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育參與的自主性
老年人學習參與的自主性是老年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指在老年階段,個體參與老年教育是一種非強制性的活動,老年人根據自己的學習意愿自主參加,并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較為積極的學習狀態,體現出老年人的主體性與自主性,“參不參加”不受社會法律所規制和約束,老年人可以完全自由地入學、退學、休學和復學,沒有條件和手續的限制。正是這種高度自由開放符合了老年階段的身心特點,才使老年教育更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這與基礎教育(九年義務教育)有著根本的區別。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其實質是國家依照法律的規定對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實施的一定年限的強制教育的制度,具有明顯的強制性特點。然而,老年教育是國家積極提倡而非強制實行的教育,學不學、學什么皆由老年人自己決定。同時,參與的自主性不僅表現在“參不參加”方面,也表現在“愿不愿學”方面。有學者立足老年教育參與的自主性,研究老年遠程教育中老年人自主學習問題,并指出這些問題源于自主學習相關理論,與“自我教育”“自我監控學習”一樣,強調學習者主動的、建構的學習過程。在此學習過程中,學習者應為自己確定目標,監視、調節、控制由目標和情感特征引導約束的認知、動機和行為
,學習者要具有高度的自我控制能力和高度的學習責任感
。
當前,已有上千萬的老年學員通過老年大學、遠程教育等各種形式參與學習,這表明國內老年人參與老年教育的自主性較高。此外,國家充分尊重老年人教育參與的自主性。國務院辦公廳頒布的《老年教育發展規劃(2016-2020年)》(國辦發〔2016〕74號)指出,“保障權益、機會均等。保障老年人受教育權利,努力讓不同年齡層次、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健康狀況的老年人均有接受教育的機會。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統籌加強組織管理,實現資源共享和協調發展,提高老年教育的可及性,最大限度滿足各類老年群體學習需求”,“各類老年教育機構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全社會關注支持老年教育、參與舉辦老年教育的積極性顯著提高。以各種形式經常性參與教育活動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總數的比例達到20%以上”。這集中體現出國家、政府對于老年人參與學習的行為以“保障”“鼓勵”“支持”“引導”為主,而非強制化,充分尊重老年人參與教育的自主性。隨著老年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高質量教育發展會不斷促使老年教育走向規范化、法治化,但是這并不影響老年教育參與的自主性特征。