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2 文獻梳理與述評

1.2.1 價格規制研究

1.2.1.1 價格規制研究的歷史脈絡

國外關于“價格規制”的研究起步較早,但真正形成規模和趨勢的是在1991年之后。1913—1990年,科技文獻數據庫(WOS)中檢索出的有關“價格規制”的研究文章僅有99篇,占全部2 946篇文章的3.4%,平均每年不到2篇。即便是在凱恩斯主義大行其道的二戰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相關研究成果數量也未見增長。但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有關“價格規制”的研究成果明顯增多。1991年相關研究成果數量是1990年的近5倍,達到23篇。此后,相關研究成果數量便呈穩定上升態勢,2017年達228篇;2020年達190篇。運用HistCiteHistCite是history of cite的簡稱,是由SCI發明人加菲爾德開發的一款引文圖譜分析軟件,可以通過圖示的方式描述某一領域文獻之間的關系,定位某一研究領域的發展歷史。對2 946篇文章進行引證關聯分析,可以看出,有關“價格規制”研究的高引用率文獻產生的時間較為集中,主要有4個階段。價格規制文獻的時間分布(見圖1-2)。

圖1-2 價格規制文獻的時間分布

第一階段:濫觴期。

1913年,芝加哥大學教授Wright撰文稱,有關政府規制價格的建議沒有得到重視。他認為當時價格規制已經不是一個理論議題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事實,政府已經熱衷于在很多產業領域規定價格,而且這些行為與應對災難無關。問題的重點不是價格規制是否應該被廢除,而是是否應將價格規制擴展到所有的產業托拉斯。Wright認為,打破壟斷價格的負面效應、促進財富更好地分配會帶來巨大收益并且能夠得到更廣泛的認同。Wright重點駁斥四種反對價格規制的觀點:一是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價格規制根本就沒有必要,價格控制應該被大大簡化;二是價格規制將會抑制個體創造力和進步;三是對于政府而言,價格規制太困難、太復雜以致無法操作;四是價格規制將會導致勞動收入減少。價格規制能夠抑制壟斷風險,防止特權和不公平競爭。但兩種托拉斯應該存在,一類是那些控制自然資源的公司,因為無法控制;另一類是那些在生產效率和社會價值方面均有優勢的壟斷企業,但目前無法確認哪些企業應該被包括進來WRIGHT C W.The econnmics of governmental price regulation some objections considered[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13,3(1):126-142.

20世紀初出現價格規制的具體實踐和理論研究具有深刻的歷史背景。1873年西方世界爆發的經濟危機在造成大批中小企業破產的同時也加速了壟斷時代的到來,美國、德國等國家的部分企業通過并購等手段建立各種托拉斯,形成壟斷。部分經濟學家認為,企業壟斷導致的壟斷價格和壟斷利潤侵犯了一部分消費者剩余,降低了社會整體福利水平,因而必須予以限制。但這種價格規制行為主要是通過制定和實施反壟斷措施來實現其目的,并不是反對自由主義價格學說。因此,在此后相當長的時間內,有關“價格規制”的研究并不多。

第二階段:起步期。

關于“價格規制”的研究真正起步于20世紀70年代中期,這一時期研究成果數量略多于濫觴期,其中有兩篇文章較為重要,總被引次數均超過100次。1974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Joskow總結了當時學術界關注的政府規制的四個重點研究領域:其一,政府為什么要對特定市場進行規制。這個問題最先受到政治學家和歷史學家的關注。其二,監管部門設立后,將會采用哪種規制工具。其三,在假定政府規制和規制程序都存在的前提下,相應的規制措施對資源配置的影響如何,這也是經濟學家最關注的問題。其四,涉及規制過程變遷問題,即規制工具為什么會改變以及新的工具如何在不同的管理機構推廣擴散JOSKOW P L.Infl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structural change in process of public utility price regulation[J].Journal of law & economics,1974,17(2):291-327.。同一時期,Sheshinski在另外的文章中探討了價格規制產出的影響,證明了在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產業中,價格規制能夠有效消除壟斷帶來的負面影響,增加產出,但也會造成產品品質的下降SHESHINSKI E.Price,quality and quantity regulation in monopoly situations[J].Economica,1976,43(170):127-137.

總體來看,這一階段有關“價格規制”的研究多放在政府經濟規制研究的大視野下進行,“價格規制”往往成為理解政府經濟規制內涵、方式、效果的一個具體視角,雖然有所涉及且較多、較具體,但仍然不是論述的主體。從這一階段的研究可以看出后來“價格規制”的一些苗頭,如主要研究范圍為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領域,主要關注點是價格規制對資源配置的影響,即價格規制的效果。石油危機是推動西方學術界關注價格規制這一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1973年爆發的石油危機導致西方世界物價普遍上漲,極大地影響了普通居民的生活水平,人們強烈要求政府拿出實實在在的措施控制物價飛漲的態勢,其中包括通過價格規制干預市場過程。這種實踐更加強化了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來學術界的研究興趣,學者們開始積極探索各級政府價格規制措施的效果。

第三階段:爆發期。

從圖1-2可以看出,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是“價格規制”研究的爆發期,引用頻率爆發的文章較多。所謂爆發期并不僅僅指這一階段發表的論文數量爆發式增多,也包括這一時期高質量的研究成果較多,“價格規制”研究逐漸形成規模,其中,兩篇引用頻率較高的文章均發表于這一時期。另外,部分在這一領域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學者登上舞臺,如Lewis就與Sappington設計了一個簡單的模型檢驗兩種規制的最佳鏈接,并說明最優規制方式隨著產業的技術環境變化以及監管者與公司之間的不對稱的信息屬性而變化LEWIS T R,SAPPINGTON D E M.Regulatory options and price-cap regulation[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1989,20(3):405-416.,這對后續研究影響較大。這一時期的研究內容涉及面特別廣泛:價格規制的原因,如Salant和Woroch指出,價格規制的目標是為了應對無效率的行為,其中監管部門傾向于將價格限制在成本水平,而企業則失去投資動力SALANT D J,WOROCH G A.Trigger price regulation[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1992,23(1):29-51.;價格規制的類型及各自的效果LISTON C.Price-capversus rate-of-return regulation[J].Journal of regulatory economics,1993,5(1):25-48.PINT E M.Price-cap versus rate-of-return regulation in a stochastic-cost model[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1992,23(4):564-578.,如Braeutigam和Panzar詳細分析了盈利率規制(rate-of-return regulation)和最高限價(price-cap regulation)兩種價格規制方式對公司的成本謊報、技術選擇、降低成本創新、價格和產出水平選擇、進入競爭性市場的方式等行為的影響,并認為最高限價這種價格規制方式優于盈利率規制BRAEUTIGAM R R,PANZAR J C.Diversification incentives under price-based and cost-based regulation[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1989,20(3):373-391.;價格規制在某些具體領域的影響,如Binder研究了規制對股票價格的影響,發現正式的監管公告必然會對股市的預期產生影響BINDER J J.Measuring the effects of regulation with stock-price data[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1985,16(2):167-183.;影響價格規制成效的因素,如Sibley經過研究認為,當被管制的公司對于產品成本和產品需求信息的了解優于監管機構時,應采取最高限價的方式進行價格規制,這種規制能夠真實地揭示需求機制并能夠以一種非扭曲的方式釋放需求信息SIBLEY D.Asymmetric information,incentives and price-cap regulation[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1989,20(3):392-404.。此外,被規制企業的價格行為對社會福利的影響ARMSTRONG M.Vickers,welfare effects of price-discrimination by a regulated monopolist[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1991,22(4):571-580.以及價格規制條件下的企業定價行為SAPPINGTON D.Sibley,strategic nonlinear pricing under price-cap regulation[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1992,23(1):1-19.等問題,也得到了廣泛的關注。

