序,比如把“saw”看成“was”,我們通過這個行為判定這個孩子患有閱讀障礙。那么,當有人問我們為什么這個孩子在閱讀時會顛倒字母順序時,我們的回答可能是“因為他患有閱讀障礙”。這種情況下,對這個孩子行為的概括性標簽就變成了對他做出這個行為的解釋,這種解釋顯然是行為的虛假解釋。這種虛假解釋的另一個名字是循環論證。對行為貼標簽的第二個缺點是,這種標簽會導致人們采用消極的方式對待被標記的人,例如我們會過多地關注這個人的問題行為而忽略這個人的優勢。舉一個例子,假如一個十幾歲的男孩總是不整理床鋪,卻能夠把草坪修整得非常好,在垃圾清理日能按時將垃圾放到街上的指定位置。如果這個孩子的父母給孩子貼的標簽是“懶惰”,顯然,這個標簽可能源于父母過度關注孩子整理床鋪的問題而忽視了孩子其他方面的積極行為。就像某些社會中的少數種族,這些人一直都從事著最艱苦的體力勞動,卻被貼上“懶惰”的標簽。

在本書中,我們用行為不足(某種類型的行為過少)或者行為過度(某種類型的行為過多)來標記所有類型的行為問題。使用這樣的標記行為問題的方法有如下原因:第一,我們已經討論過使用行為標簽的缺點,我們希望通過這個方法避免與之類似的問題。第二,不管給個體標記的標簽是什么,只有行為才是最應該關注的,只有治療行為才能緩解問題。孩子的一些行為問題是父母能看到、聽到的,但還有父母看不到、聽不到的行為,因此父母需要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教師如果看到或者聽到孩子的行為問題,可以為自己的學生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政府部門如果看到或聽到這些需要幫助的行為問題,可以通過設立專門的機構、診所和社區中心或者扶持特別計劃等措施為孩子提供幫助。而如果你發現自己也有些行為問題,你可以開始一個自我改善的項目。第三,事實上,目前幾乎在所有有需要的地方——家庭、學校以及工作場所,都已有可以用來改善問題行為、培養更讓人滿意的行為的專門技術。這些技術統稱為行為矯正。

思考題

6.從行為的角度看,什么是智力?什么是創造力?分別舉一例說明。

7.不論生活中還是心理學專業領域,我們常使用一些總結性描述概括行為模式,請列舉兩個正面的原因。

8.請列舉使用行為的總結性標簽來指代某個人的行為的兩個缺點,并分別舉一例說明。

9.什么是行為不足?請列舉兩個本章中沒有出現的例子。

10.什么是行為過度?請列舉兩個本章中沒有出現的例子。

11.請列舉作者把行為問題描述為行為不足和行為過度的三個原因。

什么是行為矯正

行為矯正是指通過系統化應用學習的原理和技術來評估和改善個體的隱性或顯性行為,以達到提高其適應日常生活的能力的目的。行為矯正有七個主要特點。

第一,行為矯正最重要的特點是它強調用某種可以測量的方式來定義行為方面的問題,并把行為問題測量結果的變化作為體現問題改善程度的最好指標。

第二,其治療程序和技術可以為個體改變當前的環境提供更多的方法,從而幫助個體更加充分地適應生活。這種構成一個人周邊環境的物理變量叫作刺激。更詳細地說,刺激是個體當前直接接觸的周邊事物,包括他人、物體或事件,這些事物刺激個體的感覺接收器,影響個體的行為。例如,某個學生的課堂環境中有很多潛在的刺激,包括教師、其他同學、教室設備等。環境中影響個體的刺激也包括個體自己的行為,其隨后的行為也可能是由自己之前的行為所導致的。以網球中的正手擊球動作為例,不論是看到球靠近還是完成揮拍準備,都對擊球者產生了刺激,讓其完成正手擊球,并將球打過網。治療師對來訪者說的話,也可能成為來訪者所處環境中的一部分。但是,行為矯正涉及的內容比談話療法或言語心理治療法(例如精神分析療法或來訪者中心療法)更多。盡管行為矯正治療師和談話治療師都采用與來訪者交談的治療方式,但他們的治療方法在很多重要方面有所不同。其中一個不同之處是,行為矯正治療師經常積極地參與重建來訪者的日常環境,以強化其適當的行為,而不花費大量的時間討論來訪者過去的經歷。雖然了解來訪者過去的經歷可能會為制定治療方案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但要制定一個有效的行為治療方案,了解當前影響來訪者的環境變量是什么是必要的。另一個不同之處是,行為矯正治療師經常給來訪者布置家庭作業,來訪者通過完成作業來達成改變自己的日常環境的治療目標。這種作業布置的相關知識將在第26~28章中進行討論。

