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爵,簪梟;晉五百主。
而這,是出城第七天才傳來的。
所以,當天晚上,谷璞麾下又多了幾個新兵。
許義把左右驍翊十二什的人給補齊了以后,一個新兵沒有再多補,包括谷璞的衛隊。
谷璞麾下沒有合適的什長是一方面,新兵占比太多也是一方面。
哪怕是他戰績過人,也改變不了麾下幾乎全是新兵的事實。
至于他晉升五百主,是因為昨天出城的五千部隊幾乎全部參加的絞殺三千匈奴人反攻戰斗中,他率領的部隊,表現最為亮眼。
斬殺匈奴騎兵,八百余人。
有人問了,出城有五千部隊?
沒毛病,就是五千。
似谷璞一般,將前線陸續推進的部隊,昨天增加到了一千。
可隨著前線的推移,后面占領的區域,總要有人駐守吧。
何況匈奴人隨時都會反攻。
因此,每當谷璞等人推進一里,坐鎮的許義也會隨之推進一里。
他們出城的第三天,許義頭頂的曲候就率人接管了許義之前駐守的區域,且其麾下人馬,不斷增多。
一直占領最為有利的地形,守株待兔。
匈奴人一頭直接扎進了北地邊軍早已為他們準備好的大網之中。
只可惜,全員騎兵的匈奴人,撤退的太快。
沒能將三千匈奴騎兵全部殲滅。
若不是谷璞提前準備了絆馬索,留下了八百個匈奴騎兵的性命。
昨夜的戰績就該是五千對三千,斬敵一千五百余騎。
匈奴騎兵逃走了一些,也就意味著,不日,出城的邊軍,將會迎來匈奴騎兵的再次反撲。
這也是許義沒給他補充的新兵的原因之一。
每天忙的腳不沾地的谷璞,根本沒有時間再去關照那些新兵蛋子。
十二什,每什十個新兵,加一個什長,一百三十二人,加上衛隊的八個新兵,一百四十人。
谷璞一天到晚,每一步,都是用凌波微步加速走的。
言歸正傳。
昨夜亮眼的戰績過后,曲候和許義明言,按例全體晉爵一級。
左右驍翊等人將會晉為三級爵,簪梟;其他所有士卒,晉為一級爵,公士。
實際晉升,得等郡縣核實。
反觀出城的其他部隊,大多是個人和什伍的整體功勞,整屯有功的都沒一個。
千夫長許義,指揮部隊的戰績平平,卻因谷璞的戰績,而晉為了曲候。
仍統領原麾下人馬,麾下暫時沒有外調來的軍官和老兵部隊。
因此,五百主谷璞,隔著個千夫長的級別,仍歸曲候許義指揮。
倒是昨夜臨時加派的出城部隊中,新任曲候許義的部屬比較多。
許義沒有足夠的兵員,還是谷璞沒有補充新兵的原因之一。
又又又一次加派的出城隊伍中,谷璞之前的百夫長、王百夫長等人都在。
……
眼見戰爭規模隨時都有可能擴大,谷璞不再像之前一樣,小心翼翼,而是大刀闊斧的前進。
一大早。
聆聽過新曲候許義的指示和戰斗總結。
谷璞回營立馬召集了所有人馬,全軍出擊。
“左什、韜什……翊什、禁什……”一道道命令自谷璞口出吐出,十二什人馬緊隨命令奔赴自己一什的目標。
時日漸長,他對一百多人的部署指揮,愈發得心應手。
如果你去研究歷史,你會發現,每個王朝開國皇帝麾下的文臣武將,大多是一個地方的,是這個皇帝此前一直接觸的人。
那么,為什么這些能臣猛將,就扎堆擱那待著呢?
實際上,任何時代任何地方都不缺乏人才。
只是在和平時期,很多“戰爭”方面的人才被埋沒了,你即使學得滿腹韜略,習得絕世武藝,甚至是精通“帝王之術”,也統統只能成為“屠龍之技”,無所用之。
只有亂世,才能出那些名垂青史的“英豪”。
而這些“英豪”,也是在一次次的進階中,慢慢摸索、不斷試錯、學會總結出了青史留名的才能。
當然,大浪淘沙的時代,也會淘去很多沒有學會總結的庸才。
每天接連幾次的戰斗,谷璞從對十二人,到二十幾人……一百四十人的部署、指揮能力。
自然也都是在一次次的實戰,以及在他人身上學習,得來的。
包括左右驍翊十二個快速晉升的什長,也是如此。
從三人小組,到伍長,再到什長。
每一次晉升,又何嘗不是一次能力的增長。
谷璞發現,他從出任百夫長第一天就開始效仿實行的“戰后總結”,真是個好東西。
尤其是對他和左右驍翊這些在軍事上一竅不通的人來說。
雖然前世他讀過如:孫子兵法之類的著作,但是,每個字他都認識,寫一起他看不明白呀。
即便是還有古文翻譯注解。
閱讀理解,閱讀沒問題,理解很困難,非常困難。
……
三天,轉眼即逝。
谷璞已經將探查的范圍,推出了昔日昫衍縣疆域,于匈奴境內三里扎營。
每天除了清剿匈奴斥候的個人小規模戰斗不停發生外,沒有一場規模較大的戰斗爆發。
這日。
與往常一樣出營的谷璞及麾下人馬,因為沒有發現任何匈奴人反撲的動靜,加上身處匈奴境內,越發謹慎。
謹慎的同時,卻不斷深入匈奴境內,試圖查清匈奴人遲遲沒有反撲的原因。
摸查了半天時間,不見一支超過十人的匈奴騎兵隊伍,谷璞遲疑許久,召集左右驍翊十二人。
道:“我去前邊看看,你們在這附近探查。半個時辰以后,要是我還沒回來,你們先回營。”
“……”十二人都欲開口阻止,卻被谷璞打斷。
“只要不陷入匈奴大部隊的包圍圈,匈奴人拿我沒轍。哪怕真有匈奴人的大部隊,我又不會一個勁的往里鉆,有什么好擔心的。”
谷璞話音未落,一個縱身躍起,人已朝著東北方向掠去。
蒼茫大地的植被,飛速向身后倒退。
深入了幾十里,眼中的場景,方才開始變化。
匈奴人的小型部落,映入眼簾。
但,這還不夠。
深入,繼續深入。
越來越多的匈奴人、牛羊馬匹、騎兵戰隊,紛紛呈現。
好奇不已的谷璞,朝著匈奴人聚集的中心點小心翼翼的掠去。
不久。
北地郡知曉的離昫衍最近的一個大型部落,出現在了谷璞的視線當中。
“這大型部落,是不是有些……太大了?”
繞著眼前的大型部落邊緣,暗暗窺伺半天,谷璞小小的腦袋上面,浮生一個大大的問號,直指蒼穹的那種。
以秦國和匈奴人這多年打交道的了解來判斷的話,他眼前的這個部落的人口和部隊,得三個大型部落聚在一起,才能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