雖然這一階段“價格規制”研究涉及內容眾多,但大體上都是在價格規制對市場主體行為影響和“盈利率規制”“最高限價”這幾種價格規制類型框架下展開。這些研究與前期相關研究傳統結合,奠定了“價格規制”研究的基本思路。之所以出現這種突破性發展,既有實踐的因素也有學術研究發展的因素。20世紀80年代,制度經濟學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諾斯提出的交易成本理論及制度分析方法,使得制度經濟學發展出現了微觀化、具體化、實證化的趨勢,其理論和研究方法日益被學術界接受。20世紀90年代以后,制度經濟學為歐洲30多國經濟體制改革提供了理論指導,使其在宏觀層面和微觀領域均取得了巨大成功。價格規制是一種重要的制度實踐,既具有宏觀戰略意義又具有微觀行為意義,因而受到學界的重視。

第四階段:企穩期。

進入21世紀以來,“價格規制”研究進入企穩期。所謂企穩期并不是指研究成果數量減少,而是指開拓新領域、新方向的勢頭有所減弱,高被引論文數量明顯減少,特別是2010年后數量更少。當然,高被引論文數量減少并不意味著論文質量降低,而是由研究細分領域越來越多和共性問題研究相對較少導致的。這一階段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首先,關于具體行業價格規制相關問題研究明顯增多,且重點集中在電信AI C R,SAPPINGTON D.The impact of state incentive regulation on the US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J].Journal of regulatory economics,2002,22(2):133-159KOTAKORPI K.Access price regulation,investment and entry in telecommunica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al organization,2006,24(5):1013-1020.、股市NEWELL R G,PIZER W A.Regulating stock externalities under uncertainty[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03,45S(2):416-432.、房地產GLAESER E L,GYOURKO J,SAKS R.Why is Manhattan so expensive?Regulation and the rise in housing prices[J].Journal of law & economics,2005,48(2):331-369.IHLANFELDT K R.The effect of land use regulation on housing and land prices[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7,61(3):420-435.MAYER C J,SOMERVILLE C T.Land use regulation and new construction[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000,30(6):639-662.、基礎設施GANS J S.Regulating private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optimal pricing for access to essential fa-cilities[J].Journal of regulatory economics,2001,20(2):167-189.STARIKE D.Reforming UK airport regulation[J].Journal of transport economics and policy,2001,35(1):119-135.OUM T H,ZHANG A M,ZHANG Y M.Alternative forms of economic regulation and their effi-ciency implications for airports[J].Journal of transport economics and policy,2004,38(2):217-246.GUTHRIE G.Regulating infrastructure:The on risk and investment[J].Journal of economics lit-erature,2006,44(4):925-972.、藥品DANZON P M,Chao L W.Does regulation drive out competition in pharmaceutical markets[J].Journal of law & economics,2000,43(2):311-357.KYLE M K.Pharmaceutical price controls and entry strategies[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7,89(1):88-99.、電力CARLSON C,et al.Sulfur dioxide control by electric utilities:what are the gains from trad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0,108(6):1292-1326.VOGELSANG I.Price regulation of access to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3,41(3):830-862.等領域。其次,總結回顧性質的研究逐漸增多。如Sappington回顧了經濟學對電力、電信和水務等公共事業規制的主要觀點,梳理了公共事業規制的常用工具和使用方式SAPPINGTON D.Regulating service quality:a survey[J].Journal of regulatory economics,2005,27(2):123-154.。又如Vogelsang對過去的20年公共事業公共事業指負責維持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的事業。公共事業處于自然壟斷之下,可能是處于政府的控制之下,如果是私營的則會被行政法規監管。公共事業一般包括電力、供水、廢物處理、污水處理、燃氣供應、交通、通信等。價格規制進行了回顧,認為價格上限成功地將降低成本的激勵措施與激勵更有效的定價結合起來,有助于開放公用事業部門的競爭,為公共事業監管注入了新的活力。最后,越來越多的中國學者加入研究隊伍。中國學者的研究主要是以中國的實踐為例檢驗外國的理論,主要涉及能源JU K Y,et al.Does energy-price regulation benefit China's economy and environment?Evidence from energy-price distortions[J].Energy policy,2017,105:108-119.SHI X P,SUN S Z.Energy price,regulatory price distortion and economic growth:a case study of China[J].Energy economics,2017,63:261-271.、土地XU I Z,HUANG J B,JIANG F T.Subsidy competition,industrial land price distortions and overinvestment: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J].Applied economics,2017,49(48):4851-4870.、房地產JUNG H,LI J.The effects of macroprudential policies on house prices:evidence from an event study using Korean real transaction data[J].Journal of financial stability,2017,31:167-185.等領域。雖然中國學者發表的論文數量有逐年上升的趨勢,但高被引論文不多。

當然,這一階段并非沒有理論創新的嘗試。如Armstrong和Sappington就探討了自由化的復雜性,討論了如何通過區分自由化的政策與反競爭自由化的政策并將競爭引入受規制的行業ARMSTRONG M,SAPPINGTON D.Regulation,competition,and liberalization[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6,44(2):325-366.。Dobbs研究了在不確定情況下最高限價對具有市場支配力公司的影響,認為在此情況下公司無法使用價格上限來實施競爭性的市場解決方案。而且,即使最高限價是最優選擇,在不確定性情況下,經常會導致壟斷投資不足,或通過對其客戶進行定量配給維護自身利益DOBBS I M.Intertemporal price cap regulation under uncertainty[J].Economic Journal,2004,114(495):421-440.