第三,行為矯正的方法和原理可以被精確地描述。這使得行為矯正治療師能夠重復使用同行的治療過程和治療程序,并獲得相同的治療結果。相比其他形式的心理治療方法而言,行為矯正治療更加容易施教。

第四,行為矯正技術經常被應用于個人的日常生活中,也是由第三個特點導致的結果。雖然你將在這本書中讀到的是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員和助手在幫助他人時可以使用行為矯正技術,但由于行為矯正技術可以被精確描述,個人(例如家長、教師、教練和其他人)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應用行為矯正來幫助他人。

第五,行為矯正技術大體上源于基礎科學和應用研究,特別是操作性條件反射原理和經典條件反射原理。因此,在本書第二部分中,我們詳細介紹了這些原理,并闡述了它們如何適用于各種類型的行為問題。

最后的兩個特點是,行為矯正強調科學的證明——特定的干預或治療才引起特定的行為改變,并強調參與行為矯正方案的每一個人——包括來訪者、工作人員、管理人員、治療師等的責任。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以抽象的方式對行為矯正進行了討論,也對行為矯正治療師在行為矯正中采取的一般方法進行了探討。行為矯正治療師是如何確定哪些行為需要被矯正的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他們使用了一種被稱為“行為評估”的程序。

什么是行為評估

我們已經在上一節討論過,行為矯正最重要的特征是使用行為測量來判斷個體的行為在行為矯正項目實施后是否有所改善。通常,我們把需要在行為矯正的訓練中改善的行為叫作目標行為。例如:如果一個大學生設置了“每上一個小時的課,課后就要學習兩個小時”的目標,那么學習就是目標行為。

行為評估[1]涉及為以下目的而進行的信息和數據的收集與分析:①識別和描述目標行為;②識別導致該行為的原因;③指導合適的行為治療方法的選擇;④評估治療結果。

在行為評估的過程中,功能分析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評估方法,其本質是通過試驗分離出問題行為的原因,并將這些原因去除或反轉。我們會在本書的第23章對這種方法進行詳細的討論。在過去的50年中,人們對行為矯正領域越來越感興趣,同時我們也更需要行為評估的指導方法。如需了解更多行為評估的信息,請參考第20、21和23章,或Cipani和Schock(2011),Fisher、Pizza和Roane(2011),以及Ramsay、Reynolds和Kamphaus(2002)。

思考題

12.什么是行為矯正?

13.什么是刺激?請列舉兩個本章中沒有出現的例子。

14.描述行為矯正的七個典型特點。

15.什么是目標行為?請列舉一個你自己希望改善的目標行為。你的目標行為是需要增加的行為不足,還是需要減少的行為過度?

16.什么是行為評估?

行為矯正發展史中的里程碑

除了行為矯正這個術語以外,還有其他描述使用學習的原理來幫助個體改善行為的方法的術語——行為療法、應用行為分析、認知行為療法。盡管這些術語在很多著作中交替使用,但它們之間是有一些細微區別的。接下來,我們簡要回顧一下這些術語的早期歷史以及它們之間的差異。(想了解行為矯正更詳細的發展歷史請查閱本書第29章。)

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和早期的“行為療法”

如果你學習過心理學的入門課程,你可能會記得20世紀早期的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他的實驗是:在給狗喂食(狗會分泌唾液)的同時給它一個鈴聲的刺激,后來,這只狗單聽到鈴聲就會分泌唾液。巴甫洛夫開創了這一現在被稱為經典條件反射、應答性條件作用或者巴甫洛夫條件反射的學習類型的研究先河(見第3章)。1920年,在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實驗中,華生和雷納演示了通過巴甫洛夫條件反射在一個11個月大的嬰兒身上建立恐懼反應的過程。雖然這一實驗沒有得到成功復制,但1924年,瑪麗·瓊斯(Mary Jones)完成了另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實驗,清晰地演示了消除一個嬰兒恐懼反應的過程。

在這之后的30年中,有許多實驗表明,我們的恐懼和其他情緒會受到經典條件反射影響。隨后,20世紀50年代,在南非,一位叫約瑟夫·沃爾普(Joseph Wolpe)的精神病學家受到巴甫洛夫條件反射以及瑪麗·瓊斯的實驗的啟發,開發了針對特定恐懼癥的行為療法。這種療法可以緩解患者強烈的非理性恐懼,比如恐高癥和幽閉恐懼癥。

