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老子要有一個說走就走的混沌之旅
- 大雪堵高速,盒飯賣暴富
- 椒鹽五仁菊花
- 2313字
- 2024-04-11 22:44:02
第五日!葉凡終于受不了這種嘲弄!
他偷偷打包行李,跑路了!
這算是他一個瞎子第一次單獨行走混沌世界!
他見一個生靈就向它請教得道之法!
有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存在,也有閉口不吐,搖頭不語的;
但葉凡都聽的迷迷瞪瞪的。這似乎并不能讓他有所領悟!
直到在一條河邊,他遇到了一個披麻戴孝醉意朦朧,手舞足蹈的蓬頭垢面的“乞丐”!
他見葉凡遠遠的看著他也不吱聲!
“哎!瞎子!你看我是雌是雄?”
這話問的!葉凡有些無語。就;你這邋邋遢遢的樣子不是雄的是啥?
結果對方搖搖頭!
“你再用心看看!”
葉凡搖搖頭!他看不了!
那叫內鏡外照!他在藍星只是一粒鍛體境的塵埃!
“笑話!你無眼不代表心無眼!”他大袖一揮!
“再看看!”
我靠!葉凡果然看到一個妙齡女子正穿著紅袍嫁衣在河邊起舞!
“我男的女的?”
葉凡堅定的說“男的!”
這下把對方整不會了!
他都懷疑自己的道法失靈了!
然后他泰然笑笑!
“其實你看到男,未必是女,也未必是男;這就是道之本質!”
你于晴泉向一個青牛請教,問:“您知道‘道’嗎?”
青牛回答:“我不知道。”
于是你又在無妄崖下問野狐,野狐回答:“我知道‘道’。”
你又去問石頭神:“青牛的‘不知’與野狐的‘知’,哪個對,哪個錯?”
石頭神則說道:“不知道是深,知道是淺;不知道處于內,知道則處在外了。”
聽了石頭神的這番話,你說道:“不知道才是知道么!知道卻是不知道么!那么有誰知道不知之知呢?”
“于是你于這萬年竹川上遇到了我!”
于是乎這家伙滔滔不絕講了一番他的大道領悟!
混沌,在中國神話中代表的是天地未分時模糊一團的狀態,后有盤古一斧劈開混沌,清者上升為天,濁者下降為地,天地由此開辟,世界也從模糊一團,到上下黑白分明。混沌的概念后來延伸到意識領域,則代表“模糊”、“蒙昧”、“無知”,處于是非不分、黑白不明的一種狀態。然而這看上去渾渾噩噩的狀態,卻得到了道家的認可與推崇。
道的描述是“其上不皎,其下不昧”,同時代表了上下不分與黑白不明。對得道者的描述是“沌沌兮”,“其未兆”若“嬰兒之未咳”,像嬰兒一樣的無知狀;并且與昭昭俗人作了明確的區分——“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不明不察而昏昏默默,道家為什么會推崇這樣一種狀態?
“不知之知”,不知道才是真知道,是不是聽上去不太符合邏輯,有點亂?其實這就是混沌,混沌本身便代表無序,混亂的意思。所謂“大智若愚”、“大盈若沖”、“大象無形”、“大辯若訥”、“大方無隅”、“大成若缺”、“大音希聲”、“大器免成”等等,均是由(有)序進而突破到(無)序的一種混沌狀態。而這種狀態,便是天地本源之狀,“象帝之先”。
為什么不知才是知?因為知,個人的認知,它會被人本身的眼界、學識、悟性等等所局限,而“道”它是無限的,不被任何東西所局限,所以凡是說自己知道“道”的,他的認知一定離“道”還很遠。而只有認識到自己是無法以知來知“道”的,他的這個認知才算是接近了道。這也就是道德經所說的“知不知,尚;不知不知,病”。
如果把個人的知看作是一盞燈,燈光照亮的地方大,還是燈光之外的黑暗大?知之外,便是不知;知的范圍越大,不知的范圍便越大。而不知,也可稱為“無知”,“無”本身便是無限的。所以莊子說,“吾生有涯而知無涯”,走“知”這條路,注定是一條無窮無盡的路,沒有盡頭,到達不到彼岸,得不了道。
而這人接下來又用眼、耳、口各自的局限來講這個道理。無始說:“道不可以聽聞,聽到了就不是道了;道不可以看見,看見了就不是道了;道不可以言說,言說了就不是道了。知道使形狀成為形狀的是不顯示為形狀的道理嗎?所以,道是不可以用名稱來稱謂它的。”
為什么道不可聞?因為你所能聽到的東西,都被自己的聽力(理解力)所局限,道可能被你的聽力局限住嗎?所以聽來的道,它不是道。同理,看到的道,被你的目光(眼光)所局限;說出來的道,被你的口舌(表達力)所局限,均不為道。那么要如何去知“道”?不以聽,不以聞,不以言。也就是“塞其兌,閉其門,不出戶,不窺牖”,進而“致虛極,守靜篤”,把自己放到一個昏昏默默無知無欲的狀態。無知則不被知所局限,無欲則不被思所局限,以混沌對混沌,以無限對無限,如此,方可獲得對道的“知”。而知者,不言;不言之教,方是傳道。
“使形狀成為形狀的是不顯示為形狀”,其實便是“物物者非物”的意思。造就萬物的,一定并非萬物,就像創造出人類的,一定不是人類一樣。所以萬物有形,造物者無形;萬物有名,造物者無名。而如果道有形有名,則淪落到了萬物的層次,故莊子曰:道不當名。
無名,無形,窈窈冥冥;視之而不見,聽之而不聞,搏之而不得,這便是道。想要建立對道的認知,則不能以眼觀,不能以耳聞,不能以言說,不能以知得,不看不聞不言而無知,這便是混沌思維。
葉凡越聽心里越來越出現了一個東西——帝江!
按照這個人的說法,帝江就是混沌本源!
而他要找到自己的道就要學會隨意處之!
葉凡自然聽不了這種文鄒鄒的鬼扯!
“能說句人話嗎?講幾句我聽懂的。”
那人很無奈!但只能照做!
“你知道你們藍星是三維世界!目之所見為光明!看不到為黑暗!
那么與之顛倒的世界:你所看到的是黑暗!看不到的是光明!
這其中有一個本體與受體的邏輯!你看到光,是對方是發光體,而你是受光體!相反時,你成了發光體,對方是受光體!
你為什么感悟不到道?因為你還是一個三維世界的人!
當你在三維得道能內照外放印象別人!這就是發三維世界而行!
這就是四維世界!
那何為混沌?那就是三維世界加二維世界,除以二!
就是正物質與反物質中和然后顛倒過來!便是暗物質所在!
所以暗物質世界就是混沌世界!
你明白了嗎?”
葉凡算明白了還是沒有明白!
他明白的是他沒有'在三維世界到四維,就無法參悟五維!
但他不明白的是他如何在五維空間真正的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