2000年以后,有關價格規制的研究進入企穩期有其內在的原因。從學術界自身來看,2000年以后,整個學術界進入了“弱理論”時期,特別是隨著實證的、量化的、經驗的研究方法占據絕對優勢地位后,絕大多數學者已經不再熱衷于構建理論框架,因而很難出現被認可的共性突破。從實踐來看,20世紀90年來以來,全世界進入了相對平穩的發展時期,絕大多數國家都忙于發展經濟,對經濟理論的需求急劇下降。特別是在西方國家,價格規制被認為是一種非自由市場的行為,如果將其運用于競爭性商品領域甚至會造成一定的政治風險。因此,價格規制相關研究始終被限制在壟斷行業領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研究的動力。

1.2.1.2 價格規制研究的主要內容

主題詞(term)是研究成果主旨的高度概括。運用CiteSpace軟件對上文提到的2 946篇文章的主題詞進行共現分析,其中出現頻率較高的主題詞就是價格規制研究的熱點領域。以“price regulation”為主題詞進行檢索,“價格”(price,361次)、“規制”(regulation,437次)出現的頻次較高,“價格規制”(price regulation,67次)出現的頻次則較低。除了這三個詞外,其他頻次在40次以上的關鍵詞有37個,其中,頻次超過50次的關鍵詞有28個。這些關鍵詞大體上可以分為4大類,代表學術界關注的四個重點領域。

(1)價格規制的理論研究。

有關價格規制的理論構建是從解釋政府實踐開始的,目的是在自由競爭與政府規制之間建立合適的理論關系,重點是厘清價格規制的合理性、有效邊界和重點方式。

關于價格規制的合理性問題,目前還沒有系統的、專題的闡述,主要成果均散落在一些實證研究之中。Wright雖然承認政府價格規制的困難,但認為價格規制能夠有效地抑制壟斷的負面影響,并系統地反駁了各種否定價格規制的理論WRIGHT C W.The economics of governmental price regulation some objections consideredp[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13,3(1):126-142.。但此后有關價格規制的合理性的解釋——支持或反對的觀點,都散落在一些經驗性研究成果中。如Vogelsang就認為一般的激勵措施和價格上限(price-cap)為公共事業監管注入了新的活力。價格上限成功地將降低成本的激勵措施與有效的定價措施結合起來,有助于開放公用事業部門的競爭,當市場結構不清晰時能夠建立起適當的市場競爭VOGELSANG I.Incentive regulation and competition in public utility markets:a 20-year per-spective[J].Journal of regulatory economics,2002,22(1):5-27.。又如Cairns和Liston通過建立出租車行業模型證明,放松對出租車行業的價格規制和進入監管是不利行業發展的,他們認為出租車市場是不存在競爭的,接觸價格規制和進入監管無法實現市場均衡,進行價格規制是有必要的CAIRNS R D,LISTON H C.Competition and regulation in the taxi industry[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96,59(1):1-15.。Woo、Lloyd和Tishler通過對英國、挪威、加拿大阿爾伯塔和美國加利福尼亞的電力市場改革進行分析,證明引入競爭性的發電市場本身并沒有以低廉、穩定的價格提供可靠的服務,客戶無法應對價格上漲,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后果WOO C K,LLOYD D,TISHLER A.Electricity market reform failures:UK,Norway,Alberta and California[J].Energy policy,2003,31(11):1103-1115.。Gu和Wenzel證明,在雙寡頭壟斷的情況下,價格規制能夠帶來更透明的定價,推動生產要素轉向效率更高的低成本的公司,從而增加社會福利GU Y Q,WENZEL T.Consumer confusion,obfuscation and price regulation[J].Scot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17,64(2):169-190.。當然,也有一些研究力圖證明某些特殊行業的價格規制是無效的。

關于價格規制的適用范圍,理論領域和實踐領域都發生了重大變化。Simpson通過研究1934年美國最高法院支持紐約州政府干預牛奶價格以及森夏恩無煙煤判例(The Sunshine Anthracite Coal Case)指出,雖然自古以來,價格規制就被視為僅限于與公共利益有關的(affected with a pubilic in-terset)產業領域,即公共事業(public utility)領域,但隨著時間推移,對于價格控制法律法規(price-control legislation)而言,公共事業的概念已經擴大了,傳統的公共事業的概念(the utility concept)的重要性已經被大大降低了,由于自由裁量權的擴大,法律對產業的自由定價的保護逐步減弱,民意(polls)而不是法院(court)才是決定某個產業是否是公共產業的最終力量SIMPSON F R.Price regulation and the public utility concept:the sunshine anthracite coal case[J].Journal of land and public utility economics,1941,17(3):378-379.。Jones認為1941年美國最高法院關于奧爾森訴內布拉斯加州案的判決,延續了1934年的Nebbia案(紐約州政府干預牛奶價格案)的趨勢,給了傳統的公共事業(the public utility)的概念一個致命的打擊,舊的公共事業概念是一去不復返了JONES H F.Price regulation and the public utility concept:olsenv nebraska[J].Journal of land and public utility economics,1942,18(2):223-225.。總體來看,價格規制的適用范圍經歷了從確定到不確定、從明確到不明確的過程,其原因在于“公用事業”的內涵和外延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對“公共事業”的理解不僅受到市場實踐、法律規定的影響,而且還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邊界不再清晰。

關于價格規制的方式,Braeutigam和Panzar提出的盈利率規制(rate-of-return regulation)和最高限價(price-cap regulation)兩種范式始終是學者們的重點關注對象。其中,學者們尤為關注對于最高限價的研究,如Lyon和Toman研究了最高限價機制對天然氣供應和運輸服務費率規制的適用性,認為綜合了價格和利潤的運輸費用規制不僅能夠提高配置效率而且會大大地刺激企業提高生產效率LYON T P,TOMAN M A.Designing price caps for gas-distribution systems[J].Journal of reg-ulatory economics,1991,3(2):175-192.。Baake證明了在保持企業利潤和規模不變的前提下,通過減少最高限價對價格的扭曲程度可以增強社會福利BAAKE P.Price caps,rate of return constraints and universal service obligations[J].Journal of regulatory economics,2002,21(3):289-304.。Engel和Heine通過實驗模型證明了最高限價存在消極的一面,認為最高限價建立了一種交易條件:監管機構依法在事先確定點上進行干預只能限制價格上限,而公司通過社會化的創新證明價格規制是合理的,但如果監管機構實施了過于慷慨的最高限價,就會被企業所利用,進而會嚴重損壞社會利益ENGEL C,HEINE K.The dark side of price cap regulation:a laboratory experiment[J].Public choice,2017,173(1-2):217-240.。Okumura重點分析了最高限價變化的福利效應,認為即使價格上限高于競爭價格,價格上限的降低也可能對社會有害OKUMURA Y.Asymmetric equilibria under price cap regulation[J].Journal of economics,2017,121(2):133-151.。關于盈利率規制的研究較少,這與價格規制多采用最高限價的方式有關,但也有一些成果,如Doherty研究了盈利率規制與公平收益率的關系DOHERTY N A.Retroactive price regulation and the fair rate of return[J].Insurance mathemat-icsw & economics,1987,6(2):135-144.。Granderson和Forsund證明了當價格指數(input prices)變化時,受盈利率規制的企業的價格彈性比不受規制的企業的價格彈性更小GRANDERSON G,FORSUND F.Rate of return regulation and the Le Chatelier principle[J].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2014,41(2SI):263-275.。Glass和Sysuyev證明了通過聯營的方式,盈利率規制和最高限價兩種價格規制方式在美國農村地區都能運行,且能提高市場效率GLASS V S,SYSUYEV R.Pooling,a missing element in the rate of return and price cap regula-tion debate:a comparison of alternative regulatory regimes[J].Information economics and policy,2013,25(1):1-17.。還有學者提出了其他價格規制形式,如Wittmann證明價格稅是一種可行的價格規制方法,通過征收邊際利潤稅,能夠使得價格規制成為一種強有力的手段,解決不充分競爭帶來的問題,帶來更有效的市場結果。Lemus和Moreno認為盡管價格上限為產能投資提供了激勵,并減輕了市場的力量,但它不能消除效率低下的問題,因而建議用容量費用模式作為最高限價的補充工具LEMUS A B,MORENO D.Price caps with capacity precommit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17,50:131-158.