1960年,英國心理學家漢斯·艾森克(Hans Eysenck)首次將沃爾普的療法稱為行為治療。20世紀60年代,沃爾普移居到美國,他提出的行為療法開始被普遍用于治療焦慮障礙。第28章會涉及行為療法在一系列心理疾病的治療中的應用。

操作性條件反射和早期的“行為矯正”

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涉及反射——對先前刺激的自動反應。在1938年,斯金納區分了經典條件反射和操作性條件反射,后者是一種通過結果(獎賞或懲罰)改變行為的學習方式。1953年,在他發表的《科學和人類行為》一書中,斯金納解釋了基本的學習原則是如何在多種情況下影響人們的行為的。20世紀50~60年代,受斯金納影響的研究者們發表了許多相關文章,證明操作性條件反射可以應用于幫助人們改善行為問題,這種應用被命名為行為矯正。這種應用的例子包括幫助個體克服口吃、消除智力缺陷兒童的惡性嘔吐,以及教自閉癥兒童佩戴處方眼鏡。1965年,厄爾曼(Ullmann)和克拉斯納(Krasner)出版了一本非常具有影響力的書《行為矯正的個案研究》(Case Studies in Behavior Modification),這是第一本用“行為矯正”這一術語命名的著作。

應用行為分析

1968年第一期《應用行為分析雜志》(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簡稱JABA)[2]出版。JABA是《行為實驗分析雜志》(J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簡稱JEAB)的姊妹期刊,后者主要發表行為分析的基礎研究。在JABA創刊的一篇重要編輯文章中,貝爾(Baer)、沃爾夫(Wolf)和里斯利(Risley)確定了應用行為分析包含的維度:

1)關注具有社會意義的可測量行為(如亂扔垃圾、育兒技巧);

2)強調通過操作性條件反射制定治療策略;

3)試圖明確說明測量到的行為改善源自應用治療;

4)注重行為改善的持續性以及泛化性。

多年來,應用行為分析這一術語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Bailey & Burch, 2006)。一些學者認為,“行為矯正”和“應用行為分析”現在實質上是“兩個幾乎沒有區別的術語表達”(如Miltenberger, 2012)。然而,我們在本書中認為這兩個術語是有區別的。

認知行為療法

你是否發現自己總是在思考“為什么我總是把事情搞砸”或者“為什么倒霉的總是我”?著名認知治療師阿爾伯特·埃利斯(Albert Ellis)認為這些想法是不合理的。畢竟,你能夠做好很多事情,不會一直將事情搞砸。同時,埃利斯提出,不合理的想法會引起一系列令人厭煩的情緒。他的治療方法是幫助人們識別出不合理信念,并鼓勵來訪者用更多的合理信念取而代之。獨立于埃利斯,阿倫·貝克(Aaron Beck)認為認知功能失調可能導致抑郁癥和其他問題,并制定了一個與埃利斯的治療過程類似的治療過程。1970年,貝克將認識適應不良的思維,并代之以更具適應性的思維的治療策略稱為認知療法。同時,貝克把認知療法與行為療法進行了比較。在20世紀70~80年代,認知行為矯正法這一術語指的就是這種認知療法。然而,在過去的20年里,認知行為療法這一術語變得更為普遍。我們將在第27章和第28章對認知行為療法進行更詳細的討論。

當前對“行為矯正”及相關術語的使用

行為分析是指研究人類及其他動物行為規律的科學,是行為矯正的基礎。如前所述,“應用行為分析”和“行為矯正”常被交替使用,許多專門研究這一領域的人稱自己為應用行為分析師。“行為療法”和“認知行為療法”同樣經常被交替使用,然而,許多實踐行為療法或認知行為療法的人不認為自己是應用行為分析師,他們也不被看作有認證的行為分析師。另外需要考慮的是,“行為修正者”“行為管理者”“表現管理者”常常指沒有接受過系統行為矯正訓練的嘗試改善他人行為的人。比如,“行為修正者”可能是老師、家長、配偶、兄弟、室友、同事,或者是改善行為者本人。

現在你簡單了解了這些術語。在本書中,我們使用“應用行為分析師”來指代在應用行為分析領域接受過正規培訓的人,使用“行為治療師”來指代接受過用行為療法、認知行為療法治療心理疾病方面的專業培訓的人員,使用“行為矯正”來指代系統地應用學習原理和技術來評估和改善個體的顯性行為和隱性行為的功能,從而提高個體的生活適應能力。因此,我們認為,“行為矯正”這個術語包含了所有其他前文提到的術語(對此更深入的討論參見Pear & Martin, 2012以及Pear & Simister, in press)。

思考題

17.簡要描述沃爾普對于早期行為療法發展的貢獻。

18.簡要描述斯金納對行為矯正早期發展的影響。

19.說明應用行為分析的四個維度。

20.貝克提出的認知療法這一術語的含義是什么?

