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江的那邊,不是我們的敵人
- 大秦軍工:我的老板是贏政
- 愛抽白利群
- 2047字
- 2024-03-03 22:53:34
自從秦始皇二十六年始,大秦一統天下后。
咸陽城便一直都實施著宵禁制度。
從晚上戌時(八點)至凌晨寅時(四點),禁止百姓在街道上以任何理由隨意走動,且白天百姓無論身處何處,都必須要隨身攜帶官府分發的證件。
方能允許出入咸陽。
這是華夏文明最早出現的身份證,一為“傳”、二為“驗”。
“傳”是證明,需要所在鄉的亭長親自來為你寫。上面記錄你的姓名,性別,去哪里,做什么。你如果違法,這個替你寫傳(證明)的亭長(派出所所長)就要一起受罰。
“驗”是你的身份證:記錄你叫什么名字,什么性別,相貌體征是什么,家住什么郡、什么鄉、什么亭。
這種極其嚴格的管控手段,表面上說是為了防止盜賊,實際上是就那幫法家學者提出來,試圖管理百姓時間和作息的制度,以此來實現對百姓的絕對控制,保證社會穩定的最大化。
大多數百姓都是十分恪守秦法的,但也有那么些人,仗著過人膽識和復仇信念,憑借黑夜作為遮掩,在咸陽這座郡城休息時,蠢蠢欲動。
一處城偏土瓦屋內,就有這樣兩人,在此進行接頭。
兩人裝扮模樣左右極端,一人身穿金絲黑袍很明顯是權高位重者,另一人則穿著粗麻布衣。
一副老農打扮。
“你確定秦王要再次開戰了嗎?”
“是的,新式兵器已經足夠武裝兩萬人,且現是長江最為平穩之季,他肯定不會錯過這個機會的。”
“....我知道了,感謝你的情報,可...”老農雙眼突然變的犀利無比,冷冷道:“若沒有你,暴秦也不會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敢再次攻打我百越!”
原來這老農是那項梁派來的,自從上次一別,項梁等人就逃離了咸陽,并留下了一個暗樁。
用以和夜華取得聯系。
那天那些話,項梁雖聽不懂,但憑借敏銳直覺,他能察覺出那個年輕秦官,對他們是并無惡意的。
或許...此人可以嘗試拉攏利用?
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共同的利益。
項梁身為燕國項家最后的頂梁柱,早就擯棄了個人是非善惡,全身心地投入到反秦復楚的偉大事業當中。
只要能夠有所利用,他才不在乎對方身份是何。
這小半年來,每次夜華出宮,看似隨意游街,實際上就是在自曝身份,讓所有潛伏在咸陽百姓中的叛黨們,能夠看見他這么個人。
一次尋常買菜中,老農便借著介紹販品的間隙,在侍衛眼皮子底下,和夜華悄悄搭上了線。
今天還是兩人第二次見面,平時都是靠密信聯系的。
夜華也同樣冷冷回應道:“我說了,我攀附嬴政有我自己的理由,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就想看見百越百姓遭受生靈涂炭之苦,天下統一乃是不可違背之趨勢,七國之中必定會有一國君臨天下,只是老天爺選擇了秦國罷了。”
“荒謬!”老農不屑冷哼,正如他在往日信件中,對夜華的游說一樣嗤之以鼻。
“罷了...和你說也說不明白,反正現在形勢很明了,百越不降,秦軍百萬鐵騎就會踏過去,早點降我還能多些余地,好說服皇帝不要沖你們發脾氣,你要清楚,天子一怒,可是要伏尸百萬啊!”
“哼!那他秦王就不怕匹夫之怒,流血五步嗎!我百越早就草木皆兵!就等著秦軍打過來!好教你們知道,楚雖三戶,但亡秦必楚!”
聞言夜華只得無奈搖頭嘆氣,也同時釋懷了。
他已經做了自己該做的和想做的了,最終局面如何,已不是他能決定的了。
每個時代都有它的局限性,這個世界的原住民們,不可能看見更不可能會想到,在兩千多年后,他們這些相互廝殺結下血海深仇之人的子孫后輩,會成為親密無間的一家人。
而且,看似被麒麟之亂給震懾住的夜華,或許連他自己都沒察覺到,一顆紅色的種子,早就且一直都在他內心深處埋著。
或許只要等到合適時機,那顆種子就會開始發芽。
秦始皇三十五年初,百萬秦軍再次對百越開始了南征,這次還是兵分兩路,主帥一職由任囂接任,與趙佗率領九十萬主力,從九江郡繞路繼續劍指閩越。
而依舊由王翦分帶的十萬大軍,還是老規矩,由夜華兼任護軍都尉一職,先渡長江,后進吳越,再攻打東甌。
只要拿下這兩塊連在一起的越區,大秦就能像顆釘子般,狠狠釘入百越腹部,之后再攻打西南境就會輕松多了。
從地圖上來看,百越就是一連片沿海之地,先斬掉其最東邊的腦袋,剩下的身子只需慢慢蠶食,早晚都能全部拿下。
吸取過上次首征百越的教訓后,這次王翦沒有再令軍隊靠江扎營,而是躲藏于密林中伺機而動。
十萬秦軍目標太大,要想頂著敵人猛烈的“天雷”渡江,肯定是不現實的。
因此需要一支精銳且人數不能太多的隊伍,趁著夜色悄然渡河,破壞敵人炮陣。
那一晚,王翦在篝火前連干三大碗白酒,只為那百名死士送行。
尤其是對那夜華,王翦眼神復雜又傾佩地親手為其系上頭盔,感概道:“老夫一生侍奉了四代秦王,誰都不曾放在眼里,唯獨你們這幫稚嫩的麒麟兒...”
“我知道打仗會死人,但我不想大秦將士死,更不想看見百越...我也知道有很多人覺得我太幼稚,是個只會紙上談兵的家伙,這些我都知道。”
“那你為何...”
“我見故我知。目前我只能告訴你,這天下很大,真的很大,大到皇帝也只窺見其一角。江的那邊,真的不是我們的敵人。”
“那敵人在哪?”
夜華神秘一笑,拋下一句啞迷,頭也不回地走了。
“如果咱都能活下來,我就告訴你。”
夜空下,密林中,篝火旁。
百名郎衛皆身披黑甲,沉默地跟在夜華身后,邁著整齊地步伐朝那江邊前進,隊伍散發著一股無形肅殺氣息。
旁余秦卒無不繞道而行,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