關于價格規制的影響因素,Baron先后討論了信息不對稱(asymmetric information)BARON D P.Price regulation,product quality and asymmettic information[J].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1981,71(1):212-220.和信息不充分(incomplete information)BARON DP.Regulation of prices and pollution under incomplete information[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85,28(2):211-231.條件下價格規制與產品質量之間的關系。Kale和Noe證明了公司與資本市場之間關于公司資產與未來成本的信息存在不對稱的情況下,基于公平回報率的(fair rate of return)公共事業價格規制將會導致投資動力不足KALE J R,NOE T H.Dilution costs,underinvestment and utilituy regulation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J].Journal of regulatory economics,1995,7(2):177-197.。Lossa和Stroffolini重點研究了最高限價情況下受規制的公司獲取昂貴信息(costly information)的動機,證明收入共享計劃(revenue sharing plan)比單純的最高限價或者增加社會福利更能夠刺激企業獲取信息(information acquisition)LOSSA E,STROFFOLINI F.Price cap regulation,revenue sharing and information acquisition[J].Information economics and policy,2005,17(2):217-230.。Duarte等探討了監管公平披露(sclosure)對企業信息環境和資本成本的影響,認為監管會增加公司的資本成本DUARTE J,et al.Information asymmetry,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and the effect of regulation FD on the cost of capital[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8,87(1):24-44.。Basso等研究了信息不對稱情況下限制價格或限制產量兩種規制方式對壟斷企業的價格和產量的影響BASSO L J,FIGUEROA N,VASQUEZ J.Monopoly regulation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prices versus quantities[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2017,48(3):557-578.

(2)價格規制對市場行為的影響。

作為一種重要的變量,價格規制的效果要通過其最終的影響(impact)體現出來。相反,各種現實的效益也是評價價格規制是否有效的重要標準。價格規制的影響既包括市場主體采取應對措施對市場主體行為(be-havior)的影響,也包括對企業生產效率(efficiency)的影響,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價格規制與投資(investment)。Teisberg解釋了在規制不確定的情況下,被規制的公司為什么會延遲投資或者投資規模較小、短期效益明顯的技術,并證明了靜態模式下的補貼方式無法激勵動態模式下被規制公司的投資積極性TEISBERG E O.Capital-investment strategies under uncertain regulation[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1993,24(4):591-604.。Scarpa發現如果一個企業的產品價格受到規制,那么企業將傾向于減少投資,但如果企業與執行價格規制的監管部門能夠進行談判那么就可以扭轉這種投資不足的情況。Sarkar從消費者的角度研究了價格規制與企業投資的關系,認為價格規制影響了企業投資的規模和時間選擇,并認為抬高(降低)最高限價都可能導致消費者福利減少,加速投資并不一定能改善消費者福利SARKAR S.Price limits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the consumers' perspective[J].Economic modelling,2015,50:168-178.。Levaggi等研究了藥品價格規制對研發投入的影響LEVAGGI R,MORETTO M,PERTILE P.The dynamics of pharmaceutical regulation and R&D investments[J].Joernal of public economic theory,2017,19(1):121-141.。Cavaliere等分析了在需求彈性為零和投資效益信息充分情況下被規制的供水產業如何通過最優投資減少水損失,認為價格規制對于供水產業投資的影響有限CAVALIERE A,MAGGI M,STROFFOLINI F.Water losses and optimal network investments:price regulation effects with municipalization and privatization[J].Water resources and economics,2017,18:1-19.。Gerlach和Zheng研究了最高限價是如何影響能源企業投資綠色能源的,認為單純地對綠色能源實行最高限價無法有效刺激電力企業投資綠色能源產業GERLACH H,ZHENG X M.Preferences for green electricity,investment and regulatory incentives[J].Energy economics,2018,69:430-441.

價格規制與質量(quality)。關于價格規制對產品質量影響的研究開始于對蘇聯的價格監管的影響。早在1970年Spechler就專門研究了蘇聯的價格和質量監管SPECHLER M C.Decentralizing soviet economy-legal regulation of price and quality[J].Soviet studies,1970,22(2):222-254.,后來學者們專注于壟斷情況下價格規制與質量管理、產量管理的關系SHESHINSKI E.Price,quality and quantity regulation in monopoly situations[J].Economica,1976,43(170):127-137.。從學者的研究成果來看,不同行業的企業應對價格規制所采取的質量行為并不一致,在有些行業,企業面對價格規制時致力于改進產品質量。如Ma認為在不完全競爭的市場中,企業會通過質量和價格兩種辦法來爭奪客戶以應對價格規制,簡單的價格規制可能會導致價格下降和質量提高,進而導致一個社會的最優的質量水平MA C A,BURGESS J F.Quality competition,welfare,and regulation[J].Journal of conomics-zeitschrift fur nationalokonomie,1993,58(2):153-173.。Cesi等的研究證明,價格規制能夠有效避免監管滯后,降低公司投機行為的收益CESI B,LOZZI A,VALENTINI E.Regulating unverifiable quality by fixed-price contracts[J].Journal of conomic analysis& policy,2012,12(1):15-18.。在另外一些行業則相反,價格規制促使企業削減成本進而導致產品質量下降。如Pekola等的研究表明,在消費者能夠自由選擇的情況下,價格規制顯著降低了物理治療的質量,而且這種機制無法激勵企業在質量上進行投資,其原因在于企業通過削減成本而不是提高生產效率來應對價格規制,進而導致質量下降PEKOLA P,LINNOSMAA I,MIKKOLA H.Assessing the effects of price regulation and freedom of choice on quality:evidence from the physiotherapy market[J].Health economics review,2017,7:25-29.。Bruggemann等通過對美國OTC市場研究,發現降低監管在降低小企業的負擔的同時,也降低了市場質量BRUGGEMANN U,et al.The twilight zone:OTC regulatory regimes and market quality[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18,31(3):898-942.

價格規制與創新(innovation)。20世紀90年以來,企業創新被納入了價格規制的影響范疇,并成為價格規制的重要研究內容。Newell等證明了能源領域的創新速度與能源價格和規制無關,能源創新的方向主要是應對價格變化帶來的影響NEWELL R G,JAFFE A B,STAVINS R N.The induced innovation hypothesis and energy-sav-ing technological change[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9,114(3):941-975.。Chen和Sappington研究了受規制的價格指數對創新過程的影響,認為價格規制能夠為垂直整合條件下的創新提供更強的激勵CHEN Y M,SAPPINGTON D.Designing input prices to motivate process innov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09,27(3):390-402.。Prieger以電信產業為例,研究了最高限價和回報率規制兩種價格規制形式下電信業的產品創新問題,認為前一種價格規制能夠促使企業創新服務方式PRIEGER J E.A model for regulated product innovation and introduction with application to tele-communications[J].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2002,9(10):625-629.。Danzon等分析了價格規制對新藥延遲上市的影響,認為對藥品預期價格和數量進行規制,會顯著延遲新藥的發行時間DANZON P M,WANG Y R,WANG L.The impact of price regulation on the launch delay of new drugs-evidence from twenty-five major markets in the 1990s[J].Health economics,2005,14(3):269-292.。Bardey等評估了參考定價(reference pricing)對醫藥創新、健康和支出的長期影響,指出參考定價會導致制藥公司研究投資水平和創新內容,然后與監管機構協商新藥品的入門價格,對研究的強度有負面影響,它還會修改被引入市場的創新類型,從而阻止小型創新BARDEY D,BOMMIER A,JULLIEN B.Retail price regulation and innovation:reference pricing i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J].Joernal of health economics,2010,29(2):303-316.