21.本書中“應用行為分析”這個術語的使用范圍是什么?

22.本書中“行為治療師”這個術語的使用范圍是什么?

關于行為矯正的一些誤解

在閱讀本書之前,你可能遇到過“行為矯正”這個詞。不幸的是,由于存在很多關于此術語的謬論或誤解,你聽說過的說法可能是錯的。例如:

謬論1:行為矯正用獎賞來改變行為,其實是賄賂。

謬論2:行為矯正包括使用藥物和電休克療法。

謬論3:行為矯正只改變癥狀,并沒有觸及根本的問題。

謬論4:行為矯正可以應用于處理簡單的問題,比如訓練孩子如廁或克服恐高癥,但是它不適用于處理自卑或抑郁等復雜問題。

謬論5:行為矯正師是冷漠和無情的,不能與來訪者產生共鳴。

謬論6:行為矯正師只處理可觀察的行為,他們不處理來訪者的想法和感受。

謬論7:行為矯正師否認基因或遺傳對于決定行為的重要性。

謬論8:行為矯正已經過時。

在本書的各個章節中,你將看到一系列證據以幫你消除上述誤解。

本書采用的方法

這本書的主要目的是以有趣、易讀和實用的形式來描述行為矯正技術。由于它是為專業助人從業人員以及學生而寫的,我們想要幫助讀者不僅了解行為矯正,更學會如何使用它來改變行為。如前文所述,人們想要改善的行為可以分為行為不足和行為過度,并且可以是顯性或隱性的。下面舉幾個每個類別的例子:

行為不足的例子

1)一個孩子發音不清楚,并且不和其他孩子交往。

2)一個少年不做家庭作業,不做家務活,不愿意在院子里干活,或者從來不和他的父母討論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3)一個成年人開車時不注意交通規則,不會對幫助他的人表示感謝,不按預定的時間與愛人見面。

4)一個籃球運動員被教練鼓勵在罰球前想象球進入籃筐,但他做不到。

行為過度的例子

1)一個孩子睡覺時頻繁下床、發脾氣,吃飯時把食物扔在地上,并喜歡玩電視遙控器。

2)一個少年頻繁打斷父母與他人的談話,晚上經常花幾個小時打電話而且說話粗魯。

3)一個成年人沉迷電視節目,飯后頻繁吃糖果,喜歡吸煙、咬指甲。

4)一個高爾夫球手經常在關鍵球之前產生消極想法,例如“如果我錯過了這一桿,我將輸掉比賽”,并且容易產生相當嚴重的焦慮(即心怦怦直跳,手心冒汗)。

要確定一種行為是不足還是過度,我們必須考慮它發生的背景。例如,一個孩子在紙上畫畫是適當的行為,但是如果總是在臥室的墻上畫畫,大多數父母會認為這是行為過度。一個正常的青少年可能可以與同性的伙伴正常交往,但與異性交談則會讓他們覺得非常尷尬且困難——這是一種行為不足。某些行為過度(例如自我傷害的行為)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是不合適的(盡管通過想象,我們能想到一些極端的情況,在其中自我傷害的行為也是適當的)。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某一特定行為究竟是不足還是過度,主要取決于觀察者的文化和道德觀念。

總而言之,行為矯正主要關注可觀察的行為,并通過對環境的操縱(而非醫學、藥物學或外科學操縱)來改變行為。例如,被標記為患有發展性障礙、自閉癥、精神分裂癥、抑郁癥或焦慮癥的個體,會表現出行為不足或行為過度。類似地,那些被認為懶惰、沒有進取心、自私、無能或不合群的人也會表現出行為不足或過度。行為矯正包含一系列可以用來改善行為的程序,這樣,被矯正者會更少地被用標簽來考量。一些沒有接受過行為矯正訓練的傳統心理學家花費了過多時間對個體進行標記和分類。然而,不管被貼上怎樣的標簽,個體的行為問題始終存在,并仍然受到其所在環境的影響。例如,圖1-1中的母親仍然關心應該為孩子做點什么,以及怎么樣應對其問題,這正是該行為矯正大顯身手的時候。

