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急物資保障決策模型與優化研究
- 曹琦等
- 634字
- 2024-05-14 10:24:37
1.2.2 國家應急物資保障體系
在災害防控常態化情況下,各省的應急管理廳作為預警、監測突發事件的指揮部,肩負著十分重要的職責。總體上來說,該廳負責全省應急管理、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的工作。其中,救災和物資保障處根據災情的嚴重程度制定調配物資的種類和需求計劃,組織協調應急物資的儲備、輸送、分配和監督,聯合其他部門安置轉移群眾,向受災群眾提供補助。
我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三十二條規定:“國家建立健全應急物資儲備保障機制,完善重要應急物資的監管、生產、儲備、調撥和緊急配送體系”?!秶彝话l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規定:“要建立健全應急物資監測網絡、預警體系和應急物資生產、儲備、調撥及緊急配送體系,完善應急工作程序,確保應急所需物資和生活用品的及時供應,并加強對物資儲備的監督管理,及時予以補充和更新。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應急預案的規定,做好物資儲備工作”。因此,各級政府都有一定的應急物資儲備。在突發公共事件尚未發生時,各級政府應結合本地突發公共事件的基本情況以及應急管理工作經驗,儲備一定量的應急物資。突發公共事件發生時,地方政府會第一時間從最近的本級政府應急物資儲備庫為災區調運緊急需求物資,然后會進一步對災區物資需求情況進行評估預測,根據需求進行儲備庫的規劃選擇,迅速找到最優的應急物資供應點組合,實現物資有效供給。當突發公共事件規模過大,地方政府儲備的物資無法滿足應急需求時,就會向上級政府或中央政府應急物資儲備庫申請物資調撥,以滿足地區應急需求[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