價格規制與生產率(productivity)。價格規制對生產率的影響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價格規制研究領域出現的另外一個熱點。1991年,Appelbaum和Berechman研究了價格規制對以色列公共汽車運輸部門成本效率(生產率)的增長率的影響APPELBAUM E,BERECHMAN J.Demand conditions,regulation and 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ity[J].Journal of econometrics,1991,47(2-3):379-400.。Saal和Parker證明了英格蘭和威爾士的供水和排水行業新的監管定價系統補償了該行業增加的資本成本,鼓勵提高效率,并為客戶維持了公平的價格,導致了行業的利潤增長SAAL D S,PARKER D.Productivity and price performance in the privatized water and sewerage companies of England and Wales[J].Journal of regulatory economics,2001,20(1):61-90.。Filippini等對斯洛文尼亞供水產業生產效率進行了估算,認為現有的價格規制不能刺激供水產業的生產效率,并建議建立一個基于激勵的價格調節機制以提高斯洛文尼亞供水產業的績效FILIPPINI M,HROVATIN N,ZORIC J.Productivity growth and price regulation of Slovenian water distribution utilities[J].Zbornik radovaekkonomskog fakulietau rijeci-proceedings of rijeka faculty of economics,2010,28(1):89-112.。Seo和Shin探討了最高限價(PCR)和其他形式的激勵監管對傳統盈利率規制(RRR)的替代對美國電信行業的生產率增長的影響,認為最高限價對電信行業生產率有顯著和積極的影響。Casarin考察了最高限價和價格評審制度對公共事業生產率的影響,證明外商投資減少了“老鼠問題”,即當監管周期較短時,戰略成本削減行為就會減少,行業生產率與戰略成本削減行為就會一致CASARIN A A.Productivity throughout regulatory cycles in gas utilities[J].Journal of regulatory economics,2014,45(2):115-137.。Filippini等通過研究供水和電力配送公司業務,發現在價格規制的情況下,持續的效率(persistent efficiency)與更高的質量有關,而錯誤的效率目標(wrong efficiency targets)與低質量的遵從性(lower quality compliance)有關FILIPPINI M,GREENE W,MASIERO G.Persistent and transient productive inefficiency in a regulated industry:electricity distribution[J].Energy economics,2018,69:325-334.

價格規制和效率(efficiency)。Devany較早建立了價格和準入受到規制的行業的產能利用率模型,證明了被規制企業的產能利用率、產出和成本是由規制機構的政策、消費者時間的價值和其他外生變量共同決定的DEVANY A S.Effect of price and entry regulation on airline output,capacaity and efficiency[J].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75,6(1):327-345.。Dutra等探討了不同的監管機制中嵌入激勵措施的效果,結果證明,最高限價下的壟斷企業會比無規制或規定目標監管或者盈利率規制下的企業更容易采取積極的措施提升能源效率,減少網絡損失DUTRA J,MENEZES F M,ZHENG X M.Price regulation and the incentives to pursue energy ef-ficiency by minimizing network losses[J].Energy journal,2016,37(4):45-61.。Poudou和Roland證明了給網絡行業的公司統一定價,能夠增強某個公司對特定細分市場的義務,同時也限制了最小和最大服務范圍,能夠增加社會福利POUDOU J C,ROLAND M.Efficiency of uniform pricing in universal service obliga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14,37:141-152.。Kolpin研究了在廣泛的環境中,包括任意的監管機制、多個輸出/輸入、不確定性、時間動態、價格歧視等在內的監管導致的低效率KOPLIN V.Regulation and cost inefficiency[J].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01,18(2):175-182.。Sherman發現如果一個公司生產多種產品則不會夸大需求彈性,從邊際成本定價中最優地脫離邊際成本定價,這是由利潤限制所要求的。相反,在各種各樣的目標下,利潤受監管的公司會低估邊際成本,在選擇相對價格時充分利用需求彈性。當受利潤管制的公司產品的需求彈性不同時,公司往往會被激勵去區別價格,甚至在不同的服務之間交叉補貼SHERMAN R.Price inefficiency under profit regulation[J].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1981,48(2):475-489.

此外,還有學者研究了價格規制的成本問題,如Boyer的研究表明在解除管制的情況下,不僅不會降低鐵路費用,而且不會帶來更大的客流量BOYER K D.The costs of price regulation-lessons from railroad deregulation[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1987,18(3):408-416.。還有學者研究了價格規制對企業的市場營銷的影響,如Bradley研究了最高限價對企業市場定義的影響,發現受價格規制的公司會細分市場,使消費者對以數量為基礎的最高限價的有效性產生懷疑,從而鼓勵了有效的市場定義,產生了一個有效的價格結構BRADLEY I.Price-cap regulation and market definition[J].Journal of regulatory economics,1993,5(3):337-349.

1.2.1.3 我國學者對價格規制的研究

目前,WOS上有關價格規制的研究文章多來自歐美各國,其中,來自美國的研究成果最多;在研究機構中,來自加州大學系統(The UC System)、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和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的數量最多,分別有141篇、90篇、76篇文章。近年來,我國學者在價格規制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迎頭趕上,進入21世紀后在WOS上發表的成果越來越多,截至2018年6月底總量已經進入前10位(見表1-1),特別是2012年以來一直保持了較快的上升勢頭(見圖1-3)。

表1-1 WOS研究文章的國別分布

圖1-3 我國學者關于價格規制研究成果的時間分布

雖然我國學者參與國際學術界價格規制有關問題的討論時間比較晚,但關于價格規制的研究卻開始較早。改革開放以來,價格改革始終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兩條主線之一,與稅收、財政、金融等改革聯動構成了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以放為主”的價格改革主體方向形成和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入推進,我國學者關于價格規制的研究迅速增多。

除了國際學術界關注的熱點內容外,我國學者關于價格規制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內容:

(1)價格規制的必要性。

早期,學者們重點關注的是價格規制與市場經濟的關系,著力解釋價格規制的必要性以及其他相關性問題。張學鵬系統討論了價格規制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認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價格結構是由市場價格和政府干預價格構成的二元價格結構,認為價格規制是市場價格機制的重要補充,并將政府價格規制分為直接干預和間接干預兩類。其中,直接干預包括行政管理價格、限制價格和支持價格等方式,而間接干預就是“政府通過補貼、稅收等經濟杠桿直接介入市場買賣活動來影響價格的形成”張學鵬.政府干預價格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J].價格與市場,1996(5):24-25.。還有學者從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理論對價格規制的合理性進行論證。如王天義認為“供求均衡價格并不是合理的價格”,通過市場機制調節而實現的價格并不能真正反映社會生產結構和社會需求結構,也不能反映商品的真正價值,必須重視調節工農業產品價格王天義.馬克思的價格理論及其現實意義[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6):7-12.。而郭宗杰則從西方經濟學的角度對價格規制進行了研究,認為“西方微觀經濟學中的價格理論中的支持價格和限制價格的部分對我們今天的價格體系的形成和價格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啟示。”郭宗杰.簡論歐盟對不正當價格競爭行為的規制[J].價格理論與實踐,2002(10):45-46.當然,并不是所有的學者都認為政府的價格規制一定能夠實現理論目標,特別是在房地產等領域的限價實踐,讓學者們對政府的價格規制效果持懷疑態度賈臥龍.全面限價 樓市調控的又一緊箍咒?限價令“路遙”才知“馬力”[J].城市開發,2011(7):15-17.

(2)政府限價行為。

行政限價實為一種價格干預措施,是指在特殊時期,由法律所賦予權力的行政機關,在限定條件下運用價格杠桿這一調控手段干預經濟活動中的生產、流通、交換和分配的全過程,并在一定期限內對市場上部分商品價格和收費實施有效管理的一項法律制度。在有關政府價格規制的相關研究中,政府限價是我國學者較為關注的領域之一,這與普通民眾對價格規制方式的直觀感受有關。李永寧就明確指出市場經濟與價格規制并不矛盾,相反,限制價格本身就是國家管理價格的重要手段。但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限價行為與傳統的國家定價行為的性質并不相同,“國家定價實際上是國家以經濟人的身份對微觀經濟活動的一種直接參與,從而自下而上地實現自身的經濟目標;而限價則是國家以經濟警察的身份自上而下地引導微觀經濟主體的活動,實現自身的經濟目標”。二者在表現形式、使用目的、法律意義等方面均存在很大不同李永寧.限價的性質與實施保障[J].理論導刊,1995(7):20-22.。汪雯婕將政府限價分為最高限價和最低限價兩種形式,認為政府限價具有“實施主體的確定性、實施手段的強制性、實施時期的特殊性、實施商品的限定性、實施管制的臨時性”五大特征。汪雯婕認為政府限價是政治和市場的博弈,不僅會帶來市場的積極或消極反饋,而且會造成政府限價機制的調整汪雯婕.行政限價的運用與思考[J].現代商業,2009(2):175-176.。但并不是所有學者都支持政府限價,如徐小青通過建立模型得出結論:政府限價會導致市場混亂和價格上漲,最終損壞消費者利益。

(3)價格規制的影響。

價格規制的影響是我國學術界對接國際學術界的切入口,我國學者在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的研究成果總體上呈現出以下特征:首先,經驗研究多。幾乎所有的成果都是基于我國價格規制實踐的研究,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如Oum等探討了不同形式的價格規制對機場效率的影響,發現盈利率規制(ROR)可能導致產能過度投資,但最高限價(price-cap)容易導致投資不足,而且在雙重價格上限下投資不足的程度低于單一(single-till)的價格上限。此外,在雙重(dual-till)價格規制下,總要素生產率比單一的價格上限或單一的價格上限更大,證明了在經濟效率方面,雙重規制將比單一的監管更好,尤其是對于大型、繁忙的機場OUM T H,ZHANG A M,ZHANG Y M.Alternative forms of economic regulation and their effi-ciency implications for airports[J].Journal of transport economics and policy,2004,38(2):217-246.。Yang和Zhang探討了價格規制對交通基礎設施容量和服務質量的影響,證明最高限價能夠實現社會福利最大化YANG H J,ZHANG A M.Impact of regulation on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capacity and service quality[J].Journal of transport economics and policy,2012,46(3):415-430.。Guo等討論了雙軌制下價格規制對制藥公司利潤的影響GUO S,HU B,ZHONG H.Impact of parallel trade on pharmaceutical firm's profits:rise or fall[J].European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2013,14(2):345-355.。其次,定量研究多。如Wang以香港電力公司為例,運用數據包絡分析法(DEA)分析了最高限價(PBR)模型對公用事業的效率和性能及其對價格的影響WANG J H,et al.Performance based regulation of the electricity supply industry in Hong Kong:an empirical efficiency analysis approach[J].Energy policy,2007,35(1):609-615.。Tian通過分析在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1 377個樣本,發現中國首次公開募股(IPO)定價偏低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對IPO定價規定的干預TIAN L H.Regulatory underpricing:determinants of Chinese extreme IPO returns[J].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2011,18(1):78-90.。Wang和Feng利用三種分析模型揭示了環境監管對中國全要素能效的影響WANG Z H,FENG C.The impact and economic cos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n energy utili-zation in China[J].Applied economics,2014,46(27):3362-3376.。最后,熱點問題多。我國學者們關注的幾乎都是在我國出現的熱點問題,如Qian等證明了在一定條件下,最高限價和稅收補貼都能有效地降低系統成本和通勤成本,并有助于確保停車市場的穩定性QIAN Z,XIAO F,ZHANG H M.The economics of parking provision for the morning commute[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policy and practice,2011,45(9SI):861-879.。Qiu和Wang證明在特許經營期間,工程建設模式(BOT)合同與價格規制相結合,在特許期后的許可擴展能夠達到完全的效率QI L D,WANG S S.BOT projects:incentives and efficiency[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11,94(1):127-138.。Gerlach和Zheng發現對清潔能源的單一價格上限是無效的GERLACH H,ZHENG X M.Preferences for green electricity,investment and regulatory incen-tives[J].Energy economics,2018,69:430-441.

(4)價格規制體制機制的完善。

我國學者關于價格規制的研究主要是圍繞我國價格體制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展開的,實踐導向非常明顯,不少學者更是系統地提出了進一步完善價格規制體制機制的對策建議。范王榜和王惠賢認為,完善我國價格規制體制機制,除了學習西方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外,還應該立足自身實際進行配套改革,并認為推動政府職能轉變,使企業成為獨立主體和加快市場法律法規建設等是建立適應市場經濟體系的重要措施范王榜,王惠賢.論市場經濟下的價格政策[J].南方經濟,1994(11):21-23.。近年來有一些研究就市場規制問題進行了系統研究,如姜榕興從微觀規制和宏觀調控兩個方面討論了我國價格規制問題,并就建立適應WTO要求的新型價格規制體系以及特殊行業的價格規制系統提出了系統的建議姜榕興.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國價格管理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04.。吳東美也針對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價格規制體制機制重構進行了研究吳東美.政府價格監管重構研究[D].北京:中國政法大學,2009.。總體來看,幾乎所有研究的最終目標都是為了更好地改進現有的價格規制體系,提升社會福利,如Ouyang和Sun研究了價格規制對中國能源消耗的影響,發現價格規制導致了能源等要素價格的扭曲,降低了能源的配置效率,因此,他們建議通過建立透明合理的定價機制來提高能源配置效率OUYANG X L,SUN C W.Energy savings potential in China's industrial sector: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factor price distortion and allocative inefficiency[J].Energy economics,2015,48:117-126.。Wu等認為在嚴格的價格規制下,我國來自仿制藥等的競爭的確降低了藥品價格,但并不能因此確定這種競爭是否增加了消費者的價格,為此,筆者建議進一步對此加強研究WU J,et al.Pharmaceutical pricing:an empirical study of market competition in Chinese Hospitals[J].Pharmacoeconomics,2014,32(3):293-303.