圖1-1 專家們是在“幫助”母親解決孩子的問題嗎

一些倫理問題

隨著行為矯正技術的發展,若干道德、倫理問題變得愈加重要。在運用行為矯正技術時,這些倫理問題應該被永遠牢記于心。不同的團體和組織,例如行為與認知治療協會(Association for Behavioral and Cognitive Therapies)、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和國際行為分析協會(Association for Behavior Analysis International),都探討過行為矯正應用中的倫理問題(也可見Bailey & Butch, 2011)。在這一節,我們強調幾條在閱讀隨后的章節時你需要牢記的倫理綱要。在本書的最后一章,我們將更詳細地討論文化實踐、倫理和行為矯正三者之間的關系。

應用行為分析師/行為治療師的資質

應用行為分析師/行為治療師都應該接受專業的學術培訓,需要在督導的幫助下進行實踐訓練。這樣做的目的是確保治療師在行為評估、設計與實施治療程序以及評估治療效果等方面的勝任力。

定義問題和選擇目標

選擇那些對個體和社會而言最重要的行為作為矯正的目標行為。在理想情況下,來訪者能夠積極地參與目標行為的識別過程。如果無法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指定一個有能力的、公平的第三方以代表來訪者參與目標行為的選擇。

選擇治療方法

應用行為分析師/行為治療師應當采用基于實證的最有效的干預方法,把治療過程帶給來訪者的不適感以及副作用降到最低。

持續性記錄和過程性評估

應用行為分析師/行為治療師應該在干預實施前進行一次全面的行為評估。干預措施應當包括對目標行為與副作用的持續監控,以及治療結束后進行的適當的隨訪評價。相關方和來訪者對數據的監督是很重要的,是確保治療過程符合倫理且保證應用行為分析師或行為治療師提供有效治療方案的基石。

思考題

23.列舉四個關于行為矯正的謬論或誤解。

24.列舉四個行為矯正倫理問題的子主題。

25.請陳述保證行為矯正的目標行為是對來訪者本人和社會來說最重要的行為的兩項準則。

26.確保應用行為分析師或行為治療師的治療方案符合倫理且具有有效性的關鍵是什么?

本書的結構

本章主要介紹了這本書的行為取向。第2章將介紹行為矯正技術的主要應用領域,該技術被用于在多種環境中改善個體各種各樣的行為。第3~30章分為六個主要部分:

行為矯正的基本原理和程序

在下一章的概述之后,本書的第二部分總計14章的內容講述的是行為矯正的原理和程序。實質上,原理就是簡單到不能再分解的程序,是始終對行為起作用的程序。原理就像自然科學中的定律一樣,行為矯正的大部分程序都是行為矯正原理的結合。在第二部分,為了更好地闡述單個的原理,每個章節中我們都挑選了相對簡單的個案作為示例。在運用這些案例闡明使用的原理后,我們還詳細闡述了如何將這些原理運用于其他類型的問題上。我們還對這些原理如何影響典型的日常生活給出了大量說明。

先行控制

第二部分的許多章節都關注控制后果(獎賞和懲罰)帶來的行為改變,但是由于我們的學習經歷,我們都已經學會應對各種提示以及先行刺激,例如指令和目標。第三部分的三章將介紹使用先行控制的策略。

處理數據

第四部分的三章詳細介紹了評估、記錄、繪制行為圖表以及評估行為療法效果的程序。由于一些行為學課程的導師更喜歡在課程的一開始就呈現這些材料,因此我們將它們寫在第四部分的章節中,以使它們獨立于其他部分。

整合起來以開展有效的行為計劃

了解行為矯正原理和程序是一回事,將它們融會貫通到有效的干預策略中又是另外一回事。第五部分的四章討論了如何實現后者。

心理障礙的行為治療

第六部分的兩章將重點放在行為療法的專業性上。這些章節并不旨在教你如何做行為治療,而是幫助你建立對該領域的認識。

歷史的視角和倫理問題

之前我們已經介紹過一些行為矯正的歷史發展里程碑和相關的倫理問題。在第七部分,我們將呈現更詳細的行為矯正發展史,以及對該領域內的倫理問題進行更深入的討論。

我們希望,在讀完本書后,你能充分地意識到,行為矯正的正當性來自它對全人類,尤其是接受矯正者的益處。我們希望本書為教師、咨詢師、學生、青少年、父母和那些說“謝謝專家們,可是我該怎么辦呢”(也就是圖1-1中母親的疑惑)的人提供令他們滿意的答案。我們也希望本書能使初學行為矯正的學生們了解為什么這些程序是行之有效的。

