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文中,用了多少成語。每個成語的出處和意義,最后背誦里面的十個名句。”
“這個不算難。”啟辰開始回答。所有成語,他可是照著課文,數出來的。每個成語的意思更為簡單。至于十個名句,光是成語其中就占用了好幾個。
回答完畢后,他說:“外公,此文我背給你聽。全文九百二十四字。”然后,他一字不落地將全文背了下來。
“真是背下來的?”外公驚訝地睜大了眼睛。
“此文,他肯定沒見過。”
“他的道,便是求同存異,通過長期的教學相長,相濡以沫,達到同舟共濟。對吧?”他估算外公肯定會再次加碼,考他個沒完沒了,于是主動出擊。“外公,我這已是博觀約取,厚積薄發。你還要層層加碼嗎?”
此話咽的外公道不上氣來。還能怎么加碼?只得暗自承認出題簡單,野琴面師。
用時三柱香加一盞茶。完美地通過第一關。
第二關,演算九章幾何。這是純粹的算術。層層連接,竟是6道連題。這種連鎖題,關鍵是鍛煉用公式解題得出新公式,再用新得的公式解題,這個技巧,他早已駕輕就熟。用了兩柱香,便順利解答出最終結果。
第三關,是背誦記憶題。一篇關于禮法方面的千字文,只用一柱香,便背誦完畢,毫無差錯。
第四關,要求他記述一件做事過程,并寫下感悟。他腦中立刻便傳出他第一次用藥泡體的全過程。至于感悟,那是相當深刻,入木三分。整個過程,耗時三柱香。
四關,共用時不足一個半時辰。
可笑的是外公,還準備了許多啟發式道具。一點也沒用上。
外公無語。
他準備了整整三晚,本想好好難為下小子。即使能完成,也要用三個時辰以上。結果,他沒起床便占用了一個多時辰。開始時,本是肯定其已完不成任務,心中還懊悔出題太多。
“……他的記憶更好了,反應更是快了數倍。”外公雖然挫敗,內心的高興,卻不言而喻。出乎意料的學生,超常的答題,哪個不讓老師驕傲?
其實,方啟辰連自己都震驚。怎會這么快?似乎有什么東西入了大腦,便立刻扎根開始鏈接。記憶,聯想,驗證,直接得出結果。
這也太神了。他感覺他的思緒,運轉快了近三十倍。
原來他的記憶便強于大他7歲的表哥。現在便是二十幾歲的表哥們,也不可能是他對手。
“外公,我要去找董叔,學習六合拳。”他對外公躬身施了一禮。他知道,董叔他們肯定隔了十天,也會不滿。不過,他還是對他親愛的外公說了句驕傲的言辭。
“明天多準備些內容,最好將六年級的書本,全部找來。我看看能用幾個月能完全掌握。”
“好。這種能力,足可開啟六年級的課程。”……
柳府大院一角,在十幾間住房內,有四個護衛擠在一個房間里,正百無聊賴。
“不玩了,老輸。準備開飯了!”呼啦一下推倒棋桌。
他很是背運。老輸,是下棋者最郁悶的。
“不行,王師,你耍賴!”董師毫無不退讓。另外兩護衛也齊訌。“不能這樣走,拿出賭錢才能走。我們可都是壓董師的。150文。拿來!”
“我沒錢了。”王師本想憑圍棋水平比董師強一點點,撈上幾百錢,補上他家里的窟窿。可沒想,竟然輸了。輸也罷了,竟然輸的莫名其妙。“看來,少了那小子,是心緒出了問題。”
“你怎會沒錢?”王武師抓著他不讓走。“飯點還不到,再說,我們救助公子有功,每人剛賞了十兩銀子,怎會沒錢了?”
“算了,王師家中有事,他的銀子怕是堵了窟窿。他兒子把別人打了,結果陪了一大筆。”董師站起來說情。
“是這樣!”幾人哈哈笑著。“那就算了。150文,反正不多。”
四人的感情,本就極好。
“王師,有難跟我們說一聲,揍他們,是我們的長項。誰敢欺負到我們頭上。”
“算了。是我兒子先犯錯。”他有些低沉。“到月底,發了月例,我便還你們。”
“不用了,總的來說,是我們閑的無聊。公子到底好了沒?老爺也沒傳個準信。怎么沒了這小子,心里象少了好些東西。”
董老的話似乎說到心坎上。個個開始心神悶悶。
“還真是這樣。我們是不是找個侍女打探一下公子的情況。”
“別。”王護衛急忙攔住。“公子是大福大貴之人,順其自然最好。”
“十天了,以前再怎么有事,公子也沒離我們這樣長時間?”……
就在這時,有個少年飛速走了進來。“師父們,你們是在想我嗎?”
“哈哈哈,公子!”四人立馬圍了上來,人人眉開眼笑。“我們都是你的貼身護衛,都十天不見,怎么算貼身?”王師的嘴很巧,說話有些肉麻。
“你又不是女娃,還貼身!”另個護衛小聲反駁,卻引的大家偷偷壞笑。
公子這年齡,不能開此玩笑。“公子身體應是完全康復了,這次可嚇死了我們。”
“謝謝你們!”方啟辰對著大家躬身一禮。
“別,別這樣。保護公子是我們的任務。只是公子別再這樣冒險,就更好了。”大家急忙拉著公子不讓施禮。
“這條小命都是大伙救的,行個禮,算什么。”他起身看了看王師。“家里出了困難?”
“不是什么大事。”王師不好意思地看了幾個同伴一眼。剛才誰說出去的?公子怎會知道?“不用公子掛念。我們這幾天閑壞了,都在掛念公子。”
“噢,那就好。”這樣的事,他們能解決,他便不會出手。“我來是想再看看董師的六合拳和王師的流云步與踮飛步。”
兩種武術,都是兩人的成名絕技。
“好!”
王師首先如流云一般,飛速前行。幾秒種,便來到房前一片空地,這是單獨為武師們劃出的習武之地。
接著,王師右腿向后一撤,同時左腳前踢。身軀一個騰空,似乎進行了一個翻轉,便前行了約六米。然后兩腳仍是一撤一踢。
整個場地。只能看到王師的腳踢,身軀的翻轉都不知是怎么轉的。忽忽的風聲跟著王師的腳踢聲,傳入耳內。
動作看似簡單,里面都有內功加持。否則身體根本無法流轉。
方啟辰沒看王師的動作,只透過他的衣服,看向他內功的運轉軌跡。
他站在那兒,愣了起來。
這就是踮飛步。
他已跟王師學了三年。王師也將訣竅給他詳細講了幾十遍,可他就是學了個四不象。現在看著力量的運轉軌跡明白過來。
不是學不會,是肌肉的挪移,帶動力量的流轉,轉不到出擊的腳踢上。這種流轉,要經過十幾塊肌肉,才能銜接到下一塊肌肉上,最終到達腳踢,且是反復踢,越踢力量越大。
踮飛步,又叫流云步。剛剛沒看清楚,看來原理也是如此。
絕技不怕他人偷師。怕人偷師的武技,也不會成為絕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