1.2.1.4 現有研究的特點和進一步研究的空間

圍繞價格規制的研究分別在宏觀(market)、中觀(industry)和微觀(firm)三個層面上展開,其主題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價格規制是否合理和價格規制是否合適,其中,合理是指必要性,而合適是指有效性,二者在內容上明顯不同。

(1)研究對象:非競爭性商品價格規制。

由于價格規制被視為市場失靈的有效補充,學者們將其適用的范圍進行了限定。價格規制的主要研究對象包括:公用產業(pubilic utility),如供水業,Aubert等研究了價格規制對水務公司成本最小化的影響AUBERT C,REYNAUD A.The impact of regulation on cost efficiency: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wisconsin water utilities[J].Journal of prodcttivity analysis,2005,23(3):383-409.;Bruggink對城市供水行業價格歧視規制進行了研究BRUGGINK T H.3rd-degree price-discrimination and regulation in the municipal water industry[J].Land economics,1982,58(1):86-95.。又如公共交通,Harker研究了交通價格規制的發展方向HARKER P T.Research directions in transportation regulation and pricing[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policy and practice,1985,19(5-6):489-491.。Yang和Fu比較了事前最高限價和事后監管對機場服務質量的影響YANG H J,FU X W.A comparison of price-cap and light-handed airport regulation with demand uncertainty[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methodologcal,2015,73:122-132.。壟斷行業(monopoly),如Breton和Kharbach研究了最高限價對天然氣運輸網絡帶來的福利效應BRETON M,KHARBACH M.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 under a dynamic price cap regulation process[J].Energy economics,2012,34(4):918-929.。Bernardo研究了西班牙放松規制對柴油均衡零售價的影響,認為均衡價格的降低是由第一個市場進入者造成的,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影響也會降低BEMNARDO V.The effect of entry restrictions on price:evidence from the retail gasoline market[J].Journal of regulatory economics,2018,53(1):75-99.。關于民眾生活的行業,Ben-Aharon等研究發現最高限價是由在其他國家的同一種藥物,或國內的治療方案,以及基于價值的定價(VBP)組成的,在價格調節或補償機制和醫療費用之間沒有發現聯系BEN-AHARON O,SHAVIT O,MAGNEZI R.Does drug price-regulation affect healthcare ex-penditures[J].European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2017,18(7):859-867.。Sumner研究了價格規制對美國乳制品出口補貼和進口壁壘等市場政策的影響SUMMER D A.Domestic price regulations and trade policy:milk marketing orders in the United States[J].Canad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revue canadienne d agroeconomie,1999,47(5):5-16.

(2)研究內容:新的熱點逐漸減少。

圖1-4是運用Ctiespace繪制的價格規制研究熱點問題時區視圖(Time-Zone),從左到右反映的是不同時期的熱門研究主題,連線反映的是各類主題之間的影響和關系。

圖1-4 價格規制研究熱點問題時區視圖(Time-Zone)

由圖1-4可以看出,有關價格規制研究的最熱門的研究主題出現得較早,這些主題形成了研究的基本范疇和重點內容,這些研究一直影響著現在的研究。隨著時間的推移,受到關注的領域越來越多,討論的深度和廣度也較以前深得多,但影響較大的熱門主題越來越少。這與新產業、新業態的不斷出現有關,也與新的理論、新的研究方法不斷被引入有關,造成了學術界關注的熱點不再聚焦。當然,這一特點僅僅是指研究熱點的變化,但價格規制研究的理論基礎并沒有改變,研究的主要內容仍然是制度變革對市場、產業和企業帶來的各種影響。

(3)薄弱領域:競爭性商品價格規制。

總體來看,學術界對競爭性商品價格規制的關注較少。一方面,這與西方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有關。在西方,市場被視為優化資源配置的唯一力量,“看不見的手”能夠自主調節競爭性商品的供求,對其進行規制的理論基礎不存在。另一方面,這與西方經濟的實踐有關。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在西方國家取得了巨大成功。雖然隨著壟斷產業的出現以及政府公共服務范圍的不斷擴大,西方社會也逐步認識到政府規制經濟的必要性,但仍然認為這種規制必須被限制在一個較小的范圍內,完全自由競爭才是理想的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對競爭性商品價格進行規制是不必要的,也是不科學的。

然而,競爭性商品價格規制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經濟現象,學者們并沒有完全忽略這一問題,部分學者已經以不同的形式對其進行了探討。Simp-sonSIMPSON F R.Price regulation and the public utility concept:the sunshine anthracite coal case[J].Journal of land and public utility economics,1941,17(3):378-379.和JonesJONES H F.Price regulation and the public utility concept:Olsen v.Nebraska[J].Journal of land and public utility economics,1942,18(2):223-225.指出,“公用事業”的邊界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內涵和外延已經不再清晰,即便是法律法規都無法對其明確規定。正是因為如此,價格規制的范疇已經不限于傳統的“公用事業”領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社會治理實踐和理論的變革,公私邊界已經不再是固定不變的,公共利益的邊界因時因地而不斷變化。另外,西方國家對“公用事業”的理解也不一致,不同時間、不同國家對“公用事業”的定義受到政治體制、經濟發展階段、社會價值觀、社會治理方式、政治競爭等因素的影響,不具有統一性。總體來看,一切與國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商品都有可能被納入價格規制的范疇,如藥品、牛奶等。

目前學者們關于競爭性商品的價格規制研究的主要特點有以下幾點:

一是系統的理論研究缺乏,即關于競爭性商品的價格規制的經濟學解讀還不系統,沒有把競爭性商品的價格規制作為一種單獨的現象予以重視,甚至仍然在“公用事業”或“壟斷產業”的框架下予以研究。當然,也有學者對此進行了理論思考。如鄒積亮在定義競爭性商品的基礎上研究了競爭性商品價格規制的基本原則和主要內容,認為主要應該規制價格協調、限制控制零售價格、價格歧視和掠奪性降價等鄒積亮.論市場經濟中競爭性產業的價格管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7(3):27-33.。王恒久、劉戒驕認為,競爭性商品價格規制的目標不是制定和控制價格,而是糾正企業的自發行為引發的低效率,并認為不應該采取統一定價或者禁止企業低價銷售的方式來進行價格規制王恒久,劉戒驕.競爭性商品的價格規制[J].中國工業經濟,2000(1):68-71.。蔣淑玲認為對競爭性商品進行規制,不僅會引起商品的相對價格變化而且會引起政治市場的價格變化,并以棉花為例對競爭性商品價格規制進行了一般均衡分析,發現競爭性商品價格規制會引起政府市場的活躍,導致資源從生產性領域向非生產性領域轉移,不僅影響消費能力,而且影響商品質量,其帶來的社會福利損失遠遠大于簡單的產業損失蔣淑玲.價格管制的一般均衡分析[J].財會研究,2005(7):70-72.。郭毓潔、張輝也認為我國競爭性商品有自身的特殊性,并提出了我國競爭性商品價格規制的原則、目標及路徑郭毓潔,張輝.中國競爭性行業產業規制問題新探[J].社會科學戰線,2016(6):250-254.。劉戒驕從工業品市場競爭的新現象看競爭性商品的政府管制劉戒驕.從工業品市場競爭的新現象看競爭性商品的政府管制[J].社會科學,2001(1):12-15.。但這些研究關注的重點是價格規制操作層面的問題,對于競爭性商品價格規制的合法性并沒有具體論及,同時,對于競爭性商品價格規制的效率等問題也沒有涉及。

二是關注的重點是不正當價格競爭行為。競爭性商品價格規制的內容涉及眾多,但國內外學者關注的重點主要是不正當價格規制。Gandal等研究了比特幣交易中的價格操縱問題,認為價格操作可能會破壞支付系統和傳統貨幣GANDAL N,et al.Price manipulation in the bitcoin ecosystem[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18,95:86-96.。Kim等研究了網上購物過程中存在的價格欺詐問題,并通過建立模型證明可以利用集群的數量來提高對定價欺詐的研判效果KIM K,CHOII Y,PARK J.Pricing fraud detection in online shopping malls using a finite mix-ture model[J].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013,12(3):195-207.。Cabral研究了兩個私營的網絡公司通過入網價格競爭吸引消費者所帶來的影響CABRAL L.Dynamic price competition with network effects[J].Review of economics studies,2011,78(1):83-111.。Welch等運用神經網絡理論研究了招投標中的定價欺騙行為WELCH O J,REEVES T E,WELCH S T.Neural network model:Bid pricing fraud[J].Journal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s,1998,38(3):99-104.。國內學者也特別重視不正當價格競爭行為,張莉和萬光彩研究了價格歧視的屬性,并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下文簡稱《反壟斷法》)中關于價格歧視規制存在標準不清、責任不完備等問題,建議明確價格歧視行為違法的法律要件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法律責任等張莉,萬光彩.價格歧視行為的反壟斷規制探究[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7(10):38-41.。鄒俊和徐傳諶分析了價格壟斷行為的幾種具體行為,并認為現有的解釋價格壟斷的理論均存在問題,建議運用行為經濟學的預期理論、心理賬戶理論等理論對價格壟斷行為的產生原因加以闡釋,并進一步提出利用行為經濟學規制價格壟斷行為鄒俊,徐傳諶.價格壟斷問題的行為經濟學分析[J].經濟問題,2015(4):23-28.

三是關注具體的競爭性商品價格規制問題。國內外學者對于具體的競爭性商品價格規制問題都有所關注,其中較為重要的產業包括:醫藥和醫療服務行業,如Brekke等研究了價格規制對專利藥品進口的影響,認為嚴格的價格管制的影響關鍵在于生產者是否面臨來自平行進口的競爭,雖然平行進口提高了經銷商的談判地位,但價格管制抵消了這種影響,甚至可能對生產者有利BREKKE K R,HOLMAS T H,STRAUME O R.Price regulation and parallel imports of phar-maceuticals[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15,129:92-105.。Sorek發現對醫療創新的價格規制可以擴大醫療研發的投資,并導致帕累托優越的社會結果,因為價格規制能夠提高儲蓄能力,但這種效果只有在價格上限機制廣泛存在的情況下才會出現SOREK G.Price controls for medical innovations in a life cycle perspective[J].Healtn econom-ics,2014,23(1):108-116.。我國學者劉麗杭也就我國醫療服務的價格規制進行了理論和實證研究劉麗杭.醫療服務價格規制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05.。Wu等評估了我國藥品價格管制的影響,發現價格規制對藥品價格指數產生了短期影響,如果將價格管制應用于更多的藥品,其影響可能會得到輕微的加強,但價格管制未能減少家庭衛生支出和制藥行業的平均盈利能力WU B Z,ZHANG Q,QIAO X.Effects of pharmaceutical price regulation:China's evidence be-tween 1997 and 2008[J].Journal of the asia pacific economy,2015,20(2):290-329.。食品行業,Fox和Hennessy開發了一種生物經濟模型,研究了固定和可變控制成本等經濟參數和污染物的隨機感染率和污染物的生長速率等經濟參數,研究了成本高昂的干預與經濟損失之間的均衡FOX J A,HENNESSY D A.Cost-effective hazard control in food handling[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9,81(2):359-372.。胡友針對水果價格形成、波動及調控政策進行了研究,研究了水果價格波動的周期特征和路徑依賴特征,接著構建GMM系統模型,研究了水果價格的形成機制,然后分別構建門限動態調整模型、空間計量模型及VAR模型,研究了水果價格垂直傳遞機制、水果價格空間傳遞機制及外部沖擊對水果價格的傳遞機制,緊接著通過構建生存分析模型(Survival Analysis)研究水果價格波動風險機制,最后提出水果價格調控的政策體系胡友.水果價格形成、波動及調控政策研究[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14.。房地產市場研究,Dachis等利用2008年年初多倫多征收土地轉讓稅(LTT)的自然實驗,估計了房地產轉讓稅對單一家庭住宅市場的影響,發現這一措施導致的損失規模堪比那些與房地產市場更廣為人知的干預措施相關的損失規模DACHIS B,DURANTON G,TURNER M A.The effects of land transfer taxes on real estate mar-kets:evidence from a natural experiment in Toronto[J].Journal of economics geography,2012,12(2):327-354.。王嚇忠對中國住宅市場的價格博弈與政府規制進行了研究,為政府的住宅價格經濟規制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議王嚇忠.中國住宅市場的價格博弈與政府規制研究[D].廈門:廈門大學,2007.

這些研究所涉廣泛,開啟了競爭性商品價格規制的道路。但實事求是地講,目前的研究還存在很多不足,對于競爭性商品價格規制未能提供較為全面的理解,既缺少系統的理論解釋,也缺少獨特的解釋視角,具體不足前文已經討論過了,此處不再贅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包头市| 涡阳县| 栾城县| 阿克陶县| 鹿泉市| 台南县| 锡林浩特市| 沈阳市| 时尚| 鄢陵县| 枣庄市| 东乡族自治县| 六盘水市| 泸溪县| 嘉义市| 繁峙县| 博罗县| 柯坪县| 南宁市| 特克斯县| 繁昌县| 沁阳市| 曲水县| 清涧县| 红桥区| 霸州市| 尤溪县| 灌云县| 湖州市| 龙游县| 阳原县| 苏尼特左旗| 克什克腾旗| 资溪县| 谷城县| 青神县| 民乐县| 隆昌县| 康乐县| 虞城县| 平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