應用練習

在本書的大部分章節后面,我們都會給你提供一些應用練習。這些練習的目的是幫助你更好地應用在本章中學到的概念。一般來說,我們會提供兩種類型的應用練習:①涉及他人的練習;②自我矯正練習。自我矯正練習要求你結合學到的行為矯正概念,對自己的行為問題進行矯正。

(1)涉及他人的練習

想一想除你之外的另一個人,從你的觀點出發,確定:

1)兩種這個人需要克服的行為不足;

2)兩種這個人需要減少的行為過度。

對每一個例子,確定你描述了:

1)一個具體行為還是一個概述性行為標簽;

2)一個顯性行為還是一個隱性行為;

3)一個行為還是一個行為的結果。

(2)自我矯正練習

以你自己為對象進行上述應用練習。

進一步學習的思考題

1.DSM-5的全稱是什么?試用一個句子描述它。

2.給出五個行為矯正專家使用DSM-5的理由。

3.使用DSM-5潛在的問題有哪些?

4.當描述個人問題的時候,“以人為主體的語言”指的是什么?用一個例子說明。


[1] 20世紀60年代,行為評估開始成為傳統心理診斷評估的一種替代方法。當時弗洛伊德等人創立的精神分析流派,將異常行為看作內部人格上的心理障礙引發的癥狀,而心理診斷評估過程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識別導致異常行為的心理障礙的種類。

為了幫助治療師診斷來訪者所患的心理障礙,美國精神病學會于1952年發布了《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I)。該手冊已經被修訂了多次,最新的一版是2013年修訂的DSM-5。應用行為分析師和行為治療師并不認可弗洛伊德關于異常行為的理論模型,因為幾乎沒有證據能證明基于弗洛伊德的理論模型做出的診斷是可信的,所以他們都很少使用前三版DSM手冊(Hersen, 1976)。然而,1987年之后發布的DSM手冊,在多個方面都進行了很大程度的改進。第一,新版的DSM是以實驗研究為基礎的,而不再基于弗洛伊德的理論。第二,個體的心理障礙(例如強迫癥、廣泛性焦慮、重度抑郁等)的診斷都基于各種類型的問題行為。第三,新版DSM手冊使用了多維度記錄系統,能為制訂治療計劃、管理案例以及預測結果提供更多的信息。在DSM手冊進行了這些改進后,應用行為分析師和行為治療師就開始使用DSM手冊對他們的來訪者進行分類。

一個促使分析師和治療師使用DSM手冊的原因是,診所、醫院、學校和社會服務機構都要求在提供治療之前先進行正式的診斷。健康保險公司也根據DSM手冊的診斷結果來判定報銷結果。然而,使用DSM手冊時必須謹記,由DSM-5得到的診斷往往指向一個人的行為,這就往往容易導致給這個人貼上標簽,也就使得本章之前提到的“貼標簽”所引發的不良后果有可能發生。此外,貼標簽往往暗示被治療師貼上同一個標簽的人都是一樣的,但實際上并非如此。為了避免貼標簽帶來的問題,我們在描述個體癥狀的時候,應該使用“以人為主體的語言”。例如,對于一個自閉癥患者,我們可以將他描述為一個有自閉傾向的孩子,而不是一個自閉癥兒童(由Malott于2008年提出的一個更好的描述是“有自閉行為的孩子”)。

另外,除了對個體使用DSM-5進行診斷,我們還應該進行精細的行為評估,以獲得必要的信息來設計最有效、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2].如果你對行為分析感興趣,你應該試試訪問國際行為分析協會(ABAI)的網址,這是一個旨在通過實驗、教育以及實踐來支持和促進行為分析科學的成長,賦予其活力,最終為全社會的幸福做貢獻的組織。

主站蜘蛛池模板: 琼结县| 雷波县| 武安市| 枣庄市| 渭南市| 昭苏县| 滁州市| 双江| 买车| 辽阳市| 开原市| 宕昌县| 拉孜县| 宁强县| 元阳县| 博湖县| 奉节县| 大同市| 宁阳县| 惠水县| 红桥区| 乳山市| 浏阳市| 武威市| 灯塔市| 靖西县| 会理县| 富锦市| 长泰县| 娄底市| 太谷县| 谢通门县| 沙洋县| 应用必备| 宁国市| 丰县| 邯郸市| 高阳县| 墨脱县| 福州市| 泸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